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
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
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
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讲讲“年夜饭”相关小知识。
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与家庭美好生活有什么关联吗?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打开教材P82页,阅读“回”老家“过春节”。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教师: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学生交流:阖家欢乐;家书抵万金;家和万事兴……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进行交流。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与家庭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增进对长辈和家庭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渐树立家庭责任感。
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发展变化的关系,学会如何搜集资料,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布置学生收集全家福照片或与家人合影的照片;向父母了解家里近几年发生的大事和家庭中的特殊日子;请爷爷奶奶讲讲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情况或故事。
2、教师准备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磁带或碟片;制作课件《我十岁了》。
(一)情境导入
1、投影出示课件《我十岁了》。
2、看完这些画面,你最想说什么?
3、小结: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少同学已经度过了十岁的生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十年来,发生了多少令人难忘的事情,童年的记忆多么美好!而这一切都是和我们的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4、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大多学生已经越发感受到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作用。因此,本课从一对父母精心为儿子制作的十岁的生日礼物的展示作为开场白,对进一步唤起每个学生的感恩之心有推波助燃之效,同时也巧妙地勾起了每个学生对自己成长经历中美好往事的回忆。这样就使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更显得流畅自然。
(二)再现生活
1、我们在成长,家庭也在变化,课前布置同学们了解家庭大事和家庭特殊日子,大家都完成了吗?
2、(投影出示书上70页表格)指名学生汇报,其他同学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再补充说明。
3、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教师行间巡视,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谈,如父母的生日,长辈去世的日子等,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在全班交流。
4、小结
在大人眼里,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使家庭生活充满生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让我们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甜美无比,你感受到了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我爱我家》的小小故事会,好不好?
5、同桌互相讲述。
6、指名在全班汇报。
设计思路:家庭的幸福缘于每个成员的和睦相处,课堂效率的提高在于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因此,本环节安排了两次同学间的交流(第一次是先让一个同学说,再四人小组交流;第二次是先同桌交流,再指名汇报),这样既让每个同学都有了表达的机会,又提高了全班交流发言时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三)讲述往事
1、过渡:因为我们都还小,所以对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知道的还不多,但我们的长辈们对家里的事最清楚了,你问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吗,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住什么样的房子呢?
2、指名学生回答或模拟表演。
设计说明:本环节需要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情况以及现场气氛来进行。大多情况以先让几个学生作简单发言,再分组进行交流,教者行间巡视,最后全班汇报表演。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其中,进行指导。
3、小结,看来大家在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当代作家麦天枢回忆童年生活的一个故事,好吗?
4、师配乐讲述故事《苦糖》。
5、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6、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因而,在听故事、品故事之后,我又设计了欣赏歌曲这一环节。因为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故事声中,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了自己的情感之弦,不少学生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发言。所以,歌曲的欣赏会让更多的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的情绪达到极点,从而为整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总结导行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我们是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为了我们能更加健康地成长,也为了我们的家庭能更加美满幸福,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同时不能忘了要对家庭有所贡献。有位诗人这样写道:“家是人避风的港湾”,确实,老师相信你们设计的吉祥物一定会给你的家带来吉祥如意,让你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到永远。
第2课时
1、布置学生为自己的家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收集福娃或其他活动的吉祥物的资料;了解建庭成员的属相、爱好等。
2、制作有关吉祥物的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这几天,为自己的家庭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同学举手。
2、指名具体介绍所做的事情。
3、南京夫子庙小学三(3)班的同学真了不起,他们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了一样吉祥物呢?你们想看看吗?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只有把认识转化为行动,指导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这也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行为准则,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只有及时把道德准则转化为实际行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交流,才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另外,上课伊始,一定要紧紧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弘扬孝亲敬长之风。因此,要尽可能多请几个学生介绍他们做了哪些值得自豪的事,并为所有举手的同学送上热情的掌声。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感情基础,尤其是为吉祥物的创作埋下自信的种苗。
(二)欣赏学习
1、投影出示两位同学设计的吉祥物。
2、指名读设计说明。
3、小结:吉祥物大多是用一种动物形象或其他物品来表达某种意愿或向往,如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都会用不同的吉祥物,来表达人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大家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3、相互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福娃或其它吉祥物。
4、课件展示福娃的诞生和采访一位成功地为学校艺术节设计吉祥物的同学的实录。
设计说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吉祥物的知识,本环节首先出示两位学生的作品,再由大家耳熟能详的福娃谈起,相互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吉祥物,再到课件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萌动设计的情感。尤其是同学成功事例的介绍,增强每个人的信心,为他们能顺利地生成自己的意义世界打下基础。
(三)设计展示
1、同学们想不想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样吉祥物呢?
