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越原生家庭》读后感
《超越原生家庭》读后感
每个人在成年之后都有着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但如何看待这种烙印以及如何自我成长,就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
一生中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是“原生家庭决定论”。
好脾气都留给别人,坏脾气都留给家人,对我而言只是妈妈,因为对家里的其他人,我依旧可以“温柔”,但一遇到“妈”,在别人看来是一件小事都可以吵得很凶。
通过本人多年观察,我妈受奶奶(我们家不分奶奶和外婆哒,因为都是同样爱孩子,没必要区分!)影响很深,而我也是受我妈影响,都有脾气火爆的特点。不过我和她俩还是不一样,我会克制(至少是在面对其他人时)。
虽然会受妈妈的影响,但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学到了“做个安静的美女子!”《超越原生家庭》中说到:“人际间的差异会引发人的焦虑,不同的人会对这种焦虑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我采取的就是“攻击”之法,妈妈和奶奶也都采取此法。见面就是掐,不知道当时怎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妈妈一直说奶奶是怎么气人,但摆脱不了啊。我也是。别的关系都很好解除,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是很难解除的,坏习惯也一样难解除。
有时真的很气人,前几天我、舅妈和我妈三个人去宜昌的一个县级市办事,我妈开车,在不知道路的情况下我妈就叫我搜导航,搜了本来走的好好的,可到了高速分叉路口,导航都说了“前方下高速”,她还在说屏幕上写着100多米,不下,导致要从下一个路口下来倒回去,导航也喊下高速,我也喊,就是不下,错了还在抠字眼,但是就爆发了,“100米是多远?你车时速多少?走100米要几秒钟?”还要犟,都脾气不好,都是问题,又都不是问题。走错了又怎么样呢?当时就气不过。只要一见面,随时随地都因为一句话、一件事吵得不可开交。
生活不只是这样,脾气暴躁对自己没有好处,要遇事沉着冷静。经过长时间的打拼,幸好大家都就的我性格还算温和友善。
看了《超越原生家庭》,反思自己确实受影响比较深,但绝不是不可改变的。可能目前我还没有能力摆脱这个“坏习惯”,但我会尽量克制,慢慢转化,找到疗愈的方法。
第二篇:原生家庭引发的心理黑洞
原生家庭引发的心理黑洞
关于原生家庭,对心理学比较熟悉的朋友,对这个概念的定义可能还有所了解。可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提到原生家庭,可能还会感觉到一些陌生,原生家庭究竟指的是什么?
胡:原生家庭指的就是父亲与母亲组合成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基础。原生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关系里头,其实有很多的因果的奥秘在。因为西方有一位心理学家,就是EQ的推广者——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注1]——他有一句话,说在人类历史中,对于亲子关系的因果律研究得最清楚的就是弗洛伊德。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这位心理学大师发展出的精神分析学派,其实已经非常详细地描述了父亲、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种非常奇妙的心理症结点,包括所谓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每个人心底深处都深埋着这种异性的经验,这是很值得探索的。比如女孩子大部分都有恋父情结,等她长到成年之后,遇到她的伴侣,往往就会把童年的恋父情结投射到伴侣身上。那么,因为恋父情结里面就带着一种跟母亲的对立性,所以女孩子跟妈妈之间,通常都有一种很隐微的下意识的竞争。我记得我小时候,真的就感觉到女儿像爸爸的小情人一样。在内地也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吧?
对,而且父女之间的感情好像更深一些。
胡:特别的深。因为大部分的夫妇之间事实上都有一些功课要学,也就是佛家常常讲的一句话:不是冤亲债主是不会凑在一块儿的。
凑在一块儿,就会有很多的人格上的习性要转化。性格上的模式必须要深入地洞察,才能把两个人的关系调整好。所以他们在相处的过程里,已经有一些问题了。当子女诞生出来之后,父母亲,尤其是父亲跟女儿的关系这么好,那母亲就会觉得好像她没有办法跟她的先生产生那么亲密自然的、自在的一种互动,这里面就会有一种隐微的对女儿的嫉妒。这些东西都是在孩子小时候点点滴滴养成的,身为孩子可能会感觉到的一种无意识里面的活动。
它还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就是说孩子可能会有感觉,但是他/她不会清晰地意识到。
胡:他没有办法诠释,没有办法分析,也没有办法了解。其实父母亲也没有办法充分了解自己的,对这个心理学有很多描述,也包括儿子的恋母情结、弑父情结,这里头错综复杂。客体关系心理学——像克莱因大师[注2]——她提出,孩子在开始有性的感觉和性的欲求的时候,会跟父母亲之间产生错综复杂的一些心理症结点,这是我们可以去了解的。我们小时候的第一个异性经验,其实就是我们的父亲或母亲,他们是我们第一个爱恋的对象。这个爱恋的对象的互动模式一定会变成日后两性关系的一个基础。
那比如同性之间,比如女儿和母亲之间可能就会有一种排斥和对立的关系。
胡:是。我个人的经验,对这种排斥的关系,我小时候是很敏感的、可以意识到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对我有这么多的不满,随时随刻你都会意识到她的眼神里面总是带有一种想要矫正你的批判性。小时候我应该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犯错的,但是母亲流露的那种不接纳的心态,几乎变成她的一个精神的基调。这就造成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就会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没有被爱,没有被足够的肯定关怀和包容的匮乏感。这个匮乏感就会造成我日后在两性关系上面——就像心理学所说的——会有上瘾的倾向,因为我们的心灵坑洞没有被填补好。
事实上,每个人幼小的时候是很圆满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很大的自我。但在这样一个不当的被对待过程里,会造成心理上的坑洞。这种坑洞里面可能会带着不安全感、匮乏感、自卑、自我否定倾向、低价值感,或者是在自我成长实践上面的一种能力不足,必须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即使有了很高的成就,但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好。像这类的心态,几乎都是在小的时候跟父母之间非常微妙的互动当中慢慢形成的。
也就是说源于原生家庭的心理坑洞。听起来特别沉重!
胡:我翻译的《钻石途径系列》,作者A.H.阿玛斯[注3]是中东裔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是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性开悟经验的。他在《钻石途径系列》一、二、三这三本书里头,就把坑洞理论特别地发扬光大了,帮助大家了解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很多的坑洞,我们这一生事实上就带着这些坑洞在经验这个世界。实际上,这些坑洞里面所有的负面情绪能量并不是实存的,也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性质。但是因为这些洞没有被补足,我们就老觉得内心里有一些匮乏。按照生物能医学的研究,这些坑洞的情绪,事实上都郁结在我们的中脉七轮里面。
中脉七轮?
