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教案
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概念和在体内的作用。
2、了解不同运动项目锻炼中如何加强营养素的补充。
3、掌握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时的膳食问题。
4、学会运动与营养的合理搭配。
教学重点: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教学内容:
一、营养与健康
1、营养的涵义与合理营养
生命的存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命活动及体育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新的构成细胞的物质、能源和其他活性物质,而且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这一获得与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营养是保证机体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2、营养膳食的合理性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营养,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则是增强机体质量、完善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
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原则,就是要求膳食中必须含有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而且含量适当,种类互补,全面满足身体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此外,营养的合理性还要求食物是易消化吸收,不含对机体有害成分。
3、营养素概念: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须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营养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身体同时也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所以营养与体育锻炼时密不可分的。
二、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
1、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第一重要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构成酶和激素成分,调节酸碱平衡及全身生理机能;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供给热能等。机体一旦缺乏蛋白质,首先影响机体生长发育,肌肉萎缩,甚至贫血,并出现抗病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疲劳,伤口不愈合等现象。
2、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脂肪在体内构成细胞膜及一些重要组织,参加代谢,供给热量,保护内脏,保持体温,并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
3、糖类在体内的主要作用:糖类在体内的首要作用是供给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的百分之六十是由糖类供应的。其次还构成组织成分并参与其他物质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营养作用,调节脂类代谢,具有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等功能。机体缺糖使血糖下降,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机能,使其兴奋性下降,反 应迟钝,四肢无力,动作协调性下降,甚至晕厥,运动不能继续。
4、维生素包括脂溶性(A、D、E、K4种),水溶性(B1、B2、C等)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体内矿物质元素种类很多,总量约占体重的百分之五,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其中,钙和铁是最易缺乏的。钙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在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凝血过程等。铁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血红蛋白。
6、水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构成具体的主要成分,参与全身所有的物质代谢,完成机体的物质运输,调节体温,保证腺体正常分泌。
三、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进行体育锻炼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紧张,内分泌机能提高,酶系统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数倍、十数倍于安静状态,体内的糖、脂肪被大量分解供能,蛋白质代谢更新加快,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参与分解代谢而加大了丢失过程。这些变化,使机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为增多。
营养与体育关系密切,对锻炼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造成的能量消耗,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得到补充。如果缺乏合理营养保证,消耗得不到补充,机体处于一种“亏损”状态,久而久之,对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锻炼效果或运动成绩是很困难的事情。
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时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条件。以科学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使机体积聚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了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此时获得的健康,较之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中,因各个项目代谢特点不同而对合理营养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
1、跑步的营养特点
短跑是以速度素质为基础的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工作时间短,强度大,要求有较好的爆发力的项目。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质量,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可达3.0克左右。另外,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磷和糖的含量,为脑组织提供营养,改善神经控制和增强神经传递,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物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1的含量,以改善肌肉收缩质量。
长跑是以有氧耐力素质为基础,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要求有较高的心肺功能及全身的抗疲劳工作能力的项目、虽强度较小但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要求膳食中以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备,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成分中,突出铁、钙、磷、钠、维生素C、B1和E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
2、体操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健美操以及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动作复杂而多样,要求有较强的力量与速度素质以及良好的灵巧与协调性,对神经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其营养特点是: 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参加该类项目有时为比赛需控制体重,但不能过分控制饮食,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特点是不能影响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3、球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球类项目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食物中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糖以及维生素B1、C、E、A。球的体积越小,食物中维生素A的量应更高些。足球活动时间较长且在室外活动,矿物质、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
