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苏轼咏月诗文
-
语文第8课苏轼咏月诗文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五篇
教学 8 苏轼咏月诗文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
-
读苏轼诗文有感
读苏轼诗文有感 高旭 我并不是一个酷爱文学的人,然而第一次接触苏轼的诗文,我就被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作品深深折服了。 苏轼诗文名垂千古,而我们若能够品味其为人,品味他那执着
-
苏轼的咏茶诗词范文
苏轼的咏茶诗词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
-
《咏月》朗诵稿
咏月 数千年来,月亮一直受到文人们的钟爱,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对月亮的那份不了之情——《月下独酌》 音乐《春江花月夜》起,齐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咏月诗词
咏月诗词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
-
咏月诗三首
课文内容《咏月诗三首》
课型:精读课型
上课时间:教案作者:张成龙
年级:九年级、3、2513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2.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 -
历代名人咏渭诗文大全
历代名人咏渭诗文 采 薇 歌 伯夷 叔齐 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吾将安适归矣! 吁嗟徂兮, 命之衰矣! 西征临渭源 隋炀帝 西征乃届此,山路
-
关于咏月的诗句
关于咏月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
7 咏月诗三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每首诗的内容以及
-
咏 月 读 后 感
咏 月 读 后 感
2012级七班张 澍从古到今,有多少诗人赞美过月亮,月亮在人们的眼中是一种无可挑剔的奇景。我从小就对月亮有着特别的感情。每次吃完晚饭,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去看 -
苏轼的诗文《定**》预习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孤傲高洁,乐观向上)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
苏轼的诗文名篇赏析[最终版]
苏轼的诗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苏东坡的诗文名篇(共16首/篇),感受其诗文风格的多样性。 2.在学习诗词的基础上,了解苏东坡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提示——(1)可以选择
-
咏 月 的 诗 句
咏 月 的 诗 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
-
咏月诗会教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安居育才中学 方毅 1.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咏月的诗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学会运用想象联想改编诗歌,写出活动创意口号 2. 教学过程 一. 播放王菲的《明
-
“咏月组诗”教学设计
“咏月组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学习诗句,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初步了解。教学重点:运用吟诵、联想和想象走进诗歌,体会意境,培养审美创造力,体会诗
-
有关李白“咏月”的诗
李白“咏月”诗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相传在万首以上,《全唐诗》收录800余首,《李白全集》收录了1010首,其中咏月
-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重点提示: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
建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十五夜望月
教学重点:
1、朗 -
最美句子、咏月诗句
1、初恋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但并不是最好的。初恋是心醉神迷的时期,你很难分清这究竟是爱神的一次真正光临,还是仅仅出于对异性的好奇。一对花季少男少女做出有关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