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静电现象说课稿
静电现象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静电现象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静电现象说课稿1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初步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
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④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3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从小磁针的灵活转动获取灵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中间打眼,使他们都能支在支架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和对计算机的模拟电子转移过程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引入新课,第一个:一种演示放电现象的实验设备,让一位同学转动手柄,产生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一个实验,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与播放视频相比,该实验现场感强,毕竟是眼前发生的,学生感觉会不一样,第二个:把碎纸屑置于电视机屏幕前,关闭电视机,看到碎纸屑都“飞”到了屏幕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这个实验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做过,我想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成。
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4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能带电呢?科学家从物质结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安排学生自学课本p28页第一部分,P30页最后一部分,(多媒体课件显示)1.分子是——构成的;2.(图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个属于单质分子?哪个属于化合物分子?3,原子是由带——电——和带——电——构成的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安排学生带问题自学这部分知识,使学习带有目的和计划性,能突出重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用动画展示不同物体得失电子而带电这一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见课本WWW2)。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静电现象说课稿2一、说教材及教学理念
《静电现象的应用》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第7节的内容,是对静电感应的深入研究和具体应用。本节是这一章的难点,内容抽象、深奥,在生产生活中的涉及面广。上好本堂课就显得比较困难,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做好静电实验,而静电实验的成功率低,所以一旦实验失败便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同时我也准备了实验的实录,播放录像同样具有说服力。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课标的要求,我从一下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方面
1.知道静电感应产生的原因,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
2.理解静电平衡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以及导体上电荷的分布情况。
3.知道尖端放电及其应用,知道静电屏蔽及其应用。
㈡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科学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生产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进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静电平衡的概念,理解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因为内容抽象,难度大,所以采用教师问题质疑,学生的讨论、教师的总结的方法已达到突出重大的目的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四、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实验引人,复习开题、目标展示、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分组讨论、理论推导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搜集了视频录像和图片。最后总结,学习目标再现,让学生自评目标达成情况,并进行提问质疑,并把问题抛到课后,做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后探究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利用静电感应实验,复习静电感应现象。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本质是什么?
启发得出:是电荷的重新分布,那么重新分布的时候靠什么力分开的,重新分布以后导体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引出新课并展示学习目标。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3、理论推导,小组活动,归纳总结出,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特征,其中用反证法和实验验证法。做法拉第圆通实验。
4、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尖端放电和静电屏蔽,实验演示和播放视频与图片。
5、归纳总结,再现目标。
7、学生质疑,结束新课,布置课后探究作业。
静电现象说课稿3我说课的题目是《静电现象》。下面我从十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我们教一门科目,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亲自像数学家思考数学,像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所以本课采用了演示和学生探索性实验相结合并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通过独立思考与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体验中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在体验中感受科学的壮美与神奇!
二.本课教材分析
《静电现象》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2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及对静电现象的解释.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也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但是本节课在此处并非是初中电学的起始课,而是作为人类探究物质微观结构(即原子结构)所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讲授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为说明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⑶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⑷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究基础上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⑵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五.教法
《物理课程标准》提倡多种教学形式。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形式
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的场合,它们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互相补充。本节课把自主研究和目标研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确定方案--实验探究--现象分析--交流合作--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再发现”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另外,注重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六.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
学、我会学”。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
⑴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和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
⑵巧妙地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实验,通过引导使得实验的进行和问题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⑶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七.教具以及其它相关教学资源
1.活动器材: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等.
2.图片资料: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3.视频材料:静电现象(手摸静电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
4.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
5.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以及防护,如汽车后面拖一条尾巴,纺织厂、煤矿要除静电等等.
八.教学程序
针对学生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1.播放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播放三个有趣的视频:一是女同学手摸带电的球后,头发全都竖了起来,二是女同学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乱,三是不断摩擦气球后气球随手飘动.这些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情景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自然生活现象充满了好奇,也激发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兴趣。
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首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生活现象以及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要了解、肯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及时提出新问题(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
让同学们拿出塑料尺,泡沫,或者塑料笔,在他们自己的脑袋上摩擦几下,再靠近小纸屑看一看.并引导他们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们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是很有说服力的。学生们一动手实验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热情高涨,也为保持积极的探究情绪打下了伏笔.
