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板书课题,“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
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字?(颐)“颐”什么意思?
“颐”是保养、休养身体健康。
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新课
1、解决字词
(1)、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颐和园课件中的词语部分。
(2)、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2、感知课文内容
(1)、《颐和园》视频范文朗读。
课件出示《颐和园》范文朗读
(2)、学生边看视频边认真听范读并轻轻地跟着读
(3)、读完课文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来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这几处景物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一边勾画一边用箭头标出游览的示意图。
师:课件演示句子。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经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又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
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师:这种利用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析。读一读,感受一下。
(四)、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去游览一下颐和园吧。
1、游览“长廊”。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描写长廊的段落。
(2)出示“长廊”图片。
(3)
你从哪体会出长廊的哪美?
生:a.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b.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长,间数多。
c.长廊上的画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堪称是艺术珍品。
d.长廊周围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了长廊解花盛开时的美。
e.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非常舒畅。
师小结:作者从不同方面描写了长廊设计精致美观,表现出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精湛的技术,我们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悟到长廊的美。
播放音乐: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
美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2、游览“万寿山”。
(1)过渡:走完长廊来到了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什么?(出示“万寿山脚”的图片)。
(2)学生汇报(上面——佛香阁,下面——排云殿。)
课件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
(3)提问: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红、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
指导朗读;
师:我们从这些词领略到“万寿山”的景观壮丽。在万寿山上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昆明湖美在哪?
生:又静又绿。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此处作者为什么没用“划船”的“划”,而用滑冰的“滑”?
生: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用“滑”比“划”好。
生:用“滑”字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来吧,读一读感悟它的妙处。
3、游览“昆明湖”。
过渡: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美丽的什么?全班齐读“昆明湖”段落。
生:美丽的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1)昆明湖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绿
静
(2)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形态不一
(课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图片)
师:这么美的昆明湖让我们用朗读感悟一下。
师: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如作者所感叹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颐和园有什么总体印象呢?大家齐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书:美
大
(四)总结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了颐和园,了解了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说明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以后,我们不管是去游览,还是写作,都要按照一定顺序。
有机会,再带大家去其他景点游览。北京在欢迎你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中结束我们的课文吧!
(六)作业
刚才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作介绍。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附板书设计:
18、颐和园(美、大)
长
廊:长
美
↓
万寿山:佛香阁
高
大
↓
排云殿
占地面积大
昆明湖:绿
静
↓
十七孔桥:形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