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读后感
知否这部小说格局很大,人物事件的复杂度也超于红楼梦,而且也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心理,是新时期的爽文。
但是红楼梦是伟大的小说留于青史,知否只能成为一时的现象,必将淹没于时光之中。原因也是明显的。因为里面的人物都不是“正常”的人。
且不说明兰是穿越之人,里面的人的善恶过于分明了。善的大,善恶的全身上下都是恶。这无疑让读者省去了很多思考,只需要动一动感情而已,宽赞一通好人,痛骂一顿恶人。就连里面前后看似有人物性格变化的顾二叔,终究的真相也是前面坏是众口铄金的假象,洗白了成前后一统的`好。众相的刻画变成了对立的两相,变成了奥特曼打怪兽,变成了游戏的升级。
而红楼梦这类伟大的小说里面是真正的众生相。很难说谁是真正的好人谁是真正的坏人。贾宝玉好吗,众星捧月,但他也害死了金钏;薛宝钗袭人好吗,也有着深沉的心机;贾政坏吗,只是封建家族冥顽的大家长罢了;薛蟠坏吗,人人责骂,但也不过是一个呆子而已。
曹雪芹刻画的这些人物的身上会照出所有普通人的影子。是所有时代的读者真正的镜像,照出了众生相。
高明的小说中是无我,作者隐于文本之后,对文中人物也没有批判和好恶,只是描述,是文学理论中叙述的全知视角。爽文的作者就是主人公视角,对文中人物的喜好厌恶也跃然纸上,于是他便挥着大旗领着读者跪拜冲杀,读者也就放下自己的脑子随之而上,怎一个爽字了得。
在蒋勋说红楼梦里提到美学家李泽厚对红楼的评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繁华盛景下的哀愁充盈于整个大观园,这也是像极了人世间像极了每个人的人生,包含了生命的弘大主题。这个主题的阐述红楼之前也就是金瓶梅,之后也就很难再有比肩的高峰之作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集》精选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吾弟,知否知否高中作文
2.知否美文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喜欢赵丽颖还是盛明兰?
4.优秀诗歌:作业知否
5.一段春愁君知否散文
6.试问涟漪,爱无言知否初一作文
7.知否小学生作文350字
8.绿树芳名君知否心情日记
9.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全诗鉴赏的内容
第二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经典语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经典语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经典语录 1
1、因为清醒,所以痛苦,因为明白,所以惨淡,希望尽头总有绝望,她不敢希望,不敢期待,众人皆醒我独醉,不过是戴着镣铐,踩着刀尖,傻笑着趟过去罢了。
2、这辈子,我从来只爱自己。
3、这个平静淡泊的男人,是否在心上,也曾有过一个人,一个让他铭记终生的人。
4、琉璃夫人曾说过,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希望快来的时候。
5、我知道,这么说不该,可是……我总觉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6、墨迹灰淡,应是几十年前写的,依稀可见字迹清隽秀丽。我心中隐隐发痛,想着,当初收到这两个泥娃娃的人,是否曾看见过这四个字?
7、不要总说都是命,你不压在命头上,命就要压在你头上。
8、他们都早早的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在生活中学会了各种伪饰,对人,对事,充满戒备和提防,小心翼翼,不肯轻易相信。直至翻山越岭,猜疑,伤心,犹豫,绕上一大圈路,这才发觉,原来想要的,近在咫尺。
9、可是,你知道么,心里真惦着一个人,就会急中出错,所谓关心则乱。
10、俗世夫妻,纠缠太多容易伤,平静含糊的过完一生,才是最好的。
11、我要你,在这府邸之内,在你闺阁之外,凡尽我所有,以我所能,事事皆要如你意,顺你心。
12、男人五官深邃,瞳深如夜,只静静的站在那里,几片海棠树叶打下的阴影斜斜覆在他的脸上,半掩不掩的有些模糊,玄色夹暗金绸纹直缀长袍,边角隐有损旧。
13、幸福,大多是平凡,甚至不起眼的;而悲剧,往往才是壮丽辉煌的。
14、这个故事,起始于一位盛六姑娘,也结束于一位盛六姑娘,最后她们都很幸福;
