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成研究“班班通”支持下的教学课件的有效运用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研究“班班通”支持下的教学课件的有效运用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课题主持人为市语文骨干教师,曾参与完成“十二五”规划国家级课题一项,申报的子课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以获批。制作的课件先后在2014和2015年获市级二等奖。2016年所完成的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获县级奖。
(2)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都能结合教育理论已写出关于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改革等实践的论文,近三年10多篇论文在省、市、县级评比中获奖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省、市、县优质课、录像课、说课、基本功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多次。
(3)课题组有相当数量的课件(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近三年在各级各类课件比赛中多次获奖。
2、主要参考文献
(1)常冬梅:《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第1期
(2)王隆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S2期
(3)龚孝华和徐勇编著:《新课程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电化教育研究》2001第2期(5)[美]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
(6)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教育技术通讯》2001年第12期
(7)黄雪勤:《媒介变革对教育的影响——透视网络时代浅阅读》,《传承》2008年第9期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负责人:李伟平,小学一级教师,市语文骨干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已经二十多年,有较高的业务研究水平,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奖,制作的课件多次获得市级奖,主持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参与完成《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实证研究》课题已结题。
本课题参研人之一:徐欢,湖口县文桥中心小学教务干事,小学二级教师。所执教的小学语文课《趣味识字——谜语识字》在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本课题参研人之二:梅强,湖口县文桥中心小学电教管理员,学历本科,小学二级教师,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所执教的《启动word》获县级优课二等奖。
本课题参研人员之三:柯红,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教学能力强,基本功扎实,执教英语学科获得湖口县《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本课题参研人员之四:余元超,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她对业务有钻劲,有丰富的教学教研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撰写的论文获市级二等奖。
本课题参研人员之五:徐雪玉,专科学历。她在教学中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实验教师所在学校早已建成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先进。目前各教室均配置“班班通”教学设备,实验教师均有自己的专用笔记本电脑可供研究用。
2、求实的课题组成员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承担着第一线教学任务,均具备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并能结合教育理论已写出关于学科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改革等实践的论文。
3、有效的教科研机制
学校是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一贯全力支持,在教科研的组织管理、资金投入、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良好的教学教研风气、健康的科研氛围、优越的藏书条件都为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班班通”支持下的教学课件的有效运用保障条件
本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我们认为课题组完全有能力完成此项课题的研究:
1.领导支持
学校领导科研意识浓、教育科研的组织实效性强,投入大量经费,增添学校网络、信息设备,保障课题负责人和全体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2.师资保障
本课题组有较好的师资配置,是一支年青又富有经验,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不仅有一线教学的经验,又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已发表过数篇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因此,本课题组已具有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已具备一定的此方面课题研究的能力。
3.信息技术保障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有一流的实验室,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为完成本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4.研究时间保障(1)每两周进行一次全体课题研究人员会议,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讨论和布置研究任务,及时汇报现阶段研究成果。
(2)核心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例行会议,进行对本课题的探讨、小结工作(3)定期接受学校课题组的检查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5.研究经费筹措保障:
学校有专项经费,供课题组教师购买资料和课题研究使用。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
课题组负责人:李伟平,本科,中共党员,教务处副主任,负责开题申请报告的撰写;负责分配每个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负责定期召开课题组人员会议,了解研究情况;指导督促参研人员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及时传达上级课题精神;学年总结;审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后期阶段性总结;结题申请报告的撰写;按时上报科研成果评选材料及课题经验的交流、推广。
课题组成员:梅强、徐欢、徐雪玉、余元超、柯红负责各个阶段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库的建立以及负责具体实验、研究,及时反思、总结。
第二篇:课题班班通研究实施方案(定稿)
《“班班通”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实施方案
古宋一中课题组
主持人: 南志霞
一、课题的提出
面对全球信息化建设,为实现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2000年10月26日,我国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年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至此,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我国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历程中诞生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即“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农远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为“班班通”的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班班通”是将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信息内容通到每个班级,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备课、课堂教学、学习以及其他教育业务之中。“班班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也是最基础的“班班通”类型是使最基本数字资源以及展示设备进入每一个教室,即简易多媒体教室类型。第二类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核心设备,并配以各种信息展示与交互设备的多媒体教室类型。第三类是普通的网络教室和移动网络教室,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室配置。第二类是当前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而有关利用“班班通”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方法也林林种种,散见各种报刊杂志。本课题组认为利用“班班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利用“班班通”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忽视教学应用模式的转变;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特别是如何利用“班班通”切实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少、慢、差”的语文教学弊病更值的探索研究。所以本课题组提出“‘班班通’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班班通”为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真正服务,最终全面提升中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努力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适应于新课改的教研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掌握进行班班通环境下的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方法。将网络、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到各学科
中去,使课堂教学达到 “多元化、合作化、现代化”的理想境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2、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从而真正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3、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构建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课题研究,试图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建设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文化,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随着教育技术装备和学习理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用途逐渐在实践中明朗,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最基本工具。
2、班班通环境下,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过程中进行实证研究。
四、主要观点
本课题组认为能利用“班班通”打造高效课堂,并有针对性地运用于不同的教学学科,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高效课堂的方法与模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其标准是:
(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
(二)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联系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五)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五、研究思路
