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填空题1、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 )和( ),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 )入口。 2、严禁自导管取血化验,与导管相接的输液系统( )更
-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一节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常见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一) 原因 1.输入的药液和或药物制品不纯。 2.输液用具污染。 3.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
-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 发热反应 预防及处理 1. 加强责任心,严格检查药物及用具;液体使用前要认真查看瓶签是否清晰,是否过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及缺损,瓶身、瓶底及瓶签
-
第三节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三节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误入动脉 (一) 发生原因 由于患儿肥胖、重度脱水、衰竭、患儿哭闹躁动或穿刺不当造成误入动脉。护理人员业务欠熟练或血管选择不当,误将
-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共五篇]
第二章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ect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利用液体静压和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
-
静脉输液并发症
A型题 1. 患者输液后血管出现伴有疼痛的发红,没有肿胀,但有“红线”样改变,触之没有条索状改变。该患者的静脉炎属于几级?(C) A.0级 B.1 级C.2 级D. 3 级E.4级 2.化疗药物外渗后,需要
-
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共五则范文)
(一)局部组织反应 1.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2.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避免因剂量过大而增加局部组织反应。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让病人了解皮内注射的目
-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与应急处理 静脉抽血法操作并发症 一、皮下出血 (一)发生原因 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 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
-
第二章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章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一节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一)发生原因 发热反应为静脉输液法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输液发热反应有
-
静脉输液的并发症
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急性肺水肿 1. 发生原因 心肌有急性弥漫性损害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如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急性机械性阻塞致心脏压力
-
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一、 静脉输液的目的 1.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
-
静脉输液法
静脉输液法 (三月份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主讲人:曹丽 1.周围静脉输液法 (1)操作方法 ①密闭式输液法 a.选择静脉,消毒,距穿刺点上方6cm处结扎止血带 。 b.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再将针
-
静脉输液法标准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法标准操作流程
吴忠市新区医院护理部
一、目的:供给体液及电解质;供给热量及营养物质;作为药物治疗的途经。
二、操作流程
1、输液前的准备:(1)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仪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最终定稿)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 准备 ——素质要求:仪表、举止、语言、符合专业规范 ——评估与指导:1 携治疗牌至床旁、核对、评估环境及患者合作态度 2 告知输液目的、方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 目的:补充水、电解质,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备物:液体 治疗单 输液卡 无菌棉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一、接到医嘱:
1、准备药物
2、准备用物:注射器(1ml、2 ml、5 ml、20 ml 注射器各2个)、输液器、棉签、输液贴、止血带、酒精、碘酒或安尔碘、快速洗手液、污 -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规范 静脉输液的质量标准:病人得到如医嘱所示的正确的、安全的静脉输液。 程序: 1.操作前对病人的评估: 护士在输液前应评估患者的全身及血管情况:至病室评估患者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目的: 1、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3、静脉给药,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