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

2021-12-16 20: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

系(专 业)别: 历 史 学

毕 业 年 限: 2022年

学 生 姓 名: 王 锐

指 导 教 师: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制

年 月 日

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

王 锐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学)摘要: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国学素养。随着教育的改革,国学教育的不断提出,“国学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校也开始开设,因此,针对这些开设现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现实状况,尤其是西部农村小学,通过对西部农村小学已经开展国学教育进行的调研发现,这些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国学课程,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有一些学校开展国学课程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没有正式的国学课、缺乏专职教师、学习方式单一等。本文通过研究西部农村小学开设国学课程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西部农村小学顺利开展国学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学课程;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现状;对策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Curriculum in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

Pei li Zhang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gansu 741000,China)

Abstract: Sinology i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but also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sinology educ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sinology ,sinology education is aimed at cultivat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sinology quality.With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proposal of Guoxue education ,”Guoxue curriculum” has been opened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cross and country.Therefore, in view of these opening phenomena, we need to hav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its actual, especially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The investigation and discovery of the Guoxue education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But there still some schools to carry out sinology curriculum work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such as no formal sinology class, lack of full-time teachers, single way of learning and so on.Based on to find out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sinology course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Key words: Courses of Guoxue;Conventional culture;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inology education;Countermeasure.目 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农村小学开设国学课的意义

三、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四、西部农村小学中开设国学课时存在的问题

五、西部农村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建议与策略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国学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沉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宝贵的教育资源。目前,教育学界对“国学”内涵界定的基本共识是:“国学”的名称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是西学东渐后产生的名称,所谓国学也就是“中学”,从狭义上讲,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以文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最普遍的观点是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而国学教育是以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1]

随着经济不断地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社会道德却严重滑坡,精神层次有待提高,各种社会不良风气蔓延,此时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寻回民族的根,将这根深埋人们心中,可以使得整个民族的素质得以提升,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对维持社会秩序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所培养出的文化教养和公民道德素质息息相关。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学教育,小学生不仅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西部农村小学为例,在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下,目前该地区的部分小学在开展国学教育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落实。在此,基于对该地区近5年已经开设的国学课程进行研究,目前小学开设国学课程的形式、内容以及程度,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农村小学开设国学课的意义

国学教育的内容是以中华传统学术文化为基础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中,更多的培养文化意识与国家认同意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学在现如今的价值当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教育之首,德育为先,教育的基础是德育,而德育是教育的结果。小学是教育阶段的开始,这一期间,小学生很容易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知识,通过国学教育当中的国学经典来教育小学生,可以让小学生从小接触国学经典的德育资源,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现如今大家流行学习国学,推广学习国学,不是说复古,以及安于故俗,而是从中归纳总结,学习优秀文化,弃之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国学教育有助于道德人格和道德信念的发展,而且对于发展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上有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不断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因此,继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要求,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以及教师培训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2]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随着千年沉淀形成了国学经典,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国学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不可分割。在现如今,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小学时期,开设《国学》课,可以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所学内容多,目标性强,较为复杂,插入点多,社会功能性和塑造性强,在素材来源上有着丰厚的民族内涵,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小学生从小接受这种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好的培养其文化涵养,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继承传统文化,防止文化危机

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文明沉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璀璨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民族延续的核心和根基,于国家而言,是存亡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几年,文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各种争端,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着冲击并迎接着各种各样的考验。韩国抢走了我国上千年的端午节,并且中医、筷子、象棋、越来越多的中国“特产”,很快的被贴上了其他国家标签,成为他国的遗产和象征。在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面前,那些曾被我们祖先敬仰的重阳节、七夕节、清明节等节日无力抵挡,中国传统文化在逐渐变得衰弱。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克服自身危机能力不足,以及缺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现如今的教育中,从小学阶段起,开设国学课程,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让学生从小接受国学教育,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继承我国传统文化,防止文化危机。当然,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有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也要有现代意识,在继承文化的同时,留精华去糟粕,让中华传统文化朝气蓬勃,展现其生机勃勃。

过去的几年中,不少中小学进行了诸如诗文素养教育、国情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考察、影视文化教育等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这些活动仅限于学校课程之外的延伸活动,且不够系统和连贯,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其教育效果远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然是“主旋律”,就应当寻找一种核心的支柱性的载体,在中小学的各学段持续、系统、深入地进行。这种核心和支柱载体,就是在中小学设立作为校本课程的《国学》课。这门以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课程,其内容多,继承性强,目标性强,切入点多,具有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门课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经典内容和多种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大餐”,有效地培养学生说、读、写的能力,铸造学生的“民族魂”和“中国心”。[3]