胡:人体有一个中脉,西方世界对中脉[注4]研究得相当透彻,几乎所有生命医学和信息医学都涉及对中脉的研究。我们东方的佛道思想和佛道修行人,研究奇经八脉的比较多,像任督二脉之类。但是往中脉七轮上面探索的,瑜伽系统和藏秘系统比较多一些。所以西方世界好像受了瑜伽和藏秘的影响比较大。这些科学家,包括心理学家,他们事实上慢慢地进入到了能量医学的探索。他们就发现这些早期的情绪几乎都郁结在我们的中脉七轮,尤其是下面三个轮,也就是海底轮[注5]、脐轮[注6]和太阳神经丛这些部位。海底轮就在我们的会阴地带,脐轮就在下丹田这个部位。太阳神经丛在我们肚脐以上,包含了肝脏、脾胃、十二指肠这一块儿的能量中枢。
现在很多的成年人都觉得上腹部被闷住了,胸闷,腹部这里好像有郁结感。那呼吸就没有办法下到丹田,上下的能量不通,你就不会有喜悦感,生命之中就充满了焦虑。事实上这都跟我们早期在原生家庭的经验有关,因为都是压抑,打压下来非常多的负面能量。
这些负面能量会在下面这三个轮当中积存?
胡:对,这个轮很抽象。如果你没有进入到对气脉的觉知,就没有办法了解和体认甚至体证到有这些脉轮的存在。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体内有这么隐微的能量中枢,当我们的能量活化或者提升到一个层次的时候,或者是我们先天的潜能觉醒的时候,这些脉轮会在里头转。所以这些脉轮要很活络,要能够转动,而且身体里的振动频率要很轻松、很活跃,这个人就有喜悦感。如果你全身的振动都静止,脉轮闷住了,那就会有很深的莫名的郁闷感,比如赚了很多的钱,工作很有成就,或者拥有了很多人人羡慕的条件,但仍然没有生命存在的正向感觉。
这跟原生家庭的问题有什么具体的关联?
胡:有密切的关系,都是点点滴滴灌输进来的一些信息,包括意念的信息,信念系统的信息,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信息。这些信息会透过我们身体里的神经传导物灌输进来。灌输进来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在经络体、脉轮体里面卡住。
譬如说像我个人的经验,就是我跟母亲处不来,而且我根本就不认同这个家族,根本不认同我小时候成长的聚落,那个环境里大部分年长的人的生命信念和价值观。因为他们几乎都有很多的批判性和自我中心倾向,一种权威特质。就是否定别人的能力、才华或者认知,只有他的东西才是对的,只有他的一切,不管是想法、概念、说词、举动,甚至他的作风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事实上,“我执”[注7]非常重的人是很多的。在我幼年的时候,周围聚落里面都是立法委员、国大代表、检察委员,都算是早期台湾环境里面的精英分子和所谓的特权阶级。这些人拥有了很多的条件,但是你不觉得他们的心胸是开放的,也不觉得他们能平等对待别人,所以我不认同这个家族背景。
当一个人不认同家族背景的时候,按照生物医学的看法,你的海底轮,也就是你存在的基础,容易有一些负面信息。不断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让这个海底轮的能量锁住,锁住之后会影响到我们的两条腿,同时在心理特质上面,也会造成一种现实感不够或者是应付现实的能力不够的问题,包括金钱观念糊涂或者处理事情的现实感不够。举凡是涉及到怎么买卖房屋啦,或者是怎么处理工作啦,或者落实所有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糊里糊涂的倾向。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往思维和精神层次去发展,那他的头部就会特别发达,他的腿部就很虚弱。如果做道家站桩的练习,有一些人腿部能量经络堵塞的人,他就站不久,会摇晃。平常走路的时候也感觉到不是很稳定,两条腿的力量好像不够。这都跟能量中枢,以及原生家庭的那种亲子之间或者整个祖宗传承理念的认同度不够有关。这是信息医学和能量医学里面很深的一个奥秘。
听您这么一讲,一些疑问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胡:可是重点在于我们怎么办?如果我们早期的时候形成这么一个心态,那么我们长大之后要怎么转化早期已经种下的问题。在心理学上也讲“三岁之前定江山”。
在三岁以前,人格模式几乎已经确定了。三岁之前父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常是让他守规矩,你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大笑,不能大哭,不能够有愤怒的表现,不能发脾气。事实上,每一个孩子在表现这种原欲的冲动的时候,都是非常自然的。这种原欲应该要有一个适度的表达管道。但是如果父母亲打压的话,太讲究规矩的话,这个孩子就会在三岁之前把这些原欲,原始的情绪、表达的欲望、求生本能的欲望,包括饮食的欲望,或者吃喝拉撒所有的欲望都压抑住,无法适度地表达,以后会造成一些问题。而孩子在性欲上,其实展现的时间也是很早的。据现在的科学家研究,在母胎内,胚胎其实就已经开始有性欲的反应了。孩子在早期就都会有对他性器官的探索,而中国的父母对性这件事情认为是丑恶的,会去打压他的探索。
是,很避讳。
胡:非常避讳,好像这件事没有办法拿到台面上来谈,也是不能够教导小孩的。其实有非常非常多的人,都是早期的性压抑,或者性的对待态度不当,而造成了下面两个脉轮的阻塞。因为第二个能量中枢就是脐轮,丹田的部位,它其实跟我们的性的本能、求生的本能,以及意志力的运用,还有对金钱的一种观念——因为金钱总是跟求生本能连在一起的——有关。这个能量中枢阻塞的话,不但是周围的器官,包括结肠、卵巢、子宫会受到一些波及,同时也会形成情绪的郁结,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这些器官的肿瘤或者慢性病的症状。除此之外,也会造成意志力上面的压制。
这也是创造性的能量中枢,你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的人情绪的流露特别的自在,有的就很规矩,压抑一点,被动一点,要别人带动他的情绪互动。有些人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情绪互动的,纯粹是理性思考的互动。有些人是纯粹事务性的一种关怀,除了办事情、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达成工作上的任务之外,其他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么跟人进行情绪的交流。这也都是早期能量郁结的一种人格展现。
就是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系。
胡:对。
您刚才提到的关于性发育的问题,其实我在想,在文革期间,父母们处于那样的环境背景下,比如从着装上我们就能够看到,似乎男女的界限不明显。衣服的颜色都是灰的,关于女性特征的部位,其实也是受到一些压抑的。我记得我母亲在我青春期发育的时候,比如当乳房开始出现的时候,甚至都觉得很诧异,说这个孩子怎么发育得这么早,于是买来的胸衣都是很紧的。