4、冰雪项目的营养特点
由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价值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较多,膳食中必须给予补充。同时要增加糖类以提供能源,维生素以B族为主,并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保护眼睛,适应冰雪场地的白色环境。
5、游泳项目营养特点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使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游泳锻炼要求一定的力量与耐力素质,要求在膳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和适量的脂肪。老年人及在水温较低时处于抗寒冷需要,可再增多脂肪摄入。维生素以B1、C、E为主。矿物质应增加碘的含量,以适应低温环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需要。
五、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营养特点
1、夏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夏季气候炎热,锻炼应多在通风处、树荫处进行。此时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很大,大量出汗使能量消耗增加,并使钙、钠、钾及维生素大量消耗和失去。所以,夏季锻炼时的膳食有其特殊要求,及时合理地补充水和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补充蛋白质、糖、脂肪更加重要,这对增加散热过程,防止中暑是必须得。在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摄入,常温下每人每天为10~15克,夏季高温再增加10克左右。需补充维生素包括B1、B2、B6、C、胆碱、泛酸、叶酸等。蛋白质的补充应教平日增多,减少脂肪成分,膳食搭配应清淡可口,以增加食欲,并多吃一些蔬菜与水果,以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
2、冬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的环境使机体代谢加快,散热量增加,所以膳食中应增加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同时,增加热能充足的食物和维生素A、B1、B、C、E。因冬季着装较多,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时间较少,还应在膳食中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铁、碘的含量。
讨论问题:谈谈你运动后的饮食问题。
第二篇:理论教案
运动训练——武术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须依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搏斗。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人们不仅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与野兽搏斗,还拿起石头、木棒与野兽抗争,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经过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武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历程的发展,武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和人民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壮大发展。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搏斗运动两大类。1.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以攻守进退、动静结合、刚柔虚实等运动的变化规律形成练习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击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即使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然而就整套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弹、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按主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1)拳术
拳术:是徒手练习的武术套路运动。武术拳种的种类:
武术拳种多种多样,可以说上名字派别的就有几百种,但是主要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象形拳等。(2)器械
器械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刀、枪、剑、棍是现在重点的竞赛项目。
刀:刀术短器械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它的特点是勇猛快速,刚劲有力。
剑: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低于本人的耳上端。以刺、点、撩、截、格、挂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枪: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臂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抢要稳活,扎抢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稳健。
棍:棍术长器械的一种。棍的最低长度等同本人身高。它以臂、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3)对练
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徒手对练这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
器械对练这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4)集体表演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2、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主要是散手、短兵。(1)散手
散打运动是在利用现代体育推动的方法,在传统武术中采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出有一定的竞赛规则来进行攻防性的实战演练,就是说比原来套路的对练又提高了一步,属于实战性的演练。散打运动的比赛是在高六十厘米、边长八米的正方形台上进行的上面铺有软垫,运动员要戴护具。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打对拔格斗的一项运动。散打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斗勇的激烈项目。散打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法、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返还技术等五个部分。在现代体育教育推动的基础上,通过锻炼可全面提高人体身体素质,同时更好的引导青少年加强对强身益智,陶冶情操,培养青少年具有不怕坚苦,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2)短兵
短兵运动在五十年代开展较广泛,现代推广较差。该项运动是运动员手持器械,在场地内运用劈、刺等技术进行的对抗项目。
第三篇:理论教案
体育教案 颜育洛
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防治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课中许多运动实践内容对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增进健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哪些运动可能损伤及如何预防
(2).识记几种损伤处理方法
(3).理解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4).初步掌握损伤的处理方法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损伤的分析、学习,提高学生对损伤的认识及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预防和伤后处理能力
(2).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能力
3.思想感情方面
(1).通过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3).树立“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识
重点,难点:1.产生原因和预防是重点,因为在课中教师与学生未对损伤原因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学习产生原因可以提高学生对该运动的认识,作到防患于未然