为取得较好研究效果,本课题研究思路:一是课题组成员分析现今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二是利用“班班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运用“班班通”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四是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小结、改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二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主要工作如下:
收集材料,制订学校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主要工作如下:
1、科研小组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开始实施研究方案。
3、进行一次研究工作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阶段:推进阶段:2015年7月——2016年2月,主要工作如下:
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形成阶段分析报告和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班班通与各科新课标的理论学习,理性地研讨我们的研究工作。
2、认真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写出研究课题的论文。
3、由课题组对研究结果进行检测,写出详细的检测报告。
4、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班班通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的途径和意义,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和研究工作总结,结题。
八、主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
本课题提出者及负责人南志霞古宋中心学校中教高级教师。她平时就注意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材,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的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同时她勤于笔耕,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级大奖并刊登在公开发行刊物上。现任古宋中心学校业务主任,有能力完成课题的组织,指导和研究工作。
张玉梅老师古宋一中中教一级教师,教学教研能力非常突出,是本校语文教坛的骨干力量。她教学理论扎实丰富,教学严谨,课堂气氛浓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教学成绩特别优异,尤其是作文教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现任八年级语文,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石贵丽老师是古宋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有着极大的热情,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往往有着独到的见解,长期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是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现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有充裕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工作。
刘凤美老师是古宋一中中教二级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热衷历史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平时注重理论的学习与广泛的阅读,是一位肯钻研,肯思考又富创新精神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活泼生动,深受学生喜欢。现任教九年级历史,曾参与过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是一所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以科研兴校为宗旨的农村优秀学校,曾获多项国家省级殊荣誉。我校一向重视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有固定的科研经费用于这一块。本校有一支素质较高的语文教师队伍,其中许多老师对操作电脑很感兴趣,不少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制作课件等有关技能。近几年学校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每个办公室均配备了电脑,连通了因特网,便于教师随时随地上网查阅最新资料;每班配有广播、投影仪、闭路电视辅助教学设备等;语音教室、电子备课室、学生专用机房等功能教室早以投入使用。今年“班班通”装备完毕。同时我校是区级新课改示范学校,也是课题研究先进校,这为本课题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
十、创新之处
“班班通”在城乡学校的使用还刚刚起步,存在许多探索空间。本课题的提出是利用“班班通”各种优势改变当前低效的课堂教学。这一研究颇具实用性,改革性。
第三篇: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实施“名师工程,改革学生的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突出主体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研究经验。
3、有一支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研究队伍。本课题的主体研究人员为政治教研组的全体人员,他们都是政治教学中的骨干力量,他们业务精,有使命感,勇于探索创新,以确保研究的有效进行。
4、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且实践经验也颇丰富的教师作研究的实验者。这对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强的思想准备和人力保证。
5、学校自身条件的优势。
第四篇: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基础。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我校市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的实践研究,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这一成果在全校广泛推广;始至今日我校已结题的课题有省级课题《多元交叉式作文教学研究》、市级优秀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市级课题《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正研究的课题有省级语文子课题《提高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及其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数学子课题《创设生活情境,促进自主探究》及县级重点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合策略的研究》等,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多年的科研实践,我校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是一线骨干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圆满地实现研究目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二)技术支持:我校拥有多媒体大教室1间、普通多媒体教室27间,以及宽带网的接入,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具备承担课题科研的硬件、软件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三)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
(四)时间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
(五)经费保障:学校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第五篇: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问题生成+解决+评价”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性策略研究”、“根据儿童心理规律、提高课程学习效率”“树立大语文观、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和多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的精良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本课题的研究成员都是具有小学高级或者中教高级职称,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核心成员由主管校长魏贤海、分管校长李长良、李梦玲、吴成岩、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恒臣、科室副主任刘允红、各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以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他们中100%的老师曾参加了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老师曾参加过多本教辅用书的编写工作,他们的百十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报刊、专著上发表或得奖。这些老师作为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能发挥很好的骨干带头作用。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主管校长和负责教育科研的校长亲自担任本课题的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全校100%的老师通过了山东省的信息技术考试;课题参与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学件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评比中都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每位教师都开通了自己的教学博客,坚持每周写教学随笔与反思。学校为了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资料: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位办学的理念。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学习的环境,订阅了各个学科教学杂志:如《山东教育》、《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电化教育研究》、《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现代化》、《小学青年教师》、《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儿童音乐》、《小学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北京教育》、《班主任之友》、《科学课》、《中国教师报》、等30余种杂志。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达到5万册,老师个人自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不少于三种。学校的各类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科网站、各类专题学习网站;还有每年购置的各种学习光盘素材与资源,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实验仪器设备:学校现有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教室6个,承接各种现场课和现场会议的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学校有学生计算机130台、教师用电脑80台,主服务器1台,学校建有省级先进图书馆(楼),全部实现网络管理,并且建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语音室、艺术活动室等专用教室7个,为课题的顺利开展研究与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撑。
研究经费: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经费投入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
研究时间: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时间学校予以保证,为三年左右。
所在单位条件:我们学校是一所市驻地先建立的大型教学机构,周边环境优美,学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所有教师都是由教育局精心挑选的业务骨干,教师中学历本科率达到95%,有教育硕士2名,学士学位一名,多位高级教师,学校现有市、区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课改标兵1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