胡:这个很糟糕,因为胸部这部分的能量中枢是代表一个人的一种气度,还有爱的能力。其实胸部大的女人,你仔细观察,她通常爱的能力都比较强一些。胸部发育比较不好的女性,她可能偏理性、偏思考,但是她的热情(passion)不足。会这样是因为心肺功能受到一种压迫。每个能量中枢都掌管它附近相关的器官。这种制服化、一切都是制式化、不能够有鲜艳色彩或者不能有非常大胆的流露,这些都是我们东方社会的一些问题。其实东方有非常多的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你观察西方社会,他们在这方面是比较自由的,于是你会发现他们的创造力比较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热情的流露、生命的活力与能量都跟东方世界不太一样。这都是跟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关的。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到哈佛大学学人类学的博士。他在那儿读书之后,回来办了一所幼儿园。他说,去那儿读书,感觉到自己跟当地的学生相比较,那个差距不是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够弥补的。有些想法和点子,他们就是自然而然地涌出来,而他就是没有。他深深地感觉到这个落差,所以他回来办了一所幼儿园。
胡:这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奥秘。在西方世界研究身心灵治疗的专家们,他们通过很多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作品。因为我是专门做出版顾问的,所以我阅读的东西非常多,尤其是有关脉轮的潜能的开发。这种想象力、思维的能力,整个脑神经系统的灵感的来源,其实都跟我们中脉七轮通畅与否有密切关系。你必须把七个能量中枢慢慢地活化了、打开了,从高等次元下来的灵感(inspiration)和启发,才会产生。你看有一些画家,他画到如入化境,几乎不用思考,也不必去构思,就是直接有一种源源不绝的创造能量不断地出来。那这些人你会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是任性的,如果依我们中规中矩的教育来看的话,毕加索绝对是任性的,达利绝对是一个疯子。但是他们的创造力是不得了的,因为他们的能量中枢没有堵塞。
对,这样的天才确实真不少。还有梵高,也有这样的感觉。
胡:梵高的情况当然又特殊一些,他有一点抑郁和躁狂的两极症的倾向,其实他抑郁的部分是比较多的。当他进入到躁狂的时候,他的创造力就会突然出来,这又跟血清素有关系,这也是非常深的因果律造成的。不过就原生家庭而言的话,不当的管教、原欲的压抑,会让下面三个重要的与创造力有关,或者与原始的性能量有关的脉轮堵塞,那么我们的创造潜能就会受到阻碍。
前面您所谈的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都是挺深层次的影响。作为一般的读者来说,可能听起来确实是有点抽象,但是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户,就是怎么更好地来认识自己的身体,或者说进行一种生命的成长。
胡:是。目的就是要帮助做父母的人了解,他们点点滴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思想、每一个作为,事实上都是一种很微细的,而又带有深重影响力的信息和信念。这些东西在孩子小的时候,事实上会在每一个当下灌输进来,然后对这个孩子整个身心的发展,甚至他的经络气脉和脉轮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您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当中,您也提到您的父亲和母亲的背景。您也特别讲到父亲的性格特点,跟他的家庭背景也是很有关系的,母亲去世的时间比较早,然后又有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那么,像母亲去世得比较早,没有得到照顾,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胡:我的祖母在我父亲一岁大的时候,就遭受到当时的村子里头的人,那些亲戚的误解。她性格很刚烈,吞了鸦片跳河自杀了。第二年,我的祖父也相继过世了。我父亲是他的姐姐背着他,带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抑郁的性格。他长大之后是在叔叔家里寄人篱下长大的,这造成他在情绪上不知道怎么跟人互动,有一种郁结的心态。他有很多深埋的哀伤没有释放,后来他大概20多岁就得了肺病。我们中医里面讲哀伤是伤肺的,所以他的整个体质带着这些问题。他进入两性关系之后,我的母亲不了解他这个成长背景,对这个人格的影响是什么。她只能就眼前这个男人跟她互动的情况来了解对方。她觉得为什么这个人不讲话,怎么这么冷漠,怎么这么无感,没有办法有任何热情的交流。虽然一开始两性关系产生吸引力的那个时候是热情的,因为那有一种本能的需求。性的需求和想要联结的渴望,会让两个人暂时性地打开,但是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变成夫妻了,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一种现实关系之后,热情一定会递减。递减之后,就是每个人带着自身漫长的生命史里的这些情绪创伤和所有心灵坑洞来跟对方相处,而对方又没有办法透过一种普遍性的知识来理解对方。
因为中国社会欠缺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所以就是埋怨,就是怨怼。我母亲对我父亲有非常大的恨,觉得我父亲就是刻意虐待她,不但在情感上不给她热情,而且在性的关系上面也冷落她。事实上,我父亲不是刻意虐待她。其实我父亲带着一身的创伤和坑洞,在找一个妈妈,找一个能够疼爱他的女人,能够无止境地照顾他,能够满足他对母亲的需要的那样一个角色。可是我母亲刚好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我母亲是现实感比较重的人,她觉得我嫁了一个先生,应该是两个人一起来解决柴米油盐酱醋茶金钱问题的。对于我父亲的情绪需求,我母亲是忽略的。双方都忽略了对方的需要,都没有给出对方想要的那种对待方式,所以两个人就怎样也磨合不了,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一见面就一大堆的问题。
其实您的母亲也是带着自己的坑洞,她也有她的原生家庭。
胡:一点也不错,她的原生家庭也很辛苦。因为她的父亲是一个县长,然后娶了两房的太太,我外祖母是填房,大太太和填房两房都生了孩子,各自有各自的亲属。在我的外祖父过世之后,两房开始敌对,争房产,争遗产。我的母亲14岁就得帮助我的外祖母打官司,写状子。那种现实的金钱意识和危机感,就是从那么小开始养成的。
任何一对男女在一起相处,都必须要多多少少有一些心理学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去了解对方的成长史,以及他的原生家庭的问题,才能解决两性互动之间无意识底端的一种机械化的惯性运作模式。这些惯性模式是很难被察觉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心灵教育的重要,或者身心灵整体治疗的重要,因为这是一种根本的生命教育和生命认识。没有这些科学上的认知的话,我们真的很难处理两性关系,也很难建构一个完美的家庭给我们的下一代。
没错。您是在这样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成长、长大的,无论是在您的书中,还是在一些演讲过程当中,您都提到一个现象,就是爸爸拂袖而去的时候,妈妈一个人抽着烟在房间里来回地踱步。那对于年幼的您来说,是不是感觉到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吧?
