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1、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财富。/富裕。/给我吧。
2、让我们带着对“钱”的不同感受走进《一枚金币》(板书课题)这个故事。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4、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父亲让儿子去挣钱的事。)
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6、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组是反义词。/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7、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你能用书上的词来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父亲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8、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9、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却养了一个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他再也受不了了。老人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会怎样说呢?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谁来饱含情感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1:带着生气的语气读句子。
生2:带着无奈的语气读句子。
生3:带着伤心的语气读句子。
10、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么就带着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吧!(同桌互读)
1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明白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了吗?
生: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想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子,希望他能有所作为,但儿子却什么都不会,还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父亲很伤心,很无奈,所以他再也“受不了”了。
12、这样的儿子放谁家谁也“受不了”。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受不了”了?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把它找出来。(再次板书“受不了”)
13、儿子那么懒,又花钱如流水,他有什么 “受不了”的?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学习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读句子):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
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被父亲不当回事地扔进火炉里,所以儿子“受不了”了
14、想象以下儿子在这一星期里儿子都干了哪些活?哪些词句体现了儿子挣钱的辛苦?
(抓住“苦差使”、“当牛当马”、“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来体会劳动的辛苦。最后归纳出这枚金币是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换来的。)
15、当儿子手捧着这枚当牛做马用血汗挣来的金币交给爸爸时,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里,儿子有什么反应?
(抽生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找出表示儿子动作的词语,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让学生抓住 “跑 抓 叫”体会儿子的心情 珍惜劳动成果、生气)(出示25自然段)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出示26自然段)
16、他怎样地叫道?(生读句子)谁能从这个“叫”字里面听出了什么?(听读、学读、谈听出体会后读。愤怒、生气)
17、他干的都是牲口干的活,而他的父亲却没当回事,把金币扔进了火炉里,所以他“受不了”了。这时父亲说(生接读)„„
19、父亲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扔掉金币,他想让儿子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要劳动才能有收获。
生:要让儿子明白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板书:(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20、我想啊,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想对那位老父亲说点儿什么,生:爸爸,我明白了钱要靠劳动来获取,挣钱有多么不容易。
生:爸爸,我明白了天上没掉馅饼的事。
生:爸爸,我明白了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辛苦
21、.这一次,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你还认为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生:不仅是金币,更收获了一个道理„„
22、那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块钱,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会有收获„„
23、.快到新年了,长辈又要给你们压岁钱了,你们打算怎样支配压岁钱的?
24、孩子们,父亲的话让儿子明白了很多,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老师也有几句话想送给大家。(课件演示:名言名句)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获得到的。----爱迪生 板书:
一枚 金 币
父
子
辛勤
懒惰 受 不省吃俭用
了
花钱如流水 扔
挣
第二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信息化教学设计
宝鸡市高新区千河镇黄贺小学
齐关会
教材依据
这篇课文出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本篇教学设计的内容是《一枚金币》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一枚金币》这篇文章的学习,是要让学生感知金钱所包含的现实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包含的劳动价值。具体来讲,它揭示出一个道理:哪怕是一枚金币,只要是亲手挣来的,也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过程应当以让学生读通课文、联系实际感悟“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作为主体目标。
从素质教育目标来看,这篇主题鲜活,情节生动的课文,是初步培养学生正确金钱观和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结合学情来看,当前的四年级小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优越环境中,对金钱的概念只停留在向父母索取零花钱、压岁钱的层面,喜欢花钱,却并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不了解劳动的艰辛,借助本文教学,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时,儿子先“笑了起来”到“受不了”的表情变化的内在原因,理解劳动的可贵,关注父母的劳动。
从有效教学要求来看,这节课要引动学生充分感悟,读出情感,就要克服课文的背景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开放性地联系上下文,对一枚金币蕴含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估计,对父亲三次烧金币的举动,和父亲的语言,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部分的铺垫,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父亲扔金币时内心的巨大痛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能读出对话所暗含的人物情感变化。
2、能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人物内心活动。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捕捉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反复精读课文,品味父亲力图让儿子幡然悔悟的良苦用心,理解妈妈对儿子的爱,感悟儿子终于愿意付出艰辛劳动挣到金币之后的巨大转变和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可贵。
2、通过学习课文,初步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关注父母工作的疾苦,珍惜劳动成果,理解认同节俭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课文主体情节中,父亲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的原因和结果变化,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悟老人多么想让儿子懂得要以劳动换取金钱的强烈愿望。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三个人物的独特心理,感悟儿子从“花钱如流水”到“笑了起来”,再到“受不了”这种变化的主因。
教学准备
1、查资料,了解一枚金币大约值人民币多少元。
2、了解父母每天能挣多少钱。
3、调查:你能用什么方式,用多长时间挣到十元钱?
