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牛文娟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特点。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教学难点: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懂得保护益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谜语导入。
1、谜语导入。
2、检查词语。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怎样?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要把它放飞呢?(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这么大的转变,原因就是陶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那么陶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一找陶先生与孩子们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并画出来。
(一)、蜻蜓吃什么?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在谈蜻蜓吃什么?2--6
2、蜻蜓吃什么呢?出示: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吃食)
3、(出示图片)认识孑孓 :了解词义。蜻蜓在空中飞,怎么能吃到水里的孑孓呢?(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蜻蜓的幼虫也生活在水中,蜻蜓的幼虫吃掉蚊子的幼虫。)
4、补充知识。
5、大家有没有发现,蜻蜓吃的虫子都是——害虫,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陶行知有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没有)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陶行知的话。
出示: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指名多人读,读出反问的语气,从陶行知说话的口气,你听出了什么?(亲切、和蔼,民主„„)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陶行知啊。(板书:和蔼可亲)齐读
6、快速读读2-6自然段,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 陶先生的和蔼可亲? 出示: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请你读读这句话,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慈爱地抚摸,很慈祥地很亲切地抚摸。一般谁会对你抚摸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抚摸表示他们对你很——喜欢、关爱,这里是陶先生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多慈爱可亲的陶先生啊。)你可真会读书。
7、你还从哪里感受到陶先生慈爱可亲?
出示:“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请说说你的感受。(陶行知可是一位有名的大教育家,这时他正拉着孩子们的手坐在田间的土路上,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陶行知啊。)你真细心,从两个动作读出了陶行知的和蔼可亲。请你读读这句话。齐读。
8、在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陶行知面前,孩子们表现得怎么样?(很认真、很专心、很活跃。)你从哪里看出的? 出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什么是七嘴八舌?很多人抢着说,争先恐后地说。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吗?我们来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9、多活泼的孩子,多慈爱可亲的陶先生。我们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接着他和孩子们还谈了蜻蜓的什么呢?(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3、出示蜻蜓图:同学们,看,这就是蜻蜓的尾巴,谁来描述一下。(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这独特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4、知识补充:你知道它能飞多快吗?它每秒可以飞40米,比火车还快,而且啊,它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蜻蜓的飞行能力怎么样?真高超啊。因此,蜻蜓还被评为为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这一切都离不开蜻蜓尾巴的作用,一起来赞赞这奇特的尾巴吧!齐读。
5、引读出示:据说,蜻蜓的尾巴还有这样的特点呢?——在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
(1)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你从哪个词看出的?(据说)据说的意思就是——听说,传说,不一定是真的,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陶行知对这个知识没有深入研究,也只是听说,所以他在跟孩子们讲的时候,用了“据说”一词,多么实事求是,多么严谨的陶行知啊。
(2)有谁知道“吃尾巴”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课前查阅了资料,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蜻蜓交配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3)简介蜻蜓点水。
6、陶行知还跟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呀?眼描述蜻蜓眼睛的特点、作用。解释成千上万,四面八方,说说含有数字的词语。用一个词形容蜻蜓的眼睛。
7、简介复眼。
多么独特的眼睛。真厉害呀,前后左右都能看到,你的眼睛能吗?(不能)其实还不只如此呢,蜻蜓在快速飞行中,能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的虫子的各个部分,比如虫子的头,脚、眼睛等等,而且它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这样明亮独特的大眼睛最方便它——捉虫子了,也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8、听了陶行知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介绍,你想对蜻蜓说什么?(你吃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眼睛真大,真奇特。你本领真大„„)
9、陶行知先生仅仅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的知识吗?(找出省略号)你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对照图片,了解的关于蜻蜓的知识。
(三)认识陶行知
1、这么多知识,都是谁告诉孩子们的呀?——陶行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会认识更加让人敬佩的教育家。
出示:(1)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能说说你的感受吗?(陶行知心地善良、有爱心)是啊,多爱护小动物啊,生怕蜻蜓遭到了一丁点儿伤害,真是小心翼翼啊。我们一起读。
2、你还能读出一位怎样的陶行知?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谈谈你的感受。(师:为什么要举得高高的?想让孩子们都看得清楚。可以看出什么呀?)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的陶先生啊。指名读。
3、听着陶行知的讲解,孩子们都---入神了,他们此时可能想些什么?
(蜻蜓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赶紧放了蜻蜓吧,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呀。)
4、出示: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他放了,好不好?”