2、小组讨论设计意图
(提示:首先想你和父母亲分别喜欢什么东西,然后想什么东西最能象征你们家的特点,最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还要注意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设计要体现自己家庭的特点,勇于大胆创新。)
3、各自完成自己的设计,并加以说明。
4、交流展示
设计思路:每个儿童生活在不同物质与精神世界中,他们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环节中,肯定会出现有的学生信心不足,有的学生过于自信;有的学生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共享,有的更喜欢独自欣赏或反思。因而在交流时,教者要注意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加以鼓励,对过于张扬的学生要提醒他谦虚一点,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的快乐和收获分享给每一个人。
(四)总结拓展
老师很高兴我们每个同学都为自己的家庭设计好了吉祥物,课后请同学们把设计的吉祥物再美化一下,带回家给家人欣赏欣赏。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与家庭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
2、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对家庭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渐树立家庭责任感。
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发展变化的关系,学会如何搜集资料,了解情况。
二、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学生对家庭的传统和价值感受不深,较难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经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家庭就像是一棵亲情树,家庭中的成员就是亲情树上不可缺少的一枝。生活在这样一棵亲情树上,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回答,畅谈自己的感受。)
2、是的,家总能让我们开心、快乐、温馨、幸福。我们一起来唱唱自己的家,好吗?媒体播放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3、教师过渡: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说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让我们走进每个小朋友的家中,走进过去去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吧。板书课题:家庭的回忆。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教者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让学生回忆生活在家中的感受并唱与主题有关的歌曲,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并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就使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更显得流畅自然。)
4、教师过渡:我们在长大,家庭也在变化。家庭中有些日子、有些事情是值得我们好好珍藏,好好回味的。让我们把这些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的家庭美好回忆吧。
(二)活动:家庭大事记
教师引导:在家庭中总有一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日子中总是会发生一些特别的事情,你还记得吗?(点击课件:出示表格:家中特殊的日子。)
(家中特殊的日子)
1、同桌交流表格的内容。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家中特殊的日子是哪些?
3、教师提问:我们记住这些日子有什么作用呢?
(设计理念:特殊的日子对于家庭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过“我们记住这些日子有什么作用吗?”一问,巧妙传达了编者设计这一内容的用意,提高了学生记忆这些日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家庭中的大事记)
4、引导:同学们,我们每天与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其中有些事情是家庭小事,有些事情是重大的。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搜集了在家庭中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相关的照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事件或照片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聊一聊,当然这些事情会有喜有忧,有苦有乐,但它们都是我们家庭中难忘的片段。有些事情,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感受呢?
5、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设计理念: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有喜有悲有苦有乐,通过学生们在小组中的交流,让学生明白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在横向的交流中,更加体会一个家庭一步步走来的不易。并通过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明确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
6、刚才,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小组中讲了自己家的故事,那你愿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告诉全班的同学听呢?下面我们来举行“老照片的故事”。老师来当主持人。
7、把学生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现,学生讲老照片的故事。
8、听了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提问:听了这么多的故事,再看看大家收集的照片,你们对自己的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9、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10、师小结这些故事或者照片都是我们每个同学家庭片段的一个个缩影啊,看到了这些照片,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家庭的过去,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大家就更体会到了我们每个家庭的来之不易。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家庭,更加关心我们的家人。
(设计理念: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象去介绍自己的家庭。使学生对家庭有更强的归属感。讲故事这种形式,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情感与能力的一次整合。)
(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教师谈话:家里的事长辈最知道,特别是你还没出生以前的一些家庭情况。我们可以这么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了解情况,了解他们小时候的衣、食、住行等情况。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里向长辈调查了一下,还请有相关照片或实物的同学带上收集到的资料。现在可以来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情况。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教师补充一些资料,点击多媒体,出现:爷爷奶奶小时侯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的相关图片,一边播放图片,教师相应做一些讲解。
3、听了介绍,看了图片,再与你现在的生活比一比,你有什么要说的?
