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税务局关于”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安排(共)
市税务局关于”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安排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时期,全市各级税务部门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税务总局、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争一流,下抓管理”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税收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税务智慧和力量。
——这五年,是税费收入较快增长的五年,为振兴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五年来,税务部门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减税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坚持把提高组织收入质量、确保国家税收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坚决不收“过头税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2016年至2020年10月,全市共完成税费收入**亿元,其中,税收**亿元,年均增长**%;社保费收入完成**亿元,其他非税收入完成**亿元。“十三五”时期税收结构明显优化,消费税、车购税等中央税收实现**亿元,占全部税收**%;增值税、所得税等共享税实现**亿元,占全部税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地方税实现**亿元,占全部税收**%。中央级税收完成**亿元,省级税收完成**亿元,市、县两级税收完成**亿元,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贡献率达**%。
——这五年,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五年,有效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台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规模不断增大,红利持续释放,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持。税务部门努力克服政策类型多、实施时间紧、统筹难度大等困难,确保减税降费落地生根。2016年至2020年10月,累计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亿元,特别是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亿元,占GDP比重**%,拉动全年GDP增长*个百分点。2020年,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1月至10月份,全市新增减税降费**亿元。
——这五年,是纳税服务提档升级的五年,我市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五年来,税务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资料更薄、流程更简为导向,推进“一厅通办、一窗通办、一表集成、一键咨询、一人通答”,下放审批权限,推行纳税人“承诺制”“容缺办理”和纳税申报“提醒纠错制”;加强电子税务局推广应用,发布“全程网上办”“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2020年,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大力推行“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188个涉税事项可全程网上办,让纳税人办税缴费更方便、更快捷。大力实施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工程,深化“六零”承诺创建,开展窗口服务集中整治,连续7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纳税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十三五”时期,税收工作更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联合银保监会和金融机构开展“银税互动”活动,助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6年至2020年10月,守信小微企业累计获得“银税互动”贷款**亿元。扎实推进税收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运用增值税发票等大数据,积极开展企业复工复产复销和经济运行分析,既有力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又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这五年,是征管改革持续深化的五年,税收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时期,我市税收改革发展步入新阶段、迈入快车道,一大批改革任务渐次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认真落实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聚焦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改革要求,全面深化国税、地税合作,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办税“多头跑”、政策“多口径”、执法“多头查”、资料“多头报”等突出问题。稳步推进税制改革,2016年以来,增值税从全面推开营改增,到简并税率档次、降低税率水平,再到实施留抵退税制度,件件落实、项项见效;个人所得税改革分三步平稳落地,有效地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圆满完成了市、县、乡三级税务机构挂牌,国税地税分设24年后合并为一个系统,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收职责按要求平稳划转,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进一步优化,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提高了征管效能,开创了事合、人合、力合、心合新局面。2019年,发挥征管力量整合优势,深化“网格化+专业化”服务管理模式,形成无死角、全覆盖的责任网格。整合稽查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发挥“打财断血”职能作用,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出重拳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行为,有力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全面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实现金税三期上线、平稳运行,大力推进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前台后台贯通,使办税缴费更方便快捷。
——这五年,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五年来,税务部门坚持严管与善待相结合,突出思想引领,注重素质提升,把“带好队伍”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抓紧抓细抓实。坚持人才强税,大力实施“青年才俊”培养计划,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分级分类实施全员培训、全岗培训、全业务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省市级兼职教师、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思想互动、情感互通、工作互助、生活互帮,促进人合事合心合力合。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扎实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及时修订绩效考评制度,扎实推进数字人事上线。制定全系统考勤管理办法,实行联网考勤,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加强税务管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国税务精神,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文艺汇演,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内先后有一大批单位和个人荣获过国家、省、市级等多项荣誉表彰,培育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汇聚了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的五年,树立了良好的税务部门作风形象。十三五时期,税务部门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税收改革发展的“主引擎”,把抓好党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2016年以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18年,全市各级税务部门党组改设党委,强化了税务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围绕构建“条主责、块双重,纵合力、横联通,齐心抓、党建兴”的新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大力实施党建提升工程,落实“三级四岗”责任,进一步构建全市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持续深化作风整顿,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会风会纪实时监督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接受并配合完成机构改革专项巡察、常规巡察,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对十八大以来受理的所有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有效运用“四种形态”,以“零容忍”的态度执纪问责,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时期,**税务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税收改革发展任务高质量完成,成效显著;展望“十四五”,在深化机构改革的“攻坚期”,绥化税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党建机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少数单位“条主责”抓得不够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突出,成员单位职能划分不够清晰,衔接配合不够顺畅。有的“块双重”抓得不够紧,与地方党委及其工作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够,在统筹落实好条块党建工作部署上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思维和办法;有的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党费收缴等制度不够严格。二是组织收入形势严峻。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翘尾”、特别是2020年疫情防控税收减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减收效应凸显,财政收支矛盾加大;投资形成的税收效益尚未充分体现、房地产市场降温、疫情期间各行业大规模停产等因素叠加,在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的基础上,再实现连年增长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三是服务供需矛盾突显。随着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等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税务机关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大,管理服务对象数量大幅增加,纳税人、缴费人的新期待新诉求更加多样化、更加个性化,税务部门满足服务需求的办法措施还相对滞后。四是风险防控压力增大。随着纳税人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跨区域经营和交易虚拟化渐趋普遍,税源隐蔽性和流动性越来越强,企业管理日益高度智能化,对现行税收管理模式构成新挑战,我们将认真梳理、有效防范、积极应对。
