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时间:2020-04-13 00: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

《水》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环节的内容,一是通过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结合观察视频,能用网状图加以描述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辨别水和其他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让学生掌握物质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分析】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水是非常熟悉的,但熟悉程度是停留在感性 认识层面的,本课的教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关于水的科学概念。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结合实验探究活动,形成水的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种方法,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对水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引领学生通过“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的物体分类”这两个环节的.实验探究,形成对水特性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给每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1块小石头、1块小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1张。

2、给每个小组准备:1瓶醋、1瓶牛奶、网状图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

上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倒一杯自来水,观察可以发现些什么,同时比一比谁观察最认真,谁收获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习惯。

二、检查观察情况,导入新课:

上课了,师生问好后检查课前观察一杯水的情况。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一杯水进行了认真观察,现在请几名同学汇报观察收获。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为本课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给力。

三、新课学习: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请同学们用简洁、准确的语句或词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记录下来。

2、视屏观看(课本配套视频)四人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我们知道的水

3、合作填写教材P.66.关于水的网状图。

4、小组汇报展示,教师适时小结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让学生对“水”已有认知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水”进行描述的语言提炼;第二步视屏观看,小组成员交流,为学生相互进一步认知“水”提供了条件;第三步填写网状图,是对第二步的进一步梳理和概括;第四步师生互动,让学生对水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并提问: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我们怎样将袋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

2、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温馨提示: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才会更加全面。

3、小组汇报交流:哪些物体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难辨别的原因是什么?

4、指导学生把那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为什么?

5、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

6、小组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后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他们分类,如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2、汇报交流(注重分类理由)。

3、教师评价后归纳总结: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理解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只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标准不同,给物体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

[设计意图] :科学探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小学三年级科学《水与生命》教学设计

2.纸的吸水科学活动教学设计

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水与生命》课件

4.四年级科学上册《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设计

5.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反思

6.小学三年级科学水教案

7.科学《水与生命》教学反思

8.科学活动《认识水》的教案

9.科学课件认识水

第二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面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来证明水有表面张力。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玩过水吗?在哪里玩的,说说你都是怎么样玩水的?现在想玩水吗?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想玩水,那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玩水,想玩水的小科学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上课。

一、提出问题,初步探究 1.揭示探究学习的问题。

先有老师来玩玩水,大家请看好: 教师演示水与胡椒的实验 有趣吗?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水面的秘密(板书:水面的秘密)2.引导学生开始探究。

刚才老师玩了玩水,你们想玩吗? 找几个同学来玩一个小游戏,吹泡泡!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为什么是球形?学生自由回答 难道真的有什么力量让它成为圆形吗? 不妨做个小实验研究一下!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肥皂水、帯棉线的装置、叉子,你们能利用手中的材料探究一下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3.引出课题:

我们来听听科学家是怎么说的!出示资料卡 谁来当当科学家 再给大家解释解释这种力量!4我们利用所学的水的表面张力,一起来闯几个试验关吧?看那个小组试验做的又快又好、现象观察的仔细、总结的到位。表现好的小组会有小奖励哦

5、第一关:请把水杯装满,你们认为水装到什么程度才算满? 水杯要放平,不要随意移动;视线要与水面相平,注意观察水表面的形状;倒水时要轻要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好开始装满水(学生装完后)同学们,水装满了吗?。

现在杯子里的水已经装满了,那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现在杯内的水面是什么样的?

