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1 21:3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放飞蜻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放飞蜻教学设计》。

第一篇:放飞蜻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马鹿寨小学 杨福俊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的一篇记事文章,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读课文,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2、难点: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和蔼可亲,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打一动物)。

2、接着展示纸折蜻蜓给同学们看,多么可爱的蜻蜓呀!同学们想不想学折呀?大家学好了这篇文章,课后老师教你们折好不好?(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自主设疑,初读感知

1、从课文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呢?学生谈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落,不理解的字词作上记号,遇到好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出示自读要求课件)

3、学生尝试朗读,自学课文。(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一)再读课文,自学交流

1、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4、学生初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进行交流评价。(出示课件)

(二)强化朗读,问题质疑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文中陶行知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请同学们读课文2至6自然段。

(2)学生角色朗读汇报

(3)引导质疑:同学们有没有不懂得地方?谁知道孑孓是什么?过渡: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蜻蜓的那些知识?请同学们再读7至10自然段。

(4)读了这几个段落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引导: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结构怎样?有什么功能?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5)引导质疑:对于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呢?

(6)同学们还有什么弄不清楚的问题?除了文中的介绍外,你还知道哪些有

关蜻蜓的知识?

(7)现在你知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要放飞捉到的蜻蜓?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一)品读感悟,自主探究

1、陶行知是如何让学生弄清蜻蜓吃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2至6自然段。

(1)学生角色朗读,弄清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是人类的好朋友。弄清孑孓(蚊子的幼虫)。板书出:吃苍蝇、蚊子、孑孓(人类的好朋友)

(2)除除了蜻蜓吃的食物之外,文章还介绍哪些知识?(相机出示课件。)板书出尾巴和眼睛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出示句子:“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这是真的吗?学生发表看法,教师解释:其实这不是真的,陶行知也很难确定,所以用了“据说”一词。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呀(出示课件并解释:“蜻蜓交配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身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

(4)除了文中介绍外,你还了解哪些蜻蜓的知识?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①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②蜻蜓点水(人们常常看到蜻蜓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把尾巴插入水中,产卵。

③有两对膜状的翅,口内生着一对坚硬有力的紫色大鄂。

④蜻蜓是昆虫世界中最出色的“飞行家”。在作急促的冲刺飞行中,每秒的速度可达40米左右;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

过渡:听了陶行知先生的介绍后,同学们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读最后一段。

(5)孩子们为什么放飞了捉到的蜻蜓?请同学们谈谈?

教师引导补充:孩子们了解了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等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并喜欢上了蜻蜓,爱上了蜻蜓,因为对生命的尊重所以放飞蜻蜓。

2、、同学们,是谁让孩子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又是谁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蜻蜓的身体结构及作用的?

3、刚才我们从陶行知的语言中了解了蜻蜓,现在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描写陶行知动作神态的句子,认真读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4、学生找相关的句子,认真品读,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品读感悟陶行知的人物特点。

(二)诵读感悟,互动解疑

1、(课件出示句子):“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1)读了句子你觉得陶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诵读感悟、交流、从“慈爱、抚摸、拉着”等词语体会陶行知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育人特点。

2、(课件出示句子):“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

(1)从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2)细读体会感悟

(3)引导解释:(“取”体现出先生与孩子们的平等相待,“取”的动作很轻微,也很小心。举得高,孩子们才能看得清。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小心地翻过去”说明他十分爱护蜻蜓,怕弄伤了蜻蜓。)

3、(课件出示句子):“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吧蜻蜓还给了翠贞。”

(1)学生诵读感悟,讨论、交流。从“商量、好不好、还给”等词语体会陶行知。

(2)引导感悟“用商量的口吻”、“还给”表现出陶行知先生没有居高临下,他非常尊重孩子,很民主地把放飞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出示放飞蜻蜓课件)

(3)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好吗?请你试一试。(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一)引导反思,归纳总结

1、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陶行知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他和孩子们的交谈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梳理知识,反思小结,完成练习。

(出示习题课件)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陶行知是一个和蔼可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循循善诱的人。从他和孩子们的交谈中你认识到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尾巴细长分节,起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的作用; 眼睛大而复杂,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可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3、教师点评:你们真的走进了陶行知的心理,他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陶行知)

正是他那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促使孩子们主动放飞了蜻蜓。孩子们放飞的不仅仅是蜻蜓,还有他们对有益动物的一份爱、保护有益动物的一份责任、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一份真情。