在实验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以及“摩擦起电的定义”。其实到这时,概念的得出已是水到渠成了.而引导学生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的过程.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我再演示:摩擦使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并吸引轻小物体.让学生再次观察老师重复他们自己做过的实验。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老师规范的实验操作,为他们后面的实验成功打下基础。演示之后,我提出问题:它们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是相同呢?你有什么依据吗?让学生讨论,积极发言。及时的设问,能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对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学生讨论后,我做总结: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接着继续设问:带相同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并引导同学们先作出猜想,再相互讨论,并制订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我提醒学生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要把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到已设计的表格中.这个过程的设计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体现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养成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习惯,有利于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
学生描述了实验现象“带相同电荷的橡胶棒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后,我再进一步设问: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论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之上的.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进而引导学生再次利用身边的器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设计能让学生及时巩固得到同种电荷的方法,并自己设计实验,用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熟悉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紧接着提出问题:玻璃棒与橡胶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又如何验证呢?能不能也设计一个实验来呢?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再完成实验.这既能让多数学生带着原来实验成功的喜悦再次进行新的探究,也给第一次实验失败的同学带来新的机会.由于前面的探究活动给同学们积累到一些经验,这次的探究活动自然也顺利多了.实验结束后结合学生的实验现象和科学家的大量实验证明归纳得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老师问: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认为,至少存在几种电荷?哪几种?学生自然能答出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一种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这一步一步的追问不仅使下面要探究的问题更明了,同时能帮助部分学生把前面探究时得到的知识梳理一下.而同时新的问题也顺理成章的诞生了,学生会提出疑问: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并让大家相互讨论,怎样解决这个疑问?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再提出问题加以引导“如果存在第三种电荷,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够理解“如果存在第三种电荷,则既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又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这样的问题引导是为了及时降低问题的梯度,以便于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实验的探究中.然后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存在?要求同组同学先讨论方案,分工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表格中.实验中要求明确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既节约了实验时间,也能让学生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实验结束后带领同学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告诉同学们,科学家在实验室也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跟同学们是一样的,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结论(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而且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
以上五个探究活动不仅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接着,我主要以老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的方法介绍了富兰克林对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命名。学生在《走进分子世界》这一节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分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这个问题由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了解.并用课件展示水分子、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借助课件展示分子的构成,能使微观世界更直观、具体,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兴趣.
继续设问: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是也是可分的呢?原子是不带电的,为什么与毛皮摩擦后就带了电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以问题的形式带领学生层层深入认识物质的构成,这样可以避免一味讲述的枯燥乏味.再用课件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转移的视频,让学生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认识到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通过课件及视频资料的展示,学生对原子结构有更形象的认识,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也做了铺垫.而边讲解边播放视频能使更多的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因为课堂不能成为少数优秀学生表演的舞台,而是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求与发展.
3.课堂小结
以两个问题总结本课知识。第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物质结构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第二、同学们经历过怎样的探究过程,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不仅能回顾所学知识,而且能加强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关注.