(三)丰富个人内涵,培养健全人格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经历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小学生丰富个人内涵,培养健全人格。

国学课程的载体是以国学经典为主的,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美德,拥有很深层的民族底蕴,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以及民族智慧。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言必行,行必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这些都是国学文化中传递的文化魅力,是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这些国学经典中拥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从各方面展现出内在美,体现道德智慧和品德修养,在人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

在小学开设国学课程,对于正容易接受知识的小学生来说,这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国学经典中包括的人生格言,充满着民族智慧,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获取精神力量,逐步建立自我的精神境界。例如国学经典中所传授的“仁”、“义”、“礼”、“智”、“信”等,给出一个道德准则,用于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中的美好德育内容,并进行教育,可以有助于道德素质的形成。在培养上,可以以国学经典为载体的国学课程进行教育,这种方式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培养爱好古文的兴趣,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更能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是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加强国学课程的培养,让小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进行学习,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孩子开始,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健全良好人格,提高自身内涵。

(四)培养传统美德,加强国家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代表着国家软实力,体现着文化凝聚力。现如今,面对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的挑战,提高以国学文化为标志的国家软实力越来越重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学带来的软实力所起的价值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此讲话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还彰显文化复兴带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对于实现中国梦而言,必须要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且国学经典是其精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引导现代社会公民的道德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实现,有着不可厚非的作用,最终提高文化软实力,而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儿童进行国学教育,开设国学课程,以国学经典中所传播的正能量去抵制社会中出现的腐败。在国学课程当中,把国学经典和学生的道德培养相结合,让学生从小接触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魅力,培育美好品德,引导人生方向,更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且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对处于当今各种文化冲击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将国学经典与时代精神融合,推崇属于中华民族所属的内在美德;加强中华民族的精神修养;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在处于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三、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

(一)国学课程开设情况

(1)缺乏专业教师

据调查访问,多数小学没有开设正式的国学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专业的国学教师。尤其在师资力量不足的西部农村地区,从调查中当中得知,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国学教育时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更严重的是部分地区,有些教师担任好几科教学,更不要说有专业的国学教师。

(2)与其他科目融杂

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可从中得知,尽管大部分的教师国学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但从调查的学校中,发现其开设的情况并不乐观,几所学校将这一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的专门课程,但教师却经常占用来上其他课,另外几所学校则是教师有意地将国学内容融入到相关学科,如语文、历史等。每个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都在进行着国学教育,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更多的是与其他科目融杂,开设的国学课反而名存实亡。

根据教育的三大要素分为教师、学生和媒介。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主动性,重视学生的需要和诉求。而在西部农村小学当中,从部分的学校考察与访问得知:在开设的国学课程中,教师基本是通过上课讲授为主的方式,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

因此,通过问答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理想学习国学学习方式的需求,比如:“更倾向于哪种形式来学习国学”,“是否愿意主动学习国学”,“上课讲授学习国学的方式的满意程度”等问题,当学生被问到更倾向于哪种形式来学习国学时,除了“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外,而大部分的学生倾向于“媒体学习”、“朗诵活动”和“其他”等丰富的国学学习方式。

(二)国学课程实施情况

随着国学的兴起,社会中有些机构为了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开设所谓的国学课堂,机构从中谋取利益,家长和学生只是盲目学习,这样并未达到国学教育的效果。而有些学校里为了普及国学,开设的国学课,也只是拘泥于形式。然而要弘扬国学,就应该将学习引向更深的思考,让国学回归高尚的境界,在西部农村小学中,教育资源都有限,所以教育部门要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目前,西部农村小学开设的国学课处于起始阶段,各方面都处于无序化发展,主要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师培训等方面。

(1)课程设置。未实现校本化,而且在课程选择上,倾向性较为严重,例如,有些小学会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以文学和历史为主,开设文学和历史课程,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

(2)教育方式。西部农村地区所开设的国学课程中,因为经济,地区,师资的原因,在课堂上,学生接受国学的教育方式很少,甚至比较单一化。

(3)教师培训。西部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较为松弛,而且师资力量很薄弱,只要是和国学相联系的课程,这些授课老师就可以进入国学师资序列。因此,学生在学习国学过程中处于盲目阶段。