2.处理措施是难点。因为一旦出现如流血,骨折等损伤出现,学生难免惊慌失措,不易做出正确反应,故定为难点
第一部分: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1.损伤原因(穿插讲解预防手段)
1.1思想因素
在开学第一节课,易引起运动损伤的教材学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增强预防观念,并关注易引起损伤的小事,如鞋,鞋带,服装,钥匙扣等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对运动伤害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在课前、课中、课后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健康状况,未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练习。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想麻痹大意,冒失冲动,急于求成或畏难,害怕而产生犹豫不决或过分紧张而造成运动损伤。
1.2场地器材的缺点
每位学生要充分认识场地平整,器材设备中出现的质量,安装牢固及佩带的饰物,长指甲等的问题易造成运动损伤。认真对上课所需场地进行检查与维修,及时更换破损器械,保证体育教学需要。操场较小,几个教师同时上课,如划分不合理或在同一场地同时进行几种练习,投掷区离他区太近,随意穿越投掷区等都会引起伤害。(举例:国际田径黄金联赛标枪插到跳远运动员大腿的事情)
1.3准备活动方面的不足(重点介绍)
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大或过小),间歇时间过长及专项准备活动不充分易造成运动损伤。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要针对性,全面性,多样性,渐进性。对学生讲清准备活动的意义作用,并根据基本内容做好一般与专项准备活动。尤其对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特别谨慎。严格遵守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时间2—3分钟的限定。最终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1.4组织方法,教材内容搭配是否合理
课中,调队,人员搭配不合理,人数过多,无合理教学步骤,缺乏正确示范动作与细致耐心指导,不在投掷区内练习均可造成运动损伤;既有上肢,又有下肢力量练习,又有腰腹肌等练习,搭配显然得当,否则,易出现伤害事故;要循序渐进,严格把握技术规格,不能将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教学方法等同起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过大,必然导致损伤。一节课中,适宜的生理负荷平均标准为120—140min –1 ;动作练习中的错误,由于技术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规律易造成损伤。过多练习某一技术动作,导致学生疲劳而产生运动损伤。教学比赛中,违反规则,动作粗野,过大,相互玩闹,易造成运动损伤.1.5.加强自我保护与保护帮助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与保护帮助的方法。当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如摔到后立即屈肘,低头,团身,以肩背着地顺势滚翻,而不可直臂撑地。又如,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并屈膝,以增加缓冲作用等,提高保护能力。
1.6考虑季节气候的影响
四季气候不断变化,冬天气温过低,易发生冻伤,肌肉僵硬而拉伤,是身体协调性差;夏天过高易大量出汗,出现中暑而损伤.学生要注意气候影响。
2.运动损伤的预防
课前,应全面调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有病的,健康状况不佳的同学作到心中有数,做好安全教育教育工作。
板书设计: 体育与健康几种常见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
一.损伤原因:1.思想;2.场地器材;3.准备活动;4.技术内容,组织方法;5.自我保护;6.气候。
第二部分:常见运动损伤简易处理措施
1扭伤的即时处理
第一步:休息立即停止运动,对损伤作出判断.第二步:冷却冰袋敷,25分钟以上冷水泡(湿毛巾敷)可减轻疼痛。因冷刺激超过创伤带来的刺激,也可阻止局部供血,减少组织出血.第三步:加压用绷带从受伤远端包扎,一层一半重叠,应使肤色正常,减少出血肿胀.第四步:抬高将伤肢提举到高于心脏部位,加快淋巴系统回流,抵消淤血与肿胀.2.踝关节扭伤(重点讲解)
观察疼痛是否加剧,迅速肿胀.如伤者不很严重,还可行走,估计不会有骨裂可能,可用冷水毛巾包裹受伤部位,或冰冷水浸泡脚,有条件者冰袋冷敷(为防止冰灼伤皮肤,用布包冰融化),来减少出血或组织液渗出,肿大及疼痛.如伤者疼痛难忍,不能支撑身体,则有骨裂与骨折可能,则送医院拍片治疗.如无骨裂与骨折,只是踝关节组织损伤较为严重,肌肉纤维被撕裂范围较大,毛细血管出血较多,血肿加大,出现这种情况时除上述冷敷办法外,在24小时之后,治疗最好采用推拿按摩,热敷及药物治疗配合进行.(错误方法:扭伤后直接按摩,贴膏药等)
3.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由于间接外力作用使肌肉拉伤。常见部位大腿后肌群、腰背肌、小腿三头肌、大腿内收肌群等。表现为患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肌肉紧张,痉挛。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痉挛者,掐穴位会有好疗效。如按摩风市穴(立正,两手下垂,中指间到达处)可治疗腿痛。按摩承山穴(腓肠肌肌腹下方人字纹处正中)可治疗腓肠肌痉挛,腰痛,脚踵痛。
4.皮肤擦伤 查看皮肤表面是否被擦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也伴有小出血点,比较常见是膝,肘,手等位置。如嵌有砂石,应冲洗干净,用纱布或棉布擦干,伤口用75%酒精棉球消毒,也可涂抹紫药水。如伤口较深,则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如流血,则指按出血部位,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关节部位,最好用消炎软膏涂抹,并包扎。
5.脚踵疼痛
由于脚部着地时,脚踵的骨头与皮肤之间的脂肪组织,多次受到急剧冲击而受到损伤。表现为脚后跟疼痛难忍,不能继续动作练习。可选择舒适运动鞋或将柔软海绵垫在脚下。在练习之后注意保护,做好放松活动,如用湿毛巾热敷。
6.鼻子出血
发生碰撞、摔到、激烈运动时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应不紧张,轻轻坐下,头稍后仰,用手指捏住鼻翼,暂时用口呼吸,压迫鼻腔中部血管止血。如流血过多,可用冷湿毛巾敷在前额或颈后部。也可双足浸入湿热水中,仍不止血,去医院检查。
7.运动中腹痛 课中运动时发生腹痛,应降低跑速,加深呼吸以调整呼吸与运动的节奏,并按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来减轻疼痛。如不减轻,反而加重,则立即停止运动,进一步进行诊断处理。
8.骨折 剧烈运动或动作不规范,会发生骨折。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持不动姿势,并询问是否听到响声,且疼痛难忍。明显症状有肿胀,局部疼痛,伤肢畸形,功能障碍,有压痛感。严重者出现休克。急救处理主要是抗休克,临时固定和搬运。休克后刺激十宣穴(10指尖端,距爪甲约1分处)。临时固定要轻而稳,可用夹板,木棍,树枝代替,固定在伤肢侧面,两端跨过伤侧左右关节,使之固定不动,并用棉花等物充垫,打好结。最后做好搬运工作。
9.中暑 在高温或高温环境中如烈日直接照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体内热量过多不散出,易发生中暑。起病急,口干,恶心,头晕眼花等。应立即休息脱离热环境。仰卧,头部垫高,解开衣扣,额头冷敷,也可用白酒擦拭四肢,待神志清楚后,喝一些清凉饮料或防暑药物。
10.溺水(有时间简单介绍)
游泳中,可能出现淹溺事故,须立即就地抢救。想尽可能的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拖带上岸,检查口鼻有无异物,去除,使呼吸道畅通,并让其趴在救者的大腿上倒水,解开胸腹部衣服进行人工呼吸。让患者仰卧,救者一手托其下颌,使头尽量后仰,另一手捏紧鼻孔,防漏气。深吸一口气,向其嘴内吹气,使上胸部轻度上升为止,后松开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4—16次。如心脏停止跳动,则进行人工心脏挤压。救者双手重叠,掌根放在溺者胸骨体的下半段上,肘关节伸直,借助自身体重和肩臂力量,适度用力下压,使软肋骨下陷3—4厘米,随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成人每分钟60—80次,小儿单掌约100次左右。现场抢救,动作要敏捷,迅速,坚持到医务人员来。
板书设计:常见运动损伤简易处理措施
第四篇:驾校理论教案
驾校理论教案
一、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相关内容,了解违法处理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驾驶证申领和使用,驾驶员考试标准和要求、机动车登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有关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员自学原文和培训教材为主,辅以理论教员课堂教学辅导,重点解释相关名词和术语,并结合多媒体教学强化、巩固学习效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教学目标:建立印象思维模式,提高培训效果,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教育。
教学的特点:
1.2.3.4.
