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艺术学院专业建设情况自评总结
在中国高等教育基本运作框架中,专业建设是龙头工作,是教学工作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现将近年来我院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传媒与艺术学院是商丘学院在校学生数较多的一个分院,共开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动画、产品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7个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于2016年度停招一年,其余专业近四年均连续招生;七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在90%以上。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二、专业建设成效
1.整合专业建设资源
学院按照有利于重点专业建设和有利于发挥重点专业辐射作用为出发点,围绕品牌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要求,对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重要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调配,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和优化配置。特别是编导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实验室兼容和开放性整合。
充分发挥各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院系活力。强化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对各专业负责人设立建设目标,确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奖罚制度,将专业改革和建设情况作为个人考核和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2.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教学服务平台。对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立项建设,对新聘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做专门的培养规划。按照“专兼职教师一起教学研究、一起培养人才、一起承担教学任务”的思路来管理兼职教师。加强兼职教师档案管理,安排专人协调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和专业教研活动,开展新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规范各项教学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
3.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建设
分院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完善广播电视编导、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实验室条件,对分院自有多媒体教室进行扩建和改建,多个专业建立特色工作室,为教学内涵建设、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4.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从2015学年起,学院以迎评促建为突破口,重新对七个专业近二百多门课程的总学时、学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等进行了调整。依据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的指导思想,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方案设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集中实践模块,同时将专业选课程平台分为职业方向接口课和专业素养选修课;也考虑了专业群课程的通识性。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方向性,为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构建有效的专业根基和发展平台。
5.品牌专业建设
分院积极响应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相继建成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两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和广播电视编导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多层次的专业结构布局。
三、存在问题
1.分院各专业的定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专业特色。就业对口率不高,有待进一步调整凝练。
2.产学合作发展不足,未能将产品转化为成果。目前传媒与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凸显,产学合作成果也初见成效,特别是服装设计专业产学效果突出。但是其他专业近期还很难做大的突破,因为在产学合作过程中,部分企业因利益关系,产学合作的热情不高,加上地区行业经济不强,很难吸引企业进行产学合作。
3.实践条件目前不完备,特别是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更加专业的技能训练条件;对实验室从数量和质量上要适应传媒与艺术类专业的改革需要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四、改进措施
1.专业定位整改
结合更为广泛的市场和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定位,求真务实,符合区域及学校实际情况的办学定位,明确自身办学目标,寻求特色发展。
2.针对产学合作发展不足的现状,逐步在各专业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只有不断寻求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才可能为产学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通过下企业挂职锻炼、承担项目教学和工作室化教学法的推进等手段,逐步增强部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综合能力和与企业人员的沟通和配合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其产学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