指名读。陶行知完全可以自作主张放掉蜻蜓,为什么还要与孩子们商量呢?(想知道孩子的想法,想让孩子自愿地放掉蜻蜓)陶行知对孩子怎么样啊?真尊重。我们一起做做这个受人尊重的陶行知吧,齐读。
5、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孩子们这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放飞蜻蜓了。齐读出示: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这动人的情景就是——放飞蜻蜓
6、同学们,孩子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放飞蜻蜓啊?蜻蜓是一种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如果这样的话,课文到第6自然段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第7-10自然段这么多呢?
陶行知没有一本正经地教育孩子放飞蜻蜓,而是耐心地跟孩子们讲解蜻蜓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蜻蜓、喜欢蜻蜓,从而自觉地爱护蜻蜓,最后放飞蜻蜓,这就是——循循善诱。(板书:循循善诱)
7、这样的陶行知,我相信每位同学都很喜欢,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关爱孩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陶行知,让我们充满敬意地称呼他,陶先生。
旁边是陶先生的两句名言,也是陶先生的座右铭,我们一起再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四块糖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三、总结延伸
1、谈收获。(蜻蜓的知识、爱护动物、课文的写作顺序)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就大家就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
3、小结:孩子们放飞的不仅是蜻蜓,还有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更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四、作业
1、有关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四块糖的故事,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2、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还有哪些昆虫事是人类的好朋友呢。
板书:
放飞蜻蜓
食物
和蔼可亲
蜻蜓
尾巴
循循善诱
眼睛
第二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2、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懂得保护益虫。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说话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要了解蜻蜓、认识陶行知都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教学难点
了解蜻蜓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捉、放)。
二、新授
(一)学习2~6自然段——谈蜻蜓的食物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陶行知看到孩子们捉蜻蜓会想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思考:陶行知是怎样劝孩子们的?
(1)引导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句子:“他停下脚步,„„吃什么吗?”重点理解词语“慈爱”,“抚摸”。
(3)指导学生读句子。
(4)汇报孩子们是怎样回答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5)出示句子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体会一下哪一句更好。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二)学习7~10自然段——谈蜻蜓的结构
1、出示阅读提示:默读7—10自然段,画出蜻蜓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功能。(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汇报。
(1)课件出示蜻蜓眼睛图片,了解蜻蜓眼睛特点及功能。
(2)引导学生质疑。如蜻蜓点水、吃尾巴等问题。
(3)适机补充资料。
(4)指名读第10自然段。
(5)引导学生介绍蜻蜓。(以蜻蜓自述的方式或小小解说员的方式进行介绍。)
(6)引导学生思考:陶行知为什么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三)学习第11自然段——放飞蜻蜓
1、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陶行知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指名交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出示句子。
(3)指名读11自然段第2句话。
2、指名读。思考:孩子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体会。
(2)教师引读。
(3)创设情境(播放音乐)你想对空中放飞的蜻蜓说什么?你想对陶行知说什么?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实践
同学们可以继续收集与蜻蜓有关的知识,制作一份蜻蜓小档案,一周后进行展示。板书设计
放 飞 蜻 蜓
捉
放
吃害虫
尾
巴
眼
睛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想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一是读:通过个别读、集体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陶行知先生的美好品质,以及文中孩子们情感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人人获得情感的体验;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人人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还原语文课堂高效的、扎实的、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课堂本色。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给学生种下一颗种子;教给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跟学生共同经历一个过程;为学生埋下一个动因,这是我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
赣榆县沙河二小 庞绍勇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
2、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放飞蜻蜓这篇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让我们先到词语乐园去走一走。(出示词语)
慈爱 抚摸
商 量 入神 放飞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结构复杂
保持平衡
1、谁来读?指名读,评价
2、“七嘴八舌 ”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七嘴八舌 ”地读一读。
3、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轻声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发现什么呢?第二行词语、第三行词语又会让你想到课文中的谁?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陶行知 孩子们
你能看着老师的板书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师:课文讲述的就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一起放飞蜻蜓的故事。
(设计意图:复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通过“三读”——指名读、理解读、轻声发现读,把学生逐步引入文本,自然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对照板书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旨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降低了难度,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学情。)
二、抓住对话,自读品悟。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蜻蜓”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书找出相关句子,划一划。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
预设:因为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吃的都是害虫,所以蜻蜓是我们的朋友啊!(板书:我们的朋友。)
4、出示1—6小节,这部分描写了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自由读一读。
5、你喜欢哪一句,自由练读,在小组内读一读。
6、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相机指导朗读
教师适当点拨:老师觉得同学们在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要想读好,不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更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谁来说一说,这段话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读好这段对话。
7、师生入情入境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个体的的学习,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追求。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练习有感情朗读,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师生入情入境地读,从而全面了解人物特点,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阅读效果。)
三、自主探究,了解蜻蜓。
1、通过读陶行知与孩子们的对话,我们了解了蜻蜓的许多秘密。老师发现,你们对蜻蜓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你最想了解蜻蜓的什么秘密呢?