(三)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情况

通过对已开设国学课程的西部农村小学的调查,部分教师误把历史知识当国学课进行。国学有着复杂的定义。现在所说的国学,即指中华民族形成自身学术文化的根基,具有完整的学术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而针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的总和所进行的教育,即是我们一般所称的国学教育。[4]

古代的语文教育也就是国学教育,与现在所学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古代所进行的语文教育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而现在我们语文教育学习的内容能称之为经典的却少之又少。

四、西部农村小学中开设国学课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学课的逐步开设,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西部农村地区小学当中,经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均衡

从西部农村小学的调查中了解,在已经开设国学课程的学校里,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数是诵读经典,如背诵或朗读一些选择《论语》、《千字文》、《三字经》等。这些经典读物中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会出现差距,学生在理解上有问题。最主要的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设置差别较大,低年级以学习经典书籍象棋等内容,高年级以背诵古诗词为主,这些诗词也是在语文学习当中所需要的。甚至在此之后有些学校的高年级不会再开设国学课程。

而且从开设的次数比较,大多数学校两周进行一次国学教育,时间跨度较久,反而让教育大打折扣。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西部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是不均衡的。

(二)校园活动开展形式单一

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校园活动形式主要是经典诵读,其他形式的活动(如画展、书法展、器乐演奏、朗诵会、国学讲座)偏少。学生参加国学比赛活动的学校只有那么几所,参与电视剧拍摄或电视台节目录制的学校更是稀少。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较强,形式单一的国学教育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当中的乐趣也是比较少的,这种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国学课程的教育。

(三)教师国学素养欠缺

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开设的国学课程只是起始阶段,国学培养模式没有形成体系,尤其是教师的国学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在绝大数学校中,关于教师的培训方面,缺少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且培训次数也少。大部分小学平均一年进行一次教师国学素养培训,而部分学校甚至一年以上都没有开展过教师国学素养培训的相关活动。并且有些教师认为所开设的国学课只是副科,没有深入认识到国学课的作用,所考察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一带而过,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引导和启发很少,更多的是以完成“任务”而已,学生在接受这种国学教育的状况下,自然就很难受到其影响。

(四)课程经费短缺

处于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这些学校的学生只是接受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很难有能力提供其他的经费来进行国学教育,在国学经费的投入上极其匮乏。而且学生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很难有能力提供学习国学的费用。由于缺乏经费,教师培训或外出进修的机会很少。当有社会的捐赠费用,也只是比较短暂的,并不是长久之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所接受国学教育的范围有限,自然学生所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深入。

因地方经费不足,许多西部农村学校出现长期缺编的情况,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也迅速老龄化。

(五)师资力量薄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强,则学校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有效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农村学习的软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交通各方面不通畅,很多教师不愿意在西部农村小学施教,尤其是在处于较偏远的西部农村小学,这些地方的环境较差,设备不足,也造成了其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学生较少,另一方面,当地教师极其少,和大城市是比不上的,大多数的人还是希望在一个好的环境里教书,并且许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太愿意到农村教学,因此,这些地方的优秀教师很快就会流失。尽管开设国学课程,那也缺乏任课的教师。

五、西部农村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建议与策略

在国学盛行的初期,有很多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传播、文学素养教育、影视教育等不同形式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这些活动只是学校课程的延伸教育,在连贯性和系统性上不够完善,比较随意。因此,这些教育活动还是不能完成想要的效果和目的。

要想积极地推动国学教育在小学的展开,并使其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轨道,应对之策是政府给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从国学的当代教育价值入手进行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和架构;必须强化国学教育的课程意识,在组织实施方面强调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原则,强调再现生活和回归生活的学习策略;应该加强对国学教师的管理与培训;农村小学的国学教育是政府职能部门不可忽视的环节。[5]此时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寻回民族的根,将这根深埋于人们心中,使得整个民族的素质得以提升,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对维持社会秩序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针对西部农村小学在开设国学课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完整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是提高国学教育质量最重要的途径。

(1)制定国学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可以设定为:把国学教育贯彻到师生学校生活实践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校园特色,让教师,家长,学生认识到国学的魅力,大力普及和开设国学课程,通过国学教育培养身心德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小学生。

(2)国学的学习,是一条漫漫长路,因而在小学六年教育中要不断贯彻,设置一个长远的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参考当前的语文教学目标,每个年级应该有各自应该达成的目标。在目标设置上要适量化,比如几年级应该学习哪些篇目,可以掌握背诵哪些篇目,当然,每一个学段的目标也要清晰量化。例如,小学中较低年级的可以设置为: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亲和力为重,进行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的可以设置为: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知力为重点,进行认知教育。