4、教师小结:确实,过去家庭的生活与现在的家庭生活没法比。但是,你的家就是在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美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爷爷奶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爸爸妈妈吗?
(设计理念:课前了解情况,课中谈感受,活动结束时教师的小结,使学生知道了家庭发展的艰辛过程,明确了家庭的发展变化与家人的关系,激发了学生敬爱家人和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感,并为下面的活动打好情感基础。)
过渡:是啊,怎能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是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我们的家才会一天天变成现在的模样。
(四)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
1、设计过渡语进入这一环节:看到同学们都那么热爱自己的家,老师深感高兴。怎么来表达这样的爱呢?老师有个创意:让我们为自己的家设计制作一个吉祥物吧!知道什么是吉祥物吗?
2、多媒体出示:小词典:吉祥物的介绍。学生读读这段介绍。
3、多媒体点击:熊猫盼盼。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吉祥物。边看熊猫图边看吉祥物的介绍。了解吉祥物的特点。
4、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吉祥物,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同桌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吉祥物。然后指名说说自己喜爱的吉祥物。
5、夫子庙小学的小朋友也设计了一些吉祥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小朋友设计了哪些吉祥物啊?他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吉祥物?
6、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后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在设计吉祥物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意义。
(设计理念:介绍一些现成的吉祥物,使学生对吉祥物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设计家庭的吉祥物做好铺垫。)
7、学生设计吉祥物。教师引导: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设计出图案美观、形象可爱的能代表你的家庭的吉祥物。
8、教室里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拿出水彩笔,设计自己的家庭吉祥物。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价值和传统的认识,体会到我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
9、学生交流设计好的吉祥物
教师谈话: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埋头认真地设计了自己的家庭吉祥物,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吉祥物吗?请先在你的小小组中交流,选出一张优秀的图片参加全班的交流评比。
10、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学生的作品。评比中选出优胜者,发奖。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再一次加深对家庭的价值和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庭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为自己的家设计了这么可爱的吉祥物,老师从这些吉祥物中看到了你们对家庭的爱。在这里老师真诚地祝愿你们的家庭永远吉祥,美好。
(六)家庭作业:
回家向家人介绍你的吉祥物。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4课程内容
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中如下条文:“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本单元前面两课呈现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所以,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儿歌《家庭称呼歌》以及学生们的绘画作品。
2.学生填写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史”小调查》的表格。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
(一)上节课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帮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把我们的关爱带给他们,那么他们在收到我们的关爱之后有什么反应呢?谁来说一说。
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的记忆》。(板书课题。)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
(一)家庭关系示意图
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家庭关系示意图》,谁来展示一下你填写的示意图。(学生展示)
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
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教师:孩子们,除了刚才说的夫妻关系、母女关系以外,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学生自由发言。
3.了解“四世同堂”。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共有几代,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咱们同学们中间,谁家的大家庭是“四世同堂”呢?
学生发言。
教师:我们来看课本79页下面的“知识窗”: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现在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更是少见。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孩子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吧!
将班级学生分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组),答错不加,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可适当奖励。
教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提出什么关于家庭成员关系或称呼的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预设学生问:我是我表弟的什么?
预设学生问:我是堂姐的什么?