三、“十四五”及明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全市税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精神,认真落实省税务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以党建引领干部素质、纳税服务、工作质效、税费管理的“1+ 4” 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税收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税收工作良好开局,为**“**”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贡献税务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党建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税收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坚定不移强化理论武装。及时跟进学习传达贯彻xxxxx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兴税”“青年大学习”等平台载体,提高学习质量,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税收实践、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思路举措。二是坚定不移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落实新“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创新理念思路、活动载体和方式方法,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促进党建工作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聚焦解决突出问题,抓实落靠工作,全面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充分彰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定不移强化风纪建设。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纠治“四风”,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党员干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下功夫,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以规范管理为主线,持续深化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税费管理提升工程,以统筹推进优化税收执法方式和健全完善税务监督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税费管理水平,建立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税收治理体系。一是推进管理职责更加清晰。持续巩固“网格化+专业化”等税费管理方式,完善网格布局、优化人员配置、推动责任落实、加强任务统筹、强化监督考核,确保税费服务与管理责任无死角、全覆盖。二是推进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严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三条红线不逾越,确保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全面落实税收征管操作规范,统一管理流程和标准,推进“三项制度”落实,规范税收权力和制度运行,优化税务注销流程,使各项业务管理纳入规范化轨道,规范管理成为常态。三是推进风险防范更加有效。健全“信用+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信用评价、监督预警,风险应对等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风险防范能力、水平明显提升。深化跨区域稽查管理方式,落实税收“黑名单”管理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建立案件结案问题和建议反馈机制,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落实《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加强部门协同合作,推进税收协同共治。运用内控监督平台,加强日常监控、纠错、评估和考核,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四是推进信息支撑更加有力。加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完善征期集中办公、征期日报告、征期风险排查等的工作机制,确保电子税务局运行平稳顺畅。严把数据录入关、审核关、清洗关、修改关、应用关,提高数据管理质效。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打造优质高效的税收营商环境。大力实施纳税人满意度提升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切实提高税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打造规范化的制度服务环境。深入推进“六零”承诺服务创建,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各项办税服务制度。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合理规划办税服务场所,加强办税服务厅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窗口设置。畅通纳税人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化解征纳矛盾,和谐征纳关系。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加强办税服务厅人员管理,规范纳税服务行为。二是打造便利化的办税服务环境。深入落实便民办税措施,进一步减并办税事项,精简办税资料,优化办税流程,压缩办税时间。全面推行一门办、一窗办、一次办、就近办、跨区域通办、部门联办、委托代办、服务帮办等服务措施,实现纳税人办税“即来、即办”。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深化“非接触式”办税,拓展电子税务局功能应用,提供套餐业务、组合业务、特色业务、材料业务等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服务需求。三是打造网格化的政策服务环境。落实税收联络员“网格化”职责,实施“一对一”精准宣传辅导,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税收政策宣传格局。聚焦纳税人需求,办好纳税人实体学堂和网络学堂,扎实开展“税务开放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税收宣传月”“领导干部走流程”等特色活动。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类载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税务宣传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增加宣传密度,有效释放税收政策红利。
(四)坚持以争先创优为导向,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工作质效提升工程,围绕“树立一流目标、坚持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展现一流形象”要求,增强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激发新活力,树立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一是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对上级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事项以及有关领导批示要求,都要落实到领导班子,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时时跟进,对标对表,实行清单管理、列项督办、及时反馈,紧盯指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迟疑,跟踪问效不失位,最大限度避免扣分。二是在沟通协调上下功夫。要紧紧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勤请示、勤汇报、勤沟通,赢得广泛认可。及时了解上级考评要求和调整动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扣分。对推进难度大的工作,要虚心求教,获得在政策、措施、经验等方面的指导,争取工作支持,提升工作位次。三是在争先创优上下功夫。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表彰奖励活动,选树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和边远艰苦地区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税务干部增强集体荣誉感,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加分驱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工作亮点,在服务**“***”建设发展上多做贡献。
(五)坚持以人才强税为根本,持续激发税务系统干事创业活力。大力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专业素养,为推进全市税收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是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能力训练、政治实践历练,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二是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坚持实际实用的原则,实施分级分类培训,常态化组织各类业务达标测试、优秀人才选拔,树立业务标兵、岗位能手,逐步建立完善各岗位省级专业骨干和市、县级岗位能手人才库,示范带动各级税务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三是着力提升文化素养。加强税务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力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大力践行“忠诚担当、崇法守纪、兴税强国”的中国税务精神,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讲好**税收故事。积极举办多种形式、载体的活动,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四是着力提升基层建设水平。在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经费预算等方面向一线干部倾斜,增加一线税务干部比重,切实解决一线征管和服务力量不足问题。进一步加强统筹,严格规范对基层部署工作渠道,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十四五”时期,全市税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税务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努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更多更大的税务力量。
