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教版诗词三首
-
诗词三首
诗词三首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怆然|重创豆蔻|扣篮 解鞍|解数 吟唱|拎起 ........B.觊觎|尔虞我诈 荠菜|鲫鱼 ....C.黍离|冠盖相属犹豫|效尤 ....弥
-
诗词三首[范文]
2018新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
诗词大会有感三首
诗词大会有感三首 在人们尽情享受春节物质盛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精神的饕餮圣餐,真可谓及时、应时、应情、应景。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
-
《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3 诗词三首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词三首》,去感受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
-
《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
-
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精选合集)
人教新课标五下《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向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人教新课标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重点提示: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
建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十五夜望月
教学重点:
1、朗 -
清明诗词三首(含译文及赏析)
壬戌清明作 [清]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译文: 阵阵轻寒
-
春节诗词三首(共5篇)
沁园春—春节 窗外风光, 车鸣人吵, 炮竹乱飘。 望大街小巷, 雾霾缭绕; 年末岁尾, 人烟稀少。 除夕之夜, 达旦通宵, 欲与联欢试比高。 团圆夜, 看新妆素裹, 分外妖娆 佳节如此热闹, 引
-
古诗三首教学案
21 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秦、邸、熏、汴”4个生字。 2.学习《出塞》,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自学《题临安邸》、《示儿
-
古诗三首教学案
2015春七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教学案(一) (一)《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初备 统复备 第一块: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内容指导语: 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读顺三首诗。 组织朗读 第二块:再读诗歌,发挥想像,再现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创设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学习目标 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熟读成诵。 中秋的来历 •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
-
1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怀远县常坟中学公开课教案 1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欣赏三首诗词。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重点和难点: 1、 形象和情感是如何统一的。 2、 景和情是怎样统一的。 3、 朗读 三
-
苏教语文八下6.26古代诗词三首教案检测3
八年级语文下册《悼念玛丽 居里》同步练习苏教版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真zhì( ) yì( )郁 钦佩 公正不阿 2、了解“悼词”这种文
-
人教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一) 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吟诵《枫桥夜泊》,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
-
古诗三首教学案答案
“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喧”。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