……
教师:同学们对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了解真多,有一首《家庭称呼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活动三、我的“家史”小调查
(一)我的“家史”。
1.教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先在组内分享交流,然后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2.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3.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2.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3.教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二)比比童年。
1.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课下老师让学生们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们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然后画成画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老师从中挑选了几张,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学生边讲解自己的作品边比较我们和父母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今天通过这么多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和“家史”小调查,我们发现:原来我们每个小家庭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大的家庭。这些大的家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以后在生活中多多观察身边还有哪些不同的大家庭。
课后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学一个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来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板书设计
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
我的“家史”
家庭的记忆优秀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指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有两个表格和两幅图。
1.第一个表格是主表格“家庭大事记”。表中列出了“我出生了!”、“我上学了”、“我们搬家了”、“我们盖新房了!”等“大事”,只是对往事不太留心的儿童的一个提示和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孩子的家庭大事是不一样的,列出的这些只是一个提醒,留下的空白孩子可以自己填写。大事还可能包括:家庭成员的增减、父母拿到学位、父母到外地打工、家庭收入的增加等。为了加深对这些大事的印象,教材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如果愿意(涉及隐私的除外),可以向全班或小组讲一讲当时的情景。
2.副表是“——年中重要的日子”。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对上一个环节的一个补充。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日子,家庭大事也往往与这些特殊的日子有关。表中列举了家庭成员的生日、父母结婚纪念日、某位长辈去世的日期、某位同辈出生的日子等。空白之处是让学生在这些提示下自己填写一些特殊的重要日子。
3.两幅图,—一幅是祖孙二人,一幅是——家三口:祖孙二人这幅图旨在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纵向历史感,与两个活动环节相呼应。一家三口的图则是与前几课的相关内容相呼应,激起对家庭温暖的感觉。
可找一些大事年表或名人年谱作为引入工具。
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侵犯儿童的家庭隐私。一些家庭发生的大事,尤其是悲惨的事情,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巨大,但不能强迫儿童在课堂上公开讲出来,不能伤害儿童。正面的可以在班里讲讲,大家分享一下,悲伤的事让儿童自己默默地自己想一想就行了。
教师可使用年历进行教学引导。年历上有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一个国家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同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重要的日子。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调整“家庭大事记”和“一年中重要的日子”的顺序.可以先从“-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开始;
插图儿童自己看、自己领悟就行了.教师不必讲解。
本部分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收集儿童和家庭发展变化的照片,通过照片解释自己家庭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环节代替。如进行“老照片的故事”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在写上姓名的信封里装一张自己家庭过去的照片,然后将信封交给老师.由老师随机抽取,被抽到的同学要向全班讲一讲这张照片的故事: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爷爷奶奶的采访,了解家庭过去的事情,感受家庭的变化和发展。
儿童对过去的了解采取了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听爷爷奶奶讲一讲他们这么大的时候的情况,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加深印象和学习的趣味性,教材设计了一个表演性的活动,让儿童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
教材留出了空白供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整理出来和编写剧本。
插图是“爷爷奶奶讲故事,儿童在用心听”的情境,是对活动的一种提示。
本部分应提前布置,在课前完成采访,课堂上将了解到的情况简单写出来,并将他们当时的主要活动情况编成小剧本。
教师应提醒儿童,采访外公、外婆也可以。
