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气环流教学详案
-
大气环流教案
高 三 地 理 教 案 课型: 新授 时间:2013.9 课题 课程标准 重难点 教法设计 大气环流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
-
全球性大气环流(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季节性移动规律,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与特点。 能力目标: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图上理解并
-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大庆四中 李宏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大气环流是各种规模运动系统的形成和活动基础,又是各地天气变化、气候形
-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大 气 热 力 环 流 单位:迁安二中 任教学科:地理 姓名:刘兴华 电话:*** 《大气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
-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
-
必修一热力环流教学设计详案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阅读及答案
任何行星上,只要其上空有大气,就应该有大气环流。何谓大气环流?就是行星大气一方面从太阳电磁辐射中接收热量,一方面把自身的部分热量发射到行星际空间。在收与发的过程中,一些
-
《全球性大气环流》说课稿(定稿)
《全球性大气环流》说课稿 信宜市第二中学 王瑞龙 《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四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
全球性大气环流 教案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前面我们花两节课,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和风。那么你们还能回忆起什么是热力环流吗? 生答……. ,很好!(板图):我们假设,近地面A地受热
-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案
湖北师范学院 http://www.xiexiebang.com 全球性大气环流 地理科学系1002班 舒颖莲 1,教学目的: A.掌握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B结合图形,理解、识记三圈环流、
-
全球性大气环流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规律;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原理示意图的
-
教学详案
《丑小鸭》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
-
《全球性大气环流》说课稿[共五篇]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
-
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通过品读重点句段,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
-
轻轻地教学详案
12.轻轻地 一、复习词语 整体把握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轻轻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12.轻轻地》。 2、老师知道大家认识了不少词语朋友,请同学们看着大屏
-
等高线教学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教学步骤:
一、 引导激趣(出示木兰山平面图)
1、看图设疑:平面图能体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吗?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绘制体现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 -
天地人教学详案
《天地人》教学详案潘玮霞一、教材简析: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傅抱石的国画《一望大江开》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三
-
《乡愁》教学详案
《乡愁》教学详案 1、 第一张幻灯片 播放音乐(音乐快结束约2分钟前),教师导入: 家,是人们精神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一个月圆的夜晚,每一缕清风,每一颗雨滴,总能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