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
新
【摘要】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得到了迅速发展,给高校的传统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也在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对大专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了研究,为关注这一话题的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优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创新
一、引言
目前,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和忽视学生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不利于大专人才的培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并应用这些资源进行开放的教学模式的创建,能够弥补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缺陷。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以便促进大专教育的发展。
二、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的关系
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国内外教育界开始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需求。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大规模应用,使开放式教育平台得以形成,从而使自主学习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反映。在这一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在线教育优势的问题,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拥有的优质资源更多,也更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能够摆脱?魍辰萄Э占涞南拗疲?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分析
(一)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
1.加快大专英语微课平台建设。
要做好大专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就要加快英语微课平台的建设。大专院校可以建立专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微课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微课制作技术工作,从而为教师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资源平台完成微课内容的制作。在学校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校内网络课程中心和在线课程资源库等平台进行微课平台建设。此外,还可以利用微课在线等公共微课平台进行学校微课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从而为在线开放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个平台。
2.加强各种网络资源的利用。
建设优质英语教学资源时,大专院校应加强各种网络资源的利用,以便较好地完成优质教学课程的开发。例如在英语单词教学课程开发上,就应充分利用金山词霸和百度词典等教学辅助工具。在英语口语练习上,可使用51Talk等网络资源。在听力训练和写作训练方面,可从人人听力网和句酷批改网等网络获取教学资源。此外,想要构建在线开放课程,可从微课在线和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中获取英语在线教学资源。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和在线学习工具,将能通过分享学习网页完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来完成学校的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使大专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实现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
目前,大专院校想要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还要加强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在实现资源开发之前,需要对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以便较好地进行资源开发参与人员的协调,确立资源开发的技术标准,从而使资源开发工作得以顺利实施。首先,为培养职业人才,还应确保参与微课资源开发的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了解行业工作和拥有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经验,以确保课程选题设计能够满足课程开发要求。其次,微课拍摄制作队伍需要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素材拍摄和整合,以确保资源开发质量。再者,还要做好微课的审核和评价反馈工作,从而实现微课资源的不断优化。
(二)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
1.开放教学理念的建立。
凭借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大专院校可以实现英语开放教学理念的建立,从而推动学校英语教学改革。随着在线开放课程在大专英语课堂上应用次数的增多,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加强,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理念。在优质微课资源得到应用的情况下,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将实现平等对话,并促使师生进行互教互学,继而更好地实现大专英语教学理念的改革。
2.开放教学方法的探究。
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将有助于实现开放教学方法的探究。作为情景化的学习资源,微课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可以为碎片化学习、混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运用提供支持。应用微课资源开展英语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通过将自主学习的资源提供给学生,教师就可以轻松引导学生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开放教学资源的建设。
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有助于大专院校实现开放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利用网络上流传的外语微课内容,并结合大专院校的英语教学特色,大专院校可以完成本校特色英语开放教学资源的建设,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有序、高效建设。而根据大专学生的特点来完成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类教学资源的开发,则能够帮助大专院校完成具有一定实用性、专题性和系统性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实现大专院校在线开放课题及优质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
4.开放教学环境的建设。
在信息时代,各大高校都在加大校园网络环境的改造。应用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大专院校进一步实现开放教学环境的建设,以确保教学资源能够得到高质量传输,使网络成为大专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助力。此外,应用优质微课资源,教师需要借助QQ群等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途径进行教学资源的获取。所以,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和优质资源,能督促大专院校加快开放的网络语言学习环境的建设,将有助于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
5.开放教学课程的开设。
大专院校办学条件较弱,独立开设高质量的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将具有一定的难度。大专院校可以直接引进部分高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开放教学。考虑到许多学生英语基本功较弱,大专院校可开设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后续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实训课程进行英语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英语后续课程中,可设置人文素养课程、学术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等内容。通过实现大专英语课程重构,使大专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加强。
6.开放考核方式的建立。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大专院校在英语教学考核上更注重考试结果,无法对英语教学展开全面的评价。应用微课资源来开展教学,能够建立开放的考核方式,从而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面展开综合评价。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考核方式结合起来,并且能够要求学生以模拟情境、拍摄视频等方式来展示学习效果,能够更全面地考核学生,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创新
(一)预习环节的设计
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大专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首先要完成预习环节的设计。教师需要利用优质微课资源来完成教学视频的创作,采取基于教材单元的视频讲座模式开展教学。在教学视频中,教师需要完成语言知识、技巧性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以单元主题为纲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便对教师辅导学生自学的过程进行模拟。课前教师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将视频按顺序命名上传,从而为学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提供自学资源。
(二)导入环节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导入在线开放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登陆在线课程网址来完成课程的查找,根据课程单元精度来完成各自的自学任务。在大专英语教学中,可将课堂教学划分成三个环节:首先,学生需要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讲座,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其次,学生需要完成在线作业;最后,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以及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在线讨论。
(三)巩固环节的设计
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大专英语教学,教??还要完成巩固环节的设计,以确保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完成课后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口语报告或个人书面的形式完成每个活动的记录,使学生在课后通过自学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例如,在学习“Approaching Giants”这一单元主题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进行优秀作文反馈分享,然后要求学生完成“A great person I admire”个人书面写作。
五、结论
总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大专院校应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以便通过建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来提高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大专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08):80-84.[2]白盈盈,杨现民.精品开放课程高校教学应用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5):46-51.[3]王宪华,徐延宝,张强.加强建设开放课程体系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03):80-84.
