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

2022-05-31 19: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颐和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颐和园教案》。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板书课题,“颐和园”三个字中最难写的是哪个?

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字?(颐)“颐”什么意思?

“颐”是保养、休养身体健康。

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新课

1、解决字词

(1)、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颐和园课件中的词语部分。

(2)、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2、感知课文内容

(1)、《颐和园》视频范文朗读。

课件出示《颐和园》范文朗读

(2)、学生边看视频边认真听范读并轻轻地跟着读

(3)、读完课文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来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这几处景物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一边勾画一边用箭头标出游览的示意图。

师:课件演示句子。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经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又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

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师:这种利用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析。读一读,感受一下。

(四)、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去游览一下颐和园吧。

1、游览“长廊”。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描写长廊的段落。

(2)出示“长廊”图片。

(3)

你从哪体会出长廊的哪美?

生:a.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b.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长,间数多。

c.长廊上的画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堪称是艺术珍品。

d.长廊周围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了长廊解花盛开时的美。

e.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非常舒畅。

师小结:作者从不同方面描写了长廊设计精致美观,表现出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精湛的技术,我们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悟到长廊的美。

播放音乐: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2、游览“万寿山”。

(1)过渡:走完长廊来到了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什么?(出示“万寿山脚”的图片)。

(2)学生汇报(上面——佛香阁,下面——排云殿。)

课件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

(3)提问: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红、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

指导朗读;

师:我们从这些词领略到“万寿山”的景观壮丽。在万寿山上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昆明湖美在哪?

生:又静又绿。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此处作者为什么没用“划船”的“划”,而用滑冰的“滑”?

生: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用“滑”比“划”好。

生:用“滑”字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来吧,读一读感悟它的妙处。

3、游览“昆明湖”。

过渡: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美丽的什么?全班齐读“昆明湖”段落。

生:美丽的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1)昆明湖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绿

(2)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形态不一

(课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图片)

师:这么美的昆明湖让我们用朗读感悟一下。

师: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如作者所感叹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颐和园有什么总体印象呢?大家齐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书:美

(四)总结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了颐和园,了解了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说明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以后,我们不管是去游览,还是写作,都要按照一定顺序。

有机会,再带大家去其他景点游览。北京在欢迎你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中结束我们的课文吧!

(六)作业

刚才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作介绍。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附板书设计:

18、颐和园(美、大)

廊:长

万寿山:佛香阁

排云殿

占地面积大

昆明湖:绿

十七孔桥:形态不一

下载颐和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颐和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颐和园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颐和园》教学设计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吴雪琼 【设计理念】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长于鉴赏的乾隆......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设计 涂志龙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4. 学习......

    《颐和园》说课稿 教案

    《颐和园》说课稿 东山中心小学:范爱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长于鉴赏的乾隆皇帝有诗云:“何处燕......

    颐和园教案板书设计

    颐和园教案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长廊 长、美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 闪闪发光(抬头看) 排云殿金碧辉煌 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 葱郁的树丛登上万寿山 黄绿屋顶(向下望)朱红的宫......

    颐和园优质教案

    四年级 上册 18 颐和园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处处洋溢......

    四上《颐和园》教案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本单元的主题吗?——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那今天,老师再带领大家,到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颐和园中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

    颐和园教案1

    课题:颐和园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长廊、柱子、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使学生......

    颐和园教学教案

    颐和园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