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二语文将进酒
-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赏析句子,品悟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感情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诗词 二、过程与方法 学案导学,小组展示, 音读、意读、情读
-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5篇)
高二语文《将进酒》教学实录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杜甫在两首诗《春日忆李白》和《饮中八仙歌》中分别写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九年级语文将进酒[模版]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
-
《将进酒》教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 2、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味本诗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
-
将进酒(本站推荐)
将进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背诵全诗。
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 -
《将进酒》
一、导入新课。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
-
《将进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李白诗中的真正情感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
-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 论语>复习导学案1
编写 王惠丽审定 高二语文备课组使用日期2014-6-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12课字词句知识;2理解课文思想;3翻译重点语句.
二自主学习
1注音木铎( )桀 -
高二语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既„又„”不合原文意思)2.C(“已经”应为“也应”。)3.B(“抵御
-
将进酒读后感
读《将进酒》,谈生活抉择 《将进酒》是李白众多诗词中的一首,会偏好《将进酒》是因为它每一字每一句都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及豪放的气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将进酒》译文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
将进酒全文和译文
将 进 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
-
《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教案执教:高二李敏第 十 周 星期 四 第 七 节(共 1 节)课 题《将进酒》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反复诵读,赏析诗句,理解诗人形象。思维发展与
-
将进酒讲稿(推荐)
将 进 酒 讲 稿 背景:2分钟思想内容——写作背景3 李白诗歌现存900多首,基本上都是精品。如果我们一定要把李白的代表作压缩到两篇的话,其中一篇肯定是《蜀道难》,另一篇就是《
-
李白将进酒
李白《将进酒》原文和译文 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
-
将进酒朗诵稿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 -
将进酒 课后练习
将进酒 课后练习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qiāng)呼儿将出(jiāng)领(jiāng) B.馔玉(zhuàn) 编撰(zuǎn)纂辑(cuàn) C.欢谑(xuâ)
-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述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将进酒》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说说这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 《将进酒》是编排在职高语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