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阅读基础训练
一、标点(省略号)
省略号一般表示引文、列举的省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省略号与“等等”只要选其一就行了。
2、省略号的前面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先用的什么点号就用什么点号,仍然照写,然后再用省略号。如果前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不用逗号或顿号,直接用省略号即可。分别举例如下:
①身旁小李早已沉不住气,大声嚷道:“分队长!分队长!„„”
②在广州的花市中,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有些疑问句或感叹句用上省略号之后仍旧要用问号及叹号。例如:
①难道这是„„?
②这未免太„„!
二、寓言
智子疑邻
宋⑴有富人⑵,天雨⑶墙坏⑷。其子曰:“不筑⑸,必将有盗⑹。”其邻人之父(7)亦云(8)。暮(9)而(10)果大亡(11)其财,其家(12)甚(13)智其子(14),而(15)疑邻人之父(16)。
词语解释
1、宋:宋国。
2、富人;富裕的人。
3、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4、坏:毁坏,损坏。
5、筑:修补。
6、盗:小偷,在这里动词活用为名词。
7、父(fǔ):[1] 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8、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9、暮:晚上。
10、而:表修饰。[3]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家:指这家人。
14、甚:很,非常。
15、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智 认为…聪明。[3]
16、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
17、将:就会
1.试着翻译这则古文。2.你认为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词鉴赏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⑴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⑵白水:清澈的水。
⑶一:助词,加强语气。⑷别:告别。
⑸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⑹征:远行。
⑺浮云游子意: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⑻兹:此。
⑼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⑽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又作“斑”。1.诗人为何要写浮云孤独地飞翔?(比喻游子之心,正如来去不定的浮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离别时的伤感,落日降下,依依不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能写出其他表示送别、离别的象征物吗?(折柳、古道、瘦马、孤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天上的星星(贾平凹)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2)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3)“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4)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7)“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8)“月亮出来了嘛。”我说。
(9)“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0)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1)“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12)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15)“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⒄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⒅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2分)
发现星星——_________ ——议星星——捞星星——___________ 2.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画线的句子。(3分)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数星星(或者:看星星、赏星星)藏星星(一空1分,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2)①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的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②月亮地位高,有威严。就像这个世界大人代表着威严一样。
(3)示例:有扮孔雀的,有吹喇叭,有拉着手跳舞的。(一句1分。运用拟人、排比手法,写出花儿的情态,给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4)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希望家长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作业: 1.整理省略号笔记。2.背诵默写古诗。3.现代文阅读:
童年的枣树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不必说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游泳、钓鱼、捉螃蟹、捉龙虾,抬来家里的大木盆划船;也不必说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摔跤、捉蛐蛐、捉蚂蚱,看两头大黄牛打架。单是村东头那棵歪脖子的大枣树,就有无限的乐趣。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哩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掏鸟窝一般要两个人,一个掏,一个接,动作要干净利落,不然,碰到大人是要挨打的,因为大人们说那是益鸟。但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益鸟,什么是害鸟,只是想尝一尝鸟肉是什么滋味。掏出鸟后,我们先把鸟杀死,拔掉鸟毛,剖开鸟腹,除去内脏,然后浇上酱油,撒上盐。当然,这些都是从家里“偷”出来的。这些都干好了,就把鸟放在火上烤。烤熟后,大家一人一口,津津有味地分享这“野味儿”。那诱人的香味我永远也忘不了。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1、本文按四季的更替回忆童年与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简要概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春天: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蜇(2)夏天: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3)秋天:上树打枣,吃枣糕(4)冬天:掏鸟窝,吃鸟肉
2、本文紧扣“趣”子有详有略的回忆了快乐的童年,请说说详写了什么事,略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详写:详写的是与大枣树有关的趣事.(2)略写:略写的是两个“不必说”部分的趣事
3、文章语言生动,这与作者使用的修辞有关,请你从文中找出两个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此文进行圈点批注。(字词用“.”或者三角号,句子用“______________”或波浪线。总之,今后大家就用一套固定的符号标记。)
第二篇:基础训练2
基础训练2
一、教学目标:
1、会给课文中的字组词并造句。
2、学会修改句子,认识两种修改符号。
3、会给一段话加上标点。
4、会照样子缩写句子,正确理解长句的意思。
5、培养和提高耳聋学生与交往的能力。
6、巩固读懂自然段的能力,看图叙述训练学生的观察的能力、想象力和口述、笔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
会做基础训练的各种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
阅读和叙述训练。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给课文中的字组词并造句。
2、学会修改句子,认识两种修改符号。教学重点:
会给课文中的字组词并造句。教学难点:
学会修改句子,认识两种修改符号。教学过程:
一、讲解课后第一题。(1)出示习题。
读下面的字,组词,造句。迹()()恳()()(2)让学生读题。
(3)先让学生组词,尽量让学生多组词。(4)再让学生造句。(5)老师小结。
二、讲解课后第二题。
(1)板书: 仿照例子,修改下面的句子。注意修改符号的用法。
例: 北京有许多古绩和公园风景优美的。
1、雨过天睛,红军在前进泥泞的路上。
2、蜜蜂采了密就飞进园子里附近的。
(2)读题理解题意。(3)结合例子讲解。(4)让学生独立修改句子。(5)师生评议。
三、课后作业。
完成第1、2题 教学反思:
通过对这节基础训练2的1、2题的讲解让我对我们班的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学生还是基础掌握的很不好,需要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给一段话加上标点。
2、会照样子缩写句子,正确理解长句的意思。教学重点:
会照样子缩写句子,正确理解长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会给一段话加上标点。教学过程:
一、讲解课后第三题。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再读一读。
学校的美术小组举行画画比赛
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画得最好的一幅画
经过老师平分
王小红得了第一名
张艳
马明和夏娟得第二名
何文等五位同学得第三名
(2)让学生先读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3)让学生独立加标点。(4)老师评议。(5)让学生再读一读。
二、讲解课后第四题。
(1)板书:
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色的草坪和美丽的花坛。
四周有草坪和花坛。
1他们望着这位身材高大的红军首长。
2列宁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2)读题理解题意。(3)讲例子。(4)让学生缩句。(5)老师小结。(6)拓展练习。
三、课后作业。
完成第4、5题 教学反思:
在讲解这两题时,我们班的学生都不怎么会写,樊豪杰还好,剩下的都不大会是,这个是他们的弱项,以后多加这方面题目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话练习,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会听(看)话·说话。会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点:
会听(看)话·说话。会看图说、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对话练习,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完成对话练习。1.对话练习。
(1)指导学生分析对话内容。
(2)老师和学生示范对话,讲解对话内容。(3)让学生分角色对话。2.阅读。(1)板书短文。
(2)指导读题,理解题意。(3)请学生朗读短文。(4)提问分析短文。
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我的家乡变成了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女儿来接老奶奶。)(5)合提问讲解。
这篇短文讲了“我”的家乡旧房变成了新楼,生活越来越好。(6)学生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教师指导。
三、课堂练习。
1、分角色对话。
2、读短文。
四、课后作业。对话和阅读。教学反思:
对话练习对于学生来说挺难的,尤其是对我们班的学生,她们有的时只会说,但都写不出来,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低,有的连说都不会说,基本每次都是靠背诵来强制掌握一点点,比较难啊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叙述训练,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会听(看)话·说话。会看图说、写一段话。教学重点:
会听(看)话·说话。会看图说、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叙述训练,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完成叙述训练。
1、仔细观察图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然后说、写一段话。
2、出示挂图。
(1)请学生自己看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举手说说。(2)提问:(指导看图)
图中的天气怎么样?