(3)最后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跟踪成果,加强影响。国学教育到底对小学生有没有积极影响?仍有人表示不清楚,或者少部分人觉得开设国学课无关紧要,部分家长觉得与升学没有关系。所以我们需要跟踪记录参与国学教育的学生,考察他们的思想、实践、学习成绩,与其他没开设国学课的学生整体差别,做出调查报告,用成果来检验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引起教育部门、学校、家长们的关注与认可。这一过程还是要进行长期跟踪。

(二)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

国学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不只有《三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传统戏剧、书法、传统剪纸、唐诗宋词等都是其课程资源。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开发者要对国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合理编写国学校本课程教材,坚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选取课程内容,让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与他们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

将国学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在小学的课表上加上一门国学课,只是开展国学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教材要选择国学经典的典籍,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也应涉及到国学方面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语文课上适量与国学经典进行结合,不仅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也可以加强学习国学内容。从实际需要考虑,既要保留传统文化,还要进行适当创新。例如,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古代的故事、传说以及书法等内容;历史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古代历史故事、人物及古代民俗文化等内容……因此,学科教学当中也可以与国学教育适量结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要注重学科之间、年级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发展性的教学指导。

(三)采取多样的教育方式

(1)国学课程的实施方法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注重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在时间安排、教学组织做到整体把握。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把国学教育和其他学科课程进行结合。当然,还要与学校各项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让国学教育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在点滴中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

(2)在课余之外,组织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感受身边的国学文化,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国学教育现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直观培养学生国学素养。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突出其主体地位,从实践中锻炼,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物遗迹,实地考察孔庙博物馆、纪念馆等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义的场所,在论语墙下诵读论语,切身实地感受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经典国学名言的含义;对有关学者专家进行专访,从而加深学生对国学的认识。以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可避免只在教室中死记硬背国学知识的弊端。[6]

(3)国学内容中有一些小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句,若一味强调诵读,将会降低学生对国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采取记诵方法的同时,就要注意多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如讲故事、游戏巩固、图片展示等,或者借助微视频制作,调动学生区域探索与均衡发展。在教育形式上,以朗读、背诵为主,辅之以点拨,同时在朗诵时加上音乐诠释表现古典诗文,激发孩子们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学子们读之、诵之、背之,不仅将许多经典故事、名言警句铭记在心,背诵了大量精美诗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砺志怡情,明理启智,从中受到了艺术熏陶和人文教育。[7]

(4)开设传统剪纸、国学诵读、书法课堂等课程,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讲授对称内容时以剪纸为教具,直观又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什么是对称。让校园活动形式丰富,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国学、受教育。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公开课、班队会、祭祀大典、竞赛、文化剧等国学活动。例如,举办多期国学公开课,邀请校外专家为全校师生讲授国学;通过举办祭孔大典,让学生能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紧抓“礼”“孝”两大德育核心主题,以阅读《弟子规》、感悟《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三部曲为教育步骤,并进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画、上下楼台阶梯等地方张贴国学标语和图画。[8]

(四)加强教师国学素养

教师国学素养培养体系化培养教师的国学素养,应从“源头”“当下”,即从师范生教育与在职教师培训方面入手。

(1)培养高校师范生的国学素养

目前,大部分国学一线教师都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所培养的国学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在将来工作岗位上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对于教师国学素养的培养应在进入学校后通过不同的形式提升国学素养,即从源头开始。一是可以在师范院校增加与国学相关的专业课,使师范生增加国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二是开展具有特色的国学公共选修课,加深学生的国学底蕴。三是可以举办一些与国学教育相关的各种比赛或业余活动,让师范生从中学国学、展才艺。通过在高校3~4年日积月累的学习与熏陶,师范生所形成的国学素养会融入到未来教师的职业技能之中。

(2)提高在职教师的国学素养

进行相关途径提高提高在职教师自身的国学素养。培养教师国学素养方面主要有教师培训、教师比赛和教师调研三方面。教师培训可以使国学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教师比赛是每个学校之间的优秀国学教师交流的有效途径。最后,教师教研也是教师提升自身国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或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如:每周小范围的校内、组内学习沟通,每月的校际交流学习,每季度派优秀教师去其他省市地区学习培训、调研,每年定期举行国学讲课比赛……以学习交流为主,相应的奖励机制为辅,形成一套规范的教师国学素养培养体系。上述措施有利于学校形成较规范的国学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与技能,更有利于实现国学教育的创新性发展。[9]