这一部分的设计只是给出了一个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的活动方案,比如采访外公、外婆,收集当时的图片和简单物品等方式。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教学目标:
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美文欣赏:《苦糖》。
这一部分既是对上—个环节“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的具体化,是一个范例,也是一个独立的环节。选用的《苦糖》是当代作家莲子记录另外一位当代作家麦天枢回忆童年的——件事,细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为儿童对今天生活的感受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教师可以自己选用——些类似的文章。
教师可以灵活处理这——部分与“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将这部分放在前面作为一个引子。
这—部分的教学应以儿童自己的阅读和体悟为主,儿童能理解多少算多少,避免上成语文课。教师可就学生阅读中的疑难司题进行解答。
这一部分分为四个环节:
小词典。小词典的内容是对吉祥物的一种解释。教材对吉祥物的解释是:“变形或夸张的动物形象或其他物品形象,用来表达对某种良好意愿的渴望。选来做吉祥物的原型往往具有一些我们所向往的品质,比如虎具有威猛、勇敢的品质、鲨鱼具有凶猛的特性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解释,也可以举例说明。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儿童对吉祥物的概念和功能有一个了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改造本部分内容,如改成“家庭徽记”设计大赛。
对吉祥物的解释儿童读一读,老师略做解释就行了,不必让儿童记忆这一概念。
第二个环节:收集吉祥物。让儿童将自己熟悉的各种吉祥物收集出来,粘贴在教材上,并向同学解释自己所收集的吉祥物。这一环节仍然是一个准备性的环节,其目的是在了解吉祥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吉祥物来达到对吉祥物的形象化、具体化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南京夫子庙小学的学生设计的两个吉祥物。一个是鹿,儿童的解释是:“因为我的爷爷属牛,我奶奶属羊,和牛加起来像鹿,鹿的角很美,所以我就画一个像鹿的动物做我们家的吉祥物。”这种解释虽然有点可笑,但却是儿童自己的、真实的解释;一个是龙,儿童的解释是:“因为形容龙的好成语很多,例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风舞’;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因为龙代表着温馨、和谐、平安、和平、神圣;因为龙具有勇敢、勤劳的品质;因为我们家都喜欢龙,爸爸妈妈都属龙。”
这一环节仍然是一个范例,是为儿童设计家庭吉祥物提供的儿童自己的范例,为儿童设计自己的家庭吉祥物再做形象化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设计并解释自己的家庭吉祥物。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儿童设计自己家的家庭吉祥物,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解释为什么这么设计,对自己的创新进行说明。
吉祥物收集可以从儿童熟悉的团体和组织人手,如当地的球队,如“江苏舜天足球队”的吉祥物等。
吉祥物设计指导很重要,教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启发,如问一问儿童家庭最喜欢什么动物、这种动物具有什么品质等。
课后可进行一些延展性的活动,比如“家庭吉祥物”展览等。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第二篇:蔡兰华《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发展和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
2.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3.通过标出特殊的日子和编“家庭大事年表”,让学生知道应该关注家庭的记忆。让学生在过去的故事中,追溯家庭的历史。在设计家庭吉祥物中,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老师演唱《让爱住我家》,谈谈:你们觉得老师的家怎么样?
二、家庭的记忆
1.“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了。你的家在哪儿?
2.从出生到现在,在你的家庭的记忆中,家里有哪些快乐的事情?
3. 这么多年来,家里令人高兴的大事很多。问:你能接着填出家里的一件大事,简单记录当时的情景吗?
4.刚才有不少同学都提到了父母给自己过生日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你们知道父亲,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样做的?
5.(出示照片,知道这是谁的父母?)问:你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是哪天?
如果没有父母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就不会有可爱的你了。
6.家中不是每天都有喜事的,有些日子也充满悲伤,比如:长辈去世的日子。每到这个日子,我们要忌拜这些过世的长辈。开心的、悲伤的,这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都是家中特殊的日子。7.看,这小小的两张表,都是我们对“家庭的记忆”。有温馨的、甜蜜的、有激动的、兴奋的、也有忧愁的、悲伤的,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要细细品味的,永远珍藏的。
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1.从1839年法国学者达盖尔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用相机来记录家庭的历史。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吧。
问:在这些照片中,从色彩、建筑、人们的服装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过渡:是呀,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但是也不 能忘记过去的时光。有一位老奶奶,她有许多的相册,她说,这些是她的宝 贝„„(直接出示课件)
2.美文欣赏《奶奶的顶针》。
3.长辈的无价之宝还有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位老奶奶的话。4.问:老奶奶的传家宝是什么?这一件件衣服一条条被单里,包含了什么?