第五篇:经典媒介理论教案范文
《经典媒介理论述评》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英尼斯、麦克鲁汉和戈夫曼媒介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全面、深入地总结、评价经典媒介理论的意义。3.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媒介理论相关课程的兴趣。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讲 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一、英尼斯的媒介偏倚理论
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Adamslnni8,1894—1952)是一位经济历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鲁汉的老师。他一生的事业似乎可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位声名卓著的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40)是英尼斯的第一篇传播研究论文,认为报纸是推动市场的动力。此后,他着重将传播作为一切历史运转的轴心来探讨。这方面的著述有: 《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倚》(1951)、《变化中的时间概念》(1952),还有一部上千页的未完成的手稿——《传播的历史》,一直未能出版。英尼斯的后期著作“不过是口头表述和文章的集合”,“普遍给人一种粗糙、不完整的感觉。它的文体经常是太隐晦折衷,使读者感到恼怒,感到灰心。”因此,他在世时,其传播研究并未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他的学生麦克鲁汉如明星升空之后,人们才注意到星光照耀下的英尼斯,人们也在麦氏的著作中看到了英尼斯对这位学生的深刻影响。
英尼斯有着深刻的加拿大民族主义意识,对美国继法国、英国之后力图征服加拿大的帝国野心,保持着高度警惕。英尼斯(1950)认为,传播媒介是西方文化的特征,西方文明的发展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美国报业的强大实力使它能够垄断加拿大的纸张市场,进而形成文化垄断和知识垄断,于是美国的文化轰炸威胁着加拿大人民的生活。在印刷媒介中,“加拿大的作家们必须使自己适应美国标准。我们的诗人和画家沦落到要和美国竞争又要仿效美国的两难境地。”在征服空间的行动中,报纸改造了人类的时间观念,同时,将新闻变成了商品,使其可以在竞争和垄断中被出售。于是,人们在新闻中强调刺激、轰动和个性,责任已被弃之一边。
英尼斯清楚地看到,加拿大的政治生活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压抑,处于扭曲变形的危险之中。但更可怕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大部分是由舆论决定的,而舆论又是靠耸人听闻的报纸来激发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英尼斯孤军奋战,大声疾呼:注意所有帝国的结局,美国趋于空间偏倚的问题必将造成危害。
英尼斯还认为,媒体是人类思维的延伸,而传播就是思想的扩张。在他看来,西方近代史是一种传播偏倚的历史,也是一部由印刷业兴起而导致的知识控制史。谁掌握了报业,谁就掌握了权力。但是,报业只有在优秀的知识分子手中,才会有理性的运作,才能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1950)和《传播的偏倚》(1951)中不仅分析了媒介与帝国(广义)垄断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论述了传播媒介的偏倚性问题。他认为,要了解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控制知识、垄断文化的实质,必先认识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bias)和空间偏倚(spacebias)的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因此,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用树枝在潮湿的粘土上书写符号而后烘干或晒干,或者在石上刻画符号,这类媒介反映了人类远古时代的文明特征;树皮和纸草纸的媒介反映了古埃及和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特点;羊皮纸则是由罗马帝国到公元10世纪的通用媒介;纸和笔则是15世纪中叶的主要媒介;纸与手工印刷是文艺复兴至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期间的重要媒介;进人19世纪,相继迎来报刊时代、电影时代和广播、电视时代。
在英尼斯的笔下,偏倚时间的媒介是某种意义上的个人的、宗教的、商业的、特权媒介,强调传播者对媒介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权威性、等级性和神圣性,但是,它不利于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例如,使用粘土和石头媒介的权力中心就只能在小区域内行使权力,而无法对广阔无垠的领土进行有效管理。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一种大众的、政治的、文化的、普通媒介,强调传播的世俗化、现代化和公平化。因此,它有利于帝国扩张、强化政治统治,增强权力中心对边陲的控制力,也有利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例如,文字传播和公路系统,就在较长时间内帮助罗马人维持了罗马这一大陆帝国的统治;印刷媒介的兴起,则摧毁了教会对传播的垄断,引发了宗教革命、文艺复兴和教育普及。但是,英尼斯认为,权力中心要想确保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过分倾向于使用偏倚时间的媒介已不合时宜,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媒介的时间偏倚和空间偏倚的平衡,使之取长补短、互动互助。
英尼斯的著作好像是一只塞满稻草的花枕头。许多学者曾力求从中找出其理论框架,结果都空手而归。因为,他几乎排斥抽象的演绎推理,不追求建立高层理论进而形成一套通则,他注重归纳、罗列,让一长串缺乏条理的具体事实涌向读者的视域;他常把段落压缩成句子,或者不作推理直接陈述结论。切特罗姆(J.Czitrom,1991)说他“不曾连贯清楚地为我们论述过他的见解,他要求读者富于探索精神,愿意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坚韧力,来探索他那真知灼见和渊博学识的灿烂星空。”
英尼斯的观点似乎是消极和悲观的。他对“帝国”从纸张、印刷垄断到知识、文化、信息垄断的情况分析,有点夸大和过分恐惧,因为美元并不能支配一切。他认为,人类传播中的所有革新都意味着是对偏倚时间媒介的挑战,进而造成对时间偏倚的破坏,结果妨碍人们对事物的系统理解,特别是对西方文明的永恒问题的理解,于是现代大学和现代文明都面对着共同问题:如何建立道德的力量去与物质科学释放出的力量抗衡?“智力的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知识”使军事、商业、政治受益匪浅,却使大学和文明日益没落。他的这种看法不仅悲观而且简单、武断,显然是科技决定论的因果模式在作怪。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
