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寨中学历史期中模拟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罗盘针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5.史学家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大力发展科举制
C、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选拔贤才
6.“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非洲黑人俑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7.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什么()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8.“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黄巾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0.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1.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唐太宗 B.宋太祖 C.元世祖 D.康熙帝
1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om]
A.宋朝重文轻武 B.宋朝重武轻文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
13.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A.B.C.D.15.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为郭靖和杨康,并赐匕首一把。丘处机是让孩子们勿忘1127年的国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北宋
16.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C.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方获得了持久和平
17.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8.两宋政府曾向哪些政权送“岁币”()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
A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成为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唐朝的开元通宝 D.北宋的交子
21.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A.金属钱币使用不便 B.南方经济发展C.海外贸易繁荣 D.商业经济发达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清朝 D.元朝
23.《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各部 C.建立蒙古国 D.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24.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A.党项族 回族 B.蒙古族 回族 C.契丹族 回族 D.蒙古族 满族
2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诸侯争霸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政权并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源:网ZXXK]
(1)依据材料,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了哪种方式?(2分)举一例说明。(2分)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财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关。——杜甫《忆昔》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最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最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开创这一局面的帝王是谁?(2分)从材料三中找出最能概括当时社会风貌的诗句。(2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丝织品和瓷器也是宋朝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朝廷赚回了大量财富。同时,市舶司的设立也有利的保障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9分)
朝代 | 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 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
西汉 | 19.8% | 80.2% |
唐代 | 43.2% | 56.8% |
北宋 | 62.9% | 37.1% |
材料二[来源:学科网ZXXK]
“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2分)依据表格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1分)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北宋统治者的哪些措施间接导致了问题二中盟约的签订?
(3)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