第二关:进行“在满水杯内放入曲别针”

1.引导学生猜想假设。

这么满的水,你认为还能往里放曲别针吗?(如果学生回答不能放入,请说说理由)如果能放入,你认为最多能放几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再汇报,把学生们的猜想数据记录在黑板上,以便以后与实验数据比较)2.实验指导。

每个小组的猜想都不一样,满水杯内究竟能放入多少枚曲别针?怎么样才能知道? 水杯要放平,不要随意移动各组同学由组长负责,一枚一枚的轮流从杯子的一侧慢慢的往里放。2动作要轻,边放边数,放到水流出来为止,水流流出来以前的数量为最多数量。比如放入第9枚的时候,水流出来了,那么最多的数量就是8枚。3视线要与水面相平,边放边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仔细填写实验报告单看哪些组的同学做到最好,最认真。

(学生在放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

你们在满水杯里放了多少枚曲别针,哪个小组先汇报?(把学生汇报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和猜想的数据相比较。)

师:同样的杯子,都装满了水,为什么放的枚数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原因都有可能。请同学们讨论讨论,通过对猜想和实际结果的研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看来有些问题只凭猜想还不行,它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验验证。在放的过程中,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汇报。水面都突出杯子面很高了,但是水还却没有流出来。)第四关:进行“硬币上装水”活动

这枚硬币究竟能装多少滴水,我怎么样才能知道? 在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提示注意事项。)

同学们在滴水时,要慢慢滴,一边滴一边数清数量,一直滴到水流出来为止,水流出来以前的数量为最多数。边滴边观察水面的变化。(学生在滴水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

3.学生汇报与交流。

你们小组硬币上最多装了多少滴水?

(把学生汇报的数据记录到黑板上,并与猜想的数据做比较。)

猜想与实验结果相比怎么样?

那在滴水的过程中,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汇报)

同学们,一杯满的都快要流出来的水里还能放入几十枚,甚至还要多的曲别针,一枚小小的硬币上居然能装几十滴水,水面越来越鼓,都快变成半球形了,水面都高出杯子一大截,而水却没有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你们都感受到在这水面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这种神奇的力量阻挡了里面的水流不出来,那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水的表面张力)这就是水面的秘密。

四、应用与拓展

1.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表面张力。

同学们多棒呀!你们在玩水的时候就发现了水面的秘密,了解了水的表面张力。其实在生活中,水面这种神奇的表面张力到处可见。咱们一起看看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的资料,请大家欣赏一下。(介绍水黾)

认识它吗?它叫水黾,水黾的腿部上长有数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微小刚毛,这些微小刚毛不会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所以它能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飞速的滑行,它每秒钟能滑行的速度是它身体长度的100倍呢!所以人们又送它 一个名字叫“超级水上漂”。

3.课外延伸,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出示一个透明玻璃杯,杯内装大半杯水,水面放一个矿泉水瓶盖)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半杯水,一个矿泉水瓶盖,你们能想办法,让这个瓶盖漂在水面中央吗?

(让学生试一试,此处学生都不成功)想看老师的办法吗?

(老师用一端粘有肥皂的小棒,轻松将瓶盖引入水面中央,此时学生感到非常惊奇)同学们看,瓶盖成功的放在水面中央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有上课时给大家做的小实验,胡椒为什么散开了呢?看来水面还有很多秘密等待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呢!希望你们课下有更好的发现!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

(二)课堂教学内容所属学科: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 课程:三年级上册《认识水》 适用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

本课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水的科学》中的第一节课,介绍的是水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的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2.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教学方法:

在学生已有的用感觉器官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微课课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猜测、探究等活动,发现水的基本特征,初步得出结论,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习惯,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

一、液体与固体

1.教师倒水时故意洒一些,赶紧找抹布——怕水流了——引入液体与固体的概念。

2.同位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液体,哪些是固体。

二、找“水”

1.教师出示装有水、白醋、糖水、果汁的四只水杯。

2.由于有些学生家里没有网络,所以首先播放微课视频,同时请两位在家里做过的同学演示操作,其他学生直观获取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自学。

三、描述“水”

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2.各小组汇报,不重复汇报相同的发现。3.你们能否对水的特点归纳一下呢?

4.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物体像水这样搅起来有泡泡,还有旋涡,又没有固定形状的?

5.学生举例。

6.你们知道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什么样的物体吗?