出示“我来探究”:
⑴默读课文7-11小节,划出描写蜻蜓的语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⑵把你最感兴趣的小蜻蜓的秘密在小组内交流。
2、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1)眼睛:
出示描写眼睛的句子,结合看图,抓住“一闪一闪”等词语指导朗读(2)尾巴:
出示描写尾巴的句子,看图,你看到的蜻蜓尾巴是什么样的?指导朗读(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是本课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文本、图片的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为下文的写话做好铺垫。)
四、感悟写法,迁移练习。
1、投影出示: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2、读一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师生交流,明确写法:先写样子再写作用。
3、师:孩子们,蜻蜓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飞行家”,它不光有神奇的眼睛和尾巴,还有一对了不起的翅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蜻蜓的翅膀。
(出示图片)先观察翅膀的样子。(透明的、很薄很薄、对称、黑色的点。)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它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结合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谈一谈。
师:请同学们模仿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写一写蜻蜓的翅膀,介绍给大家。
4、生动笔写话。
师:谁愿意读一读你写的片段。(组织交流,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写作、写话的指导,做到读写结合,紧紧抓住教材提供的训练材料和训练平台,用心指导学生写话。这处描写不长,层次清楚,符合三年级孩子的写作水平。教师一点拨,学生就明白了,结合看图和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必然给教师以惊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4、多么可爱的小蜻蜓啊,让我们齐读这一段。
五、品味心声,放飞蜻蜓
5、老师: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蜻蜓却如此神奇,孩子们听得都入神了。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节。
(投影出示)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师:“口吻”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口气。
师:谁来用商量的口气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评价。
师: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他们从想了解蜻蜓,到喜欢上蜻蜓,甚至爱上了蜻蜓,所以,孩子们纷纷说:引读„„
老师:因为更了解、因为更喜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孩子们会放飞蜻蜓。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意图:前文的铺垫,自然引入最后一个自然段。不需过多的讲解,孩子们对蜻蜓的喜爱、陶行知对生命的尊重,已浸入孩子们的内心。这样的设计,将知识前后紧密联系,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课前的疑问。)
六、升华认识,放飞童心。
1、师:(出示图片,音乐响起)在陶先生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了手中的蜻蜓。重新获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就是这只蜻蜓,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2、(投影出示)
童心留言: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 生: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回到大自然。
生;我们是你们人类的好朋友,请不要再捕捉我们了。
生;希望你们能和我们友好相处。
生:保护我们,不要再伤害我们。
„„
3、师;你们道出了所有动物的心声。(相机板书:)保护动物
师:(音乐响起)再读课题,放飞蜻蜓,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投影出示)
(设计意图:“知之深,爱之切!”情动而辞发,“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说出了心里最想说的话,所以说,他们的呼唤也是最真切的。寓教育于无痕,这正是我们的追求。)
七、布置作业:拓展相关阅读
1、拓展延伸,课外练笔。
查资料,选择感兴趣的昆虫或动物的文章读一读,做好一份读书笔记。
2、读读陶行知的文章或名言,说话课上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放飞 蜻 蜓
好朋友
陶行知 孩子
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第四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捉到蜻蜓时高兴的心情,也体会到了放飞蜻蜓时,孩子们急切的心情。是谁让孩子们那么急切的,那么高兴的放飞自己辛辛苦苦捉住的蜻蜓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放飞蜻蜓》。
二、新授课文,聚焦“放飞”
(一)学习课文2—6自然段,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1.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陶先生会想些什么呢?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带着这个疑问,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的2—6自然段。(出示课件:他慈爱的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请同学做动作,谈感受!多么慈爱的陶先生呀!)3.那么蜻蜓都吃什么呢?文中的孩子都是怎么回答的?(七嘴八舌: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多而杂乱地说,就是七嘴八舌地抢着说。)
4.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蜻蜓每天要吃900多只虫子,一年要吃30多万虫子。蜻蜓真的是一个“捕虫能手”呢!(出示)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引导孩子去发现)5.你们体会得真好,陶先生和孩子们进行了朋友式的聊天,好一幅温馨的画面,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2—6自然段,把这温馨的画面再现在眼前。要想读好,不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更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谁想做陶先生?你来做翠贞,你来做男孩,全班同学做孩子们,老师读旁白。好,轻轻地捧起书。