5.总结过渡:“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长辈对家庭的付出,对家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动,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你们想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些什么?(指名回答)
让我们齐声对长辈说“谢谢”。我们要像长辈一样爱我们的“家”。6.刚才我们回忆了家中的大事,家里特殊的日子,了解了家里的传家宝。这些都是我们对“家庭的记忆”。就像一首小诗中写的一样„„
四、做家庭吉祥物
1.你们想给自己的家设计一个吉祥物吗? 2.吉祥物就是„„(出示书上的解释)3.你们都知道哪些吉祥物?(课件展示图片)
4.这里有两位同学,他们是怎样为家设计吉祥物的呢?(课件出示)5. 能象征家庭特点的东西很多,除了属相,还可以是什么呢? 6.好,在纸上动手画一画吧。(画好了贴在黑板上)7.创作展示。(这是谁设计的,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8.总结全课:我们在家里健康的成长,家庭留给我们无尽的宝贵的记忆。愿每一个家庭都幸福。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吧。(歌曲中结束)
第三篇:家庭的记忆-教学反思
《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教学反思
榆林高新区第四小学 贾婵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学都强调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力求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学生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教学看似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但大多儿童对于家庭特点缺乏关注,很难建立自己的看法,因此要精心指导学生如何为自己的家庭设计吉祥物,即首先从课前的收集资料抓起,再到相关课件的制作、演示,力求做到有条不紊。这样才能使上述活动更加有趣、形象,最终让学生对自己家庭的传统和价值观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通过自己特有的图画和文字传递亲情,增强责任感。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要实现“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我们在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考虑并做到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实现科学聚焦。即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充分预设,要在“体现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踩好点、连好线”,体现教学设计的“向心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指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本节课上完之后,我认为自己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亮点:
一、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语言规范,教态自然大方。
二、评价性语言较为丰富,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当然,通过自己课后反思,以及小组内的评课议课,我发现自己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对于吉祥物定义解释不够透彻。
对于吉祥物定义的表述,我只是叫一位同学朗读了一下,然后自己举了几个小例子,实际上应该进行更加透彻的说明介绍,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些词义还难以理解,简单的朗读说明实际上无法理解,因此,我应该再多花一点时间展开来讲。
二、板书设计不合理、生成不及时。
对于板书设计这一部分,一方面,我事先准备的不够充分,而且板书写法不正确,并没有呈现本节课最主要的内容,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只写下了我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从板书中无法抓住本节课重难点。因此,我在板书设计这一部分还需要多钻研、多下功夫。另一方面,板书是课堂中的及时生成资源,而我是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将板书一次性补充完整,对于学生来说,无法从中及时捕捉本节课重点信息,那么即便后来将板书补充完整,也变得毫无意义。这与我教学经验不足有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锻炼,多积累教学经验。
三、前后时间分配不均、语速过快。
我这节课分为四个部分讲解。前面两个部分为重点部分,我只用了20分钟就讲解完毕了,而后面的练习和展示环节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明显前紧后松,这与我讲课语速过快,每个知识点都讲的不够透彻有很大的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专心研究专业内容,并且慢慢的改掉语速过快的坏毛病。
四、课堂教法组织不够灵活多变。
本节课的第三部分为设计吉祥物,我采用的方法是单生设计并展示自己作品,讲述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还可以采用单生设计好后,小组合作讨论,相互借鉴,交流思路,共同完成,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们将自己的吉祥物与同学们的进行全面的对比,也有利于学生们设计更加合理的吉祥物。
五、对学生规范学法指导不够全面。
在设计吉祥物这一部分中,我发现有好多学生无法动手设计,好像摸不着头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样。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也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发现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我应该在这一部分内容中,在PPT课件中给予学生方法指导,给他们做一些基本的步骤归纳,这样的话,学生就知道从哪儿入手做起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一样,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教授给他们知识,更应该教授给他们如何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学法指导。
总之,我认为自己优点有很多,但缺点也不少,优点要继续保持下去,而缺点要通过以后的课堂教学,小组评课,慢慢的积累教学经验,一步一步的改正,努力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家庭的记忆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庭的记忆》教案
《家庭的记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
2、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
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更为少见。
活动二:“家史”小调查
教师:随着我们的成长,家庭也在发生变化。让我们做一个“家史”小调查吧!
教师: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在过去的几十年,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三;传统节日中的“家”
教师:每当春节来临,我们都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讲讲“年夜饭”相关小知识。
教师:你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呢?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你家的“年夜饭”常吃些什么?你知道它们与家庭美好生活有什么关联吗?
学生交流:自主发言。
教师:打开电子教材P82页,阅读“回”老家“过春节”。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除了春节以外,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你知道吗?
活动四:语言文字中的“家”
教师: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呢!
教师:你知道哪些祝福家庭的词语和谚语吗?通过这些成语和谚语,你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呢?
学生交流:阖家欢乐;家书抵万金;家和万事兴……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收集有关“家”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或者故事,制作一份简报吧!
