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心得体会
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心得体会
2011年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本学期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
我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即不识字,也听不懂老师的话,所以我们一年级在本学期快结束时才真正进入了“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中来。虽然时间很短暂但对此次教学改革感受颇深。
起初对学讲稿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真是一头雾水,在看完校长写的学讲稿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后才明白其实就是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用通俗的话讲学讲稿就是课前的自主学习,不过学讲稿是一种有效落实在书面上的课前预习作业。较之以前的预习作业来说学讲稿显得更细、更精、更清。
细——是指教师要将一课授课内容细致的给学生梳理出来,设计成习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去学习。精——是老师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有效学习而编制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一个是一个。清——是学讲稿必须诛仙清清楚楚,让人一看就知道哪些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必须训练,哪是重点,哪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清清楚楚的去学习。编制学讲稿时,细、精、清做的得越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我们的课堂效果也越好。
从前我的教学就很提倡预习,因为,预习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老师不可能教给全学生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而自学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小抓起,在领导的带领与指导下我们把学生的预习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充分了,使每次的预习都实实在在的落在了纸上,这便是是我们今天进行的“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
本学期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每一位老师的课都使我 颇受感触,虽然不是每节课都算得上好课,但每节课都有我要学习的地方。他们在用学讲稿时有的很牵强的在执行着一个个环节,有的很巧妙的融合在课堂,使学生轻松的学完了该学的知识,有的完全展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计我在王校长,李校长,还有刘主任的指导下参加了两次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深深的体会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所教的是一年级,一年级学生虽然不认识几个字,在预习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但这也 没有阻碍我这个教一年级的老师紧跟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我 跟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懂得一年级孩子比较特殊,一定要在家长的监督和陪同下才能完成学习,才能逐步养成学习习惯。所以每次的学讲稿都要辛苦家长去带领孩子一道道去完成。
在第一次用学讲稿上课时,由于学讲稿设计的很粗糙,根本够不上校长所说的细、精、清,这三点,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跟老师配合的就不是很默契,课堂也很拖沓,很多知识点没有完成,领导听完课后给了很多的建议和指导,当第二次使用学讲稿时,在刘主任大力的指导和帮助下才我才完成了一份让校长满意的学讲稿,虽然在课堂上还不是很好的跟学讲稿融合,但是两位校长和主任给了宝贵的指点,明确了我今后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学讲稿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老师认真的设计了学讲稿和教学设计,学生的预习才能充分,才能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会更精彩,因为通过学讲稿学生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针对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预习后不仅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提高思维能力,课堂效率会才大大提高,老师教的轻松了学生学的也会轻松。
虽然在我两次教学改革实验课我上的都不算成功,但使我明白了有尝试就有发现,有经历就有进步。我想这为明年的教学也做了坚实的铺垫,“我将会在明年的教育教学中更加自信更加稳健的走好学校贯彻的“学讲练70分教学模式”改革实验。
三小:李言 2012.1.10
第二篇:地理学科“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地理学科“讲练结合”教学模式初探
刘明杰
在中学的基础教育中。高中地理是重要的学科之一,但是,高三的高考,高一的会考,又赋予地理一定的地位和重要性。如何应对高考,如何在高一会考中取得优良成绩,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义不容辞承担责任。在近一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讲求“讲练结合”,对于地理学科、尤其是目前的地理学科,同样讲求“讲练结合”,现总结如下。
1. “讲练结合”贯穿于备课设计中
高一地理的第一册课本,牵涉很多理解性的知识,不讲不行,不讲透不行,学生不理解更不行,讲是主要的,但是,只讲不练也不行。讲完以后,学生当时理解了,下了地理课,学生就又忘了,需要有一种强化记忆,强化理解的方式来巩固课堂知识。如何训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老师在课前备课时,就应事先设计好训练方法,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只有在备课过程中,把训练的东西设计好,才能在课堂训练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 “讲练结合”贯穿于课堂设计中
首先,是授课的讲练结合。我在每节课导入课堂以后,就利用电教媒体,将训练题目投影于屏幕上,总题目就叫“自学导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几分钟以后,进行问答式讲授。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课题录像,课件,老师进行讲解。每节课最后5分钟到10分钟,都要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利用多媒体,采用填空选择的形式,提问学生,考查学生掌握情况。使学生当堂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其次,是作业的讲练结合。鉴于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地理作业很多时候当堂完不成,课下需用部分时间来处理,而且靠学生自身能力,仍有个别题目处理不好,这就要求老师要么在课堂上、要么在自习课上,进行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最后达到完全掌握。辅导学生作业成为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巩固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完善和补充。
再次,是课堂小测的运用。这是一项我认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态度也不一样,各种思想的影响加上学业上的众多负担,有些学生很少花心思在地理上,教学效果无法体现,长期下去则成问题。课堂小测则成为检验和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巩固的很好手段。我让每人准备一个小测本,以周为单位,每周一次,利用课前几分钟,对前几节课的内容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让学生及时作答,不抄题,只写答案。形式迅速灵活,然后及时公布答案,同座位互改(红笔),收上作检查。做得好的予以表扬,差的予以批评和鼓励。由于形成习惯,很多学生甚至喜欢上这种形式,尤其对差生或懒者,促进很大。