第二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我校联合办学异地授课实际需求,发挥智慧教室功能,决定建设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 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系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系部联合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 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系部主体、学院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 建设任务
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1.省级以上重点专业专业核心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类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第六条 申报程序 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系部审核推荐,学院组织专家评审立项。
第七条 建设方式
课程建设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建设期为一年。学院为立项建设的课程提供建设经费支持,课程录制方式不限。课程负责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完善,保障上线课程教学质量。在线开放课程实行学院、系部两级管理。
第三章 在线开放课程上线教学 第八条 教学要求
课程负责教师及课程平台要切实承担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依法依规开展活动,为我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建立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对课程内容、讨论内容、学习过程内容的有效监管,杜绝和制止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
第九条 上线流程
校级及以上立项的在线开放课程可纳入培养方案中,授课教师可申请上线教学。上线申请工作应在学生选课前完成,在课程所开设的系部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可在下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开课教师需在开课申请时提交见面课授课安排,见面课安排如有改动需及时通知学生并上报教务处;课程上线教学首节课必须为见面课,告知学生授课计划、联系方式,以及成绩考核办法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 授课形式 上线教学时,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原则上课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见面课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
第十一条 成绩认定
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任课教师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
第十二条 课程引进
教务处要加强与深圳职院等院校联系,积极在校外引进课程,及时发布下学期校外引进课程清单,系部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系部按要求将选择课程及课程负责教师信息上报教务处。课程负责教师负责有关见面课、线下辅导、考试等工作。校外引进课程上线管理与校内自建课程相同。
校外引进课程学分由开课系部确定并上报教务处审核,原则上应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该课程学分一致。
第四章 技术人员配备、经费管理和工作量计算 第十三条 技术人员配备
信息工程系成立在线开放课程制作中心,面向全学院选聘事业心强、甘于奉献、技术能力强的专职人员3人,享受教师待遇,负责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室管理、录制执机、课程编辑、课件归档、资料上传、服务器日常维护、对授课教师的技术支持等系列工作。学院鼓励机关、各教学系部有能力的工作人员兼职,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制作,按照学院相关规定核算工作量。
学院逐步将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制作能力纳入教师岗位聘用基本条件,适当奖励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教师学习先进制作技巧,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作品专业水准。
第十四条 经费管理
学院负责课程的建设经费,明确在线开放课程专项经费使用范围,统一拨付至各系部,由各系部统筹使用,相关课程负责人根据经费预算严格使用经费。设立立项课程每门课程建设基础经费,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另外追加。经费使用分两次资助,前期资助立项课程建设经费的50%,课程通过中期检查,拨付剩余的50%建设经费。经费支出主要包括课程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图书资料、音像资料、软件,动画制作,场景搭建等费用。
第十五条 工作量计算
学院自建专业课程上线教学,授课教师前两学年该课程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的两倍核算。两学年后的每学年末,由教学专家组根据上线教学(含校外引进的专业课程)产生的效益进行审议,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1/5核算。
在线开放课程制作技术人员按照具体岗位分工核算工作量,取得的工作量在教师职称聘任时有效。录制执机人员按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视频流编辑人员按传统课堂教学3倍核算,课程管理归档及服务器上传按传统课堂教学1/4核算。第五章 质量管理和奖励措施 第十六条 质量管理
学院将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通过监督和管理课程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对未按规定完成校级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资格,追回已拨付建设经费的50%,并停止资助剩余经费,课程负责人一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在教育厅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建设,除对课程负责人予以警告外还将对课程负责人所在系部通报批评,课程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
上线教学期间由教学督导中心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调查,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连续两学期学生总体评价不合格(总体评价为“较差”的数量超过总数的30%)的课程则需下线整改,暂停一年后方可参与复审,复审合格后可申请上线。
第十七条 奖励措施
验收通过的课程上线教学运行平稳、使用效益好、师生评价高,该课程可参与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优先推荐参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获得省级及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奖励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参照学院技能大赛奖励方案和市场制作价格标准,实行一次性资金奖励。
第三篇:优质教学资源光盘应用工作总结
登龙乡庙前小学2011—2012学光盘应用
工作总结
一、认识
庙前小学是一所村小,近几年,随着县教育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力度的加大,我们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学校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以物质资源的均衡配置为主要手段的工程实施,缩小了我们与城镇学校之间教育的物质条件差距,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是我们农村学校优质资源匮乏、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落后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也有许多困惑,迫切地希望得到直接的支持。“优质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片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小学各个年级段教材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行使用的学科教材相配套,教学光盘形式创新活泼,遵循学科教学要求,体现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规范、流畅的课堂教学,不仅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发挥了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二、做法
