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括号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时间:2021-01-17 14:4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括号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括号教学设计》。

第一篇:中括号教学设计

中括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括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括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

二、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⑷实力比拼

用递等式计算

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14页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中括号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正确进行含有中括号的简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将几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快速说出下列算式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59-22×111000-725+225

1200÷400×30(105+245)÷25

(指名口答其中两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新的内容——中括号。(看书本图片)

二、观察思考: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门认真观察,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每辆车装5顶大帐篷,一顶小帐篷可以坐12人,一顶大帐篷多坐6人。

2、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3、答疑解惑,激发热情:

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它。

三、探索新知:

1、教师参与,提出问题:

师:一所学校360名学生,全部用大帐篷要多少辆卡车运输?

2、合作交流,尝试解决:

师: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列出算式。

3、汇报算式:

12+6=18(人)

18×5=90(人)

360÷90=4(辆)

答:要4辆卡车运输。

4、你能将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吗?

(1)学生独立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2)展示交流算式:

第一种:360÷(12+6)×5

=360÷18×5

=360÷90

=4(辆)

第二种:360÷(12+6)×5

=360÷18×5

=20×5

=100(辆)

5、针对两种不同结果的综合算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6、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一种:当算到360÷18×5时,运算顺序错了,应该先算除法,后算乘法。因为乘法、除法属于同一级运算,计算时从左往右算起。所以,360÷18=20,20×5=100。这样一来就跟第二种一样,但第二种也是不对的`。

第二种:虽然运算顺序以及每一步的计算都是正确的,但与分步计算的结果不一致,也是错误的。

7、启发学生再看看分步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再与综合算式进行比较,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8、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算式360÷18×5中要先算18×5。要先算18×5就得请括号帮忙,但是在算式中已经有了一个小括号,不能再出现一个。那么,就请中括号来帮忙。

9、修改算式,再次计算:

360÷[(12+6)×5]

=360÷[18×5]

=360÷90

=4(辆)

10、小结运算顺序:

在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在每道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320-170)÷90340-240÷20×5

630×[840÷(240-212)][458-(85+28)]÷232、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

120÷(8+4)×2400÷(51-46)×8

120÷[(8+4)×2]400÷[(51-46)×8]

看一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算出得数比一比。

3、下面的题做得对吗?不对的请改过来。

540÷[(9+6)×6][7+(7÷7)]×2

=540÷15×6=[14÷7]×2

=36×6=2×2

=216=44、将下面的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再算一算。

(1)26-14=12(2)47+49=96

12×8=96240-96=144

672÷96=7144÷24=65、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18236=1

五、总结感悟: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

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

第二篇:《去括号》教学设计

《去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前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有关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具体题目的运算中,能利用有理数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探索出去括号法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去括号法则的探索,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获得发现成功的愉乐体验,领略数学法则的美妙。

二、习任务分析:

1、本节教材所处的位置及前后联系:

去括号是初中数学七年纪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求值及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有理数乘法分配律在代数式中的延续和应用。同时,去括号又是合并同类项及求代数式值不可缺少的一步。它是学生学习代数式运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2、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具体问题情景的引入,使学生明白去括号的必要性,然后利用有理数乘法分配律进行具体推导,探索出去括号法则,最后通过做一做活动,使学生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应用,能熟练地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有关的问题。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去括号法则,会准确地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

教学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式子的去括号方法。

教学关键: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是有理数乘法分配律的正确运用。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和掌握了有理数乘法分配律及整式的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及整式的加减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具体计算中碰到了括号问题。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故他们明白去括号是我们进行整式加减法运算的必不可缺少的步骤,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利用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探索出去括号法则,能应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设计:为了圆满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节教学采用发现—探究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括号问题,然后利用有理数乘法分配律探究出去括号法则,并能熟练地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设计:为了突出本节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的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教学主要采用引导、观察、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括号问题,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探究出去括号法则,理解并掌握之,并能应用它进行整式的运算。

学习方法设计: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观察、探究的重要性,从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利用乘法分配律探究出去括号法则,理解掌握去括号法则,会应用去括号法则进行有关计算,并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教学媒体设计:本节教学主要借助于教学课件展示问题情景,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中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课件,展现用火柴棍摆正方形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算式中有括号存在。使学生体会到去括号的必要性。

二、探究问题,探索去括号法则。

1、教师提问:上面展示的问题中有括号存在,影响我们的运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提出去括号问题。

2、学生活动:利用乘法分配律探究去括号法则。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乘法分配律,然后指导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探究,学生通过对原式和结果的观察比较,探究出去括号法则。最后教师加以明示,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做一做,熟悉法则。

