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水循环》
一、前期分析
本章节属于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第一课时,课程标准时“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使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学习做的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的设置介绍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因此本次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是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对于高中学习的兴趣还是很足的,而且像本章内容这样的结合生活实际的内容更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前几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被称为“水的星球”,知道水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已经掌握一定的水的知识;高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想象,也具备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这些都为学习水循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生活在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降水充足,河网密布,亲身体验深刻。因此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章节中关于降水和径流的知识提供很好的背景。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
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3、认识水循环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1、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复述陆地水循环的转化规律。
2、知道水循环的主要环节,阐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验证水循环的原理,模拟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探究水循环的成因。
2、结合图表,运用图解的方法正确表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的行为。
2、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展示关于黄河流水和水循环flash的视频资料,以及水库,南水北调,黄土高原等相关设计教学的图片。
2、实验器材:半杯冰水、矿泉水一瓶、碗一只、透明塑料纸、台灯
四、教学过程
(一)思考问题,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流水的视频,同时教师提问:
1、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思考过,诗中所描述的黄河的水来自天上,那天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黄河的水奔流到海,是真的不复回吗?
在学生思考完问题并进行完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得出自然界中的水是在周而复始,连续运动之中的,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模拟实验,探究成因
实验
一、在一只杯子里装满半杯冰水,静置3分钟,观察杯子外壁的变化。思考杯子外面的水来自何处?
实验
二、在碗里装半碗水,用透明的塑料纸蒙在碗上(注意密封),将碗放在台灯下直接照射3分钟,观察碗和塑料纸。思考塑料纸下面的水汽从何而来,水汽变成水珠为何又能滴到碗里?
学生讨论出水循环的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即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气态、液态、固态可以相互转化。这使水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作用: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匀和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空气的运动,为水汽的转移创造了条件;地球重力促使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从而实现了循环。
(三)多重感知,构建知识
先播放水循环的flash动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避免学生在刚才的实验中开始偏离重点。在播放的同时,调动学生“眼、嘴、手、脑”等感知器官参与学习,资助构建水循环的知识。每个同学都能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以下活动:
1、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2、指一指: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
3、画一画:水循环示意图。
4、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以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哪一种水资源参与的水量最多?
5、辩一辩:内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水循环。
请学生上黑板进行绘图,然后结合这个图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掌握了解主要知识点: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和蒸发、大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水循环、海上水循环。(学生归纳每个水循环的环节)
最后引出:既然水循环的规律我们已经了解了,那我们就能利用这些来研究一下水循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所起到的应用价值。
(四)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分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修建水库、“南水北调”、植树造林。
1、放映地方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起到什么作用?
2、放映植树造林和黄土高原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形成的原因及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
通过对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将水循环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的地理分析中去,同时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进一步地了解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结合书本“黄河输沙造陆”和现实分析的材料,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学生对于水循环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再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能综合得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实现知识深化,能力提升的效果。
(五)知识迁移,深入思考
教师提问:既然自然界中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水资源呢?
通过学生对各个角度进行探讨,深入思考。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地认识。学生要明确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区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早沙鸥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这个角度讲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五、教学评价
练习:读上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E: B:
F: C:
G: D: H: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区域,可以分为
(3)图示各环节中,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是
第二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组 田东东
课标解读
1、能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
2、能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会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理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式之一这一地理意义 重、难点
1、重点: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学法指导
以示意图的形式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教学过程
环节一 学生自主预习
(投影)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形成过程及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 和、、、和(、)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这种 称为水循环。水循环的分类
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主要包括、和。
水循环的成因
1、内因:
2、外因: 水循环的意义1、2、3、思考
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哪些环节构成海陆间水循环?(序号)三类水循环环节有何相同之处?
环节二 学生展示
1、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常温常压下)。
外因:太阳辐射---提供能量;水的重力---动力条件。
3、水循环的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促使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2)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3)塑造地表形态。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地表径流、降水、蒸发。其中,影响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积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等。消极:乱砍乱伐,过度开采水资源,围湖造田等。自主探究(要求: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探究一:能够运用简单图示的形式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包括三种类型),并能够思考出三种水循环的区域有何差异?
探究二:你觉得李白《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错误吗?为什么?