胡:绝对的,尤其是对于敏感度特别高的小孩。这个小孩敏感度虽然很高,但是他搞不懂为什么妈妈那么沉郁,那种氛围怎么那么浓重,觉得有什么不得了的严重大事情要发生的感觉。然后母亲又常常会把愤怒无意识地发泄在小孩身上。她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说身边没有人可以让她发泄,就只有这个孩子在旁边。她就把心中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不满,投射在小孩身上,要修正你,要改造你,要操控你,不断地产生那种批判和否定。这对孩子来讲,真的是太大的一种负面暗示,要花很久的时间恢复信心,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感。
这是在您成年以后,或者准确说是36岁以后?
胡:从我三十出头开始,我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召唤。这个召唤是有别于我母亲给我的引导的。按照一种形而上的、荣格学派的深度心理占星学的角度来看,29岁是一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孔子讲三十而立,跟29岁转折点的概念蛮类似的。在29岁之前,我们几乎都是受到周围重要的关系人的熏染和影响,我们会顺着他们的意愿去发展自己。但是在29岁之后,30岁左右,我们心里的召唤就会越来越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就开始有明确的定位。我差不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我根本不该往演艺这个方向走,我应该往一个更属于内在科学,内证的、心理学或身心灵整体探索的方向去走。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往这个方向去下工夫了。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最终可以通过自己的修为达到一种解脱。
胡:绝对可以的。自我探索,聆听内在的声音,然后要去理解早期的教育造成的人格制约,以及你的一种心理模式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有的人心理模式是“无感”,其实我看到非常多的男性都有这个问题。男性也许背负了更多父母亲的期许,他们只能成功,尤其在事业上的所谓打拼,一定要能够出头,有个人的成就。当他把生命的重点放在成就上面的时候,他其实一定要透过意志力来压制很多自然流露的情绪和情感。久而久之,会形成只对工作这件事情,只对解决问题和做事比较关注。那其他的那种属于阴性的情绪联结的部分就不是他的生命重点。所以,他们多半会有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不知道怎么跟对象相处的问题。他会有封闭、不知道怎么沟通、不知道怎么流露爱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女性的痛苦。
很多女人其实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可是这个时候你必须要了解,必定是他的原生家庭问题造成他的封闭性,以及情绪上武装的特质。那我们怎么把层层的盔甲一层层地去解开,去卸除掉它,这是一种不得了的修为,也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这是两性之间都必须去学习的。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情形,就是把孩子让奶奶带,或者姥姥带,孩子在被养育的过程中没有跟自己的亲生父母有太多的直接接触。这样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胡:台湾这样的情况也很普遍。父母亲很忙,就把小孩子交给菲佣、越佣、泰佣,交给佣人养大。我自己的女儿也是。我的秘书是一位护士小姐,我有的时候忙,她是代母职的。我觉得倒不是说一定非要父母养孩子,重要的是身边这个养育者,她本身有没有爱,有没有觉知,她能不能意识到自己所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观念对这个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还有就是她本身的身心健康能到什么程度,比如她照料这个孩子的时候,重点放在哪里。
我的秘书照料孩子,她的重点就非常正确。因为她是一个非常重视健康的人,所以她一定会把孩子每一天的排便、饮食、作息、运动,是不是快乐,把身心的健康当做最重要的。这样孩子即使是单亲家庭,她也非常快乐,人格也很健全。原因就是,周围带她的人用一种很正确的养育态度对待她。而且我们也不给她课业上太大的压力,她也不必一定要考得多好,只需要把功课维持在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注意到她很喜欢体育和运动,会鼓励她,甚至在玩上面不会太限制她。
在原欲的表达上,包括她情绪的表露,或者她本身的各种对生命的怀疑探究,你要跟她用理性探讨,而不是把她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你要设定她是有能力接受一种像朋友似的理性探讨的。这样你就可以帮助她建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被尊重的感觉。我自己在小的时候完全没有获得这个部分,母亲并没有给我这份尊重和肯定。
独立思考有吧?
胡:独立思考还不错。我母亲过去也写作,她是有脑子的人,有想法,也有洞察力。她在思想上给我的启发,以及对人的观察这些方面,倒是给了我一个蛮不错的基础教育。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讲鲁迅的思想多么棒。她那个时候有社会主义思想,那时在台湾这样的女性并不多,我早期受了她蛮大的影响。
这也是她遗传给您的才华。
胡:对。就可惜在价值观上,在给我一个更大的独立空间上,给得不够。
作为父母,能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大概有一些吧。
胡:我觉得最好的礼物,首先是要重视她生活中的健康作息,养成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养生和自我照料的习惯。我们小的时候,吃东西完全没有概念,什么东西是健康的,什么东西是不健康的都搞不清楚。我母亲的观点是,在食物上有霉也没关系,有盘尼西林[注8]吃进去可以带来抗生素。她是没有卫生观念的,什么样的食物是有足够营养素的,她也没有概念,食物做得很油。比如她喜欢炖鸡汤,一层油漂在上面,她也要你吃。我都吃不下去,还要逼着我吃。有的时候放了一两天的菜,那个菜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能量了,剩下一根豆芽、两根豆芽,也要把它吃掉。作息上面的自我规律,还有运动的基本习惯,怎么去照顾自己的习惯,基本上都没有培养好。甚至在医疗上的观念也是错误的。小时候一感冒就被抓去打特效药的预防针,这样把体质都搞坏了。因为很多的抗生素进入身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没有办法发挥充分的功能。我觉得这方面的基础是最重要的。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通过我女儿学校里的家长了解到,有好几个孩子出现了很早发性的秃头症,就是头顶上有一块“地中海”。还有皮肤病、湿疹的问题。一出现这些问题,妈妈就把孩子带到西医那里,打抗生素,没打多久就出现月亮脸,肿了,开始产生抗生素的一些反应。这个其实会造成体内一些化学毒素的污染,事实上也造成了经络上的伤害。那些父母没有自然疗法的观念,孩子这样下去健康一定会被摧毁。我们也发现有一些父母,他们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一百分,但是孩子四天不上大号,他们觉得这个不重要。这种观念也是完全错误的,很多的父母都需要在这个方面被唤醒。这个是在健康层面。
其次,在心理层面,我们要给孩子很多的鼓励、支持、尊重,像朋友似的和他们进行探索和理性的分享,然后要帮助他们及早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在哪里,生命可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早一点找到自己的生命召唤。这也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先天带来的才华,那个部分一定要及早地发现和培养,帮助他走。
再次,在灵性上应及早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的灵性基础,事实上就是自我认识的能力,洞察欲望和念头的一种能力。也就是说,不应被念头和欲望牵着鼻子走,要有能力检验我的每一个欲望、每一个念头的底端,推动这些欲望和念头的内在驱力是什么,才不会被这些内在的无名驱力和欲望牵着鼻子走,变成一个没有办法做主的人。因为这些欲望事实上都是从集体意识里大部分人不假思索的欲求,内化到每个人心灵里面的,通过家庭和父母的传递之后,就变成自己的无意识的制约了。这个部分一定要及早帮助小孩有洞察能力,因为这是智慧的发展,非常重要。
第三篇:超越读后感
超越读后感
我于今天下午完成了对《超越自卑》这本书的阅读。这本书的作者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出生于维也纳,是个犹太人。他于1932年,也就是在他62岁时出版了《超越自卑》这本书。
这本书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一、生活的意义;
二、心灵与肉体;
三、自卑感和优越感;
四、早期的记忆;
五、梦;
六、家庭的影响;
七、学校的影响;
八、青春期;
九、犯罪及其预防;
十、职业;
十一、人及其同伴;
