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

时间:2019-05-11 22:2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

第一篇: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

鄂电大字〔2005〕16号

关于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的表彰决定 各市、州、省直管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直属分校:

自1999年开展开放教育试点以来,全省电大系统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试点实践,按照试点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为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广大教师在试点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在试点教学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特别是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和课件制作中取得突出成果的教师,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试点项目预期目标,湖北电大于2003--2004年组织开展了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评奖活动。

根据《关于2003-2004年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评奖的实施意见》(鄂电大字[2004]120号),由省电大及普通高校有关专家组成的评

审组对各地电大选送的参评论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进行初评,提出明确的评审意见;评选委员会在各评审组初评推荐的基础上,认真复核,充分酝酿,集体评议,确定论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的获奖名单及获奖等级。经学校批准,决定对龚斌《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体会》等15篇论文、《国家赔偿法》等10门课件以及获得教学创新奖的董永辉等同志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名单见附件)。

希望受表彰的教师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开放教育试点再作贡献。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论文、网络课件和“教学创新奖”获奖教师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学规律,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推动试点项目的深入开展做出新的贡献。希望各地电大以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试点要求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电大教育的新局面,为电大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附件:1.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获奖名单

2.网络课件获奖名单

3.“教学创新奖”获奖名单

二OO五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开放教育试点论文课件教学创新奖表彰决定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2005年2月28日印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2篇):

1、开放教育《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的做法与体会龚斌

2、“四轮驱动”教学模式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黄超平二等奖(5篇):

1、《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辅导初探方楚勤

2、《开放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彭素强

3、注重教学目标设计 狠抓过程环节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体会冯光耀

4、《金融学》教学创新的几点做法陈富坤

5、多媒体课件式《高级日常英语》教学模式初探刘锐玲 三等奖(8篇):

1、主动性教学模式在《基础日语》中的运用姜玲

2、《操作系统》课程多种导学方法的实践体会杨锡宏

3、实践教学在《劳动法学》中的运用与体会贾志农

4、《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模式改革的体会纪亮

5、《课程与教学论》的导学模式初探李玮

6、《思想道德修养》多媒体教学教案陈涛

7、案例教学法在《小企业管理》教学中的运用与问题李大洪

8、作好教学方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操作》课程的教学体验陈婷婷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课件获奖名单

一等奖(2门):

1、《国家赔偿法》董永辉 汤春来 王功博 汤 超

2、《植物病虫害防治》王勋建

二等奖(3门):

1、《中国通史(1)》张化斌

2、《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杨晓菊 唐洪钧

3、《信托与租赁》施斌

三等奖(5门):

1、《税法》黄超平戈红兵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汤春来 李 甦汪 刚

3、《社会保障学》张德利 龚 斌

4、《公共行政学》卫阳光 汤 超

5、《管理信息系统》千 里彭盛宏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创新奖”获奖名单

教学创新奖:

1、董永辉 汤春来《国家赔偿法》

2、李菲菲《经济学方法论》

3、刘进军《美学专题》

4、王琼《数据结构》 “教学创新奖”特别奖:

1、施斌《证券投资分析》

2、张化斌《邓小平理论概论》

3、张建华《宏微观经济学》 “教学创新奖”组织奖: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篇:芜湖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成本管理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

芜湖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业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

专业:06春工商本

科目:成本管理课时:40

时间:2007 年 9 月至2008 年 12 月教师:王鹏

总体方案:

一. 课程性质及要求

成本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4学分,72课内学时。

企业的成本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成本管理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与技术手段密切相关。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 教学资源(文字主辅教材、作业册、录音、录象、VCD、CAI、IP课件、VOD、直播课堂、网上辅导、网络课程)

(一)教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万寿义编著的《成本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录像教材,共4课时。电视课形式为专题讲授,讲解重点、难点及案例分析。由中国人民大学电教中心录制。

3、IP课件

分专题系统讲授课程,共14讲内容。(见“安徽电大在线”本课程页面)

4、直播课堂

中央电大安排2次直播课堂以配合教学进度,其内容包括各章节重、难点解答、学习方法及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题思路的提示、期末复习要求。

三. 教学主要环节(课程导学、面授辅导、平时作业、自主学习建议、小组活动、期中测试、网上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远程答疑、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期末复习等)

1、自学及面授辅导

《成本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成本管理的基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好能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适当增加自学和辅导课时,组织学生收看录像课和直播课,课时要算在自学和辅导课时中。