马歇尔·麦克鲁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2)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批评家,也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代宗师。麦克鲁汉的事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是他的成长期,热衷于文学批评,其重要成果是《机械的新娘》(1951);50年代是他的转化期,他接受了英尼斯的学说,沉浸于文化人类学之中,并编辑了《探索》杂志;60年代是他的成熟期,致力于传播研究,相继出版了《谷登堡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1962)、《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64)①、《媒介即是讯息》(1967,与昆廷·菲奥尔合著)和图画书籍《媒介是按摩、是逆风》(1967)等书。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位专家学者像麦克鲁汉那样能够引起学术界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使无比热情的赞美和十分尖锐的批评同时集于一身,以致于形成了“麦克鲁汉学”(McLuhamism)。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说:《媒介通论》这本书是十年来争议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甚至认为:“麦克鲁汉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以来最主要的思想家。”《生活》杂志则称该书为“电子时代的先知”。相反,伊利诺大学乔治·道格拉斯则在《语义学评论》上针对麦氏的“媒介二分法”发表专文予以批判:“你这种热凉媒介的论调,究竟是‘学理’呢?还是‘标新立异’呢?”旧金山大学校长早川一荣(S.Hayakawa)则针对麦氏的代表作《媒介就是讯息》,发表了观点截然相反的著名评论《媒介并非讯息》。《媒介通论》的编辑在与麦氏交谈中一语道破该书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你所写的东西有75%是新的。一本成功的书,不宜有10%以上的新东西。”
纵观麦克鲁汉后期著作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三个重要的观点应予评介。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鲁汉似乎不太重视媒介传播信息的功能,却十分看重媒介延伸人体的意义。麦克鲁汉在《媒介通论》序言中写道:“要回答‘人体的延伸’这类问题,就必须把人体每一部分之延伸一并合在一起探讨。人体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论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灵与社会。”的确,传播媒介传情达意的特定方式能改变人的“所见”、“所听”、“所触”、“所尝”、“所嗅”,因而亦能改变人的“所知”和“所为”。在麦克鲁汉的书中,“媒介”几乎无所不包,除了书籍、报刊和广播、电视等典型媒介之外,还包括服饰、房屋、车辆等任何具有延伸人体性质、可以传递信息的人造事物。于是,穴居人的石斧是手的延伸,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数字则成为触觉的延伸,电报成为社会的荷尔蒙——一种奇特的化学性报信的物质,电话成为耳朵与声音(嘴巴)的延伸,电视成为触觉与知觉的交织感的延伸。“总之,要想了解和认识传播媒介,就必须先探讨它与人体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因为,“媒介是我们人类生理与神经系统的延伸,它构成了一种系列化交互作用的世界。”
2.媒介就是讯息
麦克鲁汉写道:“传播媒介是我们人类意识的延伸,意识则是我们个人能量的‘固定资产’,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经验。”因此,“果”随着“因”同时出现,媒介与讯息如影相随,密不可分;媒介传递的是媒介本身,与具体内容无关。“一种传播媒介的‘内容’(Content)经常即是另一种传播媒介。写作的内容是演说,就像手写的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据此,麦氏指出,媒介间存在着极端的“乱伦”倾向,即有很高的百分比的媒介内容是由其他媒介形式的项目组成的。
“媒介就是讯息”,显然指的就是由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在麦克鲁汉的眼里,媒介是重要的,讯息是次要的。“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个剧本或一场歌剧。电影形式产生影响与它的节目内容没有关系。文字或印刷的‘内容’是言语,但是读者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印刷的内容,也未意识到言语的内容。”所以,李金铨(1981)对此的解释是“媒介是一种科技,一种形式,它本身便是信息;而‘内容’则是科技的‘使用’。形式重要,内容不重要。”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
麦克鲁汉对媒介也采取了二分法,但他不像英尼斯是以时空的偏倚将媒介一分为二,而是以冷热的特性将媒介一分为二。所谓“热媒介,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高清晰度扩张的一类传播媒介(如照片、拼音文字、印刷品、收音机、电影)。”冷媒介则是指对某一感觉器官具有低清晰度抑退的一类传播媒介(如卡通画、象形文字、手稿、电话、电视、口语)。在麦氏看来,“清晰度即讯息、资料完备、明确的状态。”热媒介作为高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多,明确度和完备度较高,因而要求接受者补充的信息少,参与的程度低,无需发挥想象力和进行再创造。冷媒介作为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较少,明确度和完备度较低,因而需要接受者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努力填补媒介在传播中留下的许多空白和“回旋余地”。
由于“媒介”在麦克鲁汉的笔下是广义的,于是热媒介和冷媒介的概念也就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要愉悦身心,麦氏认为应“让许多感官交织地参与,而不要使某一感官个别地偏激发展,而使该感官主宰一切。”女孩爱穿短、露、透的衣服,是因为她“不只是把自己装扮成供人看的样子,还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可以触摸的人。”换句话说,这是为了让周围的人视感与触感交织参与,获得好感。戴墨镜的女孩,“则会造成高深莫测与不易接近的意象,因此容易惹人注意,而令人想参与以一窥究竟。”对观者来说,前者是热媒介,后者是冷媒介。
在文化娱乐中,“威仪堂堂的华尔兹舞是一种适合于工业时代的热而快的机械舞蹈,而摇摆舞则是一种冷的使人想深人参与的即兴舞蹈。”爵士舞过去是一种机械、重复的热媒介,现在渐渐成为一种即兴起舞的冷媒介。人一旦进入某种机械性、一致性和重复性的热媒介之中,就等于扼杀人的创造性和参与性,那么他会很快变成精神崩溃者。只有幽默、平淡、松弛的冷媒介才能解放人的精神,“造成一种猛烈的政治性摇撼作用”。