3. 读图技能训练
地图是向学生传递地理信息的媒介和载体,这也是地理的学科特色,地理测试考察中便有大量的读图分析题,而这些,却又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成为长期的薄弱环节,所以说,要想取得好成绩,掌握好地图的运用是关键。
读图能力的关键,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对照课文阅读地图.一般学生的读书训练优于读图训练,而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其读书能力也优于读图能力.故训练应从读书入手,由书到图.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先在地图上对课文描述的地理事物进行定位,•然后借助地图把课文中描述的地理事物如:位置,轮廓,地形,河湖,•城市等地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分布观念.这就是通过读书辅助读图的过程.第二步,是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照地图默述课文,起初分题叙述,如位置,地形,资源等,逐渐发展到综合叙述自然区域和人文地理特征,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途径和措施等.而第三步则是引导学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学会独立使用地图去认识事物,•培养良好的地图思维,增强读图分析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科成绩。
4. 复习期的讲与练
地理会考是高一年级会考科目之一,如何做好复习工作,对学生能否顺利通过会考至关重要。根据课时安排和会考复习需要,在会考前有近三周时间进行复习,如何利用好这宝贵的三周时间,使之能行之有效又不至于沉闷,讲与练便意义凸现出来。
首先,是课前训练,我根据考试纲要编写了一份以填空、选择为主要形式的复习提纲,内容详细,根据复习进程,事先发到手中,要求上当节课前完成,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复习。
其次,是课堂训练,一上课就小测,测当节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然后是互改、评、讲,其间对某些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小测也可找出后进生和薄弱环节,以便及早解决问题。
5. 后进生辅导中的讲与练
后进生辅导,一般放在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一节,主要形式是前半节课是学生自习,后半节课是小测,成绩达标可离开,太差者,留下继续,总的原则是督促他们读书,因为这些所谓的“后进生”除个别外,普遍是因为懒,不重视或方法不当而造成。只要限定有时间给他们看书巩固,就会有提高。
地理教学模式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采用的“讲练结合”模式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学-导-练”教学模式
“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好课程、开足课时,在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要求的课时已远远不足,造成“时间紧,任务重”的一种局面。因此学校进一步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分析,同时还发现学生通过这种“赶大集”式的展示,缺少有序性;学生的一些学习习惯太随意,缺少规范性;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缺少聚焦性;存在一些作秀的东西,缺少实效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练得少,缺少高效性。我们组织了课堂检测小组随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抽测,有的课堂中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让检测领导和授课教师大吃一惊,课堂效率低下。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多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还是表现在被动的听,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得不好。
(二)学生练得太少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关注不够,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没有得到保证,学生练得太少。一方面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当堂巩固重视不够,一方面说明部分教师把知识的巩固寄希望于学生在课后完成。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比较关注自己讲得怎样,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
二、“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确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确立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导学案的编制,突出“一个坚持”,着力“四个关注”,达到“一个目的”,凸显“一个核心”。突出“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着力“四个关注”,弘桥中学
2“学-导-练”教学模式的优势
“学-导-练”教学模式,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了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整体水平。教师在学,导,练的过程中处理好“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增强开展有效、高效教学研究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构建有效、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学:自学。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
“自学”可以改变以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的理念是“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学生身动,更要求学生心动和神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导-练”教学模式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
2、导: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内(班内)交流讨论,目标形成阶段。
在“导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与学同步进展。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他的现有发展水平。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心理上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定势,有利于他们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当众演示,解决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延伸,引导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练:巩固、拓展练习
巩固练习:做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解决问题。拓展练习: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拓展教材内容的不足。学生小结:对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掌握方法要领与重点。
