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
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xiexiebang.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报刊和书籍的内容代表了中国20世纪历史前进新方向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国
-
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学案一(教师版)
高二历史第14周学案一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先进思想(20-21课) 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 A.机器生产 B.议会制度 C.军事技术 D.科
-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
-
历史必修三
必修三1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宏观大背景是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主要的派别有哪四家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3、儒家学派的开创者是谁
-
高中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五篇)
至于消费时能想到买几本什么书,似乎是爱知识,但那是一种很坏的想法,被它麻醉,结果是很庸俗的认为自己从庸俗中解脱出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必修三,希望能
-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 一、选择题 1.(2011·济南1模)“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以
-
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
-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2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
-
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3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
-
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7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知识结构〗 〖单元测评〗 一、选择
-
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小结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4单元小结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知识结构〗 〖技巧示例〗 1815年伦敦博览
-
8历史第五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你认为此斗争主中在A. 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B. 内战与和平之争 C. 建立什么样的
-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课文检测5则范文
课文单元检测I.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
1. Black _____ (加拿大的) jazz pianist Oscar Peterso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解析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五单元重点知识解析 U5Canada ——“ The True North” Words and Expressions: 1.multicultural adj.多种文化的 Canada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 mult
-
历史必修三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 一.选择题: 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
-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试题(写写帮推荐)
第五单元 一、单选题 1.(2018·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21)《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
-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教学简案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