4、教师准备一枚金币或纪念币、准备相关课件特别是有关劳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体会每一个字怎样才能写好。
一枚金币相当于多少钱?各国的金币价值不等,有的值几千元,有的值几万元,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来吗?(等于儿子一个星期的劳动价值)
(二)、指名读文,熟悉故事情节
1、读第一部分
老人受不了儿子的什么毛病?他担忧什么?他为什么会想出了挣一枚金币 2 来让儿子改掉毛病的办法?(板书“懒惰,花钱如流水”)
画出有关句子,讨论。
2、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儿子拿回了金币,爸爸一句也不问,凭什么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预设讨论:妈妈的辩解,一天时间,设身处地爸爸知道辛勤劳动挣一枚金币,的不易)
(预设问题: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爸爸会怎么想?)
(儿子果然挣不来一枚金币。一枚金币哪能这么好挣的)(花钱如流水,烧钱不可惜)
3、读第三部分
(预设问题:儿子已经筋疲力尽,满头大汗了,爸爸为什么还是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的?)
引导学生联想有关句段: 第一部分的叙述;妈妈的表现。讨论展示。
4、读第四部分
(预设问题:爸爸这回为什么相信儿子了?)
(三)、精读第四部分
1、精读妈妈的话,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不能,哪怕
一两文
会
慈母有败子。儿子的毛病是妈妈惯的。妈妈看到了爸爸的坚持,希望儿子真的挣到钱)
与前面两次对比,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精读描述儿子做法这一段,你觉得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预设品读:真的 整整
一个星期
又
儿子真的吃苦了,为什么能受得了这个苦,儿子不是很懒惰吗?)
播放有关劳动场面的视频,结合视频,体会儿子挣钱的辛苦。
3、精读18自然段
怎么读更好?为什么?你读到了什么?
(预设品读:爸爸心疼儿子,心碎,真盼望儿子能大叫起来。)
4、精读19自然段
(预设问题:儿子为什么受不了了?他不是花钱如流水吗,才烧了一枚金币他怎么会受不了的?)
反复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辛勤劳动会对人改变很多。过去,父母烧掉一百枚金币,他会受不了吗?劳动得来的一枚金币,价值超过了父母给的几百枚金币。)
(预设:儿子从“花钱如流水”变成对一枚金币如此“珍惜”,反复品读有关儿子珍惜这枚金币的描写的句段。)(板书“珍惜”)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儿子的改变?(预设:忙,熊熊大火
大声
你疯啦
当牛做马,整整,才)
5、精读第20自然段,(预设问题:老人是凭啥相信儿子的话的,你觉得老人这时候会怎么想?作者为什么不把后来的事情写出来?)
预设:自然结尾法,余味无穷。留下想象。
(四)、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你有什么感想?
(预设:爸爸的办法妙在哪里?儿子会改掉这两个毛病吗?儿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毛病?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总结
这一枚金币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哪儿?为什么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
(六)、作业:记述自己第一次通过劳动挣到钱的经历。
教学反思
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来看,较好地实现了主体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反复体会,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了儿子“受不了”时的内心感受,不同程度感悟到了“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珍惜”。学生喜欢上了这个精彩的故事,也受到了故事的感染。
学生对比理解自己的父母和文中的父亲母亲的对儿子的爱,是引发学生理解课文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理解文中人物细腻情感的一个内在因素,也是帮助学生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的好办法,在教学的导读过程中,没能适时引导学生更多联想实际生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足。
课前反复研读了课文,根据学情预先设计的问题,是自己揣摩生情,针对教学重难点的引读线索,这个线索应该更好的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由学生悟出,在这一点上还应更合理的处理。
在角色朗读体悟环节,总是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机会,是自己内心过高估计学生感悟能力的表现,忽视了学生自身阅读实践的实际需要,有待改进。
第三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A重点指导惰的书写
B认识多音字差
2、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老人因为什么受不了了?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4、夫妻俩商讨的结果是什么?