男孩是谁?(给男孩起个名字)他在做什么? 奶奶在做什么?(3)学生结合提问说一段话。
(4)让学生写句子,结合学生情况评讲。
如:一天下午,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小明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听到雨声。他想起妈妈洗的衣服还晾在竹竿上,就放下作业,向屋外跑去,把衣服受下来,向屋里跑去,奶奶站在门口,看见小明正在收衣服,脸上笑嘻嘻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5)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
二、课后作业。
一课一练 教学反思:
学生第1、2、3题掌握的都比较好,除了严笑远,第4题回答的还算理想吧,第5题只有程建东一个人写的最好了,感觉一个个上课都不知道在干嘛。
第三篇:政治基础训练
政治基础训练7
班别:姓名:学号:
1.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A.小康社会B.总体小康社会C.全面小康社会D.宽裕型小康社会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3.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在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八年以上,西部地区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最大的难点。据此,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D.总体小康社会
4.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 456美元。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4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545~2 20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2 200~5 999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6 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据此,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D.总体小康社会
5.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全面的观点C.协调的观点D.可持续发展
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保持经济增长的高位运行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⑤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在于()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②巩固农业主体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 ③提高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④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第四篇:基础训练十六
2013届高三年级语文基础训练十六
班别:姓名:座号:成绩
(推荐时间:40分钟)
温馨提醒:①请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的整洁。②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③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未来,请您将现在的每一次练习做好!愿你学有所成!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沦落/纶巾矫捷/皎洁宁可/租赁降解/押解
B.畜牧/罢黜猝然/荟萃怠慢/鞭笞商贾/蛊惑
C.谩骂/瓜蔓赦免/显赫膝盖/蹊跷弯曲/曲调
D.粗犷/旷达内讧/哄骗熟稔/荏苒血泊/停泊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悍然宣布退出中国超级联赛,狠狠地掴了中国足协一记耳光,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这样一个两败俱伤结局的出现,恰恰说明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虚假和中国足球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足协掩耳盗铃,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得心应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发生的一切问题,中国足协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悍然B.掩耳盗铃C.得心应手D.发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嫦娥一号”的升空,对“嫦娥一号”及深空探测的热情被迅速点燃。面对这种热情,几位系统老总表现出异常的冷静。
B.有消息称,教育部正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C.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办任何事,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具有民本思想,处处为人民服务。
D.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市作为全省医疗制度改革首批16个试验点,所有人都加入了合作医疗。
4.在两个横线处,分别填入一句符合情境,富有寓意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孩子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橘子为什么不能拿来就吃,先要剥皮,这么麻烦呢?”妈妈说:“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①。”
孩子又问:“妈妈,橘子的果肉为什么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 妈妈说:“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②。”
A.①你想吃到橘子,就要先付出劳动。
②橘瓣能分成好几份、生活的甜美要与别人分享。
B.①你张口就要吃橘子,是不劳而获;
②不用炫耀,小块慢吃,更能品尝生活中的幸福。
C.①你张口就要吃橘子,是不劳而获。
②橘瓣能分成好几份,生活的甜美要与别人分享。
D.①你想吃到橘子,就要先付出劳动。
②不用炫耀,小块慢吃,更能品尝生活中的幸福。
二.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5、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8、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述评)
成功样本迷失教育真谛 学者呼吁“慢成长”回归平和进入
12月,在北京某重点小学上五年级的马文涛超级忙碌,除了常规的奥数班、英语班、作文补习班,外加一个乐器班。“更紧张的是,还要赶场参加没完没了的比赛,这个月就有5个。爸爸说了,只有拿到证书,才能进好的初中。”
女儿才上二年级的刘女士也不轻松。“我女儿身体不好,本来想让她多参加体育锻炼,练练舞蹈什么的就行了。可没办法,女儿班里的考证风热火朝天,家长间还相互攀比,不得不让她也加入。”
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
从《哈佛女孩刘亦婷》到《虎妈战歌》再到《所以,北大兄妹》,从胜过老师的好妈妈,到今天的“虎妈”“狼爸”“羊爸”,各种教育样本轮番轰炸,他们之所以引起关注,有市场,受膜拜,皆因贴着“成功”的标签。
“虎妈”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而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
“狼爸”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
令人惊讶的是,在记者采访过的家长中,认为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好,有道理”的竟占了多数。
有专家认为,这些“成功样本”使教育迷失了本应带给人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的真谛。教育是培养人的,应当让孩子们感受到当下教育的快乐,而不是工作之后挣大钱才快乐。孩子们感觉到今天的学校生活最苦、最累,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与生活有很大的距离,都是和自身体验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甚少关注他的品德,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近日,在北京市某小学的班级论坛上,一位一年级家长的一篇《孩子,你慢慢来》的文章,引起了诸多家长的共鸣。文中写道“孩子,你别急,慢慢来。也许你不是最棒的,只要你是快乐的,就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一味以升学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主要考查的是智力素质,甚至把智力考查等同于知识考查。在这种压力下,大部分学校只关注升学率、考试分数与名次,严重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坚强意志的培育,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情感、美感、人性等方面的真实需求,这对于教育来说是最致命的!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郑方贤表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虎妈”们的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个案的基础上的。人们看到的,是成功的案例,但看不到按照同样方式培养的并不成功的孩子,至少是世俗的眼光中不成功的孩子。因此,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家长本身就承担许多压力,如果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恶性循环使双方更加疲惫。业内人士告诫家长,应当持有平常心,改变攀比、从众心态。这是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的,别人无法替代,要战胜这种“心魔”,家长要有底气,有定力。对孩子有一个平常心,等待他慢慢成长;视孩子为一个普通人,不期望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发出同样的质疑:不望子成龙,谈何容易?