1、学生探究出去括号法则后,教师讲解例题。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步骤。

2学生做一做:计算下列各式(略)。通过学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去括号在整式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能熟练地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有关问题。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学生完成课本P110随堂练习题目。进一步熟悉去括号的方法步骤。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检查,发现学生运算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及时加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明确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2、括号前面的符号,它是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是否变号的依据。

3、去括号时应该将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一同去掉。

4、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第一项或前几项的符号,而忘了改变其余项的符号。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110习题3.6 1—3题。

2课外作业:复习本节内容,熟记去括号法则。教学后设计:

通过本节的教学活动,使我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要教师积极引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探究出问题的规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的知识,理解掌握知识,能应用新知识熟练地解决有关的问题。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 高盐生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去括号》教学设计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

高盐生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括号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道理。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完整地叙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感受“先乘后除再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道理。

教学难点

握含有两级运算并且有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括号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在“冰天雪地”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继续进入“冰天雪地”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准备题】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两种方法解答)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老师:孩子细心审题,从这道题里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什么? 老师:根据这些信息写出这道题的算式: 老师随学生回答写出算式: 270÷30-180÷3 =90÷30 =3(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70-180)÷30 =90÷30 =3(位)

运算顺序: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计算96÷12+4×2说一说运算的顺序。老师:学生独立尝试并计算,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先算96÷12=8,再算4×2=8,再算8+8=16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1)计算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老师:学生独立尝试并计算,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先算12+4=16,再算96÷16=6,再算6×2=12 学生:96÷(12+4)×2=96÷16×2=6×2=12 学生: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老师:学生独立尝试并计算,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先算12+4=16,再算16×2=32,再算96÷32=3 学生:96÷[(12+4)×2]=96÷[16×2]=96÷32=3 学生: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例5】

怎样租船最省钱? 阅读与理解

老师:孩子细心审题,从这道题里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什么? 学生:一共有32人要租船游玩。

学生:小船与大船的租金不一样问题是„„

学生解答:大船每个座位5元,小船每个座位6元,租大船便宜。32÷6=5(条)„2(人)5条大船1条小船: 30×5+24×1=174(元)

学生:租5条大船,1条小船,小船会空出两个座位 学生:如过不空座位,会不会更省钱?

学生:对,把小船的2人和1条大船的6人都安排坐2条小船,还可以省钱。4条大船:30×4=120(元)2条小船:24×2=48(元)120+48=168(元)回顾也反思

老师: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什么呢? 老师:先要考虑租那种船便宜,还要„„ 答:租4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钱。巩固练习做一做: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360÷(70-4×16)158-[(27+54)÷9] 作业:11页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38+56÷7×4450+390÷130-123 209+102÷(52-35)940×[128-(154-31)] 3.下面各题看谁做得对。72-4×6÷36000÷75-60-10(72-4)×6÷36000÷(75-60)-10(72-4)×(6÷3)6000÷[(75-60)-10]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下面那位同学总结一下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后习题

1、填空

下面是小丽各科考试成绩,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语文90分、数学80分、外语70分。(1)数学比外语高

分。(2)三科平均

分。

(3)把下面几个分布式改写成综合式。960÷15=64 64-36=28

综合算式

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

板书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四篇:去括号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去括号》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 12/8/2011 PM 4:21:10

《去括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2.探索去括号的法则,概括并应用法则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感知、探索、发现、概括、应用、合作的能力。4.在去括号法则的探索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法则的探索及理解,会去括号。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负号及括号前带数的去括号的处理。教学方法: 1.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2.利用循序渐进引导、分组交流、比赛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① a(b+c)=

② 3+4X+5X-1= 2.情境导入,感知去括号的必要性。

如图所示,摆一个正方形需4根火柴棍,照这样形式,摆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引导学生探索:

结果1:4+3(X-1)

结果2:4X-(X-1)

提问:4+3(X-1)与4X-(X-1)是否相同?如何进行判断?

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去括号的内容。

二.新知探究:去括号的法则及应用

1.去括号的法则:

①.找出下列各式答案 +(-7)=-(-7)= 3+(7-2)= 3+7-2= 8-(5-1)= 8-5+1=

你发现了什

么?

②.试着将每组题中的括号去掉与不带括号的试题比较结果,看是否相等?(学生随意去括号,会发现有人结果相等,有人不相等。)A.X+(3X-1)与X+3X-1 B.2Y-(4-Y)与3Y-4+Y

C.a+(2a-b)与a+2a-b

D.m-(n-2m)与m-n+2m

提问:怎样去括号才会出现结果相等?