为了帮助广大老师认识清晰地认识“优质光盘资源”的价值,我们及时的把相关教学片直接发放到相关老师的手中,并建成“光盘播放”专用教室,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观看相应的教学内容光盘,对照教材和教参的教学建议,边观看边分析边记录光盘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意图,每一节课都要反复研学几遍;其次要求教师调整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和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课”,脑中有学生活动预设,充分考虑主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的距离,我们就要担负起这个“桥梁”作用,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节奏和安排,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有困难的,不要贪图“快”而“硬塞”给学生,可以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增加课时数来调整教学授课的内容,以保证学生有探索、交流、练习、操作、活动的机会。
三、发现的问题
1、主讲教师的知识点小结较短,在现场教师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听不完整,导致不到位。
2、暂停的处理,还需要现场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多操作,多感悟。
3、主讲教师与现场教师之间的融合尚不够默契。
4、部分老教师对光盘使用不熟悉,对机器操作不够熟练,从而使课堂教学不连贯、脱节。
四、今后的打算
1、借助教学光盘,创新备课流程 要求教师做到:
① 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所使用的教材,研究自己班的学生,要有清晰的好课意识。所谓好课即理念要新,目标要准,任务要明,效率要高。
② 备课时读光盘,要思考:城市教师是怎么设计的,是怎样整体把握这个教材的,要安排哪些学生活动,为何要这样安排?再联系本班实际、自身实际想想该如何将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光盘中的教学思路进行整合。
③全面学习光盘中先进的教学思想,一定要把20分钟用足;在自己能正确把握教学规律后,再基本使用,逐步将光盘中主讲教师的优秀教学行为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当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后,最后适当选用,以“我”为主,按需选用。
2、依托教学光盘搞教研,与名师一起学习
由于我们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紧张,优质教学资源匮乏,加上老师们很少走出去学习,导致信息闭塞,生存环境封闭,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老化,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严重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以优质资源教学光盘为依托的校本教研将是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益补充。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教师在使用优质教学光盘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对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和研究水平,不盲目遵从权威,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班学情、生情等进行探索,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庙前小学 2012.7
第四篇:“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今年暑假,在大连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现场聆听了教育专家关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报告,观看了超星集团最新产品“超星学习通”的展示,并系统性学习了“MOOC与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课程。有些收获与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移动学习即将改变课堂,要认真研讨将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与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比提升至90.1%。手机已经超越PC,成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移动互联网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移动终端将会成为最为高效的教学信息化工具。基于成熟的网络技术,使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的移动学习模式将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学校要紧跟移动互联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趋势,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需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变革之道,研讨将手机等移动终端应用于教学与管理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利用移动技术,将课堂教学变被动为主动,进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
二、依托较为成熟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构建移动教学生态
北京超星集团推出的移动学习系统——超星学习通,顺应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学校构建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它是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包含六大子系统:移动课堂互动系统、移动修学分系统、移动阅读系统、移动开放课程、移动教务系统和移动社交系统。学校利用它可以打造本校教学生态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学资源价值、减轻教师教学事务性工作负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全流程教学管理等。
这个系统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引导学生预习、学生掌握节奏、检测预习下效果、建立小组讨论及解疑;课中,打造
基于小组的互动式教学,教师对疑难点进行解释,学生练习已获知识的运用,教师对学生给予指导和反馈,课堂上可以进行多项互动:签到、投票、抢答、弹幕等;课后,学生利用超星学习通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知识理解、重点难点提高、知识内化顺应,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可以对学习针对性指导;课外,学习者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将课堂所获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个性化拓展、在线互动答疑、社交学习、学习社交。
与大学城空间比较,这个平台提供了全流程的管理功能,其智能签到、课堂管理系统、移动教务查询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报名及考试系统等功能正好都是大学城空间不具备的。
本次研修班的学习过程中,全程使用了超星学习通,应用了课程建立、签到、抢答、问答、投票等功能,感觉通过学习通的有效使用,激活了课堂,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有更好的互动和交流。
建议学校引进诸如超星学习通之类较为成熟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推广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移动教学生态系统。
三、基于在线课程开展翻转教学的思考
基于在线课程开展翻转教学可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工科领域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尝试: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进行课程的设计。
2、课程知识单元化、碎片化处理,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在线课程录制。
3、基于慕课理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可采用课程视频提前推送、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翻转互动,也可采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究”双课堂模式,在不改变原有师资配备的前提下实现在同一授课时间有2个“小班”课堂同时开展学习(不同步)的课堂形式。
自主课堂由教师提供慕课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慕课平台进行学习过程监控;探究课堂,师生面对面解惑交流。由于小班人少,解决了个性化教学和师生充分交流互动的问题,保障了学习效果。
4、选择一个好的教学平台:基于慕课理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要依托优秀的慕课平台进行学习行为管理。世界大学城空间,开展慕
课不够理想,大学城没有好的教学管理过程,建议使用超星泛雅平台或超星学习通。
5、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场地,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训场地采用预约方式,课余时间安排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
6、积极开发适合翻转教学的教材。
