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然有责”青年党员大学习心得体会
围绕“有为才能有位,有位必然有责”这一专题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干是实干者的通行证。
一、主要学习心得体会
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个体来说,要想实现个人价值、更好成就自我,就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从即刻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有意义、有价值的作为磨砺心智、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古人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通过历练累积真才干、真本事,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那么不论身处何种位置,都能发光发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努力进取,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建树,才能实现追求的目标。有为才有位,关乎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为才有位,关乎到党员干部工作干事的积极主动性,有为才有位,关乎到社会有序稳定的发展。而只有真正做到“有为者有位”,才能打通党员干部良性晋升渠道,激励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让真正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在合适的岗位发光发热,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有位必然有责”,有责任心的党员教师,知识不够会主动去学习,经验不够会主动去积累,能力不足会主动去提升。要牢记牢记“有位必然有责”,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
司其职,负其责”,做到对党负责,为民负责,自律守责,义不容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勇挑重担不言累,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分析
1.大局意识弱,担当意识不强。不敢主动承担任务,对自己过于放松。
2.干事精气神不够,行为上的自觉性差。思想上牢记各项方针政策,但落实到工作上,自己的质量要求不高,满足于一般化。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1.把党章作为必读之书,加强学习,深化宗旨意识。用党章作为自己言行的导航,做到言行不逾矩,履行好党员义务树立担当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乐于担当,敢于争先。
2.学习本领,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同时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实践能力,放平心态,切不可过于急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真正做到事事为学生着想。
第二篇:“有为才能有位”读后感
《有为才能有位》读后感
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发给我们这样一本书,这本书对于从业者与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启发与激励作用。本书是一本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读物,这样使理论有力而不显得空洞,案例精准而连贯。
有为才能有位,顾名思议,是说一个人只有有了相应的作为,才会获得相匹配的权势与地位。
当然,任何词句的意义都是可以多方面的理解的。
首先,“有为”的“为”在这句话里是一个关键,对它的理解将决定对整句话的理解。
“为”一般理解为“行为”。中国有句古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为”就是“作为、行为”的意思,指君子的言行是有原则的,不会为了利益与祸患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用这种意义,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一个人必须有所作为,秉持自己的原则,才能获得相应的地位。
“为”也有另一种解释,“以为、认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想要获得什么,或者简单的想要买什么菜回来做午饭,都要预先在脑海里进行思索。你的思索中“认为”的东西,将决定你的“位”。其实,这也就是你的目标、规划,以及你的信心与野望。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能一支军队里只有一个将军,但如果你连当将军的想法都没有,那你连班长都不会当上,甚至你都做不好一个士兵。
就像一个班级里有30名学生,有20名学生想考第一名,那剩下的10名学生中最好的也只能得21名,哪怕剩下的10名学生都想得第二名。因为,你的野望决定你的努力、信心,而你的努力、信心决定你的成就。所以,谦虚与心虚要分开,否则,你将一事无成。
“为”还有另一种解释,“行为、习惯”。人们常说,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养成好的习惯,一个人才能扎实的朝目标迈进。
综上,“为”是一个人从思想上、行动上的综合的习惯、做法,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意志、原则与能力。
因此,要想“有为”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意志、原则与能力这三个方面。
意志方面,主要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活需求、上进心等因人而异的自我意志体现。放在职场的情况就是能否吃苦、是否积极学习、是否有做好干好一件事的耐心等。
作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们缺少经验、阅历,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与深化还在初始阶段。这样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耐心的去干好手头的工作,去积极地学习实践,形成我们自己的特长,从而是自己能占有一席之地并独当一面。可能条件艰苦,人际关系不如意,但我想那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因为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野望。
