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语孝教案
-
《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
-
《论语》论孝有感
广东金融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专业论文 《论语》论孝有感 作者班级:0916011班 作者学号:01601119号 作者名称:杜翔翔 指导老师:颜文武 摘要:《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奠基
-
《论语》论孝有感
广东金融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专业论文
《论语》论孝有感
作者班级:0916011班
作者学号:01601119号
作者名称:杜翔翔
指导老师:颜文武
摘要:《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奠基之 -
论语孝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论孝教学设计 张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论述。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吸收孔子
-
论语选修课观后感:轮孝范文大全
学而篇中有: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一个能在家庭中奉守孝悌原则的人,一 -
从孝和因材施教浅谈论语思想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
-
论语教案[最终定稿]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
-
《论语》教案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
-
《论语》教案
10.《论语》十则教案 《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
-
论语教案
《论语》十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 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2、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
-
论语教案
论友情——《论语》教学设计 一、孔子及《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开创了儒家学派。 (板书繁体“圣”字)这是个什么字?观察这个字的特点:“耳
-
论语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③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
-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的伦理、哲学、政治、教育思想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作用 2. 读准字音 3. 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词性活用的几个句子 【教学重
-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三年级 张海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论语》,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
-
论语教案★
《论语》教案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教案
《论语》十二章 一、孔子简介 1、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