第二篇: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X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X民政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X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城乡低保全面统筹。X年X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认定条件、申请审定程序、管理制度、保障标准等方面全面统筹并轨。X年X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并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低保核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X户X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X元,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低保金X.X亿元。
二是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确定救助标准,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明确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将家庭成员因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其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X年X月至X年X月,共实施临时生活救助X户次,发放救助金X.X万元。三是规范特困人员供养。
对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实行系统平台信息化管理,规范特困人员审核审批,加强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动态管理,开展特困人员清理核查,切实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合法权益,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特困供养对象X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X.X万元。四是核对机制全面建立。
X年X月,宣城市民政局整合人社、税务、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建立了宣城市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对信息系统。我市成立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面开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平台建立至X年X月,共核对各类申请救助对象X户次X人次。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一是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老年人福利制度全面建立。X年全市保障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服务对象X人,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发放高龄津贴X.X万人,资金X.X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城区X名居家困难低收入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发放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X人共X.X万元;
二是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共发布X项X省民政地方标准,其中养老机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规范、养老机构修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作为全国行业标准立项,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市社会福利院改革改制工作和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等持续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市社会福利院提升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全市现有各类养老床位X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X张,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将达到X%以上。社会组织管理不断规范。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社会组织X家,通过不断健全规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等措施,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政策完善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地名管理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为城区X个老旧小区和X条背街小巷设置了X块地名标牌,为X个乡镇(街道)、X个村设置了X块村镇地名标牌,在全市X个村设置了X万余块农村住户门牌。开展城乡地名标牌专项整治,对X条道路X块不规范地名标牌进行了整改、对X条没有地名标牌的道路增设了X块地名标志。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市共采集X大类X个子类各类地名信息X条,全部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大力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编制出版了《X市行政区划图》、《X市地名文化集锦》,编制的《X市标准地名录》正在审核中,即将正式出版。完成了X市与旌德县、X县、广德市、X省临安区、安吉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加大边界纠纷调处力度,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能力设施逐步完善,全市X个村、X个社区全部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X%,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X平方米。
二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每年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职业水平考试,按照初级X元/月、中级X元/月、高级X元/月标准予以职业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专业社工人才及社区志愿者数量不断增长。二是服务内容逐步丰富。
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办事流程,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社区公共服务扩大覆盖,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初现雏形,社区协商工作成效明显。五是信息共享正在形成。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普及,西津街道凤凰社区、南山街道白云社区等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并逐步推广,信息化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提高了公共服务便捷性和群众办事满意度。六是村民自治持续深化。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协商示范点”创建活动。X年X月,顺利完成全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在选举中继续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加强。婚姻登记管理规范,登记合格率X%。市婚姻登记处首批被民政部授予“国家X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被省妇联授予X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殡葬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全市遗体火化率继续保持X%。加大了殡葬基础设施投入,全市X个行政村,在用村级公益性公墓X处,实现了村级公墓的全覆盖。投资X万,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一期X亩及骨灰堂项目,预计X年投入使用。
大力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建立了骨灰管理跟踪制度,全市新增骨灰集中安葬率超过X%。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市救助管理站按照三级站标准进行建设,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一体,人员、设施配备齐全。X年至今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X人次。
二、民政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服务设施比较薄弱。民政基础服务设施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不论是我市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城乡社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殡葬服务管理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离群众的需求都有很大差距。二是基层服务力量不足。
民政工作是一项关乎困难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民政工作已由传统的十余项职责增加到三十多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编制却未增加。救助对象核查、走访联系制度、救急难制度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压力大。三是民政对象需求不断增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汇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涌现,特别是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三、“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的任务。
(一)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X、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建设。根据养老市场需求,统筹做好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X张;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建设,实现标准化医务室X%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X%以上,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补贴制度;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社区X%全覆盖,每个乡镇覆盖X-X个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政府补贴制度,鼓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打包,交由社会力量运营,争取实现区域内的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标准、统一运营。X、健全养老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全市养老机构监管平台,加强养老机构和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日常监管力度;建立星等级与运营补贴挂钩制度和运营补贴绩效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X%,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员持证上岗率X%;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扶持政策,逐步建立志愿服务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行集约化运作、项目化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建设。