4.及时反馈
重新播放引入新课时的视频,让学生们用今天所学的静电知识解释视频中那些有趣的现象。做到首尾呼应,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体验到学习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激发,也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5.布置作业
一是完成课本第30页的两个小实验,二是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九.板书设计
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十.教学体会
二是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是学生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
三是多启发、多引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在得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之前,预先设计表格,将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到表格中,有利于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与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为能提出新问题打下基础。
静电现象说课稿4一、说学生情况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学习以兴趣为主。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和模仿。象生活中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动;在干燥的季节脱毛衣,会听到啪啪声;在干燥的季节用手去触摸门把手会有触电的感觉;阴云密布的天空,常常有雷电产生……这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会经历过观察过。他们知道其中的一些现象是静电现象,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过深入的探究。本课将为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供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在一课时内要让学生对静电现象进行全面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认识只能是初步而又概括的。这些认识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的本质,是学生学习其它电的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材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是教科版新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一课。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来认识到电荷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切物质中的,多余的电荷如果在一个物体上,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果电荷沿着导线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学生对电的本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到电并不神秘,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为学生后面学习电的其它知识打基础。
本课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体验静电现象
第二部分:认识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部分:初步认识电流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统一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目的确定后,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法与学法的合理选择和正确运用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运用了实验探究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五、说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确定如下教学准备
小组: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气球、带毛的羊皮等。
教师:课件、气球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趣揭题
1、导语——一节课的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上课5秒钟之内,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很有道理的。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形成进攻型学习状态。为此我采用魔术导入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预订轨道,这时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回答,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看到什么现象?碎纸屑是怎样跑到梳子上去的?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适时揭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体验静电现象
1、小组实验
拿一把经过摩擦的塑料尺,靠近纸屑,发现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
2、师生交流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三):实验探究、认识电荷
1、教师;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静电呢?播放课件。
教师根据课件播放适时板书:正电荷、负电荷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梳子和头发摩擦产生的静电。
科学家研究证实塑料梳子与干燥的头发摩擦时,头发束缚电荷的能力较弱,于是一部分电荷转移到梳子上,这时梳子显示带负电荷。失去电荷的头发带正电荷。带不同电荷的头发和梳子靠近时会有什么现象?这和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说明什么?(教师板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进一步探究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探究。
将两个充气气球仅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的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后交流(教师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小结。
(四):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怎样才能使物体中的电荷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和电路两个条件。
课件播放——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直观认识。
(五):总结与拓展
总结是一节课的结束部分,重温本节重点,借此加深印象。所以我设计下面问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学生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一种渠道,教学中板书对学生起到明确重点,启发思维的作用。一个较好的板书设计还能使学生获得美感。为此我设计如下板书: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正电荷、负电荷
+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静电现象说课稿5一、教材分析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一节是司南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开端,而本章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电学的开端。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初中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又为后继内容的学习做出了铺垫。学好这一节,对学生进一步研究静电场的有关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静电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这一节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热情。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对静电有初步了解,知道一些简单的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两种起电方式,对感应起电也有了些浅薄的了解,但只是一些感性认识,缺乏深层次理性认知。
2、学生化学课已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所研究,这为本节课几种起电方式的微观解释大大降低了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接触起电、静电感应这三种起电方式;
2、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能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三种起电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转移。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静电现象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尝试运用静电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将静电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难点
静电感应
突破:动画演示
五、教法学法
教法 实验演示、启发教学、多媒体动画辅助
学法 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六、教学媒体
1.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棒、丝绸、碎纸片、毛皮、橡胶棒、验电器、摩擦起电机;
2.课件:视频——静电使长发飘起来;文档——人身静电高达七八千伏。
七、教学流程及操作
新课导入(3分钟)
1、演示摩擦起电机的人造闪电;
2、播放视频——静电使长发飘起来;
提出问题
为什么摩擦会造出闪电?为什么静电使长发飘起来?学完这一节我们将解决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实验(6分钟)
1、研究第一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实验,主要是回顾初中的知识,增强学生自豪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一: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放于碎纸片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丝线悬挂
(1)再用一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之靠近,观察二者相互作用情况;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之靠近,观察二者相互作用情况。
现象及结论
现象:实验一二中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吸引碎纸片;
实验三中的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
结论(学生分析):
(1)都吸引碎纸片,说明二者都带了电;
(2)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必定带同种电荷,我们规定其为正电荷,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二者带异种电荷,我们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规定为负电,即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总之: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出问题 还有其他起电方式吗?
探究实验(3分钟)
2、研究第二种起电方式——接触起电
让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或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设计意图:此处也为学生实验,主要是回顾初中的知识,增强学生自豪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现象及结论
现象:金属箔片张开
结论(学生分析):接触使两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提出问题 还有其他起电方式吗?
探究实验(3分钟)
3、研究第三种起电方式——感应起电(学生实验)
让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或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但并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及结论
现象:金属箔片张开
结论(学生分析):感应使两箔片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微观解释(8分钟)
提出问题 为什么以上三种方式能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继续提问 原子结构?此处让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化学已学,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强调 某些情况下带负电的电子可以移动或转移
学生讨论交流
摩擦起电:电子的得失
接触起电:电子的转移(一物至另一物)
感应起电:电子的转移(物体的一部分至另一部分)
结论 电荷守恒定律
前后照应,实际应用(1分钟)
摩擦起闪电:电子的转移
静电使长发飘起来:接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例题(6分钟)
例1:两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带电量Q,B带电量-2Q,将AB相触后分开,AB分别带多少电量?
