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陶渊明归
-
陶渊明《归园田居_其三》教案
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
-
评说陶渊明《归园田居》的人生哲学
评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哲学平山南甸中学语文组 刘联琴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
-
陶渊明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
-
浅谈陶渊明
五柳先生与陶渊明 一道菜与厨师息息相关, 厨师的味觉嗅觉决定一道菜的品质,诗文也同样,他的好坏被创作他的诗人,深深的影响着。五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在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下,对生
-
从陶渊明《归园田居》观望真实人生论文
从《归园田居》看真实人生——陶渊明 [摘要]:《归园田居》以篇幅短小的五个片段,以简朴自然的语言,写出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的田园生活,记录了陶渊明从官场转向乡村的人生历程,
-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推荐五篇]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归园田居·其二》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二首。全诗主要叙述农村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
-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推荐5篇]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归园田居·其三》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是《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作者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
-
大学语文第8讲:陶渊明《归园田居》及《饮酒》(xiexiebang推荐)
大学语文第9讲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及《饮酒》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为东晋名臣之后(其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最高法院院长],祖
-
陶渊明作文
陶渊明的飘淡,即使到了今天,也仍能从几页文字中读出,一种隐逸之美。他就是隐士,在残破简陋的草庐里也能饮酒赋诗自得其乐的人。
很难想象,在一个无米无炊的境地怎么才能活得如此 -
论文陶渊明(★)
内容摘要:本文系统的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陶渊明的田园诗自然恬淡,不加雕饰,却又匠心独运,意境悠远,他开创了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境界,同时还做到了情景理的
-
陶渊明文集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陶渊明演讲稿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解释: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归去来兮辞》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
-
陶渊明讲课稿
让我们一起体会,陶渊明安然自如、悠然自得地斟饮、品赏,在斟饮、品赏中让宇宙万物、自然人生汇入自己的那浩阔如海、明净如月的心灵中。 引入词 据统计,陶渊明现存诗文142篇,凡
-
13、陶渊明
第二单元人物长廊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陶渊明极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陶渊明思想的复杂性,学习他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积极思想。
3、背诵课本《归去 -
陶渊明[5篇模版]
大 学 语 文 姓名:廖智斐 学号:20090718 专业:09土地 (1)作业 (2)论文 (3)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之田园诗人陶渊明 可能将陶老先生作为这次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的对象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点
-
陶渊明生平事迹
陶渊明(365~427) 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生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
-
陶渊明(大全五篇)
1.千年前,你,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让你无奈,你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
饮酒陶渊明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而无车马喧。(却没有感觉到世俗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