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咱果学校:张勇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采用闭卷考查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题型: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为填空题、识图析图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和探究题。
2、题量与分值:选择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有6道大题15道小题,共50分。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3、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看出答案,但38和40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认真分析才能作答。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6、8和19题、非选择题第37题第2小题和第40题第1、3、4小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七年级考试人数为176人,总分为9147分,平均分为51.97分,其中80分以上23人,占13.07%;60分以上59人,占33.52%;不及格的117人,占66.48%,其中40—60分有65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2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完成较好,非选择题失分较多
2、失分原因分析:(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三、改进措施: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出现了很多空白试卷,且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很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成绩令人瞠目,同时为初三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历史学科,从而导致成绩低下,对此情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使学生下半学期成绩能够得到提高。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
4、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5、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初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认真答题的训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读题,规范答题,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试题分析:
试题侧重对期中考试以后的知识点的考察,第一、二单元知识占24%,第三、四单元占76%,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人教版版教材为命题依据。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本次考试中
(一)选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
三;选择题答卷方面
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四;材料题答卷方面
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战国形势图和春秋形式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今后教学打算: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①继续稳扎稳打,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②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其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③学生不会答题,以后加强平时多做练习,训练答题思路
以上是我对这次考试试卷的简单分析,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校长指正。谢谢!
杨瑞蓬
2018年2月2日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构成,其中选择题占20分,非选择题占30分。试题侧重对期中考试以后的知识点的考察,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本次考试中
(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
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
(四)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今后教学打算: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仍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①
继续稳扎稳打,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②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其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73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73人,合格率100%,最高92分,最低60分。现对这次期末考试中出现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命题及题型特点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试题比较全面地检测了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试卷分选择、判断和操作三部分,其中选择占50分,判断占30分,操作占2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重点在学生对掌握知识与操作关系。重点考查了学生对计算机常用的硬件、桌面上各部分的名称等。
试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考核。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与我们的复习指导是一致的,这些试题使同学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正常发挥。
二、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
学生卷面书写较为工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较为扎实、灵活。成绩概况
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兼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七年级73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73人,合格率100%,最高92分,最低60分。
三、反思与启示
在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1、操作题学生得分较低,说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后很少复习,考试临时突击所致。
2、从判断是非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较弱。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3、少量试题属于课本阅读部分内容,难度较高。
四、今后教学措施和改进方法:
1、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仔细研究教材和分析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就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增加课外知识的渗透。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淡化死记硬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本次信息技术试卷出题源于课本,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出上些选择题或判断题,因为填空题是考察学生的知识再现,而相对于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就要复杂的多了。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写写帮整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于2009年1月9日结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共6页,试卷批改完毕,现进行分析如下:
一、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由客观题(选择、填空、列举、连线)和主观题(材料分析、简答)构成,其中客观题占78分,主观题占22分。试题侧重对期中考试以后的知识点的考察,第一、二单元知识占24%,第三、四单元占76%,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人教版版教材为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本次考试中
(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
(四)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三国鼎立形式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今后教学打算: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仍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① 继续稳扎稳打,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②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其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③ 学生不会答题,以后加强平时多做练习,训练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