③.用你们发现的方法算下列各题:(比谁算得准)

A.2X+(3X-5)B.2Y-(Z-Y)+z ④.用运算规律算下列各题: A.X+2(x-1)B.4+3(X-1)C.4X-(X-1)比较B.C的结果。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符号都不变,反之,则原括号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己归纳并口述)

2.若括号前带数,则连同符号一起与括号内各项相乘。三.巩固练习:(比赛学习)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做完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1.去括号:不合并同类项 a+(b-c)a-(b-c)a+(-b+c)a-(-b-c)X-2(1-X)2(X-3)-3(-X+1)(基础差的不做)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4a-(a-3b)a+(5a-3b)-(a-2b)

3(2XY-Y)-2XY 3Y(x-1)-2X(Y+1)

(教师活动:了解学生情况,评价学生结果,纠错。)四.小结: 1.去括号时必须注意括号前的符号,去括号时应连同符号同时去掉,再决定是否改变括号内的符号。

2.若遇括号前有数时,必须连用数和符号同时去乘括号内的各项。

五.作业布置:

1.习题

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X2+2XY-Y2)+4XY

1/2a2b-5ab2-(3ab2-1/2a2b)-3(X-2Y)+3(Y-2X)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参与程度不够理想。2.法则探索过程略微偏长。

第五篇:7.《添括号》教学设计

《添括号》教学设计

黔南州都匀市凯口中学

陆道军

[教学内容]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111页,14.2.2完全平方公式中的添括号。[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添括号法则的推导;(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形;(3)理解“去括号”与“添括号”的辩证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添括号法则的推导与应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推导新知的思想,体验温故而知新的创造性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灵活应用添括号法则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 添括号法则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添括号的法则,灵活应用添括号进行多项式的变形,特别是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教学方法]探究与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学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分配]一课时。[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1 提问去括号法则 1.2 练习去括号:

(1)a+(b-c);

(2)a+(-b-c);

(3)a-(-b+c);

(4)a-(b-c).解:(1)a+(b-c)=a+b-c

(2)a+(-b-c)=a-b-c

(3)a-(-b+c)=a+b-c

(4)a-(b-c)=a-b+c 把以上式子反过来写,观察从左到右的变形,你发现了什么?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是添了括号,下面我们来讲新的知识添括号。2 探究添括号法则

2.1 添括号有什么规律?

2.1.1 观察上面①——④四个式了,等号左右两边对应的项,从左到右哪些项没变,哪些项改变? 第1 四个式了中,括号外的项的字母和符号没有改变;

第2 ①②两个式了中,括号内的两项的字母和符号没有改变;为什么?因为添的是“+()”

第3 ③④两个式了中,括号内的两项的字母没有改变,但符号改变;为什么?因为添的是“-()”

2.1.2 概括以上三点,我们得到添括号的法则:

(1)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2)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3 添括号的应用 3.1 试一试: 下列各式,等号右边添的括号正确吗?若不正确,可怎样改正?

(1)2x23x6(2x23x6)(2)2x23x6(2x23x6)(3)a2b3ca(2b3c)(4)mnabm(nab)3.2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检验添括号是否正确? 3.3 做一做: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项:

(1)x ²–x+1 = x ² –();(2)2 x ²–3 x–1= 2 x ² +();(3)(a–b)–(c–d)= a –().3.4 添括号的好处

例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1)(x +2y-3)(x-2y +3);(2)(a + b +c)2 这两道小题都是三项式乘三项式,而乘法公式是二项式乘二项式,怎么处理呢?这要求我们把三项式化为二项式,添括号把二项打包为一项,这样三项就转化为二项了。同时,要注意观察每项的符号,选择好哪二项括到括号里,才符合乘法公式的特征。

解:(1)(x + 2y2y + 3)= [ x +(2y – 3)] [ x-(2y(2y(4y2-12y +9)= x2-4y2+12y-9.(3)略

小结:这两道小题,通过添括号处理以后,三项转化为了二项,利用乘法公式就可以计算了,进而知到添括号的好处。4 练习

课本111页第1、2题。5 小结:通过对添括号的学习,使我们又进一步地认识到负号不能轻易忽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括号、添括号等都要注意变号。6 作业

课本112页第3、4题。

下载中括号教学设计[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括号教学设计[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明确使用中括号的必要性;知道含有中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计算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书写及运算顺序......

    “中括号”教学片段及反思

    “中括号”教学片段及反思 中括号是数学中的一种符号,以往的教材是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引出的,即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后发现单用小括号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必须运......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去括号与添括号(2)》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添括号法则。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地添括号。 教学分析 重点:添括号法则以及根据要求添括号。 难点:括号前是-号时......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教学设计

    介绍:整式的加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算,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整式的加减实质上也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综合运用.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错用法则的现象比较普......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3)、学会利用列一元一......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判别解的合理性。(2)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的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解带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且知道解方程的每一步依据。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2)、过......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去括号与添括号(2)》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添括号法则。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地添括号。 教学分析 重点:添括号法则以及根据要求添括号。 难点:括号前是-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