十二、爱情与婚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这本书中主要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卑的一些描述。当然,在此书中作者也引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心理困境,以及产生此类困境的根源和一些解决的办法。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每天要面对许多孩子,而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经历过不同的事情,拥有不同的性格。要想更好的了解这些孩子,更好的帮助他们和培养他们,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很有必要。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书中的案例往往会让我想到班上的孩子。如果说之前我对孩子们的欠佳行为的教育是经验之谈、主观想法,那么我希望今后自己能够变得更专业,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更科学。我相信追根溯源,知己知彼,方能取胜。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此书中提到不管一个原生家庭是犯罪之家,还是书香门第,都不能决定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好坏,也就是说环境或遗传不具有强迫的力量。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家庭的成功与否,母亲的工作和父亲的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但母亲和父亲又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子女职业兴趣发展的人,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间所受的训练和努力,对他在成年后生活中的活动范围有决定性的影响。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让他的孩子感受到她是位值得信赖的人物,然后她必须把这种信任感扩大到其他事物上,使孩子信任其他事物,并对他们感兴趣。
最初,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并不亲密,他的影响会在晚些时候才产生效果。父亲的活动范围一般比母亲广,他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生活经历。父母本身彼此应该是很要好的,和朋友、外界也应该保持良好而亲密的友谊关系,只有这样他们的孩子才会觉得在他们的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赖的人。婚姻的意义是两个人共同结合以谋求他们相互的幸福,他们孩子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幸福。
婚姻和睦的家庭,那么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孩子才会是幸福的。对孩子而言,父母婚姻不美满的家庭是充满危险的。光是书中提到的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我们便可以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我所任教的每个班都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个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当我了解了其家庭情况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后,也就明白原因了。
另外,书中提到一个班的人数最好不要太多,人数太多,有些孩子的问题会被老师忽视,要适当的培养他们也是很困难的事。班上的老师最好也不要频繁更换。如果频繁更换,这样的老师就没有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机会,并且很难和班上孩子建立联系,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发展他们的合作精神。读了这本书,我突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家长和学校都不希望老师频换这种事情出现了。其实,家长的顾虑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当今社会,已经在鼓励老师们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作为教师的我,也决定继续加强对心理学方面书籍的阅读,借助这样的书籍了解和帮助学生。
第四篇:《超越自己》读后感
《超越自己》读后感
《超越自己》读后感1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只有多读书才能使我们取得进步,使我们的心灵更美。读了《超越自己》这本书,我感触更深。
《超越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是刘墉,这本书是选自他给儿子写的116封信中。因为有了一个热爱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父亲,他的儿子刘轩也顺利读完了哈佛心理硕士。
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把握住机会,怎样才能改掉犹疑、拖延的毛病。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防人之心,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一个个简单的道理和作者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人难以忘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防人之心”。这里讲到一个学生逛商店,一名妇女谎称上厕所,将一包东西塞给学生,趁机溜之大吉。最后那包东西原来是妇女偷的,结果学生被抓。读了这个故事我真替学生打抱不平。那位学生出于好心,收下了妇女的东西,结果罪名全归在学生头上。我不禁觉得那位妇女太黑心了。但是仔细思考,其实学生也有错。如果学生起了警惕性没有收下东西,那么妇女也就不会得逞了。仔细想想,我觉得当我遇到这类事时也应该慎重些,至少要先打开袋子看看里面的东西进行判断,再决定是否收下,绝对不可以随口答应,不然很可能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这个章节我了解到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在这个人性泯灭与人性价值混乱的社会,我们应该慎重。
这本书不仅教会我们要超越自己,还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
同学们,正如书上所说的一样:“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不一定是外来的,而可能是我们自己!”让我们把握住机会,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读后感2
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容易令人的热情逐渐冷却,感到索然无味,甚至会对工作表现出浮躁的心态,对工作失去激情,敷衍应付,这样一种工作状态是很可怕的。读完《超越自我》这本书,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压力下,都不能对工作失去热情、激情,要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才能保持工作的热情呢?我认为:
首先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总是以本位主义去思考问题,“我在工作中付出多少,就应有多少的回报”,若回报不如所愿时,便灰心失望,失去工作热情,得过且过。要知道,工作主要是自己去做的,工作做不做,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所以,对工作我们要摆正心态,端正工作态度。
第二、扮好角色,理清个人与总站未来发展目标的认识。只有对总站的发展目标深入了解,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充实自我,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总站的发展需要;只有找到个人和总站蓝图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归属感。
第三、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长短结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工作起来就有动力和冲劲。有了方向、有了动力,自然就能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
我选择了一份工作,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必须以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严谨地对待,在这种严谨的态度的支持下保持对工作的热情,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超越自己》读后感3
在本书中,作者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
以下是我摘录的一些经典的语句,与书友们分享:
一个人如果二十岁而不美丽,三十岁而不健壮,四十岁而不富有,五十岁而不聪明,就永远失去这些了。
上帝给每个人同样的时间,只有那些事半功倍的人能有过人的成就,也只有知道计划的人能够事半功倍。
人可以多情,但不能滥情;可以多交朋友,但不能滥交朋友,而且交朋友最起码的条件是:你要真诚与信实。
难以接受现实般,我们都应该逐步调整自己的位置,即使是痛苦的,带有英雄偶像破灭的感觉,但不这样,世界如何继往开来、新旧交替呢。
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成为别人的贵人。
专业靠磨炼跟经验的累积,人生是不断自我充实与实践的。
人要有忧患意识。
我认为本书内容涉及到了学习、工作、生活、交友、视野等方面,注重的是一个人基本的生活态度和做人的道理,故而涉及面广,教育智慧之高,亲情之敬,是一本教子育子的经典之作,更是一本励志书,值得书友们一读。
《超越自己》读后感4
我介绍大家一本书——《超越自己》。这是一个中国教授,在他的独子考入史岱文森的第一年,写给那个怯生生年轻人的一系列信,教导他怎样面对艰险横逆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教他怎样发挥潜能、超越自己!