2、网上辅导

本课程安徽电大将利用计算机网页发布网上教学辅导,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一体化设计、课程学习重难点指导等,同时推出网上教与学讨论、Email、网上答疑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3、作业

成本管理课程本学期学生必须完成4次以上的作业。中央电大集中安排4次大作业,4次大作业将由中央电大杂志社统一下发。安徽电大安排了网上离线作业,除此以外,各分校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数次作业。要求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阅,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作业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作业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70%。

4、期中测验及其他教学活动

各电大分校应在第十周安排一次测验,考察内容为前十周所学内容。期中测验和学生上网浏览学习、视听学习、网上讨论、小组讨论、VOD点播、电子邮件或电话答疑等教学活动参与情况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30%。

5、考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和教材中带*的章节不作考试要求。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程考核要求为准。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两部分,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80%。

形成性考核成绩分为平时作业成绩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平时作业占70%,学习过程考核成绩占30%。(学习过程考核项目包括:学生上网浏览学习、视听学习、期中测验、网上讨论、VOD点播、电子邮件或电话请教师答疑,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学习记录本测定)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__________法学______________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名:

刘敬军

号:

041180

432专 业: 法 学 入 学 时 间:

2004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张竹英 副教授

所 在 电 大:

佛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二○○六年九月

目录

一、引言

二、当前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3

(一)骗助问题。。。。。。。。。。。。。。。。。。。。。。。。。。。。。。。。。。。。。。。。。。。。3

1、重复、超时救助。。。。。。。。。。。。。。。。。。。。。。。。。。。。。。。。。。。。。。。。。4

2、个别性与团伙性相结合进行骗助。。。。。。。。。。。。。。。。。。。。。。。。。。。5

3、告恶状,乱投拆。。。。。。。。。。。。。。。。。。。。。。。。。。。。。。。。。。。。。。。。。5

4、不择手段倒卖车票。。。。。。。。。。。。。。。。。。。。。。。。。。。。。。。。。。。。。。。6

(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6

1、职业乞讨现象。。。。。。。。。。。。。。。。。。。。。。。。。。。。。。。。。。。。。。。。。7

2、流浪乞讨病人的救助。。。。。。。。。。。。。。。。。。。。。。。。。。。。。。。。。。。7

(三)甄别难的问题。。。。。。。。。。。。。。。。。。。。。。。。。。。。。。。。。。。。。。。。7

三、救助管理工作中难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8

(一)思想理念上的原因。。。。。。。。。。。。。。。。。。。。。。。。。。。。。。。。。。。。8

(二)执行难的因素。。。。。。。。。。。。。。。。。。。。。。。。。。。。。。。。。。。。。。。。8

(三)相关规定不够完善。。。。。。。。。。。。。。。。。。。。。。。。。。。。。。。。。。。。9

四、解决难点问题的探索性做法和建议。。。。。。。。。。。。。。。。。。。。。。。。9

(一)开展联合行动,解决骗助问题。。。。。。。。。。。。。。。。。。。。。。。。。。9

(二)对解决乞讨人员救助问题的建议。。。。。。。。。。。。。。。。。。。。。。。。10

1、解决骗助问题的建议。。。。。。。。。。。。。。。。。。。。。。。。。。。。。。。。。。。。。10

2、解决流浪乞讨病人的救治问题的建议。。。。。。。。。。。。。。。。。。。。。。。11

(三)完善相关法规,解决执行难。。。。。。。。。。。。。。。。。。。。。。。。。。。。12

五、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的探讨

【内容摘要】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到2003年8月1日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是一个民间自助和推进法律文明的过程。法律制度的变迁使公民的权利诉求和救济渠道得以畅通,同时也给民政部门的救助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例如,对一些骗取救助,特别是恶性骗助问题、职业乞讨问题,不能不引起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还有,流动人员中的病人救治问题,也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救助对象的甄别问题;跨省对象的接送问题;贫困地区救助管理资金缺乏,以及新出现的“跑站”现象等,这都表明《救助管理办法》仍然留下了许多需要填补的法律空隙。这些都是在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救助管理 实施难点

探索性做法 对策措施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是以自愿救助为原则,以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力为目的的。然而,救助管理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甄别难、管理难、接送难、治病难、安置难”等难题,这“五难”的交叉与并存,衍生了不少更为复杂的问题。本文就对实施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骗助问题