麦氏进一步指出:“就冷热媒介而言,落后国家是冷的,而进步国家则是热的。城市是热的,乡村是冷的。但就程序与价值之复原而言,则以前的机械时代是热的,而现在的电视时代是冷的。”在这里,“热的社会”显然是指那种高度集中、秩序化、强调服从的社会;“冷的社会”则是指那种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度参与社会管理、又有自由的社会。可以说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发达国家的弊端和不发达国家的优势。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地球村
这个概念最早由麦克卢汉提出,1980年他去世后,在他与同事合著的《地球村》一书中出现。
他认为,在人类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交流只能面对面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当时的社会只能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可以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开部落,人类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介出现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世界就变成了一个部落,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村庄,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个部分。
5.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6.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价
麦克鲁汉犹如来自外空的一颗流星,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闪现出来的巨大光芒曾让举世瞩目。随着这颗巨星的陨落,往日的那种狂热已不复存在。在“麦克鲁汉热”期间,几乎所有的美国新闻与传播学系的学生都曾经读过或打算阅读他的著作,甚至他的忠实信徒也因此受益匪浅,他成了尼克松1%8年竞选总统期间的一位重要顾问。人类对待新鲜事物犹如钟摆,狂热到极点时就会向冷漠一方回摆。结果,不仅普通公众漠视麦氏,就连较为理性的西方传播学家也在他们大部头的著作中只用两三段文字打发可怜的麦氏。
麦克鲁汉的著作犹如天书一般让当代人无法读解,这是他在死后受到冷遇的一个重要原因。施拉姆评论说: “他的论述方式使得他的观点难以捉摸”,“因为他不信任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述方式”,而有意采用一种不连贯的螺旋状的反复展示无数横断面的方式写作。他声称把握这种横断面的观察方法是“探针”。但是,“这些‘探针’往往是些含义隐晦的语句,其措词不是令人震惊就是令人困惑,不是不完整就是不加界说(例如媒介就是讯息)。因此,他在学术上的态度是有些玄妙的,他发出的讯息可以作种种不同的解释。”所以,“鉴于麦克鲁汉本人的文体,引用解释他学说的人所著的论文往往(读解)效果更好一些。”
麦克鲁汉在著作和演讲中的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做法,也遭到众多批评。人们说他如同罗马神话中守卫门户的两面神——雅努斯,以两种不同的面孔,讲着两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他又“像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小丑,在一场欢闹的智力滑稽剧中说着双关语,大吵大嚷。”③他一会儿竭力为他所说过的一切辩护,一会儿又声称乐意放弃他所说过的一切;他宣称他没有任何背景、不带任何观点,而实际上,他有好几种背景和明显而真实的道德和政治信念;他说继承了良师英尼斯对媒介的批判精神,而人们发现后期的他对媒介是大唱赞歌,找不到一点“英尼斯的严厉”。
麦克鲁汉在言论上的神谕性和论述上的极端性,也是公认的缺点。麦氏认为媒介的冷热不限于科技,亦涉及人与事。热人物或热事物,宜用热媒介传播;冷人物或冷事物,宜用冷媒介传播。他说,肯尼迪在和尼克松的电视辩论中取胜,就是因为前者作为冷人物遇到了电视冷媒介;可是,作为“热人物”的尼克松最终仍是靠电视的“包装”当上总统的。这又如何解释?同样是以声音和画面传播信息的媒介,麦氏将电影看作是热媒介,而将电视认定为冷媒介,这也让许多人困惑不解。对此,徐佳士(1%7)一针见血地指出:麦克鲁汉是企图用“热”媒介来鼓吹“凉”媒介的好处。针对“媒介即是讯息”的论点,施拉姆(1973)赞同早川一荣的观点,他认为:讯息是讯息,媒介是媒介,媒介未必即是讯息。媒介与讯息互相影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许多研究证明,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影响差异小,讯息与讯息之间的影响差异大。肯尼迪被刺事件,不论它是由电视、广播、报刊传播还是由口头传播的,都会比家庭室内剧中的事件重要得多。
从长远的和客观的观点来看,麦克鲁汉在传播研究上是个有贡献的并且是引人瞩目的人物。他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分析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20世纪生活的观念,特别是当代青年人的观念。他同英尼斯一样的技术决定论思想固然错误,但他着眼于传播科技的历史影响的研究至少是对长期局限于媒介内容的短期效果研究的一种补充或丰富;他对传播科技本身的形式的发明或进步便是变革的动力和不靠“内容”而起作用的论述,是对以往那种媒介不起作用、只有内容才起作用认识的一种订正或完善。他预言的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世界村)的浪漫情景,不仅让当代人兴奋不已,而且着实成了当代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目标。
小结: 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局限性
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第二讲 戈夫曼的媒介理论
一、戈夫曼的“拟剧论”(情境决定论)
欧文·戈夫曼(E.Goffman,1922-1982)是符号互动论者,又是“拟剧论”的倡导人。他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他在逝世前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和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在他的八部著作中,最为学术界推崇的是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①。戈氏在这部著作中出色地介绍了“拟剧论”(或“编剧论”)在社会相互作用上的应用。而对梅氏影响最大的也是这一理论,尽管梅氏将其解释为情境决定论,其实质是一回事。
