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不等式的解法习题
-
不等式的解法练习题
职三数学课堂练习题(4)
不等式的解法练习题
1、已知a∈R,则“a>2”是“a2>2a”成立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不等式3x10的解集 -
不等式解法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1.考试说明规定“不等式”考试内容包括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解法、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推出关系
-
不等式习题
1.若方程x2(m2)xm50只有正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4或m4B. 5m4
C.5m4D. 5m2
2.若f(x)lgx22ax1a在区间(,1]上递减,则a范围为
A.[1,2)B. [1,2]
C.1,D. [2,)
3.若0yx
2,且tanx3tany,则xy的最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习题课
第十一教时
三、补充:
例七、已知函数f (x), g (x)在 R上是增函数,求证:f [g (x)]在 R上也是增函数。例八、函数 f (x)在 [0, 上单调递减,求f(x2)的递减区间。例九、已知函数 f -
无理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无理不等式 目的:通过分析典型类型例题,讨论它们的解法,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无理不等式。 过程: 一、提出课题:无理不等式 — 关键是把它同解变形为有理不等式组 二、f(x)0定义
-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总结归纳)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教材分析] |x|的几何意义是实数x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离开原点O的距离,所以|x|0)的解集是 {x|-a0)的解集是{x|x>a或x0)中的x替换成ax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本课件依据我校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用书《步步高高考总复习—数学》及另选部分题目制作而成,全部内容都经过了课堂教学的检验,为教学过程的实录 -
不等式综合习题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习题
1.已知不等式|,(1)当a2时,解此不等式; x3||x4|a
(2)若|解集为,求a的取值范围。 x3||x4|a
2.已知f,(1)当a 5时,求f(x)定义域;(x)x1||x2|a
(2)若f(x)的定义域为R,求a的 -
不等式典型习题
1.若关于x的不等式x-1≤a有四个非负整数解, a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a0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32x1
3. 若不等式(3a-2)x+2<3的解集是x<2,那么xab4.已知关于x的 -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反思(精选5篇)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反思
由于本节课是一节微课,时间简短,基于微课的要求以及微课所面对的是一些个体,因此整个教学活动教师的讲解比较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适时给 -
绝对值不等式解法的说课稿公开课
包铁一中选修4-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说课稿讲课人:杜玉荣 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节进行阐述。
-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解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及其解法,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 学 设 计 说 明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第二节
-
数学归纳法中不等式类解法
数学归纳法中不等式类解法 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比较特殊,原理是用类似于“多骨诺米牌效应”的方法,从n=1,n=2推到所可以达到的终点,从而推出式子的正确性。也正是如此,数学归纳法在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Eric 一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_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梁晓凤 一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姓名:郑尚运 单位:金沙中学 邮编:551800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数学5第三章不等式第二大节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第一节课。一
-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反思
塘沽中专-----戚卫民
我在13级电子班教室上了一节课,由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教的是一个普通中专的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因此,第一,课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