5、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6、小组里读读这三次对话?找找儿子的表情、动作的句子重点读读
7、引导质疑;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8、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
⑴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⑵读读这次对话,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9、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10、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1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12、小组间共同讨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全班汇报。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 设计: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第四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枚、炉、疯、懒、惰、俭、挣、筋”8个生字和多音字“差”,指导书写“懒惰”。
2、抓重点词语“懒惰、受不了、坚决”,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文中对话的四种形式。以及儿子从火里捡钱的动作,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3、通过儿子和母亲的对话的练笔,用上四种对话形式,明白父亲让儿子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劳动和节省的花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对话的四种形式。
2、通过儿子和母亲的对话的练笔,用上四种对话形式,明白父亲让儿子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劳动和节省的花钱。
一、板书课题、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格鲁吉亚民间)童话《一枚金币》。板书课题。注意币第一笔是平撇。枚是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别针。
2、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呢?请孩子们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学习字词、概括内容。
1、孩子们读书很专心,专心致志的读书是好习惯。谁来说说故事里有谁?(板书:老人 儿子)
3、怎样的老人?(板书:辛勤的老人
省吃俭用
边板书边提醒生字“俭”)
怎么理解“省吃俭用”?可用拆字法:吃的用的都很节约。
3、怎样的儿子?(板书:懒惰的儿子 花钱如流水)
跟老师一起写“懒惰”,仔细观察“懒惰”两个字,你怎么识记?(学生说,然后描书上的写字条。)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概括:老人省吃俭用,看到儿子懒惰,受不了了,让儿子去挣一枚金币。儿子挣来金币后,老人把财产给了儿子。)
5、概括语言简洁,很好,这是课文主要内容。(副板书:内容)
6、课文先写——再写——然后写,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预设:课文先写老人受不了懒惰的儿子,让儿子去挣金币。然后写儿子三次挣金币经过,最后写儿子挣来金币。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板书:发展顺序)
三、品读父亲“受不了”。
1、老人受不了儿了,是怎么说的? 出示: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
一文钱也挣不来。”
A、“挣”是本课生字,读准后鼻音,一起读读:挣 B、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C、想想,老人怎么说这句话的?为什么? 出示: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
一文钱也挣不来。”
预设1:生气地说,因为儿子太懒惰了。
预设2:愤怒地说,因为儿子什么活都不干,读出老人的愤怒 预设
3、伤心地说,因为儿子花钱如流水,一点不心疼父母。读出老人的伤心。
预设
4、绝望地说,因为儿子花的老人血汗钱,读出老人的绝望。引导:老人说把财产随便给谁都行,想想会给哪些人? 预设:乞丐、穷人、残疾人、家庭贫困的人„„
师:给谁都行,也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可见老人是怎样的心情?(难受、绝望„„)
师:用文中一个词语,那叫——受不了了
老人实在受不了了,把妻子叫来,说„„男生读老人,女生读妻子 板书:受不了
四、品读儿子“受不了”
1、儿子挣来金币,老人把金币扔了,扔了几次?读读课文,完成表格
2、前两次受得了,第三次为什么受不了?默读23—28自然段,用横线勾相关语句
出示: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A、“差”是多音字,来读读 出示:
差 chāi 出差 苦差事
Chā
差错
Chà
差一点
B、儿子怎么做的?读句子 儿子怎么说的?读
你从哪个词语读到儿子受不了了。
预设1:从“抓”字读到儿子受不了了,因为„„
预设2:从“大声叫”读到儿子受不了,因为„„
预设3:从“当牛做马”读到儿子受不了了,因为儿子给人收割庄稼,帮别人搬砖修房子——
老师:这就是——当牛做马。这就是——苦差事。难怪儿子受不了
啦!