戈夫曼在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见解,但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对在短暂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制造印象以及别人根据自己的印象做出反应过程的研究。戈夫曼把人际交往比作演戏,把“场所”(社会)比作剧场,社会成员则在这里按照社会剧本的需要扮演角色,以取得别人的赞许,而演出又受到十分警觉的观众的鉴定。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作戏,小心翼翼地表现自己,以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使自身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欲达到的目的服务。戈夫曼认为,一场演出要包括三种人:演员、观众和观察者。演员或集体表演,或演独角戏。他们使用“道具”,对照“剧本”,登上“舞台”,并活动于“前台”和“幕后”之间。戈夫曼把专门为陌生人或偶然结识的朋友所做的动作称为前台行为,而将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的暴露演员真实感情的动作称之为幕后行为。例如,饭店的服务员在“前台”接待顾客时扮演的若是一种恭维的角色,回到“幕后”——厨房以后扮演的也许是一种批评的角色:“你看他那副傻样!”所以,人类的演出一般都具有欺骗性,人不会在“前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但是,有时演员在表现一种(前台)印象时,会由于他无意识地或不恰当地表现使观众觉察或观看到另一种(幕后)印象。例如,一个正在被面试的人可能会因表现得过分从容自如,而暴露出他内心十分紧张的一面。戈夫曼接着说,尽管人们常常知道人仅仅是在扮演各自的角色,他们还是要保护演员的角色。因为,如果印象受到挑战,演员“丢了脸”,就会使观众和演员都感到窘迫。因此,人们会有礼貌地装作没看见一个本来衣冠楚楚的绅士那半开的裤门,学生会有礼貌地不去指正教授在授课时的错别字和语病。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戈夫曼的理论遭到了杰克·道格拉斯等人(1980)的批评。他们说,戈夫曼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怎样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控制“社会形势”;他所强调的也只是自我表现的非常静止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动态的一面。梅罗维茨虽然接受“拟剧论”,认为这是一种观察社会角色及规则的既有用又有趣的意见,但也批评戈氏以静态的观点而不是以动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指责他仅局限于短暂的面对面的人体交往范型的研究,而忽视了通过媒介所进行的大规模的符号互动现象的研究。因此,梅罗维茨认为,必须把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同戈夫曼学说中的情境论融合起来,从而将戈氏的静态的场所研究结合麦氏的媒介环境观点延伸为动态的情境分析,将自然环境和场所研究延伸到传播媒介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研究,以更全面地揭示社会现实。
(一)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罗维茨(J.Meymwitz)的可贵处在于:既能冷静、客观地对待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不跟随在许多人后面起哄,善于从麦氏著作和人们的争辩中吸取营养,又能以开放、综合的观念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互动论引入媒介研究,从而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层面上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集中反映在他于1985年出版的《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他声称,他的媒介情境论是英尼斯、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同戈夫曼的情境理论的有机融合,因此,要了解和认识梅氏理论必须先了解和认识另三种理论。
从梅氏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对他影响最大的英氏和麦氏理论的主要内容,已经在前面介绍了,那么戈夫曼的理论中有哪些内容影响了梅氏的媒介研究以及他的媒介理论的特色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分析研究的。
1.主要观点
梅罗维茨(1985)认为,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其中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令人瞩目,因为它能更有效地重新组织社会环境和削弱自然环境及物质“场所”间一贯密切的联系。因此,梅氏声称,他提出新的媒介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化的新方法”,以解释和说明人类传播活动中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这类变化现象。
梅罗维茨指出,戈夫曼只是分析了人际交流中“场所”不同、“话语”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亦不同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场所”对交流情境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饭店服务员在“前台”和“幕后”的讲话固然不同,但是,如果他们在议论顾客的古怪行为时忘了关上通讯联络系统,而让这几位顾客听到了这种幕后的说笑,那么这种说笑就不再是“幕后”的而是“前台”的了,也就显得窘迫而不适当,从而会影响整个事情的情境。所以,他认为,地点场所对情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允许某些人听到和看到正在其间发生的交流活动,而不让其他人听到和看到这些传播活动。这就是说,由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比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场所重要,而在确定信息环境与物质场所的界限时,接触信息的机会则是判断和辨别的一个关键因素。一间卧室可以充当某对夫妻之间进行密谈的环境,因为其他人没有机会接触到他们密谈的信息。同样,一位政府首脑将他对成千上万公众演讲的情境照搬到家庭或卧室之中,也是不适当的。因此,在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中,情境就是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观点。构成信息系统的是“谁处在什么地点”和“什么类型的行为可被谁观察到”的两种情形,或者说是以人们接触社会信息——自己和别人行为的消息——的机会为核心。在这信息系统内,“信息不但在自然环境中流通,也通过媒介传播”,因此,“运用媒介所造成的信息环境如同地点场所一样,都促成了一定的信息流通形式。”
梅罗维茨的另一主要观点是:每一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他认为,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而不同情境的重叠或混淆则会引起行为的错乱,因此,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情境。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一旦重叠或混淆,社会角色就会随之变化,面对混乱的角色特点,人们会感到困惑不解、不知所措。