原则方面,主要包含一个人的法制观念、道德修养与世界观等。实际就是一个人的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有好的个人道德与法律观念,这样我们才能融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要忠于自己的岗位与公司,这样我们才能与公司绑在一起,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当然,我们会碰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时我们需要理智的思考,可以向领导提出或提请辞职。但在未明确之前,不能图一时之快而做出害人害己的不理智行为。
还有能力方面,能力有很多种,但可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相同能力,做出的贡献情况,这主要看一个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相同时间,能力的提高情况,这主要看一个人的成长,也就是上进心与耐性。
第一个方面,一个人的责任心决定他能否发挥他自己的能力。例如两个人分混在一起的鸭蛋和鸡蛋,一个人干的仔细且工作很有效率,另一个人只是敷衍了事且工作慢吞吞的。这件事都可以做到,但有无责任心将会使工作结果截然不同。如果我是他们的老板肯定会提拔那个仔细的。
第二个方面,一个人的能力无论有多强都需要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落后于人,从而保持住自己的地位甚至更近一步;这就产生了学习速度与学习耐性。
我想大家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郭靖与杨康就是一对很好的例子。郭靖资质差,杨康天赋绝佳,在他们学武的前期,杨康遥遥领先,郭靖拍马难及,各个武林名宿都不看好郭靖。但结果是,郭靖最后成为天下五绝中的“北侠”,而杨康英年惨死。当然,这个例子有些特殊。
上学时,老师就经常对我们说,不怕慢就怕暂,我们的差距不是一天、一周、一月或一年中形成的,而是整个学习生涯中长生的。当时觉得老师在说教我们,现在一想,事实如是啊。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
第三篇:有为才能有位 监事会工作体会
有为才能有位
——谈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
要做好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必须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作为。
一、正确理解“不参与、不干预”
国有企业监事会是内部监督,它对企业的监督,如同家长对孩子:不是为了监死,而是为了监活。这是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一大区别。
既然是内部监督,我们与企业董事会一样,都是股东派出,都是为了企业发展。所以,我们发现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敢于表达意见。这与“不参与、不干预”是不矛盾的。当企业做正确的事情时,我们要“不参与、不干预”,但是当企业已然出现风险、在重大决策方面出现偏差时,怎么能眼看着他犯错误、酿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呢?这时就必须干预。
二、任何事后监督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企业的错误决策一旦实施,势必造成损失。监事会如果只做事后监督,那就会给企业、给国家带来损失。这有既损股东和公司利益,也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最终也势必对1 监事会自身价值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和做好事前、事中管理,关注事后管理。
1.事前管理:积极参与有关工作前期调研,了解企业情况,了解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参与有关政策研究、方案的拟定,并可作为专家发表个人建议。
2.事中管理:主要是在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时,就重要问题适时、适当的发表意见。作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可以就此发表个人建议;作为监事会监事,按照监事会职责发表意见,对重大事项、决策,提出质询,提示关注,对事关重大决策的错误问题,必须明确提出不同意见。
3.事后管理:对重点工作、重大决策、重大投融资项目,要及时跟进,掌握工作进展,了解计划与执行的偏差,做好后评估。
三、敢于表达、善于沟通
1.不要一发现问题,不论大小、缓急,就立即叫喊不停。大问题马上说,小问题可以看一看、放一放,否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治理层之间的隔阂,这不利于公司发展。
2.监事发表意见,还要注意个人角色、职责分工。监事会要做好监督角色,不能替董事会去做决策,也不能代替经理层去执行,对党委从大局、方向上做出的决策,要在实施程序上把好关。
3.监事发表意见,是为了公司把业务做好。所以一是2 发表的意见要有建设性,要明确,不能总是让公司猜谜。二是讲究沟通方法,本着解决问题、防控风险的目的出发,心平气和同公司沟通,不能把公司当成敌人对待,激化矛盾。
4.重要问题及时报告,做好文件归档,防范责任风险。
四、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积极作为,还要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十九大报告的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2.加强监事会工作学习。熟练运用监督职权,提高履职的自觉性。
3.加强业务学习。围绕重大监督管理事项,熟练掌握相关制度,提高专业素质,不当公司业务的门外汉。
4.关注自身原有专业,保持学习精神。
第四篇:佛山有为 干部有位
“知识改变命运,平台施展理念”,陈云贤出任广东省副省长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如此写道。抛开陈云贤所代表的一批从佛山走出去的高级知识分子、进取的官员的个人特点不谈,单就地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政治版图上的众多明吏均有“佛山缘”,佛山俨然成了培养和锻炼省级干部的重要“练兵场”。
为什么是他们?前日,本报“时政南方眼”专题解读了从佛山走出的高级官员的特点,反响热烈(参看“延伸阅读《佛山“大户人家”干部受青睐》(摘编))。今天本版,我们想探讨,佛山的土壤对官员的成长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佛山的官员群体是否有某种鲜明的共性?在今天的A02版,我们则将深入分析,陈云贤副省长任职佛山期间,在区域政治、经济以及发展理念上给佛山留下了哪些财富。
佛山又出了一位高官。
7月29日,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被任命为广东省副省长。这是继黄龙云、林元和之后,第三个被提拔到省部级领导岗位的佛山市委书记。三任佛山市委书记连续升迁,不仅为佛山吏治史上所罕见,即使在整个广东政坛,这一现象也不多见。
