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必修三第3单元练习
-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随堂练习《祝福》4
《祝福》同步训练 基础练习1.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寓意是:( ) A.“祝福”是全文故事发展的线索,贯穿始终。 B.“祝福”为塑造祥林嫂的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 C.祥林嫂出现在祝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2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
-
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3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
-
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7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
-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4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结构〗 〖技巧示例〗 1815年伦敦博览
-
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
-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小结(精选五篇)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4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小结(合集五篇)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5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技巧示例〗 1.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经历了数
-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教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小结[五篇]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2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技巧示例〗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4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4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目标重难】 重点: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
-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5课学案(大全)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结构整合】 1.背景 【目标重难】 2.兴起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 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结构整合】 1.地理因素:以______为依托,彼此____ ____,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
-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第3课学案(大全)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 四 单元第13课编写( 唐琳 ) 审订( 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结构整合】 【目标重难】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
-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
第二单元练习三
第二单元练习三 一、默写王安石的《元曰》。 元曰 , 。 ,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万象更新(gēng gèng) 分外热闹(fēn fèn) 哄堂大笑(hōng hòng
-
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寡人之于国也》随堂练习3
http://www.xiexiebang.com 伴您快乐成长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黑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
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9课《寡人之于国也》随堂练习1
蓝天家教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伴您快乐成长 1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高考链接 对全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