(二)学习课文7—10自然段,爱蜻蜓奇特的结构
孩子们放飞蜻蜓仅仅是因为它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七至十自然段,我们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找一找,有什么疑问可以打个小问号? 1.尾巴的作用
(请学生说出课前搜集的资料)
蜻蜓为什么在河里点水呢?(相机出现:蜻蜓点水图片。)
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
“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蜻蜓为什么会吃尾巴?(据说,听说。陶行知用词的准确和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听说的事,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不正确的,那陶先生听说蜻蜓吃尾巴的事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
2.眼睛的作用 画出相关语句,指导朗读。
(请学生说出课前搜集的资料)
你们瞧,蜻蜓有一对异常发达的大眼睛,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眼睛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出示无数小眼的课件)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在快速飞行的时候,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小结: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懂了这么多。让我们也学着陶先生的样子来介绍介绍吧!捧起书一起读第十自然段。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孩子主动放飞蜻蜓
1.孩子们入神的听着,此时陶先生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谁能把商量的口吻读好?(多么和蔼的陶先生呀!)
2.为什么陶先生把蜻蜓还给孩子们而不自己放呢?
一个商量,一个还给,陶先生多么尊重孩子们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引读……
在陶先生的引导下,孩子们从想了解蜻蜓,到喜欢上蜻蜓,甚至爱上了蜻蜓,所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引读……
从“异口同声”你读出了什么?
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急切放飞的心情。
因为更了解、因为更喜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孩子们会放飞蜻蜓。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合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导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同学们,是谁让孩子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又是谁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蜻蜓的身体结构及作用的?
(出示头像课件)文中的陶先生是怎样劝说孩子们的呢?大家打开书,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陶先生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先自己找一找,读一读,和同桌之间说一说。练说什么样的陶行知。“()陶行知。”
“慈爱地抚摸”“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从这里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么?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指名2、3人读)
“高高举起” ——为什么要高高举起?(举得高,孩子们才能看得清。)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
“小心地翻过去”——你读出了什么?是的,他要求孩子们放飞蜻蜓,他自己也十分爱护蜻蜓。大家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用商量的口吻”“还给”—— 陶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飞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好吗?请你试一试。(指名2人读)我们一起来读。
老师:同学们,你们真得走进了陶先生的心里,他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从他的一些名言中我们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他。
出示名言,齐读:
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是陶行知那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促使孩子们主动放飞了蜻蜓。小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他会对孩子们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注视着快乐飞行的蜻蜓,此时此刻,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
课件:音乐响起
蜻蜓 说
是啊,是该感谢这群保护益虫的好孩子。
孩子们 说
保护益虫确实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和动物好好相处。教师总结:
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不!那是孩子们对有益动物的一份爱、保护有益动物的一份责任、人和动物之间和平共处的一份真情。
第五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初步感受陶行知的慈爱、循循善诱。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掌握蜻蜓的知识。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认识蜻蜓的特点。
一、揭题,导入
1、今天咱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认真看老师写题目。(板书)放飞蜻蜓 蜻蜓都是后鼻音,跟老师读“蜻蜓”!蜻蜓的“蜓”是和咱们在第一课学习的 “蜿蜒”的“蜒”很容易混淆的。
2、伸出手,把这两个字对比着写一写。你看,蜻蜓的“蜓”里面是,蜿蜒的“蜒”里面是。
3、让我们一起大声读课题,读——放飞蜻蜓,(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课题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你呢?还有吗?是呀,是谁捉了蜻蜓又放了呢?你的问题提得好!
相机 板书 捉 ? 放
二、梳理课文、生字词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
1、来,打开书,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检查。这儿有一些词语,你能读准它们吗?(出示)
慈爱 苍蝇 蚊子 掌握 七嘴八舌
据说 复杂 结构 抢着 成千上万
zhen geng
翠贞 田埂
(1)指名读。请你读!
