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矮教案
-
高矮教案
《高矮》教案 邗江区启智学校 执教:曹新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组:能够知道高矮,可以独立说出什么高,什么矮,感 知高矮的相对性。 B组:知道高矮,在教师的辅助下说出什么高,什么
-
高矮教案
《高矮》教学设计 授课者:蔡馥玲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
高矮教案
高矮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
-
高矮 教案 修改版
《高矮》教学设计(修改版) 一、背景介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中“高矮”的内容。 课时:2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对象:小学一
-
高矮教案
“高矮”教学设计 吴村小学 郑雪平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中21、22页“高矮”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关系,从中感受数学
-
认识高矮教案
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
-
比高矮教案
小班数学:比高矮 活动目标: 1. 能用正确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2. 喜欢摆弄材料,愿意按老师的要求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各色纸筒、饮
-
比高矮教案
《下课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下课啦(北师大版教材第20~21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第二单元比较中的第二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
比高矮教案(最终5篇)
比高矮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高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
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2.2高矮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方法;知道物体的高矮是相对的。 通过猜想、验证、下结论等环节,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初步
-
健康教案区别高矮
文档仅供参考 区别高矮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
-
高矮与胖瘦教案
《高矮与胖瘦》教案 教学内容:1.《高矮与胖瘦》2.室内活动:大球追小球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及他人的身体特征。 2、让学生能了解引起高、矮的原因与胖瘦的原因、危害
-
“高矮”教案(5篇范例)
“高矮”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中“高矮”的内容。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高矮
-
《胖瘦与高矮》教案
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关注自身和他人的身体特征2、 让同学能了解引起高、矮、胖、瘦的原因。3、培养同学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使同学
-
《比较高矮》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比较高矮》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2、 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乐意参与比较高矮的操作并用语言交流表达。 活动准备: 1
-
中班教案比高矮
中班计算活动课教案 《比较高矮》 (科学领域)授课人:乌什县第二幼儿园教师 古扎努.吾买尔中班计算教案: 《 比较高矮》授课人:乌什县第二幼儿园 古扎努.吾买尔 活动目标: 1.认识高
-
小班健康教案 区别高矮
区别高矮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高矮
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