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课教学
目前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极为发达的环境下,讨论其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最关键的已经不是停留在讨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中的使用了。更加有意义、也不能回避的,应当是探究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来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学习。面对洪水般的网络资源,如何不被淹没或随波逐流,保持个体对于网络中的语言、文学的思考和甄别,这一点尤为重要。
所谓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只是落实课本中的课文,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要通过我们所赏析的课文,引导学生去欣赏何为优秀的文学,何为精彩的语言。这是语言趣味、文学趣味的培养,更将变成为一个人品味的培养。如果一味地接受网络中的恶搞、无厘头语言、文学,那么它颠覆的不只是经典,更会摧毁一个人内心一些严肃、庄重的东西,甚至是某种信仰、人生态度。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语文课要承担起传承优秀语言、文学的责任。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如果不在课堂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很可能在信息洪流中迷失自己;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人云亦云,我们的脑袋也只能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在语文课上,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网络素材,进行语言上的推敲琢磨。比如可以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或者语言背后隐藏的立场、情感、观点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网络中的新闻或者文学作品。另外,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有很多自由的声音,有思想的碰撞。我们特别要引导学生用相对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审视各种声音。
在积累作文素材方面,网络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比如查找名言警句、名人轶事、新闻事件,以及评论文章等等。如果要求学生在课外能够定时通过网络积累起一些素材,那么日积月累,一定受益匪浅。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查找一些课堂所需要的文章让他们带到课堂上来使用。
总之,网络技术发达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发出了严峻的挑战。逃避不如直面。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既不能高高在上,对网络文化不屑移顾;也不能低头哈腰,全盘接受、拍手称快。只要我们保持对汉语言文字的尊重、热爱,并引导学生提高鉴别能力、阅读趣味,那么,网络与语文一定能和谐相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