佛山出官,俨然已成为传统。在黄龙云、林元和、陈云贤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曾经在佛山担任要职的卢瑞华、梁广大、凌伯棠、黎子流、欧广源、陈用志、雷于蓝、潘逸阳、李玉光等人,先后成为省级干部,如果再加上目前在广东各地担任党政主官的正厅级干部,比如徐萍华、杨浩明、林浩坤、刘海、梁毅民等人,佛山输出的省级、厅级干部无疑是一份长长的名单,其数量在广东名列前茅,其能量对广东产生重要影响。
佛山出高官,看起来有点偶然,但其实是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地级市,佛山所统辖的区域不断变小,但佛山所作出的贡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一显著特征,也构成了佛山盛产高官的背景。
在全国上百座大中城市中,佛山的综合实力排名第12位以内。而在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佛山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第三。
从中国改革开放打响第一枪开始,佛山就一马当先,气势如虹。那时的佛山上演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戏,广东四小虎佛山有二,以“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为核心的佛山经济发展经验举国关注。那时,一批佛山官员被委以重任,有的被提升为副省长,而更多的被调到周边地区主政,比如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主政珠海、顺德县委书记黎子流先主政江门,而后又主政广州。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担任佛山市长的卢瑞华走上了广东省省长的位置,成为佛山输出干部的标志性事件和标志性人物。
佛山输出干部的数量和势头强劲,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佛山经验”的草根性和可复制性。作为广东的一个地级市,佛山显得更广东、更岭南。由“草根经济”所构筑的经济大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佛山更能体现广东特色,也更能在广东各地复制。3800平方公里的佛山,是举世闻名的制造业重镇,星罗棋布的企业,造就了大大小小的老板群体。一个没有被充分正视的现象是,佛山官员调到哪里,佛山老板就把企业开到哪里。佛山老板对佛山官员的信任和“捧场”,不仅强化了佛山官员的能量和含量,也催生了佛山企业向外扩张的规模和速度。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佛山官员才一直风生水起、阔步前进。仅仅在最近一年时间里,就有徐萍华到肇庆任书记,刘海、梁毅民分别去江门、茂名当市长,而今陈云贤被任命为副省长,无疑又是佛山输出干部的标志性事件和标志性人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佛山是“大户人家”。但大户未必就一定出大官。佛山之所以又是大户,又出大官,除了“佛山经验”可复制性之外,还在于佛山政坛不仅有敢作敢为的执政之气,更有团结清廉的为官之风。
佛山之所以成为全国地级市的“大哥”,顺德、南海之所以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的领头羊,不能不说是因为拥有一批敢于开拓进取、敢于喝“头啖汤”的干部。借债起飞、靓女先嫁、双轮驱动、大部制改革、文化统领发展、智慧佛山……这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富有影响的发展思路背后,无一不凝聚着佛山官员的胆识、智慧和创造。更为可贵的是,这样的创新传统一直在佛山政坛上传递。它不是个人表演,而是群体行为。佛山本土出身的官员虽然文凭不高,但开疆拓土的能力极强。在这片资源短缺的南国水乡,他们练就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功夫和本领,也形成了佛山官场的气场和磁场。欧广源、黎子流、陈用志就是因为接力赛般带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顺德,而相继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
是佛山的实力决定了佛山的地位。而佛山的地位又决定了上级派干部主政佛山时会慎之又慎,优中选优,这就形成了“能人治佛”的良性循环。黄龙云、林元和、陈云贤莫不如此。他们突出的个人能力一旦融入佛山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所爆发出来的能量更能投射到更远的地方,他们的仕途也更能延伸到更高的位置。
佛山出官,一个必须承认的前提是佛山干部的团结和廉洁。佛山班子没有相互内耗的恶习,也没有贪污腐化的丑闻。功夫得到验证,作风经受考验。如果佛山也像别处一样大案频发,书记、市长成了贪官,那绝对不会有今天这种景象。原因很简短,哪怕一颗耗子屎,也会坏掉一锅汤。
佛山出官,是个人能力和群体合力的结果,亦是变压力为动力使然。当佛山官员先后登上更大舞台的时候,广东政坛的“佛山现象”也呼之欲出。佛山有为,干部有位。佛山奔腾不息,佛山干部一定不会在岭南止步。
《佛山“大户人家”干部受青睐》(摘编)
陈云贤任广东省副省长,让佛山输出的干部又一次引起关注。
佛山,这片改革热土上的干部一直颇受重用。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卢瑞华、梁广大、凌伯棠、黎子流到如今的欧广源、陈用志、雷于蓝,再到赴外省任职的潘逸阳;从佛山区划调整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黄龙云到林元和,再到陈云贤,佛山输出省级干部的数量在广东名列前茅。
政情观察人士分析认为,佛山在广东的地位决定了这里的干部更受青睐。“在重要岗位干过的干部,获得重用的机会当然会更多。”
佛山经济总量排全省第三,省委书记汪洋曾称“佛山是大户人家”,佛山下辖的顺德、南海均长期引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
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是,最近三任佛山市委书记都有在企业长期任职的经历。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先后在安徽省阜阳轴承厂、阜阳针织厂、阜阳卷烟厂工作;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拥有在广州钢铁厂近20年的从业生涯;现任佛山市市长李贻伟也有着12年的企业任职经历,先后转战江门造纸厂、佛山市泰嵩纤维内底板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工艺美术公司、佛山市工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
这并非巧合。改革开放以后,佛山输出的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企业从业经历。前省长卢瑞华1966年从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佛山市开关厂当工人,在企业干了约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玉光在意大利航空航天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佛山市电器工业总公司、广东劲兆电器集团公司等众多国内外企业工作过;肇庆市委书记徐萍华曾在广东制药厂工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浩明曾在广州市城市开发总公司黄埔分公司任职。