(二)知识迁移,拓展运用

1、同学们,如果你看到有人伤害有益动物(猫头鹰或青蛙)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课件出示)

2、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3、出示作业:查资料,了解一种或几种有益动物,并写成一段话。

附板书:

陶行知引导孩子们→了解蜻蜓:尾巴细长分节(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放飞蜻蜓:保护有益动物

认识蜻蜓:吃苍蝇、蚊子、孑孓(人类的好朋友)

眼睛大而复杂(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第二篇:蜻 蜓 飞 飞教学设计

《蜻 蜓 飞 飞》盘艺教学设计

七台河市第六小学宋丽艳

课型 :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1.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3.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学情分析: 蜻蜓是小学生喜爱的动物,在许多的绘画中,小学生都喜欢画,而且也容易画,只要把它的特点表现出来就行了。重点是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要让学生收集资料,来丰富他们的知识。学习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学习难点: 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学教具:范画、彩纸、剪刀、双面胶、纸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出示教师范作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听

(师生律动)儿歌唱的是谁呀?(小蜻蜓)让我们用掌声把小蜻蜓请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好吗?

师出示一只小蜻蜓(同学们好)

【设计意图:突出导有风趣,激发情趣,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课堂中来。】

二、发展阶段 观察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结构

1.同学们,你们喜欢蜻蜓吗?为什么呀?你觉得它哪些地方漂亮?

(1)眼睛大

(2)身体(胸、腹)有花纹,尾巴很长

(3)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多

2.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蜻蜓的知识

生:我知道它是益虫,蜻蜓在水中产卵;我知道蜻蜓有一双复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蜻蜓下雨以前飞的很低,晴天飞的很高;我还知道“蜻蜓点水”的成语„„.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蜻蜓的学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各种方法来表现蜻蜓。板书 《蜻蜓飞飞》

3.自主探究学习,演示制作

(1)出示一只对称的剪纸蜻蜓,问你发现了什么?(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同学们再认真仔细地观察想想,这么漂亮的蜻蜓到底要在怎么做呢?(多生回答)

(2)师演示总结制作步骤

将纸对折

画出蜻蜓的一半(翅膀可向前向后或平行,不同动态)

沿边缘线剪外形(注意安全)

画出漂亮的花纹(用点线画花纹)

【设计意图:突出教有情趣,学有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促进对蜻蜓的认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情趣,学会积累并渗透思想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相互影响激励。】 了解基本制作方法

三、欣赏不同方法表现的蜻蜓:

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幅有蜻蜓的画,想不想看看?(板贴)你最喜欢哪一幅,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小结: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

看了这么多漂亮的蜻蜓,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表现啊?想给它穿什么花纹的衣裳?

【设计意图:突出探有生趣,鼓励学生探究用各种材料表现蜻蜓,发展个性、开拓学生眼界。】

四、自主表现阶段

同学们我们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造型是否左右对称(特别是翅膀是否对称)、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

开始制作(放音乐)

做完的同学可以帮助身边的同学,把你设计的蜻蜓粘贴或摆放在前面。

【设计意图:明确制作要求,鼓励引导、自主创新,发展个性、互相帮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五、欣赏评价阶段 互评 师评

1.互相看看,谁做的最漂亮(颜色、花纹)。

2.还想给谁做的提点建议,让他的蜻蜓更漂亮。

3.教师给予肯定,并拓展用其它材料、方法表现蜻蜓。

【设计意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体验成功喜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生。】

六、总结:

同学们用灵巧的小手做了这么多有蜻蜓的画真漂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爱护它,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蜻蜓飞飞》是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属造型表现领域。本课通过欣赏大自然中各种蜻蜓,了解蜻蜓的种类。引导学生发现蜻蜓的美,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蜻蜓的美。以学生熟悉的蜻蜓为绘画内容,旨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课前准备很重要。由于这堂课课前从备课、课件准备、教具及资料等都准备得很充分。所以上起课来得心应手,心里有底,很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告诉学生。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件的展示,引人入胜,好多学生发出惊呼。“噢,太美了!”我也被这种情绪感染,上课兴致很高。可能是因为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步骤安排较合理化,情绪很投入,能跟学生一起去参与。把蜻蜓尽量美化得可亲可爱,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心。整个课堂气氛很愉快。