例2:见右图,感应后Bc整体带电了吗?Bc分开后带电了吗?
静电的防护与利用(8分钟)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
1、利用:
(1)吸附功能;可用于除尘、喷涂、复印等;
(2)杀菌功能:处理种子、处理水、产生的臭氧净化空气。
2、防护:
将静电导走:避雷针防雷电、油罐车防静电
设计意图: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练习(4分钟)(2题针对接触起电与感应起电)
课堂小结(1分钟)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1分钟)
1、教材本节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人身静电高达七八千伏》。
八、板书设计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1、原子结构:
2、电荷守恒
1、利用
2、防护
第二篇:静电现象说课稿
《静电现象》说课稿
实验中学
曹云云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1.4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1.5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顺利进行,事先让学生准备好细绳,使他们都能吊在细线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静电现象,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安排了静电现象视频和静电现象图片,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成。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活动7.4 摩擦起电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活动7.5 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
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 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6、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见课本WWW2)。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篇:《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构成,分类。
2.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通过摩擦起电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的实验现象中发现,物体带两种电荷的平衡状态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电荷转移,呈现带电状态。
2、能在观察到带电物体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发现其中的规律。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
1、在探究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过程发展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难点:会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2.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原子可以再分吗?
二、新课: 活动:摩擦起电
将手边的塑料尺在自己聪明的脑袋上多摩擦几下,之后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摩擦起电实验]:
1.(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可以吸引小纸屑
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什么?(摩擦可以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结论:带静电的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活动:两种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都相同呢?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得出:两种电荷:______________。
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小纸屑,丝绸带负电荷,玻璃棒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可以吸引小纸屑。3.[提问](1)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与此类似呢?
活动1:投影一盒碎纸屑,师出示一把塑料梳子,问:将这把塑料梳子靠近碎纸屑,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反复多梳几下);
活动2:如果用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去靠近刚刚梳过的头发,又会有什么现象呢? ①脱帽时头发飘起来②手触碰到静电球时头发会竖起来③云层碰撞时产生的闪电等等 提出问题: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
2、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原子内部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但是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会发生转移,使正负电荷数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并且互相摩擦的物体显示的电荷会不一样,一个显示正电荷,另一个就显示负电荷。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经过摩擦之后就会失去电子,从而带上正电,而丝绸得到玻璃棒的电子带负电;用毛皮去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经过摩擦会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而毛皮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使学生得出:[结论](1)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________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2)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从一个物体_____到另一个物体
三、小结: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四、课堂练习
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2.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3.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 种,一种是跟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一种是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5.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 和带正电荷的 构成的.通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6.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7.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A 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 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9.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D.两小球互相排斥 10.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12.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C.两小球互相靠近D.两小球互相排斥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宋晓楼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221212
sym200404@126.com 教学内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六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知道摩擦起电,知道带有电荷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阅读、活动知道验电器的作用、认识验电器的构造;
4、通过阅读了解静电的危害及其防护,了解静电的应用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设计理念: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反思、评价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课前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对教材进行补充,学生自制(备)的一些器材如“起电瓶、支架、泡沫棒、气球、塑料尺、梳子、纸屑”等,实验室提供验电器、铁架台、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共8套,演示实验一套;多媒体计算机一台,幻灯片,实物展示台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演示两个小实验“①、用梳子与头发摩擦然后去吸引气球;②用梳子与头发摩擦然后去吸引自来水管中流出的细小水流(实验室中有自来水)”创设实验情境,提出问题:“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摩擦起电
师:对于摩擦起电,你们知道多少,能说说吗?
生:什么叫摩擦起电、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师:可以向我们展示一下吗? 生活动,并走上讲台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
一、摩擦起电
1、定义: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带电体:带有电荷的物体叫带电体,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教师继续演示:将梳子沾水之后继续与头发摩擦,再去靠近气球(水流),引导学生观察此时不再吸引,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提出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教师在此处做出介绍:“摩擦起电与物体的绝缘性能和湿度等因素有关”为后面的实验成功打下伏笔。
问题: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呢? 生:两种 师:哪两种
生: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 师:正负电荷是怎样规定的呢? 生:规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师:电荷之间会有怎样的相互作用呢? 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是从书上看到的、从其他资料上获得的,也有的可能说自己做过了实验,从实验中获得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再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设置学生活动)师:能演示一下吗?