我爱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它非常能教育我们怎样去超越自己。这本书的前言说: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不是外来的,而是我们自己!我们难以把握机会,因为忧郁、拖延的毛病;我们容易满足现状,因为没有更高的理想;我们不敢面对未来,因为缺乏信心;我们未能突破,因为不想去突破;我们无法发挥潜能,因为不能超越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超越自己的经验。在幼儿期,没有人逼我们学走路,我们却试着自己站立,不断跌倒,不断站起,不断试步,终于能从爬的阶段,进入走的时期。然后,我们对走走也不满足,又要学习跑。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在能跑、能跳、能写之后,那原先所具有的、不断超越自己的冲力,竟渐渐消失了呢?因为这是上天设计的,让我们有了谋生的能力之后,就少有那继续超越的想法。也就这样,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安安静静地作为一个“凡人”。只有那少数的人会说:“我们不要做一个普通人,我要超越!超越我那看来有限的自己。”于是,在这种不信自己办不到的愤怒和努力下,他们将自己提升了,且随着不断地提升、不断地超越,为人类的历史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第五篇:《自我超越》读后感
《自我超越》读后感
稻盛和夫相信,要开发员工的潜能,必须对“潜意识”、“意愿’与“服务世界的真诚渴望”等人类心灵活动有新的理解。而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员工是付薪水雇来的雇员,未能建立起整体感,也从不认为员工的自我超越与企业的关系。我前几年也是这样考虑,后来有了一定认识,也提出了公司愿景,但是在学习型组织建立的过程中,并不规范,并没有什么章法。
以人为起点
福特(Henry Ford)认为:“依我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智慧而完整的实体,都愿意为崇高的使命发挥精神力量。但我们常缺少等待结果的耐心。我们所需要的是以这股期待实践崇高使命的精神力量,来强化这样的心。我们轻率地把自己跟这精神力量切断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挖掘出这种创造未来精神力量的来源。”
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人”与企业愿景之间的关系,真的是远非付薪水换雇工那么简单。这种精神力量的创造性无可估量。
不断厘清“愿景”与现况
“愿景”(vision,愿望的景象)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相对于“愿景”的目前实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心中便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一种想要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这种由二者的差距所形成的张力,会让人自然产生纤解的倾向,以消除差距。自我超越的精义便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
我知道我的愿景和现实差距巨大,按照上述理论,就是创造性张力巨大。但是,这种张力带给我和整个团队的是激情和能量,我们不断超越,不断创造惊喜,感到愿景越来越清晰,这个路途中很艰辛,但是那份创造的喜悦却是无可替代的。
组织生命力的泉源
欧白恩指出:“我们相信生活中高尚的美德与经济上的成功,不但没有冲突而且可以兼得;事实上,长期而言,更有相辅相成的效果。”
赫门米勒的总裁赛蒙不久前说:“为什么工作不能够是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把工作看作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未能珍惜和赞美它?为什么工作不能够是人们终其一生发展道德与价值观、表现人文关怀与艺术的基石?为什么人们不能从工作中去体会事物设计的美、感受过程的美,并试着欣赏可持之恒久的价值之美?我相信这些都是工作本身就具有的。”
在现实中,往往是事业和愿景是两回事儿,甚至背道而驰。有的人希望帮助别人,却做一些赚钱很快而没有社会意义的事情,他们的潜台词是,等我赚了足够的钱,我会帮助别人的。(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这种把事业(所从事的的工作)与愿景割裂开来的企业家大有人在。而我非常幸运,我做的事业——创造无创高效肿瘤治疗设备,让困境中的人们燃起生命的希望,是我呵我的团队的愿景,而我们可以每天走在通向愿景的大道上,道上的风景尽收眼底,在创造愿景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所以经常会感恩,感恩来自上天的使命,感恩一路上帮助我们的人和事,哪怕是恶意中伤者,都心存感激,因为他们让我们更坚强。这种愿景和工作的高度一致性,是组织生命力的源泉。
打破契约关系
把人员的发展看作达成组织目的的手段,会贬低了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价值。这里面有一项无条件的承诺,它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坚持组织真正自我超越的承诺:我们想要如此,不因为什么,只因为我们真心想要如此。这种对于组织的无条件承诺,真的能焕发出巨大的潜能。我们在二阶段结束时,只有24人报了三阶段,但是我们几个人为了大家一起走下去,无条件承诺去感召大家,结果仅有三人没参加面试,参加面试的人数增加了8人。对于没通过面试的同学继续感召,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这样的过程已经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契约关系远不如盟约关系更令人心悦诚服。在公司管理上是同样道理,当大家无条件承诺为企业愿景而努力,这已经是盟约关系了,我们都是主人,一定会创造无可限量的未来。
突破“自我超越”的障碍
既然自我超越的好处那么多,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和组织不愿意如此做呢?如果组织的领导者缺乏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共有心智模式,以指导其下各阶层决策者的能力,组织对“自我超越”作出承诺是天真而又愚蠢的。自我超越需要厘清愿景,需要建立共有心智模式,需要很多练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系统的工程,而不是想自我超越就可以了。而且要看清人性,不被一时的困境所困扰,安然地一直走下去。