“学-导-练”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整个过程学生要不停的“学”,教师智慧的“导”,充满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同时确保了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从根本上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导-练”教学模式,变“跟我学”为“我要学”。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第四篇: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初探
电气技术学院 张红梅
2015年12月13日,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胡格”教学模式专题讲座,培训授课的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高吕和教授及其团队。高吕和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从这次培训中,对我自身的课也有了一些启发,现就我所教课程《自动检测技术》按照胡格”教学模式的思路整理出来一些改革的实施方案,现就这个改革方案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大力发展的好时机,但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力培养单一,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重组不彻底,现在一些课程改革还是“换汤不换药”,难以形成真正的项目课程。三是教学方法传统,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教学转型的关键是教师队伍转型。2014年,引入德国巴符州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独创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彻底改变课堂形态,把能力模型、课程大纲和方法大纲进行有机融合,以成熟的教育项目为蓝本,开发既符合德国标准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项目。我们借鉴这一模式先从教师团队建设入手,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培养教学转型带头人;同时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务安排带来的新挑战。一年多来,我们进行了相关教学实验,从初步实施效果看,教师团队的理念更新彻底,教学能力提升明显,教学设计思路开阔,教学手段多样,团队合作精神意识强烈。
一、实施目标
(一)职业技能培养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型
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身心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以及知识、技能、经验、合作、交流等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一切内容,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结合目前中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与就业现状,胡格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班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和较深的专门化职业技术能力为目的,务使学生具备快速的岗位适应能力、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更重要的面对未来职业发展及变迁应具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学科课程体系向项目课程载体的转型
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进程来看,还没有真正摆脱学科体系,只是把某几门专业特性较强的课程改为理实一体化课程或者项目化课程等,没有完全结合职业活动岗位或企业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内容的组合和课程模块建设。胡格模式改革试验班引进胡格成熟的“手动冲压机”教学项目作为第一年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保留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课程(文化基础课)的门类、课程标准和课时的要求,逐步贯彻统一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学科知识型的课程也可以尝试自主学习,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教学方面,建立项目课程体系,从课程和教学两个方面完成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建立,实现有独立工作能力、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现代职业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完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
(三)传统教学法向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转型
有了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项目课程体系,还需要适合的教学方法。胡格模式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基本教学原则,学习活动引用不同的学习法如独立工作法、扩展小组法、处理文字标记法、交头接耳法、旋转木马法、关键词标注法、搭档拼图法、可视化法、卡片复习法、魔法盒法等。教学实施方面逐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有效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师角色转型,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二、实施过程
(一)教学团队培训
计划在仪表教研室挑选6名优秀教师组建成胡格教学团队。2名教师来自专业理论教师队伍,4名教师分实训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培训有三类内容,一为培养目标内容的表述,即围绕培养目标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二是团队培训,改革试验班的运行需要做好教学团队和学生学习团队的建设,培训如何建立团队及有效开展团队活动。三是教学设计培训,以机械类专业某个项目为载体,培训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标准制定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这是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统领。在学校安排下,教学团队成员与教学主管部门、企业行业专家一起商讨、分析、确立本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独立、负责任(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这是课程开设、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教学团队成员参与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面对面地与企业人员交流沟通,掌握一手资料,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重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化能力,增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三)项目课程开发
教学团队在专家的指导培训下,对专业知识及课程内容、形式进行编辑修改,形成完整的汉化版项目课程教材。同时依据要求与本校实际情况,编制学生用的学习材料。
开发编制项目课程。第二年专业课程由教学团队结合本校情况独立开发。
(四)教学组织实施
教学场景构建。调整实训基地的布局,专门设置胡格模式的教学场所,授课区和技能训练区融为一体。