(2)“蝇”是生字,读后鼻音,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跟苍组成词的时候要念读轻声,你带大家读一读。
(3)同学们再看,这两个字都是二类生字,贞是前鼻音,梗是后鼻音,一起来读一读。
(4)让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3、真了不起,这么多词语都会读了。来,让我们把词语送到课文中去,再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4、哪位同学能够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这个填空题来说吗?
课文主要讲了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就引导他们认识,最后孩子们。
谁再来说说
三、精读课文
1、那么,孩子们从陶爷爷的话中,了解了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呢?读一读,课文的2—10段,拿出笔,到书上去划一划,再练着说一说。(出示)待会我们来交流。
2、指名说,交流:谁来说一说你了解了蜻蜓的哪些知识呢?
我知道,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补充介绍,同学们看,它就是孑孓,它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是害虫,蜻蜓就是吃这些害虫的,所以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蜻蜓用尾巴点水(补充介绍:你知道吗?蜻蜓用尾巴点水,其实是在产卵,还有一个成语就叫“蜻蜓点水”呢)
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掌握飞行方向。
蜻蜓的眼睛能看见四面八方的虫子。
3、同学们从陶爷爷和孩子们的对话中,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蜻蜓的知识。收获真不少!出示幻灯片
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等害虫
蜻蜓用尾巴点水
蜻蜓用尾巴保持平衡、掌握飞行方向
蜻蜓的眼睛能看见四面八方的虫子
4、课文中第十自然段对于蜻蜓的知识,陶爷爷讲的最具体的。(出示文字)
5、咱们浏览这一段,看看陶爷爷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
6、交流:先介绍尾巴,再介绍眼睛,(板书: 尾巴 眼睛)
(1)你说的真好,这段话说了两个意思呢,出示分层符号 //
(2)那么,陶爷爷在介绍尾巴和眼睛的时候具体说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这一段,按照表格的提示,到文中去划一划。
特点——
作用 ≈≈≈
尾巴
眼睛
预设一
你找的很准,那蜻蜓的尾巴是不是这样的呢?咱们来看一看,确实是一节一节,又细又长的。(出示图)谁能把这个尾巴的特点读好呢!
预设二
啊,这眼睛可真不一般,是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能看清四面八方的东西呢!读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读得好!老师奖励你看一看这样的眼睛!(出示图)(指导读好——成千上万 四面八方)
真是一双奇特的眼睛,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7、小结:同学们你们看,陶爷爷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时候,都是先介绍特点,再介绍作用。说得多清楚呀,多有条理呀,难怪孩子们都听得入神了!
8、(出示一整段)再看看这段话,除了这些,陶爷爷还说到了什么呢?
(1)指名说
(2)你的眼睛真尖!这是真的吗?
(3)补充习题上有一段资料,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4)所以陶爷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用上了“据说”这个词,告诉我们这只是关于蜻蜓的一则趣闻,现在,人们对蜻蜓的了解越来越多了,已经解开了其中的奥秘。
9、关于蜻蜓的奥秘还有很多呢,所以这段话的结尾时个省略号,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一查,向陶爷爷这样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介绍。
10、你们想不想再看看这样蜻蜓啊!看图 交流感受
师述: 蜻蜓的种类很多,大小颜色都各不相同,有蓝色的,有发绿的,这些小精灵真惹人喜爱啊!
看了图,你有什么感受啊?交流
11、小结:蜻蜓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而且这么美丽、神奇、可爱!难怪孩子们要放飞蜻蜓!
12、你喜欢他们吗?不只我们,很多都喜欢,还把他写进了诗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出示图片,老师朗诵!)
四、简单品悟陶行知
过渡: 刚才我们通过认真读课文,了解了蜻蜓那么多知识。如果我们能抓住文中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品味品味,你还会认识一位伟大的人呢!——陶行知(陶行知出示头像)
1、简单介绍: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课文2—10,把课文中描写陶行知爷爷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体会一下,陶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慈爱
2、关心孩子们,为孩子们着想
3、爱护蜻蜓
……
五、总结课文
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同学们可以多去观察,多去了解,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今天得课就到这里。
六、作业
1、背一背《小池》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积累关于蜻蜓或者其他小昆虫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放飞蜻蜓
捉
谈 神奇、可爱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