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二下学期压轴题
-
初二上册压轴题
1.△ABC为正三角形,点M是射线BC上任意一点,点N是射线CA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AQN等于多少度? 2.已知:如图,△ABC中,∠A的平分线AD和边BC的垂直平分线ED相交于点D,过点
-
初二下压轴题13(范文模版)
初二下压轴题13
1、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 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C不重合),过点P作 PE⊥PB ,PE交射线DC于点E,过点E作EF⊥AC,垂足为点F.
(1)当点E落在线段CD上时(如图1 -
初二一次函数压轴题复习精讲
初二一次函数压轴题复习精讲 1.如图,直线l1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1,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定点A,B,直线l1与l2交于点C. (1)求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2)求△ADC的面积.2.如图,在平面直
-
初二数学证明题压轴题集合(合集五篇)
初二数学练习题1.在矩形ABCD中,AB=6,BC=8。将矩形ABCD沿CE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F处。①求EF的长;②求梯形ABCE的面积。2.如图,E是正方形的边AD上的动点,F是边BC延长
-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
经常要做数学压轴题 1. 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5%,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24分钟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8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1 /3 ,则可以提前10分钟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
-
中考数学压轴题整理
【运用相似三角形特性解题,注意分清不同情况下的函数会发生变法,要懂得分情况讨论问题】【分情况讨论,抓住特殊图形的面积,多运用勾股定理求高,构造梯形求解】【出现边与边的比,构
-
集合压轴题强化训练
集合压轴题强化训练一、填空题。1.已知集合,若,则实的数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2.若x∈A,则∈A,就称A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
-
压轴题总结(合集五篇)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
-
初二下学期地理综合训练题[推荐阅读]
一.知识填空题1.基本国情:国土______________,区域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区域合作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我国在
-
2018年中考菱形压轴题大全
2018年中考菱形 压轴题 一.解答题(共19小题) 1.如图,两个全等的△ABC和△DFE重叠在一起,固定△ABC,将△DEF进行如下变换: (1)如图1,△DEF沿直线CB向右平移(即点F在线段CB上移动),连接AF、A
-
各种构造解导数压轴题
活用构造策略进入解题佳境 ——例说各种构造法解决导数压轴题 古县二中林立飞 摘要:函数与导数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函数的零点问题、函数的极值点问题,随着
-
如何应对中考数学压轴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应对中考数学压轴题
作者:玉孔总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3年第07期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一些题型灵活、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压轴题涌现出 -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推荐5篇)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1.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接EF、FG、GH、HE.C (1)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D (2)试探究当满足什
-
初二下学期家长会材料
家长会材料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很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的
-
初二下学期工作计划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二年级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22)班班主任姓名:孙军国一、班级现状分析1、班级人员组成:学生总数:69人,男生人数:33人,女生人数:36人,住宿生人数:9
-
初二下学期教案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二节质量、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一、基本要求 1、能从物质的形态、形状、空间位置等的变化中提取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不变性这一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质
-
初二下学期期末试卷A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 麒麟区第八中学 2011学年下学期期末试卷 初二历史(A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
-
初二政治下学期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