第五篇: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应用模式及策略研究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应用模式及策略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室、粉笔、书本,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地点,由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对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教育网站进行分析,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十一五”期间有长足发展,全国已开发众多网络课程资源,比如主题网站、专题学习网站等。但有关小学数学专项的网络课程资源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适合实际教学的资源更少。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网,并尝试或开展了使用校园网教学和管理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问题暴露出来。例如,如何有效的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何构建网络课程资源新型教学模式;如何把握网络课程资源应用策略等,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依托教科研传统优势,按照宏观发展目标,我校将在“十二五”期间优化队伍,加强科研,强化管理,求真求实,争创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学校。目前,我校在标准化地建成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实验室、科学室等一大批现代教育设施的基础上,又基本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实现“班班通”。更有学校教科研特色网——《莱阳市实验小学数学教育网络专页》正在研发中,预设 “学生主题学习室”、“教师名师工作室”、“教育技术实训室”等主要板块,准备打造出了我校信息化层面专项数学教科研平台。相信随着研发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必能改善我市网络课程的开发现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市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另外,鉴于本课题较强的实践意义,在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基础上,根据网络课程资源内容、适用范围,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依托模式设计的探索,构建研究性与服务性并存的特色小学数学资源开发理论,为学校教育策略发展指向导航。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网络课程的应用策略应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注重网络教育的自主性、时效性。具体有:
1、精品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设计和主题小学数学网页研发。
2、网络课程资源的建构,建设一套比较完善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模式。
3、网络课程资源应用策略的调控,通过采用不同的策略研究适度地进行“督学”。
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有关网络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统一规划研究。遵照全省小学数学研究组要求制定研究计划,定期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形式、开发方法、格式标准、技术体系评价体系、进度要求集中进行研讨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设计的水平。
2、行动研究法:做好分工协作开发,根据开发内容相互协作,及时交流,共同提高。边研究探讨,边开发设计,边教学应用,边修改完善。
3、过程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探索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环节设计、方法意义。统一开发一个平台,资源共享,进行应用研究。
4、实验研究法:根据专家的综合评价,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加工修改完善。
5、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调研等手段,使实验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开展本课题研究,并有效地转变尝试新颖、有效地网络课程资源环节设计,进而对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有所改变,大大提高科研素质及教学素质和信息素养,部分教师设计的课件视频被选送参加精品课件评选。对于学校来说,逐步形成朴实、轻负、高效的学科特色,积累了大量的文本和视频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逐步成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在“小学数学网络课程环节设计与应用实践研究”这一领域中为其他学校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范型,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以提高。
五、问题与思考
基于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调研,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开展:
1、网络课件设计(获取最大效益的基础), 能够开发出集课程资源、特色资源、教与学活动和多元互动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动态发展的精品小学数学网络课程。
2、网络课程资源的建构,通过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应用推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套比较完善而丰富的、与国家课程配套的、支持不同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模式。
3、网络课程资源应用策略的调控。网络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通过采用不同的策略研究适度地进行“督学”。
本课题依托上述现状探讨,针对我校网络课程资源的发展状况,依照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任务与要求,力求在建立先进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即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文档、课件),并在其模式设计的研究做出起航式探索,使师生能便利地获取、高效地重组和二次开发课程资源,真正改善我市网络课程的开发现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市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应用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
长经开仙台小学 陈明亮
数字化学习条件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效用评价 论文摘要数字化学习必然促使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学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体现在教学观念创新、学习资源建设与利用、教学手段创新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创新上。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会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等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学习时代数字化学习是二十一世纪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教育发展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充分考虑了现有的基础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经过努力可以又必须达到的目标。近几年来各大学的校园网络建设趋于完善电教设备和多种媒体的建设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随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多渠道、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欲望的增强高校目前数字化学习态势业已呈现。但高校现有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就学生的自主化学习而言目前的高校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按照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和培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新型高校学生的目标必须实现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教学观念创新是前提 适应学生数字化学习的需要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创新而更新观念、统一思想直接影响到创新的成功与否是第一位的。
1以全新的视野看待学生。首先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独立的存在。其次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皆在于其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最后要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并非像僵化的学生发展观那样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此外学生的优势发展潜能是各有所长不尽相同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材这不仅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
