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S版)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一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S版)
(总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chuī fēng zhēng qì mā ma ān quán
Huǒ bàn tā men bàn fǎ hóng sâ
二、连一连 组成新字(6分)
日 木 白 立 土 穴
寸 月 水 也 工 占
三、组词(16分)羊()明()从()春()鸟()鸡()高()手()真()直()认()让()布()右()还()过()
四、连一连
给拼音找到相应的汉字(8分)
bǐ shì
jū
yān zhù bāng pō tuán
示
居
笔
帮
烟
助
团
坡
五、照样子连一连(10分)
A
F
D
G
H
P
Q
R
T
Y
g a f h p q d t r y
六、选词天空(6分)
支 只 把 棵 双
xiã
一()歌 三()小鸡 七()小刀 五()树 四()书 一()鞋
七、请把这些词语排列成一句话(4分)
⒈祖国 中国 是 我 的
⒉静静地 小朋友 听 他 读书
八、选字填空(每空2分 共16分)
在 再 ⒈我()家里画画
⒉我请爸爸()给我讲一个故事
布 步 ⒈早上 我在窗外跑()
⒉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花()衣服
员 元 园 圆
今天
我拿着一()钱到公()去玩 走到路上 我看见一个
少先队()抱着一个()皮球
九、补充音节(8分)
ǎo sh ǐ y w x
草 声 指 羽 尾 信
十、照样子写句子(4分)小树在春风里摇
在
在
十一、读短文 完成作业(6分)
小兔过生日
zhù hâ
6月12日是小兔的生日 许多的小动物前来向它 祝 贺 小山羊送青草
小牛送牛奶 小猴送桃子 母鸡送鸡蛋 大家一起唱歌 祝小兔生日快乐
ì次
⒈小兔的生日是()月()日
⒉来祝贺小兔生日的有()、()、小猴和()
duàn ⒊这一段话有()句
十二、比一比 看谁写得好(8分)
明 元 吓 青 对 处 再 面
十三、说说你爱玩什么 再写下来
(不会写的字写拼音)(4分)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半期考试本班有62人参考,平均分93.6分,及格率100%,全体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试卷,但还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我就试卷反应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具体分析一下。
二、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出现的原因:
第一题:我会看拼音,写词语。学生主要是把“壮丽”写成了“状丽”,“告诉”写成了“高速”,主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拼拼音的时候没有把声调拼准,所以造成了词语写错;还有就是没有把形近字区分清楚;地方音影响也大;
第三题:我会选择正确的字填在()里。主要出现错误的是没有区分开“颗”和“棵”这两个字,造成了选字错误;
第六题:我会写意思相反的词语。许多学生对“弯曲”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没有写出来,他们都写了一个“直”字,但前面加什么就不知道了,这主要是平时学习的时候老师跟学生训练得不够造成的,第八题:我能补充成语。部分学生对“()长()短 ”这个成语填成了又长又短,这个主要是学生在填词语的时候没有细心,没有认真分析一下,所以造成了错误;
第十三题:我能照样子把句子写的生动。例: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很多学生往往在加定语时乱加,主要是没有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错误;
三、改进措施和实际效果:
1、在拼写中注意平翘舌音,韵母前后鼻音,边音和鼻音的区分,经过训练,学生的拼音出错的越来越少了。
2、生字的识记存在问题,说明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对于易错的生字经多次强调,多次训练,学生写别字的已经少多了,选字填空出错的更是少了。
3、句子不能正确表达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不断从学习中积累,这样才能达到写反义词,扩句、缩句这些基础知识顺利过关,经过学习、训练,学生掌握的情况比以往打又长进。
4、一部分学生书写较差,书面有不整洁的现象。学生完成试卷后,未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导致粗心出错较多。
5、写话的训练缺乏,部分学生断句较困难,平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应重视,多创造说话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说话,来提高语言水平。
通过一段时间的针对训练,学生基础知识比以前扎实了,写话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小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但是,训练又要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只要能做到这些,我相信,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能力是会不断提升的。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情况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的语文试卷共四道大题,整个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考验学生细心,联系生活的原则。试卷难易程度较难,题量稍大。
二、综合情况
本次考试应考人数44人,实考人数43人。及格人数36人,不及格人数8人,及格率81.82%。高分人数7人,优生率13.64%。平均分69.39,考试成绩不理想。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选音,我会连,失分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出错。大多数学生在我会照样子写字词,出现了混淆的状况。这种题型,在同一题中出现了类似的四种题型,因此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学生在第二题基础积累上,和第一题的识字写字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在连词成词的题型上,学生们错别字较多,做提时未理解题意,因此大量失分。阅读理解、写话都相应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读题,答题时不仔细,写话时写偏题等问题。
今后改进的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做题不够细心,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积累名言,谚语,成语,背诵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首先就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内容,先口述再动笔,尽量地把语言写通顺。
今后教学中,我要注重平时的教学,作业的批改,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学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争取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考试是检验学生近期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更是对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挑战,也是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还是反映出一定问题。试卷中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中没有几个同学全做对。这说明学生的拼音基础很差,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写字,要针对性地复习。第三题是考多音字,这道题做错的学生很少。第四题是考查字典的两种方法,这道题做错的学生很多。有好多学生忘了大写字母。第八题是照样子写词语也有好多人做错,有几个甚至完全不知道写什么。题型也讲过、练习过,至少说明有部分同学上课不够专心。从试卷来看,同学们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不注意看题目要求。做题不认真。
通过这次期中考试我觉得有很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改进。比如:“短文阅读题”这类题目还需要多练习。加强说话、写话练习。
同时,那些上课反复讲过的题目还是出现了错误,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上课效率不高,这是我和学生都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教给孩子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做到上课反复强调的问题能让班级所有的孩子都不做错或者极少数人错。
还有班级后进生比较多,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好补差工作,作业面批多讲解,使得他们的成绩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我的教导下尽情的享受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初一语文半期考试卷范文