15、所有的情感纷扰,起始于一个齐姓少年掀帘而入的一个下午,也结束于这个少年的过世,他最后是否幸福,谁也不知道;
16、我们的怀念,起始于一个家族的即将兴盛,也结束于这个家族的花到荼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经典语录 2
1、这辈子,我从来只爱自己。
2、因为清醒,所以痛苦,因为明白,所以惨淡,希望尽头总有绝望,她不敢希望,不敢期待,众人皆醒我独醉,不过是戴着镣铐,踩着刀尖,傻笑着趟过去罢了。
3、幸福,大多是平凡,甚至不起眼的;而悲剧,往往才是壮丽辉煌的。
4、不要总说都是命,你不压在命头上,命就要压在你头上。
5、他们都早早的被现实磨去了天真和热情,在生活中学会了各种伪饰,对人,对事,充满戒备和提防,小心翼翼,不肯轻易相信。直至翻山越岭,猜疑,伤心,犹豫,绕上一大圈路,这才发觉,原来想要的,近在咫尺。
6、人终究非花非雾,有父母亲长,有小儿无辜,如何能如花露,如朝雾,说没就没,了无牵挂。姐姐是聪明人,千不念万不念,也念着父母慈爱养育一场。
7、吃饭这种事是需要氛围的,对着个病恹恹扒米粒的林黛玉,就是八戒也会没胃口的。
8、我就听她的话,从不把恶心的事放在心上,当装傻时得装傻,该卑微时就卑微,该吃吃,该享受就享受,也不枉这一辈子。
9、琉璃夫人曾说过,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希望快来的'时候。
10、位子和本事不能一概而论;这世上且还有走运和凑巧一说。
11、我知道,这么说不该,可是……我总觉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12、“人心若是知足,又岂会得陇望蜀。”公孙白石总结的干脆利落,贪钱怎么会有尽头。
13、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遂心的和不遂心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莫要强求,要惜福随缘,不能为求目的不择手段……
14、小人畏威不畏德,春风化雨不是对谁都有用。
15、若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直,以德报德,方知人间终有善恶。
16、盛老太太道:“热闹自在心里,人心若是荒了,装扮的再热闹无用,不过聋子的耳朵,摆设罢了。”
17、不犯错误的人生不是人生,没有遗憾的回忆没多大意思,漫长的一生中,随着自己性子做些无伤大雅的傻事,其实很有意义。
18、明兰疲惫道:“你记住一句话。这世上人与人之间,往往是看谁比谁豁得出去。爹爹,太太,还有王家,康家,他们谁都不敢真豁出去,可是我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经典语录 3
1、不要总说都是命,你不压在命头上,命就要压在你头上
2、可是,你知道么,心里真惦着一个人,就会急中出错,所谓关心则乱。
3、琉璃夫人曾说过,没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希望快来的时候。
4、墨迹灰淡,应是几十年前写的,依稀可见字迹清隽秀丽。我心中隐隐发痛,想着,当初收到这两个泥娃娃的人,是否曾看见过这四个字?
5、俗世夫妻,纠缠太多容易伤,平静含糊的过完一生,才是最好的。
6、我知道,这么说不该,可是……我总觉着,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7、幸福,大多是平凡,甚至不起眼的;而悲剧,往往才是壮丽辉煌的。
8、因为清醒,所以痛苦,因为明白,所以惨淡,希望尽头总有绝望,她不敢希望,不敢期待,众人皆醒我独醉,不过是戴着镣铐,踩着刀尖,傻笑着趟过去罢了。
9、这个平静淡泊的男人,是否在心上,也曾有过一个人,一个让他铭记终生的人。
第三篇:知否,知否,从警应自立自律
知否,知否,从警应自立自律
七监区
**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提出了“人生三大境界”。
第一大境界用一句古诗来概括那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漫漫人生路,蜿蜒曲折长,不知前程迷茫,唯有立足本心。这第一境界便是“立”,是立志、立行,是下定决心的改变,是迎面困难的坚定,是孤独前行的勇气,是从头再来的信心,当我们只有达到了第一境界,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那何为“自立”呢?有青年民警说“我三岁时候就能帮妈妈打酱油了,妈妈夸我能自立”;也有青年民警说“不对不对,我寒暑假勤工俭学赚学费才能称的上自立。”:还有青年民警说“我不要家里一分钱努力工作买车买房才能叫真正自立呢!”