3、从老人与妻子、老人与儿子的对话中,孩子们读懂这个故事。你们真会学习呀。(板书:对话)
四、读写小练笔:
1、故事就在人物对话中展开了,仔细读读课文,聪明的孩子一定会发现对话的不同形式:课件出示四种对话形式。
2、读出句子。
前引式:她来到儿子跟前,给他一枚金币,教他说:“你到 外面逛逛去,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傍晚回来,把这枚 金币交给你爸爸,就说是你挣来的钱。”
后引式:“这不是你挣来的。”他说。
中引式:“别骗我了,孩子,”爸爸说,“这不是你挣来的钱。” 光引式:“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3、当老人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之后,妈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儿子又会怎么回答妈妈呢?请你展开联想,谢谢他们的对话,并用上四种对话形式。想好了再动笔写。
(习作的开头要不要给孩子一个引子???便于开头好写。今天学生的开头就很难。写对话也不分段,都挤到一个自然段写。我看了最好的一个学生,写完了,也只有一个自然段,只用了2种对话形式。老师说学生之前没练过对话的四种形式。看来之前的练笔也很重要。)
4、生写,师巡视指导。
5、展示:第一个是否用上对话的四种形式。第二是否注意标点正确,特别是中引式。
例文:这次,儿子挣回了金币。
妈妈高兴地对儿子说:“儿子你能自己挣一枚金币,真不错!” “爸爸终于相信我了。”儿子说道,双眼满含泪水,“原来挣一枚金币真的不容易。”
“是的。”
“妈妈我会像爸爸一样辛勤劳动,省吃俭用。做一个有用的人。”儿子一脸的坚定。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无言的教诲中成长了。下课。
板书:
一枚金币
内容
辛勤的老人
懒惰的儿子 顺序
省吃俭用
受不了
花钱如流水 对话
第五篇: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新民小学 张勤
1、师出示一百元钱)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
生:财富。/富裕。/给我吧。
2、让我们带着对“钱”的不同感受走进《一枚金币》(板书课题)这个故事。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4、请大家打开书,默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围绕一枚金币写了父亲让儿子去挣钱的事。)
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
(板书“父亲儿子”)(板书“辛勤省吃俭用,懒惰花钱如流水”)
6、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组是反义词。/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7、一位辛勤劳动的父亲却有一个很懒惰的儿子;父亲一辈子省吃俭用儿子却花钱如流水。你能用书上的词来说说面对这样一个儿子父亲是一种什么感受吗?
生:父亲受不了了。(板书“受不了”)
8、你能读读书上的句子吗?
(生读)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
9、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却养了一个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的儿子,他再也受不了了。老人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会怎样说呢?
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地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谁来饱含情感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1:带着生气的语气读句子。
生2:带着无奈的语气读句子。
生3:带着伤心的语气读句子。
10、相信同学们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么就带着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读给你的同桌听吧!(同桌互读)
1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明白父亲为什么“受不了”了吗?
生:一辈子省吃俭用、辛勤劳动的父亲,想把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子,希望他能有所作为,但儿子却什么都不会,还很懒惰、花钱如流水,父亲很伤心,很无奈,所以他再也“受不了”了。
12、这样的儿子放谁家谁也“受不了”。文中还出现了一次“受不了”,是谁“受不了”了?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把它找出来。(再次板书“受不了”)
13、儿子那么懒,又花钱如流水,他有什么 “受不了”的?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学习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读句子):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
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被父亲不当回事地扔进火炉里,所以儿子“受不了”了
14、想象以下儿子在这一星期里儿子都干了哪些活?哪些词句体现了儿子挣钱的辛苦?
(抓住“苦差使”、“当牛当马”、“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来体会劳动的辛苦。最后归纳出这枚金币是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换来的。)
15、当儿子手捧着这枚当牛做马用血汗挣来的金币交给爸爸时,却被父亲扔进了火炉里,儿子有什么反应?
(抽生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找出表示儿子动作的词语,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让学生抓住 “跑 抓 叫”体会儿子的心情 珍惜劳动成果、生气)(出示25自然段)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出示26自然段)
16、他怎样地叫道?(生读句子)谁能从这个“叫”字里面听出了什么?(听读、学读、谈听出体会后读。愤怒、生气)
17、他干的都是牲口干的活,而他的父亲却没当回事,把金币扔进了火炉里,所以他“受不了”了。这时父亲说(生接读)„„
19、父亲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扔掉金币,他想让儿子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要劳动才能有收获。
生:要让儿子明白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板书:(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20、我想啊,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了,假如你就是那个儿子,你想对那位老父亲说点儿什么,生:爸爸,我明白了钱要靠劳动来获取,挣钱有多么不容易。
生:爸爸,我明白了天上没掉馅饼的事。
生:爸爸,我明白了挣钱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辛苦
21、.这一次,我们再来看看题目,你还认为儿子挣的仅仅是一枚金币吗?
生:不仅是金币,更收获了一个道理„„
22、那你们再看看这一百块钱,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会有收获„„
23、.快到新年了,长辈又要给你们压岁钱了,你们打算怎样支配压岁钱的?
24、孩子们,父亲的话让儿子明白了很多,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老师也有几句话想送给大家。(课件演示:名言名句)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获得到的。----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