(3)教师可由社会机构的教师担任

由于现今各中学内缺乏大量专职的国学教师,就算拨调教师参与国学教育培训也难以立即投入教学,所以可以和社会上的国学班合作教学,或者聘请他们的专业教师致力于国学普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他们的优秀教师,或者以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到较为系统的国学知识。

(4)整合教育资源,整合师资结构

一方面,改变教师年龄结构。在农村教师编制管理上,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教学点多的问题,满足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要。另外还要不断坚持清理在编不在岗和不合格教师。另一方面,在政策上加大支持,补偿农村现实条件,农村教师队伍中有大量学历不合格的教师,相关部门要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学校也要及时安排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学习,确保教师队伍的基本合格。

(5)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重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在文化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不断创新,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鼓励西部农村教师不断学习,以在职学习或研修的方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学历层次。对农村教师进行定时定量培训,如1年内对每名农村教师培训不少于70学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适当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向适当的农村教师专业梯队发展。推广信息化教育,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质量。

除了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还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心理素质。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行为世范和乐于奉献精神。具体应做到:1.教师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域关于教育话题的重要谈话,了解国外教育动态,使教师明白教育事业对社会的发展,民族融和的重要性,激发自身爱校、爱生之情。2.请先模名师作报告,以他们的思想认识、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为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3.扎扎实实开展师徳师风评议工作,要设计简要明了、易操作的师德师风表,并让其他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评议,最后学校合评,通过客观评价,得出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认知,并让教师加强自我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农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自然也要一步一步加强,并以其建设为战略重点,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以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

(五)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

投入教育经费,一步一步解决物质问题。一方面实行政策倾斜。没有优先发展、政策倾斜,就无法快速缩小城乡教师差距,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学水平差、队伍不稳定等间题。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比如任教农村工资待遇福利大于城市、任职满5年以上优先调职)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并把支教情况与教师晋级晋升和工资待遇挂钩,支教期问给予教师一定生活补贴和资金奖励,另一方面增加经费投入将教师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证教师的教育经费和教师培训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配齐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保证每一所学校都是合格学校,提高公用经费标准,拓展经费来源来保证教学过程所需经费等。

六、结论

综上,国学教育的开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都不完善,比较欠缺,要想办好西部农村小学的国学课程的开设教育,需要各系统合力进行。如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的通力合作,需要建立教育的完整体系,并借助现代科技大范围传播传统文化,教育部门需要出台更多引领相关的国学教育政策,组织专家编纂适合学生学习的国学教材,提高国学教育经费,培训合格的国学教师,完善教师素养,制定系列组织方式与学习方式,录制优秀的网络课程。学校应尊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课堂教学多样化。教师应提高自身国学修养,在课堂在渗透国学知识,逐渐让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培养有人格、有内涵、素养高的学生。家长应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学校的教育进行配合,让孩子在生活中与学习进行结合,以此达到国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昆伦,李琳烨,王晓天,李娜,冯春莹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 2018,36(17):10-13.[2] 方铁名.国学经典进校园[J].半月刊,2018,119(10):47-50.[3] 陈培瑞.浅谈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J].当代教育科学,2003,18(10):14-16.[4] 杜刚.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2,29(01):11-14.[5] 王素贞.石家庄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24-25.[6] 谭诤.中小学国学教育不止于经典诵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4(8):19.[7] 陈海青.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J].当代教育科学,2003,18(06):9-10.[8] 黄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2):3.[9] 王明洁,董海伦.国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以徐州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22):89.

下载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部农村小学国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课程开设价格不菲

    国学课程开设价格不菲 前不久,内地高考状元刘丁宁从港大退学,选择回到家乡辽宁本溪,据报道,是因她想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觉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可能更适合自己对学业的追求。此说引......

    西部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五篇范文]

    西部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西方国家把科学放在语文数学前面,而我国则把科学放在语文数学之后,这一对比充分说明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因此,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常常......

    农村小学活动课程开设情况调查问卷

    《农村小学活动课程开设情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参与此次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帮助农村小学改善综合实践活......

    西部农村小学家长工作现状的报告

    西部农村小学家长工作现状的报告 景军红 朱春霞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向上的“阶梯”。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亟待解......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是一所镇所在地三轨制寄宿小学。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现就我校课程开设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

    小学课程开设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小学课程开设情况汇报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我省中小学开设国家课程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和区教育局的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联区实际情况,现就执......

    (蒋成伟)西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西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黑泉学区明德小学蒋成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加强科学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看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