自立仿佛很远,成功立业才能彰显,其实自立很近,身边小事见真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将我们的备勤房打扫的干干净净便是一种自立的表现;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摸索着独立完成一本本减刑假释材料便是一种自立的表现;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理清犯情,冷静处理突发事件便是一种自立的表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将领导同事的批评教导铭记在心不断改进更是一种自立的表现。
“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青年民警成长无捷径可走,唯有自立的开始,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好坚实基础,才能踏踏实实走好今后的从警之路。
回过头来,那么人生第二大境界又是什么呢?人生的第二大境界也可以用一句古诗概括,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平坦的康庄大道,当你明确了自己想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奔跑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修身,何来最后的成材卓著;没有自律,何来真正的自由。
我们如何做到自律呢?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信念,严格遵守工作八小时外纪律要求;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态度,到岗一分钟尽责60秒,恪尽职守不断奋斗;要有功成不必在我豁然大度,脏活累活抢着干,不计较个人得失;精彩的人生,始于努力,赢在自律。“你有看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么?”篮球明星科比的这一句话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凌晨四点出门练习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他对于篮球运动的努力和坚持。有青年民警开玩笑说“这没什么,我也见过凌晨四点的十里丰啊,因为我在夜巡啊。”可是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能每天都4点起床吗?我们能像科比一样坚持20年吗?是啊,我们也许做不到科比般强大的自律,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永葆赤诚之心,恪守人格修养的自律;永存敬畏之心,恪守行为习惯的自律,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不断跳出舒适区,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知否知否,唯有自立才能自强,唯自律才能自由;
知否知否,唯有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才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最好的结果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知否知否,从警应自立自律。
谢谢大家。
第四篇:《人有病,天知否》读后感
不该忘却的耻辱岁月----《人有病,天知否》
尽管陈徒手先生在写《人有病,天知否》这本书时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试图真实的阐述历史,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作者心中的压抑和愤愤不平,我想不管是那一个读者都不可能平静的读完这样的一部文学作品而毫无愤懑和触动。在政治风云的年代,文学很难不受政治的影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作家的主体地位更是无从谈起,于是便有了历史上的悲情人物:
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丁玲北大荒的日子
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
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
果戈里到中国也要有苦闷
老舍的话剧《茶馆》以独特视角描写了从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革命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政权覆灭前夕中国的历史变迁。老舍先生的市井生活底子之厚无人可比,真正钻到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把北京人写绝了,可是没想到《茶馆》的形成却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和无奈。
“老舍每改一遍,几乎完全是重写,他对工人生活是陌生的,对运动也搞不清楚。只有改了九稿以后,运动才结束,回过头来才算看的清晰。”“对多年不厌其烦的修改,老舍持平和、乐观其成的态度:‘想我这样的写家,不靠大家,一个人是写不出来的,我这个戏与大家合作非常愉快,愿意干到底。虽然原稿几乎被打碎,但我没有害怕,热情比害怕更有用。功到自然成,写十遍不多。’”
老舍自己也说改了十稿完全背离了当初的写作意图,可是那时的他只能一味的接受所谓来自各方面的“指导”,他的作品也只能沦为政治的附属品。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人写关于“人”的,怎能忍受“千夫所指”,文学作品需要人的指点,但不需要别人指指点点。如果连作家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的话,怎能保证文学自由的书写人性。对于老舍这样的大家来说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是一些根本不懂文艺的人的攻击,把原稿改了十多次,还保要持“乐观、平和”的态度,实在是出于太多的无奈。
然而对于“可爱”的知识分子的老舍来说,单纯的歌颂和接受是不够的,1958年《茶馆》停演后,各种非议已经接踵而来,有的已经提到路线、原则的高度,如认为全局流露了“今不如昔”、“怀旧”的情绪,全剧是在影射“公私合营”“反对社会主义”。老舍最终还是受不了几十个红卫兵轮着皮带打人这样的侮辱投湖自尽了,他用自己的沉湖为自己的作品做了最后一次无言的讲解,把解不开的思考疙瘩不情愿的留给后世,那双充满热情、不停的歌颂政治的手被无情的政治戛然毁掉。《茶馆》后面的故事依次展开,却以剧作者、导演、演员的悲惨遭遇演绎中国社会动荡的变迁,舞台背后的一幕幕场景比剧作本省更真实、更残酷、更无情。
如果说老舍是“可爱”的知识分子的代表那么,郭小川就是“单纯”知识分子的代表了,他是革命出身的天才诗人,如此热爱这个党,如此热爱这个国家,他真诚的歌颂伟大的党,他热情的欢迎新中国,甘愿把心都掏出来证明它的纯色,然而今天我们看来是很优秀的作品却是在狂热的年代只能给他留下一片绝望的星空。
1956年的“双百方针”实施以后,中国的文坛上出现了少有的繁荣的景象,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那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正在拉开帷幕,在他们还沉浸在自由的喜悦中时,禁锢的网正在死死箍住他们的咽喉。郭小川正是这样的一个单纯的知识分子,在阴谋繁荣的年代,他刚刚萌发的、鲜活的,充满生机的创作观念让他迸发出了无尽的创作热情,他以明朗、自由、热情的心境写下了《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望星空》,然而这种热情却无形中为他规定了一大片无法逾越的创作禁区,诗人活跃的思维搁置了,创作的生命力明显萎缩。他曾经在反右中自我反省到:我当时思想混乱了,认为自己搞错了,心想我们是真的跟不上了吗?其实,主席的意思是放手让毒草出来,放出来再加以扑灭。我误解了主席的指示,思想情绪更是向右的方向发展。”其中“双百”的实质可见一斑。
第五篇:《知否》病句连篇!以下六大类教你如何找出病句!
