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线性规划基础训练
-
线性规划(最终五篇)
《线性规划复习》 导学提纲与限时训练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考试大纲要求:1 1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2 2 、了解二元一
-
线性规划学习心得范文合集
《线性规划》学习心得 姓名:许英 学号:201502991104 经过学习《线性规划》,我获益良多,现在我主要从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说说学习感触。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
-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设计 3.5.2 简单线性规划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线性规划是利用数
-
基础训练大全
基础训练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两种经济形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B.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林肯当选为总统D.领土的扩张
2.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 -
基础训练2
基础训练2 一、教学目标: 1、会给课文中的字组词并造句。 2、学会修改句子,认识两种修改符号。 3、会给一段话加上标点。 4、会照样子缩写句子,正确理解长句的意思。 5、培养和
-
语文基础训练
语文基础训练(2)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âng) 不屈不挠(ráo) 怆然(chuàng) 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 岿然不动(kuī) 女娲(wō) 谆谆教....导(z
-
基础训练十六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基础训练十六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推荐时间:40分钟)
温馨提醒:①请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的整洁。②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③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 -
政治基础训练
政治基础训练7
班别:姓名:学号:
1.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A.小康社会B.总体小康社会C.全面小康社会D.宽裕型小康社会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
数列基础训练
数列基础训练1. 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1) 若公差d2,a1510,则a1___________,S15__________________。(2) 若a11,an55,Sn405,则n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2. 已知数列{an}为
-
基础训练(精选五篇)
第九天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龟裂(jūn) 作坊(zuō) 喀(kē)斯特 酵(xiào)母菌 ....B.请帖(tiě) 债券(quàn) 电饼铛(chēng) 发横(hâng)财 ....C.脚踝(huái)
-
均值不等式及线性规划问题
均值不等式及线性规划问题学习目标:1.理解均值不等式,能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2.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均值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学习重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学习难点:均
-
线性规划练习2(推荐五篇)
线性规划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 1.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6 32x yy xx y,则目标函数 z=2x+y 的最小值为( )(A)2(B)3 (C)4 (D)9 2.设z=x-y,式中变量x和y满足条件 , 0 2, 0 3y xy x则z的最小值为
-
线性规划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线性规划知识点总结 1.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①线性约束条件: 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故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②线性
-
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第一章 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解法 1.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单纯形解法 二、对偶问题 1. 对偶问题的基本概念 2. 对称的对偶性规划 3.
-
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
1对偶问题的形式 设原线性规划问题为: maxZcixi i1na11x1a12x2a1nxnb1a21x1a22x2a2nxnb2 s..taxaxaxbmnnmm11m22xj0,j1,2,,n则称下面线性规划问题: minWbiyi i1ma11y1a21y2am1
-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一
简单的线性规划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了解
-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matlab解法
线性规划单纯形法matlab解法 %单纯形法matlab程序-ssimplex % 求解标准型线性规划:max c*x; s.t. A*x=b; x>=0 % 本函数中的A是单纯初始表,包括:最后一行是初始的检验数,最后
-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会作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 重点难点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