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既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探索共同富裕之道的科学总结,也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指明了正确方向。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光辉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社会制度是推动国家走向“更富更强”的制度,而且“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我们党通过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等剥削制度,彻底铲除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在华经济特权,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建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实践证明,这是在中华民族实现富起来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通过激发各方面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先发展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的正确选择。
事实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要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民币,人均仅为119元。到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3679亿元,人均只有385元。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只有在一定阶段集中全力把国民财富这个大盘子做大做强,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稳固、可持续的雄厚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党始终牢记共同富裕这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目标。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内容,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不断增强全体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提出和阐述新发展理念,将共享发展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一起作为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这就把实现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