“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这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通过素质教育,教育将更好地回归其本质,让每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记者尹晓燕 有删改)
9.“虎妈”“狼爸”们的教育有什么特点?为何说他们“贴着„成功‟的标签”?(4分)
10. 文章多处引用专家的话想说明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11. 你如何看待“慢成长”,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语文基础训练十六参考答案
1.C(A.沦lún/纶巾ɡuā,矫、皎jiǎo,宁可nìnɡ/赁lìn,降解jiě/押解jiè;B.畜牧xù/黜chù,猝cù/萃cuì,怠dài/笞chī,贾、蛊ɡǔ;C.谩màn/蔓wàn,赦shè/赫hè,膝xī/蹊跷qī,弯曲qū/曲调qǔ;D.犷ɡuǎnɡ/旷kuànɡ,讧hònɡ/哄hǒnɡ,稔、荏rěn,血泊pō/停泊bó)
2.C(A.“悍然”,态度强硬、蛮横的样子。B.“掩耳盗铃”,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C.“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成熟,做起来很顺手。这里感情色彩和语境均不合。D.“发生”,原来不存在的问题、事情等产生、出现)
3.B(A.成分残缺,对“„嫦娥一号‟及深空探测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应加对象“公众”或“世人”;
C.句式杂糅,将“从”改为“以”;D.将“16个试验点”改为“16个试验点之一”)
4.A(本题既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还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妈妈说的话应该温和委婉,正面教育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用斥责或批评的话语。可依据妈妈的身份来排除选择。)
二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④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9.①特点:他们的教育以达到家长要求为目的;采用各种高压手段,让孩子无条件服从;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2分)②因为他们的孩子成绩突出,被社会认为“成功样本”,所以说他们“贴着„成功‟的标签”。(2分)
10.①引用专家的话是想说明教育不能只重分数,更要重视品德、情感、心理等教育;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的本质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3分)②在文中引用专家的话既印证了文章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也在结构上贯穿全文,照应了标题。(2分)
11.①我认为“慢成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②在教育上一味地给孩子加筹加码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不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很容易导致儿童厌学、暴躁等心理问题。(2分)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如果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只会恶性循环,使双方更加疲惫。(2分)所以要将孩子视为一个普通人,让他能自由享受童年,顺其自然,快乐成长。(2分)(如回答“慢成长”不好也可视其回答酌情给分)
第五篇: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两种经济形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B.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林肯当选为总统D.领土的扩张
2.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下列选项中其影响相
同的是一项是()
A.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指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B.奴隶制度C.南方的叛乱各州D.种族歧视
4.如果你是林肯政府要员,当南方挑起战争并使北方陷入困境时,你如何替林肯总统分忧
A.向南方妥协 B.把国家分裂成两个部分 C.制定反击政策 D.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
5.下列不属于美国内战意义的一项是()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C.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D.彻底肃清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统治B.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
C.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D.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解读下列材料
1、他出身贫寒,但靠自身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根据图片和上述材料,请回答:
(1)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当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这位美国总统?
2、邓小平面对港澳台问题曾讲到,大陆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但港澳台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以保证其稳定繁荣。林肯在自己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他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如果废除奴隶制或部分废除或完全不废除能够拯救联邦的话,他都愿意做。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邓小平处理港澳台的方针是什么?林肯为了拯救联邦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文件?
(2)两位伟人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其处理国家事务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迪?
基础训练•拓展训练:1)A2)D3)B4)C5)D6)D1、(1)林肯。(2)南方奴隶制经济。(3)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1)邓小平: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维护国家统一。启迪:既坚持原则,又机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