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梅罗维茨不同意“拟剧论”者的情境静态观,认为,“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是一个可变因素,而不是个人或社会存在的一个静态的方面。制约此情境的分离和结合形式的因素包括个人的生活决定和社会对媒介的运用情况。”这就是通过人们在传播活动中努力使特定的行为与特定的动态的情境保持一致,从而前后一贯地演好某个规定的角色。但是,梅罗维茨指出,相安无事的人际交流情境,一旦遭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入侵,原先的和谐与平静往往会受到破坏,引起麻烦。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混淆了区分不同情境的界线,将那些只适合某些人观看的演出原封不动地搬给了整个社会来观看了。比如,60年代后期黑人权利倡导者斯托克利·卡迈克尔在不同的特定物质场所里演讲,他会既有忠实的黑人受众群,也有热情的白人听众群,因为他能根据听众对象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演讲内容和风格,投其所好。但是,当他需要运用广播电视来讨论黑人权利时,他既找不到明确的解决办法,也无法设计出一种让两者都欢迎的演讲内容。于是,他在大众传播中采用了适合运动主体黑人需求的办法,结果他的演讲激发了黑人受众群的巨大热情,但却激起了白人受众群的敌意和恐惧。
在对上述观点论证中,又导致梅氏提出第三个观点: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首先,它促成了不同类型的受众群的并合。梅氏认为,电子媒介不仅使在自然、物理环境中的团体传播的不同受众群趋向合并,也使许多世纪以来印刷媒介占统治地位下造成的不同受众群趋向合并。印刷媒介要求传播过程的参与者有阅读能力和懂写作技巧,接受一定的教育,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们对印刷媒介的接触,从而形成适合不同文化层次和类型的受众群。相反,电视所展示的日常生活的视听形象,几乎“完全不是一种代码”,是一种一看就懂的画面,观看电视的技巧极易掌握,无需接受特殊的训练和教育。其次,电子媒介还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顺序和群体的改变。原先读者阅读印刷晶总是随着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长,先读浅显、简单的,逐步再看深奥、复杂的;而看电视不需经过固定的阶段和顺序——人们不必先看简单的电视节目,然后才能看复杂的电视节目。原先印刷媒介的受众较为单纯和易于把握,现今电子媒介的受众是混杂的,不易把握。第三,电子媒介使原来的私人情境并人公共情境。梅罗维茨论述道:由于电子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了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的更大程度的分享,从而促成许多公众领域的合并。他还认为,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具有具体、生动和体现事件进展这一性质,公共经历和私人经历的界线有时变得比以往难以确定得多,甚至不可能确定。通过电视,人们可以观察到别人的私人行为,原来的私人情境成了公共情境。情形若任其发展,那么人将会成为日本传播学者所形容的“透明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隐私,都处于被公众观察之中。
小结: 1.主要论点:
① 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
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
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2.对媒介情境论的评价与思考
梅罗维茨的理论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发展和超越了英尼斯、麦克鲁汉的理论,而且也的确成功地融合了英尼斯、麦克鲁汉和戈夫曼三个理论的精华,吸收了亚历山大(1971)关于社会交往中情境认同论的一些见解,摒弃了一些片面、消极的内容。所以,与前人的媒介理论相比,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应该说又前进一步,又踏上了一级新的台阶。其可以肯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媒介研究与社会研究有机结合。为什么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呢?梅氏认为,媒介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制约媒介选择;而媒介对社会环境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应该将媒介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二是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以往人们在研究情境与行为的关系时,往往着重分析其静态的中止的特征,而梅氏则注意这两者间动态的可变的关系形态,强调不同情境要求有不同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又会引起不同的情境,所以行为与情境的特征应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三是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媒介情境的分析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情境合并”的论点。这样做突出了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弥补了英氏、麦氏理论的缺陷。这意味着,传播行为要受到受众的类型、人数的多少等特征制约,从而迫使传播媒介必须根据受众群的需求、特征以及分离、结合形式设计信息内容。
但是,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其缺点与优点一样的令人瞩目,十分明显。首先,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的作用。梅氏与英、麦两位学者一样,认为媒介在影响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方面扮演了惟一重要的角色。只要媒介科技改变,社会环境必随之改变。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例如,社会变化中的“权威的非神秘化”、“成年与童年界线的模糊化”等变化,就皆归因于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出现。其次,过分夸大媒介科技对社会的消极作用。梅罗维茨认为,媒介科技越先进,往往越不需要受众有较多知识,听广播所要求听众拥有的知识比读者阅读报刊时少,而看电视所要求的知识量又比听广播的知识量少。所以,电子媒介的迅速普及,电视将取代原有的传播媒介,这不仅迅速地合并了受众群,使人们在享受信息时具有“平均主义”的特点,而且将有可能把“人类社会变得类似于古代的渔猎社会”。人类在公共情境下生活,鸡犬之声相闻,人们不仅通过广播电视接受信息,还通过电话和便携式电脑终端从数据中心库等信息中心获取信息。这多少有点.像我国古代老庄的“知足常乐”、“清静无为’’的处世观点。另外,维罗维茨虽没像麦氏那样将媒介说成就是讯息,但他在实际论述中往往将媒介与讯息甚至连同情境混淆在一起,而有时又会不恰当地人为地将媒介与内容分割开来,结果经常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