学生大部分都能抓住蜻蜓的特点表现蜻蜓,但在也有不足,个别学生在构图上存在问题,有的构图不饱满,有的构图不完整。在画面色彩搭配上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还需个别指导。

第三篇:放飞梦想 教学设计

第七课 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为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友谊;背唱《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拍的练习,在唱唱、奏奏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激起学生回忆这六年中与同伴一起度过难忘的学习生活,感受友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的洗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好题材,同时也是对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以及民族管弦乐队等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和平颂》,学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播放一组“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一惨痛的历史吗?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接着,教师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熟悉主题。聆听前设问:你是否能听出乐曲中那熟悉的音调呢?学生听后回答,并哼唱或吹奏主题,唱一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知乐曲的主题与民歌 音调的关系。

3、多遍聆听乐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主题以合唱与乐队的形式,通过音色、力度和旋律的变化。反复出现了五次,把乐曲推向了高潮。聆听时,教师结合主题的表现手法和曲名《和平颂》,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加深对“和平颂歌”的理解。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二)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或歌曲导入。如:请学生吟诵一段诗句或唱一段相关的歌曲,然后谈谈对“朋友”的理解,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一些有趣、感人或难忘的事情,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共鸣。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教师结合歌词中“以诚相见,以心相许”、“天高地厚,山高水长”等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和懂得友情的真挚与珍贵。

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分成几个乐段。教师从乐段的节奏、音区和情绪的对比上作启发。还请学生为这两个不同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型,边听边伴奏,熟悉歌曲。

4、学唱歌曲。复习反复记号,找一找教科书中的反复记号,说说不同反复记号的用途。学唱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注意带有休止符如“寻”和“相见”的地方,要唱得“声断气不断”,把一字多音唱清晰。教师要结合学生即将毕业,同学将要分别的现实,激发他们用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同学间的友情,用真情抒发“永远是朋友”的心声。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我们是朋友》,聆听《欢乐颂》,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曲的聆听;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合唱;

5、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

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谊;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曲的聆听与学唱,为后面歌曲演唱上的处理做铺垫。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合歌曲内容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现这一乐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编创拍手的节奏等,以突出“伸出你我的手,我们做朋友”的主题,增添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合唱能力强的班级,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借助课堂乐器辅助掌握音准。演唱这一乐段时,要把歌谱中的力度变化唱出来,以表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对友情的呼唤与珍惜。

5、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根据歌词的内容编创动作,如拍手、挥手以及围着圈,手拉手前后摇摆等动作;用前四小节为歌曲增加引子和尾声,如引子用慢速、弱的力度演唱两次,表现对友谊的呼唤,结束句用半音上行转调、渐强的力度演唱三次,最后以渐慢的速度、强力度结束,把歌曲推向高潮,突出“我们是朋友”这一主题。

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谊为主题的通俗歌曲,引导学生在节奏、旋律和情绪上作对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介绍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贝多芬,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生平简介、音乐作品及创作背景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从聆听学生熟悉的贝多芬的作品,如:《欢乐颂》、《献给爱丽丝》等人手;还讲述贝多芬的童年故事,或者结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月光曲》进行导入,配以形象的图片;结合教科书上呈现的贝多芬的形象,让学生初步认识贝多芬,为进入中学后深入了解贝多芬打下基础。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或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与和平”思想内容。演唱时,注意唱准、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并提示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崇高的情感和高亢有力的声音来演唱。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教师结合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故 事,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中所包含的乐观、顽强精神。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欢乐颂》的主题,分别采用了独唱、重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主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在重唱时先由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演唱,后加入了女高音。聆听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并在反复聆听中充分感受人声及合唱的魅力。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欢乐颂》主题,表达对“自由、平等与和平”的赞颂。先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用怎样的音色和力度能更好地表达赞颂的情感?然后给学生时间尝试。教师还启发学生采用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的形式来演唱,如:第一、二遍分别由男女声领唱与齐唱,第三遍全班同学起立齐唱。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深远影响。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第3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做“活页习题一、二、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小组回忆这单元共学唱了哪些歌曲?

2、全在伴奏下复习歌曲。

3、分形式表演唱。

4、生完成第7课活页习题一、二、三,师生共同订正。

三、全课小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第四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2、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懂得保护益虫。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说话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要了解蜻蜓、认识陶行知都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教学难点

了解蜻蜓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捉、放)。

二、新授

(一)学习2~6自然段——谈蜻蜓的食物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陶行知看到孩子们捉蜻蜓会想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思考:陶行知是怎样劝孩子们的?