教学组织实施。第一步,团队商讨、消化并吃透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预设教学效果;第二步,分工实施,组织编写学习材料、编制教学流程及内容、精心制作课件、充分准备辅材等;第三步,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培养能力;第四步,进行效果分析、总结反思。
三、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学校挑选最优秀的教师参与该合作项目,并将之纳入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千方百计自筹和争取项目经费与教学设备资金,为胡格模式改革试验班教学团队培训、课程开发、团队活动、课题研发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经济保障。
(二)场所保障。在实训基地扩建的同时调整规划了胡格模式教学场所,近400平方米的场地将授课区与专业技能训练区融为一体,为顺利实施胡格模式教学活动和教学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空间保障。
四、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教”有质的改变
1.热情高涨,积极投入。通过系统培训,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热情,教学团队逐步掌握了胡格模式核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进行胡格模式本土化研究工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一切“教”的环节设计都以学生好“学”、易“学”、愿“学”为准则。教师以教为乐,敬业精神有了质的变化。
2.方法手段,精心设计。胡格模式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思路,如头脑风暴教学法、调查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精心优化教学环节,一切皆为“学”服务。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定位明确,教学过程紧凑高效。
(二)“学”有质的提升
胡格教授说:“足球是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同理教学的主体是„学‟,而不是„教‟。”在其模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站,学生们都有事做,或独立学习,或伙伴合作,或小组扩展,或进行卡片复习、做小制作等等。学习站教学法让学习活动变得紧张有序,学生只有在大脑积极活动的状态下,学习才有成效。作为老师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去学习。胡格教学模式让教和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跟同年级其他班级相比,试验班较大的改观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造了班集体学习氛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二是激发了学习热情,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三是学生会学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做到会听、会看、会做、会分析;四是学生学会了协作,学会了交流与沟通,提升了协作意识与能力。在老师帮助下,团队有了竞争意识,通过协作、沟通解决问题,一起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2015年12月16日
第五篇: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教学模式解析
安字营镇“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教学模式解析
安字营镇地处三县交界地带,南北狭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教学设施落后,生源基础较差,在我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日渐凸显,开足开齐课程后,每科课时相对减少,如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及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教学效率不单单指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教学质量和成果。从教学投入与所花时间、精力、资金和资源对比,可以看出,达到相同的教学质量和成果所需教学投入越小,则教学效率越高,若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小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的成分,尽可能地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我们就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因此,县教研室提出了“六种要求进课堂”的指导性要求,(即导学与精讲进课堂、导练与自主练进课堂、导动与明显的学生活动进课堂、电教手段或教具、学具进课堂、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进课堂、学生小展示和师生小点评进课堂)为了安字营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同时也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近几年安字营镇中心校不断加大教改力度,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并结合安字营镇实际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打拼,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被动的局面依然存在。为此安字营镇中心校提出了““导讲练展示与点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字”教学模式。
一、模式名称:“导讲练展示与点评”模式(导学、精讲、练习、展示与激励性点评)
二、模式结构:
(一)六大环节:导学、自主学习(探究)、精讲、总结、训练、展示与评价
(二)六大步骤
第一步:复习回顾(或创设情境);出示目标
第二步:自主学习,掌握基础;合作探究,归纳小结。第三步:典例精讲,针对训练,释疑解惑,点拨提升。第四步:畅谈收获,完善体系。
第五步:达标练习,落实双基,实现堂清。
第六步:根据教学内容和练习情况进行小展示与小点评。
三、环节阐释:
(一)导学环节(2-3分钟)
1、可以以新颖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以复习与本节相关的内容导入新课,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同时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和要求。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10分钟)
1、学生根据学案或多媒体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初步学习任务(如阅读课本例题、画图象、作图,完成相关概念的填写等)。
2、合作探究,针对刚才的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一些一般性结论的总结与归纳,采取同桌、组内、班级等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归纳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3、针对训练中的错误小组合作,完成纠错,从而实现兵教兵。
以上环节即“先学”;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先学”之“学”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性。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三)精讲环节(15分钟)
1、对学生自学的重点内容在合作探究中仍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
2、依据例题讲类型题的做题思路和答题格式,规范书写。
3、做题方法的点拨、归纳和总结。
以上环节即“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后教”之“教”也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