自我超越的修炼
要发展“自我超越”,必须把它当作一项修炼——一种透过实际应用来验证的一系列练习。就像要经过不断的练习而成为艺术大师一般,以下的原理与练习是不断精熟与扩大自我超越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个人“愿景”
个人的“愿景”发乎内心。大多数的人对于真正愿景的意识都很微弱。把焦点放在真心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非仅放在次要的目的,这样的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基石。
萧伯纳生动地表达了这个想法,他说:“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一倡,终日埋怨世界未能给你快乐。”
在有些组织中,“愿景”是一种内心真正最关心的事。在有些场合,当人们谈及人生的目标时会觉得很不自在,但当他们谈及最关心的事情时,毫无拘束。同时因为人们真正很在乎,自然会给与承诺;又因是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因此精神奕奕,并充满热忱。于是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会坚忍不拔,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自己份内该做的事,觉得很值得做,意愿很强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经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激情四射?为什么总是无怨无悔?我想就是个人愿景带给我的使命感,使我充满热忱,不畏艰险。当看到患者在我和团队的帮助下减轻痛苦,甚至逃脱死亡时,那种欣慰无以言表。这些又化成激情,使我们更有力地向愿景进发。
二、保持创造性张力
愿景与现况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种力量,将你朝向愿景推动。由于此种差距是创造力的来源,我们把这个差距叫作“创造性张力”。假想在你的愿景与现况之间有一根拉长的橡皮筋(图9—1)。拉长的时候,橡皮筋会产生张力,代表愿景与现况之间的张力。张力的纤解只有两种可能途径:把现况拉向愿景,或把愿景拉向现况。至于最后会发生哪一种情形,在于我们是否为愿景坚定不移。
在做这项事业的十多年里,我经常会被这股张力所控制,出现焦虑、悲哀、气馁、绝望或担忧等感觉,很多年都处于这些情绪与欣慰的情绪交织中。通过这篇文章才知道,这是情绪张力。
情绪张力VS创造性张力
我们有室内为了舒缓情绪张力,选择降低愿景来减轻压力。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结构。一个潜藏的“未能达成目标一挫折一降低愿景十暂时纤解压力”增强螺旋,使愿景进一步降低。社会上太多抱憾的人,这些人都是进入了这个怪圈不能自拔造成的。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言:“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自己最满意的状态。”
当不愿意与情绪张力相处的时候,我们容许目标被侵蚀。相反的,如果我们了解创造性张力,它将不但不会降低愿景,反而使愿景变成行动的力量。弗利慈指出:“愿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愿景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真正有创造力的人,使用愿景与现况之间的差距来产生创造的能量。
学习这段,使我明白敢于面对目标被侵蚀,敢于承认情绪张力的破坏性,恰是行动的力量,而不能因此而降低愿景。
实现愿景的动能
创造性张力可转变一个人对失败的看法。失败不过是做得还不够好,是愿景与现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失败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可看清对现况的不正确认知、体察策略为何不如预期有效,和检视愿景是否明晰正确。创造性张力能培养毅力与耐性。
是这样的,我们敢于触碰别人认为比登天还难的事业,基于我们从失败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坚毅,更有耐性。
真实是盟友
如果追求自我超越的第一要件是忠于自己的愿景,那么支持自我超越的第二要件便是忠于真相。二者对于产生创造性张力都极为重要。
不敢面的真相是创业过程中极多出现的状况。其实,真相才是最可靠的力量。我们在临床过程中,不断从真相中总结分析,有时真相是令人不爽的,但是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越是不爽的真相,收益却更大。不逃避,不掩饰,让真相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
三、看清结构性冲突
曾经协助过上万人发展创造能力的弗利慈说,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实现自己想要的。多数人心中都有限制自己创造力的矛盾。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相信自己没能力实现真正在乎的事情。另一种阻碍自己发展的矛盾,是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得到所想要的。我们应当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掉入这两个陷阱之中,并且让阻碍创造及实现愿景的这股强大的、结构性的负面力量,在我们心灵、智慧的强光照射之下无所遁形。
不承认我们能够创造,压力是最小的。当我们做了一些努力而没有达到目标时,“我不是这块料”是最能开脱自己的。“我没这个命”也是一种用宿命论来逃避创造的常用语。其实,只要我们想要创造,我们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建立这种信念是要靠很多成功体验的累积,而成功体验来自于愿景。当我们知道这是结构性冲突的自然呈现时,我们更可以坦然面对了。
当我们在寻求一个愿景时,如果有无力感或不够资格的想法产生,结构性冲突的力量就会开始活动,阻止我们迈向成功。然而成功的人是如何克服结构性冲突的力量,以竟全功呢?
改变生命中的深层结构
能够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杠杆点到底在哪里?如果结构性冲突起于内心深藏的信念,那么只有从改变信念开始。但是心理学家一致同意,像是无力感或不够格这样的根本信念,无法轻易被改变。这些信念在人生的早期就开始发展。一旦我们仍抱持固有信念,则自我超越不易开展。矛盾的是,信念只有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累积或改变。我们如何开始改变自己生命中较深层的结构呢?