(1)引导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句子:“他停下脚步,„„吃什么吗?”重点理解词语“慈爱”,“抚摸”。

(3)指导学生读句子。

(4)汇报孩子们是怎样回答的,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5)出示句子 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体会一下哪一句更好。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

(二)学习7~10自然段——谈蜻蜓的结构

1、出示阅读提示:默读7—10自然段,画出蜻蜓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功能。(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汇报。

(1)课件出示蜻蜓眼睛图片,了解蜻蜓眼睛特点及功能。

(2)引导学生质疑。如蜻蜓点水、吃尾巴等问题。

(3)适机补充资料。

(4)指名读第10自然段。

(5)引导学生介绍蜻蜓。(以蜻蜓自述的方式或小小解说员的方式进行介绍。)

(6)引导学生思考:陶行知为什么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三)学习第11自然段——放飞蜻蜓

1、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陶行知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指名交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出示句子。

(3)指名读11自然段第2句话。

2、指名读。思考:孩子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体会。

(2)教师引读。

(3)创设情境(播放音乐)你想对空中放飞的蜻蜓说什么?你想对陶行知说什么?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实践

同学们可以继续收集与蜻蜓有关的知识,制作一份蜻蜓小档案,一周后进行展示。板书设计

放 飞 蜻 蜓

吃害虫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想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一是读:通过个别读、集体读、默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陶行知先生的美好品质,以及文中孩子们情感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人人获得情感的体验;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人人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还原语文课堂高效的、扎实的、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课堂本色。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给学生种下一颗种子;教给学生学到一些知识;跟学生共同经历一个过程;为学生埋下一个动因,这是我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第五篇: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牛文娟 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特点。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陶行知如何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启发孩子们放飞蜻蜓。教学难点:

了解蜻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懂得保护益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谜语导入。

1、谜语导入。

2、检查词语。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捉蜻蜓”?他们捉到蜻蜓时的心情怎样?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要把它放飞呢?(在课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这么大的转变,原因就是陶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那么陶先生与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一找陶先生与孩子们关于蜻蜓的哪些知识?并画出来。

(一)、蜻蜓吃什么?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在谈蜻蜓吃什么?2--6

2、蜻蜓吃什么呢?出示: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吃食)

3、(出示图片)认识孑孓 :了解词义。蜻蜓在空中飞,怎么能吃到水里的孑孓呢?(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蜻蜓的幼虫也生活在水中,蜻蜓的幼虫吃掉蚊子的幼虫。)

4、补充知识。

5、大家有没有发现,蜻蜓吃的虫子都是——害虫,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陶行知有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呢?(没有)他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陶行知的话。

出示: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指名多人读,读出反问的语气,从陶行知说话的口气,你听出了什么?(亲切、和蔼,民主„„)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陶行知啊。(板书:和蔼可亲)齐读

6、快速读读2-6自然段,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 陶先生的和蔼可亲? 出示: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请你读读这句话,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慈爱地抚摸,很慈祥地很亲切地抚摸。一般谁会对你抚摸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抚摸表示他们对你很——喜欢、关爱,这里是陶先生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多慈爱可亲的陶先生啊。)你可真会读书。

7、你还从哪里感受到陶先生慈爱可亲?

出示:“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

请说说你的感受。(陶行知可是一位有名的大教育家,这时他正拉着孩子们的手坐在田间的土路上,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陶行知啊。)你真细心,从两个动作读出了陶行知的和蔼可亲。请你读读这句话。齐读。

8、在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陶行知面前,孩子们表现得怎么样?(很认真、很专心、很活跃。)你从哪里看出的? 出示: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什么是七嘴八舌?很多人抢着说,争先恐后地说。你能再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吗?我们来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9、多活泼的孩子,多慈爱可亲的陶先生。我们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二)学习7-10自然段

1、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接着他和孩子们还谈了蜻蜓的什么呢?(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3、出示蜻蜓图:同学们,看,这就是蜻蜓的尾巴,谁来描述一下。(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这独特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4、知识补充:你知道它能飞多快吗?它每秒可以飞40米,比火车还快,而且啊,它还可以连续飞行一小时不着陆。蜻蜓的飞行能力怎么样?真高超啊。因此,蜻蜓还被评为为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这一切都离不开蜻蜓尾巴的作用,一起来赞赞这奇特的尾巴吧!齐读。