7.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海水、鱼塘里的水、矿泉水、想了解它们吗?

8.老师会分给各组一份这样的一些水,希望每组都能像刚才那样仔细地去观察这三种水,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有些水大家并不太熟悉,能不能直接去尝它们的味道?

9.各组派一名学生领材料。并分组自由观察研究。教师巡视。10.学生汇报新发现。

11.刚才大家发现了这三种水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它们和自来水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吗?

四、总结拓展,畅谈感想

1.通过刚才的观察研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还想研究什么?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们能有这么多的发现吗?

3.提出希望今后大家都能保持这种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用

三年级科学上册《水》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三种形态之后构建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的科学概念,又为今后构建水、空气的科学概念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认识一种事物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特别是刚接触科学课,他们还不懂得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点,对于7种物体进行观察,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做些什么的,因此这堂课让学生对观察方法的运用意识的教育是关键,还要懂得记录,能够让学生养成合理的探究习惯。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四、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五、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4个透明塑料袋(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和空气)、牛奶、醋、水、1块石头、1块木头、1片树叶、网状图、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的材料: 7种物品名称的卡片、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谜语,这两个谜语猜的都是同一种物质,猜猜看是什么?

(1)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2)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打一物质)

2、师: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水。(板书课题)

3: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旅游时你见过哪些山水美景?

4、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非常漂亮的水的美景,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5、师:这些就是大自然中水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景象。(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然后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的一些山水美景,加深对自然界水的印象,再通过课件中对一些精美水景的欣赏,激发了学生想要研究水的兴趣。)

(二)、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

1、师:同学们,想一想关于水你还知道些什么?(出示网状图)

2、生:观察PPT,了解网状图的意图。

(设计意图: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方思考提高能力,让学生互相讨论,既培养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水有更直观的认识,突破重点)

3、师:小组讨论一下你了解的关于水的知识。

4、生:小组讨论。

5、指名汇报,教师填写网状图。(1)、说一说你们觉得水是什么样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水的存在?(3)、水在自然界中有什么用途呢?(4)、水和生物有什么关系?

6、老师发现你们了解的真多,通过了解我们知道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教师板书水的特点。)

(三)、水在哪个袋中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水,想做一个找水的游戏吗?老师这有7个不透明的袋子,每个袋子中装着不同的物体,这些东西可能是:石块、树叶、木头、水、醋、空气和牛奶。有没有办法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找出水是哪一袋呢?

2、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辨认?

3、摸和掂就能判断出来哪袋是水吗?为什么?

哪些肯定不是水可以摸、掂的方法辨别出来?理由是什么?生汇报。

4、师:(出示记录单)大家看一下这张实验记录单,你能看懂吗?

5、师:你们在辨别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填好记录单。(学生记录对于科学探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三年级的同学对于这样的表格记录还是初次接触到,所以在学生探究之前引导学生分析记录也是十分需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的进行记录,使记录的内容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使小朋友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6、师: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来辨一辨,但是我要求:(出示合作的注意事项)

7、生:操作。

8、师:巡回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观进行感知,并了解学生的想法。

9、师:同学们,你们辨别出这些物品在哪个袋中了吗?说说你们的方法和理由。

10、师:看来这些物质中,比较难辩别的是1号袋、5号袋、7号袋,那我们还得进一步的分辩,怎么办呢?

11、生汇报。

13、如果打开袋子不让看还可以怎么办? 用鼻子闻一闻

14、师:闻就知道1号、5号、7号袋分别装的是什么吗?说说你们的理由。(生汇报)

15、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同学用闻的方法来辨别1号、5号、7号袋分别装的是什么物品。记录员作好记录。

16、对于袋中所装的物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测,猜测是否正确,还需要检验,现在请大家打开袋子看一看吧!

