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部编八年级上语文教案
-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课前预习: 1.阅读本单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相关内容,再通读课文,梳理本文的“五要素”。 2.从互联网搜索、浏览关于渡江战役的资料
-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教案(合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 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
-
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消息二则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3.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春望》优质课教案
《春望》教案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读懂诗歌的大意。2.能熟练运用已掌握的诗歌阅读技巧和赏析方法。3.能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能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4.通过了解诗人和学习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22愚公移山
22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探究文章内涵,把握愚公形象,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2.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学习愚公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往直前。 【课时计划】 3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8苏州园林
18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9蝉
19* 蝉 【教学目标】 1.学习法布尔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他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手法(拟人)——“风格即人”。 3.注意文中的人文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为了使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顺利地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期的语文
-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3 背影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 背影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重点) 3.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
-
《醉翁亭记》教案(部编语文九上)
11.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3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0短文二篇(范文)
10 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画面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4白杨礼赞
14:白杨礼赞 茅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和常用词语。 2.了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24诗词五首
24 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17中国石拱桥
17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和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别。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实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
-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最新教案7列夫.托尔斯泰
7*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时间 1课时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完整版) 1 消息二则教学目标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必背古诗文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文默写一、直接型默写。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急湍甚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