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
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知识点(范文大全)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
-
《陋室铭》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文言词语的积累。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陋室铭》教学设计5篇
品德高尚的人总能赢得别人的崇敬,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陋室铭》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陋室铭》教学设计范文一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陋室铭》精品教案 语文版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刘禹锡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背诵、默写全文。 2、了解作者,背诵默写全文,体会托物言志及反向立意的写作手法。 3、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教学反思(小编整理)
反思性教学是当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教育实践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更是教育主体进一步成熟的象征。下面给大家分享《陋室铭》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陋室铭》教学反思11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陋室铭》学案
《陋室铭》教案一、教材分析《陋室铭》选自部编版语文《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本文共九句,81个字。以“惟吾德馨”立意,贯穿全文始终,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淡泊名利、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7《陋室铭》《爱莲说》学案
教材版本部编版语文课 题《陋室铭》《爱莲说》年 级七年级课 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检测朗读、背诵全文。2、巩固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探索研究托物言志的
-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陋室铭练习
18 陋室铭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陋室(lòu) 德馨(xīn) 苔痕(tái) ...鸿儒(rú) 案牍(dú) 诸葛庐(gě)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 .. (2)无案牍之劳形(身
-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第四单元《陋室铭》部编版教材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编排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精美简约,隽永畅达,立意鲜明,富于情趣。短文采用托物言
-
陋室铭 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陋室铭》是编排在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的课文,是讲读课
-
《陋室铭》阅读
《陋室铭》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线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使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观止”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
陋室铭读后感
陋室铭读后感陋室铭读后感1刘禹锡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曾于贞元九年(793年)考上进士,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被德宗皇帝贬至和州(
-
陋室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 (课前视频欣赏:古琴曲《陋室铭》) 刚才大家欣赏的是
-
陋室铭 教案
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陋室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理解本课特殊句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以及“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
陋室铭 教案
教学设计 五通佑君中学 鲍凌霜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3、.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体会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
-
《陋室铭》读后感(范文大全)
《陋室铭》读后感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