骗助问题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救助管理站遇到的普遍难题。一些 2 不符合救助条件人员,隐瞒身份,用假名或假身份证,进入救助站要求救助,“有的被救助对象身上有1000元、2000元不等的现金。最典型的一次是,有一个要求救助的人身上竟带有两部手机、身穿西装、携带一个皮箱。”①而且这些人员已经不是以一种弱势群体,而是以一种“恶势力”群体出现的趋势。在“求助”被拒,救助站不答应其入站时,他们就躺在救助站院内或门口不走,有的装病,造成救助站见死不救的假象,有的甚至在站门口利用公用电话打“110”,说救助站对其不救助,并威胁不对其救助,他就上街偷,上街抢。这些骗助的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但通过个别人在各救助站的相遇与认识,不断串通、勾结,骗助“经验”就会不断累积和“交流”,象滚雪球一样从个别现象演变成团伙性现象,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一些团伙的头目,强迫他人加入他们的团伙,从事骗取车票和倒卖车票活动。一些人成了“跑站强人”,骗了第一站就去骗第二站„„,转了一圈又回到第一站,极大的破坏了救助管理秩序与安全,扰乱了救助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进行遏制,势必造成政府资源的被骗与流失,违背救助管理的初衷和目的。目前,骗助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重复、超时救助。由于救助条例里没有规定一个人最多可以被救助多少次、隔多久可以被救助一次,因此救助站里的重复救助、超时救助十分严重。救助管理条例规定,受救助时限一般不超过10天,事实上,很多被救助对象在救助站里远不止10天。而滞留时间长达数月的多为在当地进行诉讼的外来人员。他们以无钱为由,长期 ① 《骗车票闹事故 救助站“跑站强人”令人很头痛》 http://gd.sohu.com/20050322/n224801777.shtml 住在救助站里,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他们白天为官司到处奔波,晚上回救助站休息,救助站几成“免费旅馆”②。按规定,所有人接受救助站救助一年不能超过三次。但据了解,全国各地救助管理站三番五次要求帮助的人很多,而且还出现了试图从救助站不劳而获,以跑救助站为生的群体。这些人在多个救助站间来回跑动,重复申请救助,成为“跑站强人”,这些“跑站强人”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网络,他们相互告知哪里的救助站管理不严,容易捞钱等。

2、个别性与团伙性相结合进行骗助。骗助团伙往往是先进站内一两个人要求救助,一旦得逞,后继人员就结群而来,形成团伙势力后,就不断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不满意为由,对工作人员进行围攻、漫骂、挑衅、滋事,他们以发生口角、打架的方式引工作人员介入,这时如果工作人员稍稍碰触了他们,他们就会立即声称有人打他,躺在地上要求住院并索赔。如果不顺着他们的意思,他们就借此攻击工作人员、破坏救助站内的设施,此时一般都要在公安机关的干预下才被制止。

3、告恶状,乱投拆。骗助人员与团伙,当其骗助不能得逞的时候,就扬言威胁工作人员说:要到市政府、民政局、信访局告状、投诉。也有不少这样的骗助人员到民政局、信访局等部门告恶状,甚至打市领导的电话,不但扰乱了救助站的工作秩序,还扰乱了机关的办公秩序。他们告恶状时,他们不说去过多个救助站骗助,而说救助站对其不救助,甚至恶告救助站打人。有些骗助人员还与救助站讲条件,② 冯怡驹编辑《救助站成“免费旅馆”?难题交叉影响佛山救助站》http://news.sohu.com/20050228/n224469855.shtml 条件是不能在救助车票上盖“救助车票,不能退票和转让”的印章,否则就到民政局、信访局、市政府告救助站打人,扰乱视听。

4、不择手段倒卖车票。全国各地不少救助管理站都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春运紧张期间,骗助人员及团伙以骗取车票到社会上倒卖为目的十分猖狂。不少骗助人员报假名,谎称是地处偏远的,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人,他们先声称要回家,按照救助管理条例规定,救助站须为返乡的被救助人员提供车票,但是他们拿到车票后转手就卖掉。他们可以用各种手段退票或出卖。他们结成团伙,有人负责拿票,有人寻找买主,一张500元的车票300元就可卖出。就算盖有“救助车票,不得退票和转让”的印章,他们也有办法用退色液把印章的字样退掉,或以其他办法把车票出手。甚至工作人员将其送入进站,检了票入了站,他们也有办法退票,如有的骗助人员当检票入站之后,假装有病倒在地上,声称有病,不能上车,车站工作人员怕其上了车出事而不得不给其退票。现在出现这样一类人,他们流浪异乡,结伙流浪到救助站,获得救助后,将救助站提供的火车票转手卖钱,再到另一个地方的救助站去申请救助,“一年下来,‘赚’的钱竟然养活一家5口没问题”③。