学生活动、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
学生思考,此处学生回答有一定的困难,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在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之后,请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补充、讲解,帮助学生理顺逻辑关系,为探究活动做准备。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证明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2、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3、电荷间的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师演示实验1:用手(梳子)梳理一扎塑料绳,细绳飘起来 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生:摩擦之后绳子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飘起来 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生(思考之后):用梳子梳头,有时越梳头发越乱 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生:梳子上沾水之后再梳。
教师演示实验2:①、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小泡沫球,排斥小球。提出问题:小球带电吗? 生:带电 师:理由呢?
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且小球带负电
②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小泡沫球,吸引小球。提出问题:“泡沫小球被吸引,小球带电吗?” 生:带电
师:带什么电?理由呢?
生:带正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可能不带电 师:为什么呢?
生: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而泡沫小球就是轻小物体
(学生也可能先回答不带电,还可能回答小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提问的策略)
在学生回答之后,给学生留一些时间感悟,体会何种情况下能确定物体带电,何种情况下不能确定。
师:有没有办法确定小球是否带电呢?
生:可以使用验电器进行检验(此处学生可能说出,如果说不出教师可直接告诉)顺势过度并板书:
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那毛皮带电吗? 生:带电(或不带电)师:能验证你的猜想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针对学生的办法提出问题:“有几种办法可以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两种方法:“①利用带电体的性质,②利用验电器” 师:毛皮带正电还是负电呢?有办法验证吗?
师演示: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箔片闭合。学生观察,感悟出判断方法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问题:通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那丝绸带电吗?带正电还是负电呢? 学生回答:“丝绸带电,且带负电”
师: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怎样呢? 生思考并回答“相互排斥”
过渡: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毛衣啪啪响并发出蓝色的火光、刚穿的新裤子会有灰尘”这是为什么呢? 生:静电(静电危害)师板书
四、静电危害:静电放电,吸附尘埃,静电感应 师:关于静电危害,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在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播放幻灯片“油罐车的尾巴”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了解如何进行防护
过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静电同样如此,其实静电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科技、纺织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有哪些应用吗?板书:
五、静电的应用:静电植绒、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除尘 总结:说说你今天的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整理知识结构
三分钟后适当选择展示学生整理的知识点并进行点评,给学生再展示教师整理的知识结构,这样处理通过评价、反思、对比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效建构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略)
问题: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为下节课铺垫,同时将学习延伸到课后 教学反思:
在对教材解读之后,对本节教学内容做了一些重组、增减,将分子的结构放在了第一节分子模型中进行教学,将摩擦起电原因的解释放在本节教学之后留作课后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将知识的学习延续到课后,让学生再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教学作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用,创设一些列的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从问题入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给足学生探究是时空,让学生在充分、全面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灵活地掌握知识,自主地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超越、欣赏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表述和理解,通过一些列的方式方法,让学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点燃智慧的火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1.静电实验。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课前我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做了尝试,用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纸屑不是很明显,而有机玻璃棒经过丝绸的摩擦在靠近纸屑时吸附现象非常明显,有的纸屑甚至飞舞了起来。于是选择了后者作为学生实验的材料。课上对比实验效果非常好。
2.意外收获。学生在做静电实验的时候,有些同学叫起来:“看,我的袖管也能吸附纸屑。”我一看,果然,他的袖管上吸附着一些纸屑。因为今天学生穿的是校服,衣料是腈纶的,在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也出现了吸附效果。于是,我顺水推舟,和学生探讨起生活中其他的静电现象……
3.细节失算。静电实验需要纸屑,而且是那种撕的很细小的纸屑。虽然再三提醒,下午三节课下来,地上掉了一些纸屑。因为学生起身带起的风也会使得纸屑飘落。我只得让学生下课后把掉在地上的纸屑一一捡起。现在想想,只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盒子,把纸屑放在盒子里进行实验,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纸屑飘落在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