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土地改革教学案
-
第3课土地改革学案
永吉二十五中2011-2012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 第三课土地改革讲学稿 1 学习目标: ⑴ 掌握土地改革的背景、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的时间和内容。 ⑵ 了解中国
-
第3课_土地改革_导学案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 -
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原因:见书P12
颁布时间:1950年
内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施: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
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讲学稿执笔马永审核杨瑞蕾2010-3-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 -
土地改革
第三课 土地改革 导学案
【课程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学习目标】
①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政策、过程和结果; ②理解土地改革 -
土地改革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 -
教学案
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灌云县鲁河中学2010.11.18 -
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
-
教学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
-
教学案
天上的街市 预习一看 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
-
教学案
1、导入:记得孔子有一次和子路、曾皙,冉有等几位学生一起谈论志向问题。当问到曾皙时,曾皙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
-
土地改革(精选五篇)
论述1949—1953年台湾土地改革 摘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当局就开始制定土地法规,准备土地改革。从1927—1937年,先后出台的土地法令和各省地政府单行章则约有240余
-
土地改革论文
土地改革论文时间:十二月三日班级:10331姓名李勇
一、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留集体所有制因素的条件下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直接经营权,但它 -
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设计一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土地改革。 (点击播放音频)《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很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歌吧?是不是还有很多同学会唱这首歌呢?歌曲中的妈妈和孩子们
-
土地改革(大全五篇)
经济
原因①旧中国实行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经过:①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 -
中国土地改革
中国土地改革
1 历史评价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
2 相关背景 1950,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所有制是地主所有制,与社会实情及其不符,为了解放生产力,进行 -
土地改革[5篇范文]
共产党历次土地改革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 -
土地改革制度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