佛山党校副校长何劲和认为,这对于他们的从政颇有裨益,在市场经济中,竞争不仅存在于企业之间,也存在于政府之间。在企业打拼过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他们主政一方后,可以更好地带领城市在城市竞争中获胜。
除了相似的经历外,佛山近几年走出的一批新干部呈现出明显的专家型特点,以卢瑞华、陈云贤、潘逸阳、李玉光为代表。他们大多毕业于名校,拥有硕士、博士学历,拥有某一专业的深厚学养,有的还在国外镀过金,并在一些高校担任兼职教授职务,给人以现代、知性的感觉。
如李玉光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是工学博士后,曾在意大利航空航天公司微重力研究中心任顾问、研究员,在德国不莱梅大学任研究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的潘逸阳是哲学博士,曾参加中组部在美国乔治城大学举办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专题研究班学习;前省长卢瑞华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获得硕士学位,是佛山开关厂的工程师,曾担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现任佛山市长李贻伟是法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第五篇:“有位才有为”一辩陈词及小结
谢谢主席,各们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在我发言之前,我先要衷心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之所以这次比赛能够顺利进行,正是因为对方辩友坐在正方辩手的这个位置上呀!不然的话,场上就我方四个辩手,我们还辩个什么呢?所以不管有为无为,你们都得先有正方辩手这个位置才行呀!根据汉语大辞典,位是指一个人的位置、职位以及地位,是客观条件。为,是指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是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受制于客观。所以,位是前提和条件,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意义,先有位后有为。刚才对方辩友看似振振有词,其实却没意识到已经犯了逻辑错误。
首先,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有为才有位,无形中便把位当成了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具有功利主义取向。这种认识的错位,可能把我们推向无法挽回的错误的深渊。他们认为坐上高位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可以满足于已有成绩,固步自封、尸位素餐,相信这不会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吧。
其次,位是指人发挥才干的岗位,即用武之地。请看我手中拿着的电池,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光,可以MP3奏出动听的音乐,可以说是一种很有作为的小东西,而现在,大家看这枚电池发挥什么作用了么?只怕都没有吧!因为它没有得到合适它位置呀。我们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有踏上了这个平台,才能将我们的能力转化成作为!
第三,位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机遇。深圳千百年来一直只是个小渔村,自从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深圳的特区地位之后,它才成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只能是一个乡野村夫,姜太公在被文王赏识之前也只能在江边玩玩拿个大头钉钓鱼的傻把戏。韩愈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因为有幸遇上伯乐,才成就了千里马的英名。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有位才有为!
一辩小结: 谢谢主席,刚才经历双方精彩的攻辩,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仅仅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触及“位”和“为”这两者的本质关系。刚才我方二辩和三辩的提问,看似简单易答,但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揭示了“位”与“为”两者的内在深刻关系。
第一,“位”提供了施展“为”的条件、机遇与空间。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岗位不同,责任、视野和掌控的社会资源也大不相同。我方二辩提的千里马的问题,深圳特区、上海自贸区以及咱们将台“一绿试点乡”等等,都表明只有“有位”了,“有为”才会有更好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位”对“为”进行了限制,规定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边界。正如孔子所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刚才我方三辩提问有关岗位职责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所处的岗位有职权限定,也就是“为”不能突破“位”的限定,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为”都要受限于一定的“位”,如果人人越权蛮干胡干,火车出轨酿灾难,飞机入海玩失联,那世界将无以为继。
第三,“位”是比较“为”的有现实意义的标尺。对方辩友一直强调“有为”,可是判断“有为”的标准是什么?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与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谁更“有为”呢?我们都知道,机构改革的原则是“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只能依据岗位来确定选用标准,选择不见得是最“有为”的,而是选择适合岗位需要的。可见,离开“位”这个标尺,“为”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综上所述,“位”是“为”的逻辑起点和事实起点,有位才有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