2016-2017
学上镇金学区半期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总分:150分)
全卷150分,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部分100分,B卷部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试卷相应位置。
2、A卷第I卷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写,其他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卷上个体对应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试卷的整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 liáng﴿ 黄晕.﴾yùn ﴿ 发髻.﴾jì﴿ 栀.
子﴾ zhī﴿ B、应和.﴾hã ﴿ 匿.笑﴾nì ﴿ 侍弄﴾nong)仿膳(shàn)C、水藻.(zháo)莅.临(nì)静谧.(mì)劳累.(lâi)D、澹澹.(dàn)耸.峙(sǒng)嫩.绿(nân)憔.
悴(q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胀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急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D、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是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C、《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分,共9 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B.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C.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D.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 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
8、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第II卷(其他类型题 共76分)
三、默写。(10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6分)
(1)、夕阳西下。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是:。(3)、《论语》中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是:。在学习中:,可以为师矣。
10、默写名篇,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在答题卡上默写诗歌内容。(4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3题,(6分)成全善良
李文勇
①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②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听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正好跟我同路。
③很快,车来了。人群涌向车门。我看到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虽然她很努力,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④ 好不容易上了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一个姑娘突然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竟然也谢绝了姑娘的一番好意,说他父亲身体硬朗着,而且只是几站路,站站就到了!
⑤ 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让座的姑娘流露出快乐的笑意。但是,那个女儿似乎并不高兴。这下,我更疑惑了。
⑥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蹙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⑦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了谢意。下车后,我听到了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啊,人家小姑娘那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⑨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善良!
11、第⑤段老人接受让座后,为什么姑娘和那个女儿反应不同?结合上下文做简要分析。(2分)
答:。
12、第⑥段加点的“紧蹙着眉头”有何表现力?请简要赏析。(2分)
答:。
13、阅读全文,淡淡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2分)
答:。
五、作文(60分)
14、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2、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期.
日中(星期)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B.计日告之. 下车引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元方入.门不顾 须期乃入.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答:。6.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3分)
(一)名著阅读(5分)
7、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完成下列题目。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 “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你幽囚的自己!” 树干儿穿出来了,坚硬的磐石,裂成两半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体现了、、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2分)
(2)这首小诗以恬淡自然且充满童趣的笔调,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3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
母亲的贺卡
①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②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③ 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
④ 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
⑤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⑥ 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
⑦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
⑧ 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
⑨ 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
⑩ 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8.本文依次叙写写贺卡→ → 等情节。(4分)
9.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6分)⑪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答: ⑫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
泪水。答: 10.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11.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3分)
答:。
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
四、语言运用(12分)
13、交友之道
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写出两则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4分)
答:。
(2)诚挚的友谊,请举1个交友的典范事例(2分)
答:。
(3)朋友是前行路上的默默相伴,是缘分的恩赐,是不离不弃的情谊。朋友像丝丝微风拂去心灵的尘埃,因为有朋友我们不再孤单。请用一个比喻句来赞美朋友。(2分)答:。
(4)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交友的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有弊,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