2教师角色的创新定位。在数字化学习条件下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向导学者角色转变。也就是说教师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辅助者。教师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播该课程的学习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选择、聘用合格的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的选择主要侧重于个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分析。教师的业务素质分析是对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应强调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分析。
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中心网络教学资源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而制作和组织的数字化教学材料它包括网络上所有可能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信息资源强调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呈现但不一定在每一个局部强调多媒体形式。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开展数字化学习的中心丰富的资源和方便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网络教学最具特色的特点之一。日现阶段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
1要以网站的形式组织资源。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网站上提供留言板或邮箱进行交流。
2要满足分层教学需要。网站上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满足“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分层教学需要。如果网站上提供的学习资源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贴的不近就很难激发学生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动力因此网站上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源最好还要提供教师的教案以便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习资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提供高于课堂学习难度的拓展空间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3要及时更新资源。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要保证学习网站长久的生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学习资源已经不适合教学的需要就要及时更新。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为网站注入新的活力。这样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激发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有促进作用。
4提倡师生共建资源。教学中总会出现教学难点单纯依靠文字很难突破。教师应从有利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需要去搜集或制作相关的可供学生自主操作的课件并尽量选择和学生正在学习软件的或已经学过的软件同步。作为范例老师可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将老师的课件或学生的作品再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充实数字化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共建对学生来说可以起到榜样和激励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创新是保障 传统的“课堂粉笔”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适应学生越来越强烈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的需要高校应完善学习条件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并注意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由于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利用传媒与通信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活动。主要有开通电视远程教育系统、ntemet教育系统、以卫星传输为主、互联网传输为辅的教育系统双向HFC有线电视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
2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网络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发布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由于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问上的分离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图书馆、笔记记录等都应该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的支持。所有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关键教学环节的支持都需要一些专用的T_具来支持而现有Intemet技术并没有提供这些工具因此需要进行工具开发。此外网上交互式的程序设计是一般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网上的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屏蔽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于教学也使得网上教学从简单的教学信息发布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
3加强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在当今社会强调专业技术、强调动手能力、强调技能培养的情况下通过技能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数字化学习既充满机遇又富于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将借助于网络教学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因此高等院校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要在发展数字化学习方面增强紧迫感借助数字化学习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五、学习效果评价创新是引导 学习效果评价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体系它涉及到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多层次是衡量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日常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只有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变革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进行才能避免“理论上一套实际操作中一套”的要求与实际相脱离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学生、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学校评价制度重点是确定好学生的评价制度。在学习结果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效用指标应该是一个较为科学、能体现创新教学模式特点更能体现人性关怀的指标。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助者和合作者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评价而学生评价的基础就是自我的心理感受。效用就是用来衡量学生心理感受的指标符合“数字化”学习中的自主学习理念。此外从理论的结构来看学习效用的评价既是学习行为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把学习效用作为学习评价指标才会确立“数字化”学习中的自主学习理念、人性理念等创新思想的理论地位。
六、结束语 数字化学习必然促使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学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因此学校教学模式必须更新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协同化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信息时代个体的学习将是终身的个体的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数字化学习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