第五篇:《记忆小窍门》教学设计
《记忆小窍门》教学设计
董丽云
内容简析:
《记忆小窍门》,是选自黑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生命教育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
记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记住,对于一些学科概念知识等抽象的事物不容易记住。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从小了解科学记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准确掌握各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记忆的重要性,知道增强记忆是有技巧的,学会有意识地培养个人的记忆能力。
2.通过活动训练、小组竞赛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记忆技巧。3.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良好记忆品质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教学难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运用记忆的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教学游戏、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法,根据二年级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针对本课同容,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训练上,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自己的记忆水平,掌握科学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充分注意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才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成为朋友,为了便于同学们和老师今后的联系,现在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给大家,看哪位同学能在10秒内将它记住。” 多媒体 出示自己的电话号码: 1894 * * * * * * *。师:谁愿意告诉同学们,我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师:老师非常高兴和你成为好朋友!
师:还有的同学想和我做好朋友,你记住我的电话号码了么?
教师小结:有的同学记电话号码真快!你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记得这么快呢?没有记住老师电话的同学也别着急。这节课,就让老师帮你打开记忆的门,找到记忆的小窍门!(板书课题:记忆小窍门)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小调查
多媒体出示:
在学习生活中,你觉得最难记住的是什么: 在平时的生活中最容易记忆的是什么: 在班级中记忆力最好的同学是谁: 你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满意吗:
师:组织学生填写调查卷,并分组让同学们在课上交流自己的填写内容。教师小结:“同学们,请将你的问卷收好,通过这个小调查,我们看到同学们的记忆程度都有所不同,对自己的记忆能力的满意程度也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到游戏和竞技中去寻找记忆的小窍门。” 活动二:分类记忆
师:下面共有9样东西,请用一分钟时间,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多媒体出示:
猫 轿车 狗 自行车 床 沙发 鸡 衣柜 火车
学生汇报记住的词语,对于记得多、记得准的学生给予贴星星的奖励。
师:这些同学记得真多真快,还有一些同学记得不够快不够多,谁愿意用你记得又多又快的经验来帮助那些同学们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你的办法可真好,没错,我们可以按照给事物分类的办法进行记忆。(板书:给事物分类)
师:猫、狗、鸡是小动物,轿车、自行车、火车是交通工具,床、沙发、衣柜是家具。这次请你再来记忆一下这几个词语,看看你又记住了多少呢? 学生背词语。
“大家看,只要你肯动脑筋,在“小窍门”的帮助下你们都可以成为记忆小能手。”
活动三:找规律记忆
师: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快速记住下面的这十个数字。
多媒体出示: 3 8 10 9 12 1 7 16 5 学生汇报记忆的结果。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你把这几个数字记得又快又准么? 学生回答自己的记忆方法。
小结:哦,原来他找到了这些数字的规律:1、3、5、7、9、810、12、14、16前五个数字是连续的五个单数,后五个是连续的双数。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帮助同学们记忆的第二个方法——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同样是数字的组合,老师的电话号码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再来试着记一下呢?
多媒体出示 1894 * * * * * * *。
师:看看这回又有多少同学和老师成为好朋友了呢?请记住的同学举手。老师看到这一次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和老师成为了好朋友。看到同学们进步这么快,老师可真开心。接下来就让我们快点进入下一个“小窍门”的寻找中吧!活动四:想象记忆
多媒体出示: 马 2008 草地 树 学校 朋友 玩具 等词语 师:请你将老师给的词语在一分钟内编成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 学生说句子、故事。
师:同学们编的小故事可真有趣儿,老师也编了一句话来跟我的好朋友们分享。
多媒体出示:
2008年在长满了树的校园里,朋友骑着马,看到狗叼着玩具在草地上玩。师:我亲爱的好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再来回忆,老师刚刚给出的词语,你记住了多少呢?
师:这样说来当我们看到几个词语时,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将几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以帮助我们记忆。(板书:运用想象力)
三、结束
同学们,记忆的小窍门可真不少,现在请将你写好的调查卷再看看,你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满意吗?想法是不是有所变化呢?最后我们再来回顾我们寻找到的“小窍门”,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将事物分类、找规律和运用想象力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如果你找到了,请记录下来,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板书
记 忆 小 窍 门 分类记忆法 找规律记忆 想象记忆法
„„
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体感觉不错,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导入记我的电话号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教会方法后又返回让那些没记住的按方法再记一遍,学以致用。这个环节设计得好。不足之处:第一个课件电话号码字拉得太长,不应该用艺术字。学生看不清有很多学生没记住。下次再做课件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