这个问题有些神秘色彩。其实,在我自己的生命力,的确有着神秘的力量,通过这些心灵活动,我坚信自己是有使命的人,而且我能清楚感受到上天所创造的的一次次机缘,使我在通向愿景的路上勇敢行进。我不知道作者指的生命中的深层结构是不是跟我说的一样,但我是如此。
四、诚实地面对真相
解决结构性冲突最有力的策略:诚实地面对真相。
诚实地面对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项绝对的真理或追究万有之本源;而是根除看清真实状况的障碍,并不断对于自己心中隐含的假设加以挑战。也就是不断加深我们对事件背后结构的理解以及警觉。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对于自己行为背后的结构性冲突,特别能够看得更清楚。
最开始做肿瘤治疗时,对于疗效好的患者,很愿意跟别人分享治疗体会,但是遇到疗效差的,就尽量避而不谈。后来我选择诚实地面对真相,才发现真相里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我们更清楚问题所在,更清晰策略和方法,取得了重大进步。
心灵的变换
如果未能发生心灵的变换,我将无从发展这种应付结构性冲突的能力。只要我仍以事件来看问题,我还是会相信自己的问题是由外部引起的;是他们害我的。一旦我看清了造成问题的结构,我开始思索自己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曾做了什么。一直以来,我们有一种惯性思维,我们发现任何问题,都会找出外在的原因,而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所在。当我们改变这种看法时,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而且解决问题的效率明显提高。
五、运用潜意识
自我超越的实践过程中,隐含心灵的另外一个面向——潜意识。事实上我们都曾不自觉地透过潜意识来处理复杂的问题。使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与一般人有所区别的,在于他们能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发展出较高的契合关系。与一般人偶然短暂的感应不同,他们将潜意识的运用当作一种修炼来加以提升。
京都陶瓷的稻森胜夫说:“当我全神贯注时,我便进入了潜意识的心。据说人类有一个意识层的心(conscious mind)和一个潜意识层的心(subconscious mind),而后者的容量远高于前者。”
我们在二阶段课程里,导师画了一座冰山,他说露出海面的只是10%的显意识,而90%的潜意识都未被挖掘出来。我偶尔会找到潜意识的窗口,偶尔有所得,但是并没有自如地调用潜意识的能力。
潜意识学习
潜意识对于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借由如“静坐”(meditation)的方式不断修炼“自我超越”。另外如宗教上透过默祷,或是使意识的心沉寂下来的其它方法,都可让潜意识的心提升。潜意识没有自己的意志,也没有特定的目标或方向,当我们意识的心思活跃的时候,潜意识便被矛盾思绪的汹涌浪潮淹没。如果心灵处于平静的状态,当我们专注于某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或是愿景的某些方面时,潜意识使浮现而不易分心。
此外“自我超越”层次高的人,有特殊的方式来引导自己专注于焦点。那便是前面讨论过的,他们专注在所想要的结果,而非达成结果所必要的过程或手段。
知道了这些道理,提升潜意识是可以实现的。一是静,二是关注结果。我会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修炼,能够高效运用潜意识,实现突破和成功。
不断对准焦点
潜意识对明确的焦点有较佳的回应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明白分辨阶段性目标与终极目标,潜意识就无法区分轻重缓急和对准焦点。
另外,对目标作明确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只有经过选择,潜意识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
诚实地面对真实,对发展潜意识也同样重要。
这个道理跟吸引力法则相似,想要什么很重要,潜意识会非常忠诚地把你想要的给你。反面的例子是,有的人总担心自己生病,结果就生病了。他的焦点放在哪里,潜意识就在哪里发力。这真的很奇怪。知道这个道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聚焦在愿景最精彩的部分,反复想象,不断在心中描摹,那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
廓清生命的终极目标
培养潜意识最重要的是,它必须契合内心所真正想要的结果。愈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良知和价值观,愈容易与潜意识深深契合,或甚至有时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在潜意识之中去发展高度“自我超越”的关键,是与发展个人“愿景”的修炼相连结。
这真是令我感到欣慰,我的愿景是我发自内心的,契合我内心的真正追求。所以,我有时会清晰地知道我该做什么。例如,严重的高危患者,我能出具最高效的治疗方案,往往都能取得不可想象的好的效果。等过后一想,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那么大胆量,为什么那么坚定与镇静。现在想来,那时就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自我超越与系统思考
从事“自我超越”这项修炼的时候,内心渐渐地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有许多是相当难以察觉的,因而往往未引起注意。自我超越更为精致的几个构面,特别是:
一、融合理性与直觉;
二、看清自己跟周遭世界是一体的;
三、同理心;
四、对整体的使命感。
一、融合理性与直觉
直觉在管理上的应用,被刻意忽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近来日益受到注意与接受。许多研究显示,有经验的领导者相当重视直觉。系统思考或可掌握一个整合理性与直觉的关键。直觉常是非直线的思考,通常不包括因与果在时空上非常接近的情况。这也正是为什么多数人觉得直觉不合理。
我的直觉很强烈。但是我说不清楚这种直觉是怎么回事儿,所以有时会被质疑。但是往往我会跟着我的直觉走,而几乎没有出什么错。本文作者说当管理者能够自在地使用系统思考为语言时,他们将发现自己的许多直觉变成能够加以说明。系统思考的一项重大贡献便是,重新整合理性与直觉。这个功夫是我要学习修炼的,我要知道直觉的由来,从而说服别人信任我的直觉。
二、看清自己跟周遭世界是一体的爱因斯坦说:“人类以为自我是个独立个体,这是一种错觉。这个错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束缚,使我们的愿望只限于自己及最亲爱的一些人。我们的任务是必须把自己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扩大与周遭的一体感,拥抱所有的生物与整个美丽的大自然。”这也是“自我超越”修炼系统观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有强烈的与宇宙一体的感觉。我没有割裂感,我能感受到来自宇宙的爱的力量。我甚至一致认为有一个庞大的宇宙力量在无时无刻地指导我,敦促我,教化我,朝着愿景行进。尤其是有时我徘徊不前,迷失方向的时候,这种强大的力量一定能够把我拉回到正确道路上。十几年的创业,使我强烈的感受到这种连结感,我与宇宙是一体的。
三、同理心(Compassion)
多数人看不见身在其中运作的结构,我们尚未学会如何察觉及控制自身力量。当人们对于在其中运作的系统看到得更多,对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也会有更清楚的了解,再经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后,他们也自然会发展出更多同理心。
这一点在二阶段的课堂上感受颇深。当时看到同学们完全是世间百态,根本无法想象这群人会凝结在一起。但是,导师让我们看清了彼此运行的结构,使大家产生了同理心,一切魔幻般发生了变化,大家打开了自己,彼此真诚面对,短短六天却比相识几十年还要亲切自然。
四、对整体的使命感
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组织的目标也是如此。稻森胜夫说:“任何一个曾经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一定体会过一股驱策其向前的精神力量,那是一种来自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而唤醒了内心深处真正的愿望所产生的力量。”
这个听起来有些“虚伪”的观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道显得有些突兀。但是,我却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有无法想象的科学家团队,这个团队没有利益回报,却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个事业而付出。其实我想正是这个愿景符合了整体使命感,才能唤醒每个参与者内心深处的力量。
我感恩这一切,也更加清晰知道这股巨大力量的源头。我会更坦然,更感恩。
在组织中培养自我超越
建立组织,描绘愿景的时候有安全感,“追根究底”与“诚实面对真相”变成一种文化,挑战现状是一种期望——尤其是当现状中隐含着大家一直在逃避而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时。
鼓励别人追求“自我超越”最大的力量,便是你自己先认真地追求自我超越。
这是绝对正确的,我十几年来一直在追求理想,朝着愿景行进。只是不清楚这是“自我超越”,也向团队描绘愿景,带动他们一起前进。现在我完全清楚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正在自我超越,也在帮助团队中的每个人实现在我超越。而自我超越,实现愿景,都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这其实就是天人合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