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
-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精)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 、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 -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 风寒证:辛温
-
中医内科学考试
1、 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6、 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11、 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味辨别咳嗽的病性?16、 如何根据痰的色、质、量
-
中医内科学 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一、感冒:1、风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2、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滋阴解
-
4、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中医内科学
一、 感冒 甘草龙骨牡蛎汤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九、 胸痹
败毒散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 2、风热犯肺证——银翘散 或 葱豉桔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 -
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交替脉为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左室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水冲脉是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出现脉压增大,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 2.脉搏短绌见
-
内科学考试重点缩印
【肺性脑病】因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CO2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但必须排除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稳定 -
内科学重点归纳
内科学重点归纳 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尤其是急诊科,但是由于它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所以上课时一般不会讲,
-
内科学重点
精神障碍学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p167)
谵妄:因脑部急性病变,表现为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程短暂。
痴呆:以智能减退为主,意识清晰,有记忆障碍。
遗忘综合征:指近事记忆障碍突出,远事记忆 -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
-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中医内科学讲稿 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痹病(第351~358页) 教 材: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第六版) 讲 授:林寿宁教授 【概述】 一.定义 ⒈定义:
-
中医内科学(讲稿)(大全)
中医内科学(讲稿) 腹 痛 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05~210页) 讲授:黄贵华副教授 一、概述 (一)定义: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
-
中医内科学总结
Ztq-09---《中医内科学》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 -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知识提纲上篇总论第一节感冒第一节水肿第二节咳嗽第三节哮病第二节淋证第四节喘证第一章肺系病证第五节肺痈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三节癃闭第六节肺痨第七节肺胀第
-
中医内科学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内科学心得体会 缪雪莲 中医内科学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
-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中医内科学》
-
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西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
西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
-
中医金匮要略考试重点
- 1 -
金匮要略考试重点最新整理 绪言
1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
《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最早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金匮首创以病 -
中医内科学快速记忆
中医内科学速记 感冒 1风寒 荆防败毒柴胡姜 羌独枳桔苓甘芎 2 风热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草竹子过桥 葱接山河 3暑湿 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 双解汤 荆防麻薄石芩栀连梗5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