(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

救助管理法规与政策是建立在“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之上的,没有任何强制性,而且救助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它只是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暂时的生 ③钟端浪《“跑站帮”频繁骚扰救助站》http:// 活困难;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救助站不是一个可以依靠一辈子的避难所,救助一般不超过10天。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职业乞讨人员和流浪乞讨病人的救助问题。

1、职业乞讨现象。目前,街头乞讨流浪人员多数是以乞讨为职业。职业化乞讨人员把乞讨作为无需投入、回报率高的一项谋生职业,作为他们长期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职业乞讨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的省区,这些省区的部分农村有集体结伙外出乞讨的传统陋习,对他们来说,进入救助站等于断了“财路”。由于以上原因,全国各地的乞讨现象无法根本杜绝。

2、流浪乞讨病人救助的问题。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病人救助问题,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之一。救助管理站卫生防疫工作难度大,由于求助人员长期流浪在外,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很差,其中被救助对象身体和智力残障、体弱多病、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约占1/5。各救助站无法准确掌握求助人员的身体状况,这些人员在各救助站集体食宿,极易成为流行性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救助管理机构的长期规划、财政保障、经费结算等都无据可依。救助管理医疗费压力越来越大。据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数据,2003年6000元、2004年17.2万元、2005年162.7万元、2006年第一季度就75万元,而2006年佛山市财政的救助管理医疗专项经费是59万,一年的救助医疗专项经费预算不足以支付第一季度的救助医疗费。这个递增速度是无法预计的。其中精神病人的救治费用占了85%以上。精神病人没有常人的思维、语言能力,无法查清其姓名地址及家庭情况,无法护送其返乡,因此滞留在救助指定精神病医院的病人,常年保持在80人以上。

(三)甄别难问题

造成甄别难这既有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法规所规定的四个救助条件,尚缺乏量化、质化的具体标准,似是明确,操作起来不明确。客观原因,对四个条件的核定,主要凭求助人员自述。以电话核查为例,由于求助人员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村一级不通电话是正常情况,即便有查核电话,求助人员不提供也没有办法。派人去其家乡调查取证进行核查,时间与行政成本又不允许。《救助管理办法》并没有对无法核实身份的流浪人员如何处理的具体规定,救助站只好先实施救助,再甄别身份,一些人就钻了政策空子,利用当前全国开通使用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指纹鉴别对其查核、没有与公安户籍网联网的盲区,报假姓名、假地址,问其有否身份证,不是说丢了,就是说被偷被抢了,以此躲避工作人员的查核。这一系列问题,造成甄别难,查核一个人,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三、救助管理工作出现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上的原因

在是否应对职业化乞讨人员予以限制和管理方面,社会各界存在着“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秩序”和“依法保障人权、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两种认识分歧,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使基层执法人员在思想上顾虑重重,在执法中缩手缩脚,中处于两难的困境,导致执法力度降低。

(二)执行难的因素 救助站是以无偿为救助对象服务为主要目的,《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救助站要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允许流浪乞讨人员向沿途救助站求助。但救助管理制度是一项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措施,不具有社会治安管理功能。在实际执行中,执法人员对他们如何进行依法管理,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和有效执法手段,致使执法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常处于进退两难、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对于有扰乱社会秩序违法行为的职业化乞讨人员、“跑站强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有效处理措施,形成甄别难、取证难、处理更难的困境。

(三)相关规定不够完善

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救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按这个规定,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难以把握。而且,求助人员成分复杂,动机多样,有的为了求得救助而隐瞒个人真实情况,编造谎言;有的随身带有现金,因工作人员无权检查,求助人员骗取救助时有发生。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解决难点问题的探索性做法和建议

(一)开展联合行动,解决骗助问题

组织公安、卫生、民政、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明确执法主体,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形成协调配 合、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告知、引导和护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安部门打击、处理流浪乞讨中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明确城管部门在社会面上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城管部门也承担对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管理办法》的政策、引导和护送他们到救助站的任务,并负责对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流浪乞讨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卫生部门为各救助管理站指定了定点医院,配备了医护人员,对救助管理站送去的突发急病受助人员及时进行了治疗。对救助管理站防疫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对站内所发疫情及时进行了处理。交通、铁道部门为救助管理站提供了乘车凭证,及时为要求返回户籍地的受助人员提供了方便。