由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热播,但近日有网友发现,剧中台词里出现了不少病句。出现这么多病句,网友调侃:“编剧的语文应该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病句有六大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一下。
1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的”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一、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二、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三、介词位置不当
(7)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 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2搭配不当
1、搭配不当,如:
(8)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同学们”不能用“驰骋”,可改为“跑”。)
(9)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热血”只能“沸腾”,不能“呼啸”)
(10)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11)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点”应该是“光芒”。)(1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13)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14)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是“一天”不当,删去“劳动”即可。)
(15)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局面”是“条件”不妥,可删去“的局面”。)
(16)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应改为“很多”。)(17)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聪明能干”应改为“灵巧”。)(18)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19)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的。可改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或者改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20)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两面,但“温暖”只对应一面。)
(21)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前面的问题既有肯定回答,又有否定的,而后面回答没有很好地解释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22)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意即“谁都想象不出”,与原句意思刚好相反。)
(23)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如:
(24)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说明”的主语是什么?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可删去“从……中”。)
(25)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删掉“关于”,使句子主语出现。)
再如: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此句中“从......中”介词句式有错。可删去。)<2>缺谓语。如:
(26)这些角色不同类型,距离相当大,如果没有善于塑造人物性格的技巧,那是演不好的。(“这些角色不同类型”缺谓语,应该补上“属于”就通顺了。)(27)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在原句找不出合适的,应该在“建立”前补充上谓语“完成”才通顺。)<3>缺宾语。如:(28)近两年来,他们在全县推广了马河大队坚持的科学种田。(“推广”什么?缺宾语“……的经验“。)
(29)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的道路”才合适。)(4)缺关联词语
例1: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加上“虽然……但是……”。)例3: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例4:(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赘余
成分赘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这里只各举一例略作说明。
(30)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主语多余。)
(31)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谓语多余)
(32)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宾语后有多余成分。)
(33)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多余)(34)他同老农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状语堆砌,任删一个。)(35)小王做任何工作都是非常认真得很。(补语多余。)4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这是指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结构杂糅在一起,使语意不明确。例如:
(36)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
(37)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曾被……束缚”与“在……束缚下”混用,任选一种即可。)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例如:(38)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小邱的心”,属暗中转换,造成混乱。可改为“……触动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3、层次不清。例如:
(39)新华社公布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引起强烈的反应”是一句抽象的话,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对于科学成就,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反应)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如:
(40)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体验。(“集体的力量”后边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连接“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5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下面举例说明:
1、费解。例如:
(41)到带岭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旅行归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义。例如:
(42)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两个工人”还是“两个建议”?理解产生歧义。)
(43)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九月15日前去汇报。(可以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也可理解为“15日前/去汇报”)
(44)买苹果的时候,小个儿的孩子都不要。(可以理解为“小个儿的苹果”和“小个儿的孩子”两种意思。)
3、指代不明。例如:(45)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她陪她一同回家。(谁陪谁?大概是“二婶陪她”。)
(46)宋老大跟齐三久别重逢,谈得投机,他给他点上一支烟……(谁给谁点烟?无法猜出。)6逻辑错误
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例如:
(47)他是全部死难者中的幸免的一个。(“死难者”与“幸免”矛盾。)(48)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凡是”与“不少”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如果标准混乱,就会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类别的概念并列的错误。例如:
(49)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50)游泳券分为普通券、参观券、月票、季票几种。“参观券”不属“游泳券”,不能与“普通票”等并列。)
3、强加因果。例如:
(51)因为他偏科,所以他数理化的成绩一塌糊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
(52)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前后没有因果关系)
4、主客颠倒。例如:
(53)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54)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5、否定不当。例如:
(55)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刚好相反。)
(56)当然,这出戏也宣扬了因果报应等封建思想,因此,谁能否认这出戏没有消极影响呢?(反问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6、不合事理。例如:
(57)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
(58)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好好学习”不是“考上好大学”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