植树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植树。(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口算,并准确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同学们在分树苗,要进行植树活动了。
从图中知道有三个班参加植树,一共有36棵树苗。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观察情境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所要探究的问题做准备。】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把这36棵树苗分给三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树苗?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同学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分3捆,每班分到1捆;再分6棵,每班又分到2棵,这样每班一共分到12棵。
生2:还可以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30÷3=10,6÷3=2,10+2=12。
师:那该怎么列式计算呢?
生: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算式是36÷3=12(棵)。
师:如果三(1)班有48人参加植树活动,每4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试一试看,自己能算对吗?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生1:我们可以在点子图上圈一圈,每4个为一组,最后分成了12组,所以48÷4=12(组)。
生2:我们可以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40÷4=10,8÷4=2,10+2=12。
生3:这道题实际是要求我们计算48里面有几个4,或者说48是4的几倍,用除法计算,48÷4=12(组)。
师:自己算一算下面的习题,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最下面的习题)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交流让学生经历算法的优化过程。】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2.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将理解与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直观地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方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