(二)对解决乞讨人员救助问题的建议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救助工作的宣传,要广泛、准确地宣传救助政策的精神实质,揭露职业化乞讨人员为致富而乞讨,拒绝社会救助,采取告知不去、劝阻不听、制止不服的抗拒态度,及他们对公共利益、社会治安秩序所造成的危害,争取市民对政府部门限制和管理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理解与支持,为推动限制乞讨的行政立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地方根据各自的实际,可制定限制乞讨的活动区域,规定乞讨人员必须严格履行不扰乱公共秩序、不欺骗社会、不侵犯他人权利等法定义务。可强调凡在公共场所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妨碍交通秩序的;偷窃、骗取、抢夺、敲诈的;拐卖、收买、租借、教唆少年儿童乞讨牟利的;或组织、参与带黑社会性质乞讨团伙的,都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刑法》相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1、解决骗助问题的建议。建议由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一次专项调查,在同一时段对城区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摸底,了解他们的来源、生活方式和构成等情况,有条件的可拍照并建立档案,留存资料并实现各救助站间联网对资料实行共享,初步区分其中的职业乞讨人员、应重点打击的对象等不同性质的群体,摸清底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专项打击,并建立长效机制。在救助管理站内派驻了民警,协助站内工作人员核查求助人员的真实身份,维护站内治安秩序,针对这一特殊主体,依法制定操作性强的取证、甄别工作细则,解决在打击乞讨人员违法犯罪工作中常遇到的“取证难、处理难”等问题。对妨害公共秩序、侵害公私财物、违反交通管理、利用流浪乞讨作掩护进行盗窃、诈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及时打击处理。重点应打击组织、教唆、胁迫、诱骗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牟利的幕后操纵者和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支持、参与救助事业,建立有效而又稳妥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压缩职业化乞讨人员的生存空间。

2、解决流浪乞讨病人的救治问题的建议。建议增加加强救助管理站防病防疫工作的专项条款。要强调卫生部门的检查督促、防病指 导的责任,加强站内工作人员自身防病保护的措施,制定救助站对求助人员要进行身体检查的规定程序和项目,筛查传染性疾病的患病人员。建议增加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实施救助管理的具体条款。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制定保护性、约束性的救助服务、治疗管理方面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措施,明确救助管理(咨询)站的基本建设标准、机构编制、救助标准、经费保证,经费结算等方面的规定细则。保证各项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协调、高效地开展。

(三)完善相关法规,解决执行难

加强立法调研,制定地方的实施细则,对流浪乞讨进行正当且必要限度上的规制,明确民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分工和责任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对救助条件、救助期限、屡经劝说而不愿进入救助站或超期不愿离开救助站的情况以及在不能及时查明是否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实行救助优先原则等事项作出更加具体的规定。

要修改和重新规定救助条件,扩大救助覆盖面,将虽没有流浪乞讨行为,但因各种原因已经处于生活无着境地的求助人员列入救助对象,积极予以救助;建立省际受助人员接送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接送的程序和规范,健全管理制度。

从工作实际出发,如何合理界定救助对象,如何对求助人员进行有效甄别,有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救助管理机构的编制、长期规划、财政保障、经费结算等作更 加明确的说明。

制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相应条款,为对扰乱社会秩序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行政处罚提供法律依据。对于残害、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情节特别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可以考虑制定刑法修正案,设立新的罪名,处以有期徒刑;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可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完善执法依据。

建立信息公开及沟通制度。建立起各地救助站与公安机关之间信息联网制度,便于查阅有关公民基本信息的网络数据库,各救助站自身也要重视工作信息的记载工作备查。加强民政部门内部的通知协作制度,如果信息不畅通,救助工作就无法顺利展开。

五、结束语

救助管理工作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难点有待解决。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但愿我们都能提出问题,探讨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参考文献:

1、王长连、刘宝成、孙志祥。北京市关于加强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和救助工作的调研报告http://

10、冯怡驹编辑。救助站成“免费旅馆”?难题交叉影响佛山救助站 http://news.sohu.com/20050228/n224469855.shtml

11、孟宇光。救助站无奈面对5大难题

13、陈志刚。上午受救助 下午行乞忙 南方都市报 A34版 2006年10月24日

第四篇:2010年春季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网络课程试点调查问卷

2010年春季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网络课程试点调查问卷

------------------

亲爱的同学,您好:

为进一步提高《开放教育学习指南》的教学质量,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特设计此问卷。

此问卷大概需花费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作答,我们将尊重您的权益,对问卷的信息给予保密处理,请您根据学习该课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

请江苏电大、天津电大和中央电大直属学院的所有同学填写本问卷!十分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年5月

1.我通过独立学习,就能够学会网络课程中的大部分学习资源:(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2.我觉得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3.我的辅导教师对于如何利用网上资源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4.学习网上资源,对于我完成形考作业有帮助:(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5.完成形考任务对于我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单选题)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6.我认为作业次数安排:(单选题)

A.太多

B.合适

C.太少

7.我认为作业难易程度:(单选题)

A.较难

B.难

C.一般

D.简单

E.较简单

8.以下哪种方式对我学会使用网络课程最有帮助:(单选题)

A.使用手册

B.辅导教师引导

C.自学

D.同学指导

9.网络课程平台操作比较简便:(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0.我遇到的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解答:(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1.我在网上学习中遇到技术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单选题)

A.非常同意

B.比较同意

C.基本同意

D.不太同意

E.不同意

12.我参加了以下的学习环节:(多选题)

A.线下自学

B.网上浏览学习资源

C.参加面授辅导

D.完成作业

E.参与网上讨论

13.我最感兴趣的作业是:(多选题)

A.作业一:浏览课程资源

B.作业二:测验

C.作业三:课程体验

14.我认为以下学习环节对我的帮助最大,请按从大到小排序:(请在文本框中输入您的选择,如“34125”)1.线下自学

2.网上浏览学习资源 3.参加面授辅导 4.完成作业

5.参与网上讨论

15.我认为网络课程页面设计: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好

E.非常不好

16.我对本课程的建议: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力学课程导学

责任教师高晓琴

一、多种教学媒体的配置和使用

该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文字材料:文字材料是教学媒体的核心,是传递教学信息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整个教学媒体体系的基础。

⑴ 主教材:《建筑力学》作者:吴国平等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⑵教学大纲:中央电大责任教师编写,在网上发布。

⑶教学设计方案:中央电大责任教师编写,在网上发布。

⑷教学实施意见:四川电大责任教师编写,在网上发布

⑸形成性考核册(即平时作业):中央电大责任教师编写,在网上发布。⑹期末复习提要(或称“考试说明”)期末模拟练习题:网上发布,进行期末考试前的总复习。

2. IP课件:《建筑力学IP课件》,共12讲,网上发布。该IP课件采用专题讲座方式,主要介绍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及拉(压)和弯曲变形的实验录像,对学员自学进行指导和帮助。

3.建筑力学网络课件:包括课程内容精讲、重点提示、同步练习、模拟实验、复习总结等内容。供学员们学习。

建筑力学网络课件:

4.教学辅导:在四川电大远程教学平台以及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平台上发布了该门课程的许多教学辅导资源,主要以章节为单元进行辅导,学生登陆后可以自主学习。

5.网上答疑:四川电大远程教学平台以及中央电大电大在线平台都设有该门课程的课程讨论区,省校责任老师和中央电大责任教师将回答学生的提问。责任教师还定时在网上进行实时辅导和答疑,学生要密切注意网上教学动态,积极参加网上讨论与学习。另外,还可表示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答疑,本课程教

学热线电话为(028)87763279,提供电话咨询服务。E-mail:gaoxq@scrtvu.net。

二.教学资源获得的途径

1.中央电大“电大在线”:

进入课程的途径:注册—登录—选择教学计划(开放教育专科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选择课程“建筑力学”—点击相关栏目

2.四川电大“远程教育教学平台”:

进入课程的途径:注册—登录—选择教学计划(开放教育专科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选择课程“建筑力学”—点击相关栏目

三、参加网上教学活动的途径

1.进入中央电大“电大在线”()→ 在用户名下进入网上直播 → 点击“网上教学活动安排表”中相应日期的“建筑力学”即可参加网上实时教学活动(如参加讨论、提问等等)。

2.进入中央电大“电大在线”()或进入四川电大“教学平台”(Tel: 028-87763279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3号 四川电大工科教研室

下载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表彰开放教育试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征文、网络课件 - 湖北电大在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