5、引读出示:据说,蜻蜓的尾巴还有这样的特点呢?——在它饿极了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还会长出来。

(1)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你从哪个词看出的?(据说)据说的意思就是——听说,传说,不一定是真的,那么这个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陶行知对这个知识没有深入研究,也只是听说,所以他在跟孩子们讲的时候,用了“据说”一词,多么实事求是,多么严谨的陶行知啊。

(2)有谁知道“吃尾巴”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课前查阅了资料,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蜻蜓交配时,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看起来像“吃”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3)简介蜻蜓点水。

6、陶行知还跟孩子们谈了蜻蜓的什么呀?眼描述蜻蜓眼睛的特点、作用。解释成千上万,四面八方,说说含有数字的词语。用一个词形容蜻蜓的眼睛。

7、简介复眼。

多么独特的眼睛。真厉害呀,前后左右都能看到,你的眼睛能吗?(不能)其实还不只如此呢,蜻蜓在快速飞行中,能清楚地看到9米以外的虫子的各个部分,比如虫子的头,脚、眼睛等等,而且它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这样明亮独特的大眼睛最方便它——捉虫子了,也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8、听了陶行知对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的介绍,你想对蜻蜓说什么?(你吃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眼睛真大,真奇特。你本领真大„„)

9、陶行知先生仅仅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的知识吗?(找出省略号)你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对照图片,了解的关于蜻蜓的知识。

(三)认识陶行知

1、这么多知识,都是谁告诉孩子们的呀?——陶行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会认识更加让人敬佩的教育家。

出示:(1)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能说说你的感受吗?(陶行知心地善良、有爱心)是啊,多爱护小动物啊,生怕蜻蜓遭到了一丁点儿伤害,真是小心翼翼啊。我们一起读。

2、你还能读出一位怎样的陶行知? “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

谈谈你的感受。(师:为什么要举得高高的?想让孩子们都看得清楚。可以看出什么呀?)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的陶先生啊。指名读。

3、听着陶行知的讲解,孩子们都---入神了,他们此时可能想些什么?

(蜻蜓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赶紧放了蜻蜓吧,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呀。)

4、出示: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 “把他放了,好不好?”

指名读。陶行知完全可以自作主张放掉蜻蜓,为什么还要与孩子们商量呢?(想知道孩子的想法,想让孩子自愿地放掉蜻蜓)陶行知对孩子怎么样啊?真尊重。我们一起做做这个受人尊重的陶行知吧,齐读。

5、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孩子们这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放飞蜻蜓了。齐读出示: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这动人的情景就是——放飞蜻蜓

6、同学们,孩子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放飞蜻蜓啊?蜻蜓是一种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

如果这样的话,课文到第6自然段就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第7-10自然段这么多呢?

陶行知没有一本正经地教育孩子放飞蜻蜓,而是耐心地跟孩子们讲解蜻蜓的知识,让孩子们了解蜻蜓、喜欢蜻蜓,从而自觉地爱护蜻蜓,最后放飞蜻蜓,这就是——循循善诱。(板书:循循善诱)

7、这样的陶行知,我相信每位同学都很喜欢,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关爱孩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陶行知,让我们充满敬意地称呼他,陶先生。

旁边是陶先生的两句名言,也是陶先生的座右铭,我们一起再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四块糖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三、总结延伸

1、谈收获。(蜻蜓的知识、爱护动物、课文的写作顺序)

2、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就大家就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

3、小结:孩子们放飞的不仅是蜻蜓,还有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更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四、作业

1、有关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四块糖的故事,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2、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还有哪些昆虫事是人类的好朋友呢。

板书:

放飞蜻蜓

食物

和蔼可亲

蜻蜓

尾巴

循循善诱

眼睛

下载放飞蜻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放飞蜻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 赣榆县沙河二小 庞绍勇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对话;......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直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捉到蜻蜓时高兴的心情,也体会到了放飞蜻蜓时,孩子们急切的心情。是谁让孩子们那么急切的......

    《放飞梦想》教学设计

    《放飞梦想》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感受“梦想催人前进和奋起”。 能力目标 2树立自我成长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心中都充满阳光,珍惜现在的美......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初......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朱湾小学单其如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2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2010.3.20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一个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对色彩鲜艳夺目、活动的东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片段针对学生的心......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课文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富有启迪意义。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逐渐深入探究。2.引导学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