当堂检测
读“水循环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B、C、D、E、F、(2)图中水循环发生领域有 ______、__、___(3)人类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有: 请举例说明:
(4)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2.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努力: 板书设计
第三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水循环和洋流》教学设计
夏官营高中
杨小强
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三、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
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
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
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是本节重点,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是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着重讲中低纬海区洋流表层洋流。第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然后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些内容湘教版教材没有,需要老师补充。
关于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教材重点讲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可结合反气旋知识讲述其规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水循环意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学会绘制简图说明地理问题。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一节课
七、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及综合教学法
八、教学过程:
课前引语:前面我们学习了岩石圈物质、大气的运动及其能量交换,作为自然界比较重要的物质——水的运动及其能量交换如何?本节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水循环和洋流。
大家知道:地球有两大地貌:海洋和陆地。以海洋为主,所以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上水的运动如何?请看水循环动画 学生就此讨论:
1、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答案]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等。
2、在水循环运动中能量如何交换?试加以说明。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范围可把水循环分成哪几类?分别说明其水循环过程的主要环节。
归纳:三种类型循环中,何种发生范围最大。[答案]海陆间循环,此循环发生最广泛,称为大循环,其它两种称为小循环。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填充图册”P22第一题 [思考]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在其运动过程中水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全环水总量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说明水圈的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随心所欲的利用水资源? [答案]无视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就会造成水资源枯竭。[问]水循环有何意义?小组讨论发言
[答案]
1、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联系各圈层。
2、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影响全球气候、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问]在水循环环节中,人类可改变水循环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答案]径流(地表)
[问]故事:古时一位悉尼小朋友放一封信装入一漂流瓶中,从澳大利亚悉尼放入海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太平洋彼岸的秘鲁国利马小朋友收到这封信,问利马小朋友能否以同样方式发一封信给悉尼小朋友? 以此故事引入洋流。
[问]何为洋流?洋流按性质可分为两种:暖流和寒流。
回忆全球风带图,借助盛行风分析理想洋流模式图,教师边画图边分析,此为难点。根据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分布规律,湘教版教材内容太简,需要补充。
读洋流分布图回答洋流分布特征:
1、世界两大洋流系统:一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洋流,北顺南逆;二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北半球逆时针方向的洋流,南半球无此洋流(因南极大陆)。
2、洋流性质:中高纬大洋东为寒流,大洋西为暖流,高纬相反。分析了洋流特征后让学生看图,了解世界洋流分布图。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教材没介绍,因此要补充。此影响可通过读图分析其影响:(1)气候,暖流增温增湿,气候湿润,寒流降温降湿,气候干旱;促进高低纬水热输送和全球热量平衡。(2)生物(渔场):一般寒暖流交汇处、上升流多营养物质,渔业丰富
(3)航海:顺流、逆流(4)降低污染和扩大污染。
课后小结:让学生小结,老师再归纳。
九、板书题纲
一、水循环
(一)水循环含义和分类
含义:空间移动及相伴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变化。分类: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二)水循环过程图示(见课本)
(三)地理意义
1、联系各圈层
2、维护全球水平衡,促进水资源更新
3、影响全球气候及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二、洋流
(一)全球风带和洋流分布模式图
1、洋流含义及性质分类:表层海水沿一定方向较稳定的流动—洋流 性质分类:寒流和暖流
2、全球风带图
3、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简图)
(见课本)
(二)洋流分布规律
1、世界两大洋流系统: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北-顺,南-逆;中高纬洋流,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此洋流(南极大陆)
2、洋流性质:中低纬洋流,大洋东—寒流,大洋西—暖流;北半球中高纬洋流,大洋之东—寒流,大洋之西—暖流。
(三)了解世界洋流分布图
(见课本)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气候,促进高低纬热量输送和水汽交换
2、生物(渔场)
3、航海
4、污染物降低及扩散。
第四篇:水循环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I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水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目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据此可知,学生通过学习需要理解的知识有:水循环的概念以及类型,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它们处在不断的更新中,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表层的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水循环意义重大。
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或绘图的方式加深对自然界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的理解和认识。课标要求要以海陆间水循环为主要水循环方式,结合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将这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综合在一幅图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综合把握水循环。这就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要做到不但能读能说会画,还要会运用水循环的有关原理去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节重点,也是课标所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学习要让学生不但知道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关系,而且还要明白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借助水循环示意图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从地理图表或地理现象中去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用图解的方式方法正确表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学习水体间运动转化,培养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科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界水体间的动态平衡,知道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本质属性。地球上各水体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各主要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重点难点分析:
从课程标准上看,让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这一要求中,使用了表明两个不同层次的词语“说出”和“说明”,十分明显地表明对“地理意义”的要求更高一些,它更加注重从整个自然环境看待水循环,也就是说重点强调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意义。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就本节课的内容来说,研究水体侧重于研究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到水循环,涉及水循环通过哪些环节对地表各圈层产生作用。由于高一学生对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关系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不够,思维不能有效地拓展。而课标要求较高,在教学中要通过设置一些教学情境或者案例来解决这些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辩论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楚辞》中的《天问》,全文自始至终,完全以问句构成,一口气对天、对地、对自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提出173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这样问的““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即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为何大海的水不见漫溢?)这个问题的合理解释需要运用地理学中水循环的原理,那么水循环包括了哪些过程和环节?具有什么样的地理意义呢?(板书课题: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3分钟)二.自主学习“水循环”(5分钟)
请大家阅读课本P55-56中“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这一部分内容,边阅读边思考; 幻灯片展示自主学习过程中应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1.水循环的内因和外因各是什么?
