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物种、隔离的概念
(2)简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分析课本当中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达尔文环球考察中感受科学研究过程,培养探究求疑、追求真理的精神。
2.感悟生物的进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马、驴和虎的图片,归纳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2.通过华南虎和东北虎亚种群的形成及设想在经过若干年是否会形成生殖隔离,总结出渐变式物种形成模型,应用模型解释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各种地雀的形成。
三、教学重难点
物种、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概念教学。
渐变式物种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ppt1;展示狮虎兽、虎狮兽、骡子、无籽西瓜图片并设问:这些生物你认识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ppt2ppt3:展示狮虎兽和虎狮兽及骡子的形成过程,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
观察图片并分析回答问题
吸引学生,引起思维,开启新课
为后续物种概念的判断做铺垫
进入正课
设置问题
引出物种概念,并应用概念判断
PPT4:
老虎与狮子,马和驴是同一个物种吗?
虎狮兽,骡子是新的物种吗?
你觉得物种和种群是同一个概念吗?试举例说明。
思考问题
阅读概念
套用概念回答问题,最后做到理解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更直接的理解概念,并引出生殖隔离的概念;通过问题3区分物种和和种群的概念提出地理隔离的概念
引入渐变式物种形成过程
PPT5:展示华南虎和东北虎图片,让学生初步形成长期地理隔离会导致生物的基因库和形态差异加大,如果地理隔离时间继续延长,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
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引出渐变式物种的形成过程
应用模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PPT6:展示渐变式物种形成模型:。
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由于学生基础限制,教师直接给出渐变式物种形成模型,并且解释模型
应用模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PPT7:
尝试用渐变式物种形成模式,描述加拉帕格斯群岛不同种地雀的形成过程。
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吗?
回答问题。
应用模型解释现象,加深学生对模型的记忆和理解
PPT8:展示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是否是同一物种?
四倍体西瓜形成的过程是否
需要地理隔离?
回忆旧的知识,在旧的素材上衍生出新的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新物种的产生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总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自然选择学说
进化的单位——种群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进化的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
其中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三个重要环节
听讲及笔记
形成知识体系
五、作业
由于河流的地理隔离作用,很多年以后两个鼠种群相遇,结果产生了生殖隔离,套用渐变式物种形成模型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