17、生:打开袋子检验。

18、师:全部猜对的小组举手。

19、师:老师发现你们太会研究了,像个小小科学家。

(这一探究环节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应用各种感官进行别、探究,学生的发现,想法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课堂引入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现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是必须的,学生只有在平常严格的规范自己的各种科学行为,才会形成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四)、分类,认识固体、液体、气体

1、师:同学们,如果我想把这些物体分类储存,可以怎么分?你们会按什么标准来给它们分类?请大家试一试。

2、生:试着将七种物体进行分类。

3、师:你们是怎样分的?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4、师:你们分的方法真科学,科学家就是这样分的:(出示分类标准)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你知道科学家这样的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呢?

5、生汇报。——(形态)

8、小结:通常,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态就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板书)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在家里,我们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好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在我国的西部,尤其是甘肃宁夏和陕西一带,那里水资源及其缺乏,请看一组图片

2、师: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有关陕甘宁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录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知道全球淡水资源缺乏,从小增强珍惜水的意识。)

3、师:同学们,水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水资源,注意节约用水,人人争当节水小标兵,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

八、板书设计:

1、水

特点: 无色、无味、透明

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一课时,认识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以及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水的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3.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教学难点:

会大胆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

教学准备:

变色花 纸条 布条 塑料条 红色水 硬币 滴管 杯子 水 回形针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命离不开水。知道了水的作用很重要,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水。(板书:水)

二、探究水的神奇之一-毛细现象

1.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们见过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吗?

2.师出示变色花,说明是前几天将它浸入红、蓝水中做成的,难道水真的会往高处流?

3.学生实验:将纸条放入水中,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实验前提出注意点:老师在上面画了一条红色的线,现在把红色线以下的部位垂直放入水中。大家仔细看!

4.师:看到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5.学生实验:比较将布条和塑料条放入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能不能找到可能是什么原因。

6.学生交流:像布条、纸等这些有小孔、缝隙的材料水会向上“爬”。7.教师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向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板书:毛细现象)

8.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毛细现象?师生共同交流。

三、探究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1.出示硬币,猜测:硬币能装水吗?能装多少滴水?(出示滴管,认识)2.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呢?(做实验)做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实验前,组长要分好工,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数数,其他同学要从各个角度仔细地、认真地观察硬币上的水滴,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2)操作员动作要轻要稳,不要晃动桌面。

(3)如果滴到二十滴水溢出来了,只能算多少滴?(4)试验中要注意安全与卫生。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交流出水的神奇。)

5.出示一杯水,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杯满满的水,现在杯口的水面也和硬币上的水一样鼓鼓的,好像再滴一滴就要溢出,如果放一枚回形针到水里,你认为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测。

6.师演示实验。

7.通过这两个活动,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8.玩游戏理解水面张力。

师:其实水是由很多很多看不见的水微粒组成的。先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位同学就像每一个水微粒,之后再来讨论吧!要仔细观察!师:游戏中你们有什么感觉?

9.小结:水能让它表面尽量缩小的力,科学上称之为水的表面张力。10.生活中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师生共同交流。

四、课堂评价

1.讨论: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2.教师小结:水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多的发现。3.整理桌面,感受生活中神奇的水。

下载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教学设计(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教学设计

    《认识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式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本课从无色、透明的液体的分辨引入,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比较的学习方法,感受和认识水的基本性质和液体的一些共同特征,欣赏体会水体的美丽。 2、本课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哪杯水多》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学目标】 1.会进行假设和猜想;学会正确使用量筒;会用量筒对水及其它液体进行定量观 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1《水》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水》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具有相关水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有关水已有知识的分类和梳理,并以此认识水的......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水》教学实录

    《认识水》课堂教学实录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 因为有你,鱼儿游得......

    小学三年级科学《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神奇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细致观察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并能设计实验研究水的表面张力。 2.作出科学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 3.进一步训练科学观察、实验、记录等科学素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水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地球上的水》,从小到大,孩子们天天跟水打交道,特别是我们这里的孩子身处美丽的长江之滨,拥有非......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 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