2.水循环包含哪几个环节? 3.水循环涉及的空间有哪些? 4.水循环有哪三种类型?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三.图表分析(15分钟)1.利用幻灯片落实前4个问题 2.要求简要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3.课堂小练习
4.用《天对》中的回答回答《天问》中的提问
学习了水循环的原理以后,现在我们就能解释屈原的发问了。可是我们并没有知识产权,因为早在唐代就有散文大家柳宗元在《天对》中答道:“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坟垆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器运浟浟,又何溢为?”(即水向东流入大海,海水蒸发成水汽上升,遇冷凝结,飘浮空中为云,又向西回归大陆上空下降为雨。填充在土壤孔隙里的水有浊有清。高地干燥的土壤,水渗入后便会上升蒸发。土壤水饱和以后便会产生径流,水流通过各种途径运行不停,最后注入大海,如此循环不已,海水又怎么会漫溢呢?)(幻灯片展示)5.分析四大方面的地理意义(边分析边展示)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之一,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第一,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第二,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第三,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第四,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巩固反馈(“黄河断流”案例分析)(5分钟)
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比如说黄河在上世纪从七十年代起开始出现断流现象,直到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合理高度再没有断流现象发生。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的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我国西北地区因气候变暖蒸发增大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断流?
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五.分组讨论辨论(15分钟)
2010年11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会上,有专家提出将渤海的水引入新疆以解决新疆缺水问题、缓解新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幻灯片展示有关海水西调的图片)它引起了全国广泛讨论,有人认为它是伟大的设想,也有人认为它分明就是天方夜谭。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管‘引渤入疆’是伟大设想还是天方夜谭,这一话题已经引起了全疆乃至全国各界对新疆水资源利用、发展的关注。多想一想总是好的”。我们高中生不能置身事外,也要参与其中,分析研讨它的合理性与可能带来的问题,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1.分组(分支持与反对两方四组,推举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代表本组发言)
2.讨论(支持方说明该设想水循环相关原理的运用及对可能遭到的质疑进行解释,反对方说明该设想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它可能的有益影响并不存在或很小。要求一张纸写一要点,字尽可能写大点)
3.辩论(发言人发言时须展示本组的讨论出的成果)六.小结(2分钟)板书设计: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 2.主要环节和类型
(1)五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径流(2)类型: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3.意义
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之一,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第一,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第二,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第三,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第四,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4.讨论:
支持方:人造湖湖水蒸发,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增加当地的降水量,也增加当地的径流量,水资源增多,也缓解了当地的气候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反对方:可能造成当地的土地盐堿化;消耗大量的能源,使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工程量太大,耗资惊人;
课堂练习:
读水循环示意简图
(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 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
和(D)____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4)实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____ 输送、___输送人类目前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__(5)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N三种循环中,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臵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过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构建。
三、教法分析
1.创设情景: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四、学法分析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2和图3.3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黄河断流的原因;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五、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规律;
(2)通过水循环示意图的分析,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六、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七、教学难点
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八、教学过程
【导入】在一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我们知道了水圈、水圈中的各种水体、以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次课我们主要讲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切换至第二张PPT)
【过渡】首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回答两个问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有哪些类型?
【学生活动】寻找两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活动】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转折】大家也看得差不多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就地理课代表吧。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水循环?(稍停顿)
嗯,回答很好,(播放PPT),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种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那么,水循环的类型呢?
你说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三类,说的没错哈,这是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也就是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呢,将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请坐下。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三类循环发生的过程。
首先,海陆间循环,它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至空中,随着气流的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水汽输送),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这就是海陆间循环,它是最重要的一种循环。
再看陆地内循环。它发生在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通过陆地表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凝结形成降水,仍然建落在陆地上。
海上内循环。它是指海洋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落到海洋上的过程。
播放PPT,展示其示意图,提出问题: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播放PPT,提出问题:人类活动可以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呢?
例如,人工水库,它可以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跨流域调水,它可以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配;
人工降雨,对大气降水环节施加影响;
而植树造林,则对蒸发、下渗、径流都产生影响。
【过渡】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播放PPT)。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更新了地球上的水资源;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比如黄土高原被塑造成千沟万壑)。
【过渡】现在我要看看大家这节课学的怎么样了。播放PPT“小试牛刀”。【布臵作业】
1、每人绘制一幅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2、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思考:黄河下游断流与哪些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或者避免断流现象。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发生的过程、环节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另外,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目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所以平时我们应该要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可以干预水循环的众多环节,所以我们要遵循水循环的自然规律,保护水资源。
谢谢大家!
九、板书板图设计
自然界的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利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是个较好的策略,一方面避免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黑板上绘制图形并讲解可以加深学生理解。但是,由于时间的有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没能一一展开举例。而这节课的导入为复习导入,不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