X、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稳步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公司化运营改革,逐步探索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等业务;实现X%以上的农村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管理,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的同时,满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一个智慧养老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一家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和一家省级智慧社区示范养老服务示范项目;继续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X、加快推进残疾人福利工作。全面运行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规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建立起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积极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X、补齐养老服务体系短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完成霞西等乡镇(街道)敬老院扩建、迁建工作;建设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中心X张床位,失能失智人员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X%;加大养老项目招引力度,引进全国知名养老、医护等机构,围绕健康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产业功能布局,实现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二)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X、改进救助手段。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民政、应急、医保、教体、住建、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的救助资源,探索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办法措施,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推进“互联网+救助”,使困难群体公平享受救助待遇。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深入实施,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X、完善救助政策。探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量化确定机制,建立有利于保障不同困难人群的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持续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完善各项救助政策,探索制定与家庭规模、结构相对应的救助标准和与促进就业政策联动的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医疗、教育、住房等单项救助政策的范围,逐步体现救助政策的“梯度效应”,完善核对平台系统数据,健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现“凡救助、必核对”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救助理念;注重做好救助与其他保障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
(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X、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培育发展居民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参与基层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十四五”末,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X、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进一步压实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的监管职责,不断规范社会组织检查工作,力争“十四五”末,X%的社会组织每年年检前进行专业审计。持续开展社会组织抽查审计、不规范问题集中排查整改、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等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多种方式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
X、创新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有形”向“有效”转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公益”服务品牌建设。探索采取居民点单、民政局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和关爱帮扶活动。着力破解为困难群众服务供需脱节的难题,实现社会组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与服务对象的无缝对接,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X、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注重社会组织孵化、赋能作用,不断引领全市社会组织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推动落实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策,力争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项目进行归口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四)加强区划地名管理。
适应城乡规划体系布局要求,科学、合理、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规划与行政区划相协调。加大力度,全面完成乡镇地名标牌和农村住户门牌的设置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加强边界线联合检查力度,实现对行政区域界线的长效动态管理。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适时编制出版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等地名成果资料。(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
X、不断深化殡葬改革。一是全面推进惠民殡葬,惠民政策覆盖面达到X%。二是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车辆服务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殡葬服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新增骨灰公墓集中安装率达到X%。四是大力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丧事简办、文明治丧。X、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卫健、司法、财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组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摸排走访建档工作,加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履行民政部门监护兜底职责。
X、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宗旨,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以优质文明服务为目标,规范执法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婚姻登记工作有序透明;完善办公设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登记管理队伍建设,树立婚姻登记机关良好形象。
X、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在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础上,强化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协调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
(六)创新城乡社区服务实效、X、加快构建多元、多层、多样的服务网络。
社区服务日益完善,建设一批服务大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健全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覆盖全体社区居民、内容完备、机制灵活、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体系。X、推动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促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村(居)民自治充满活力,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队伍逐步壮大,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X、基本健全协调、协作、协同的民政工作机制。增强民政工作的开放性、融合性、科学性,提高民政综合统筹能力,形成综合协调有序、部门协作有力、社会协同有效的工作局面。
X、全面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新型社区。在总结全省及我市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科学、实用、高效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力争社区所有公共服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同时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X、基本公共服务类指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机构规范建设达标率X%以上,实现社区“下楼工程”率达X%。
X、基层社会管理类指标。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率达X%以上;村(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达标准化要求;社会组织作用和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达X个以上;社会工作者数量达X人以上;社区志愿者人数达X万人以上。
第三篇:市税务局2010年安排部署工作
一、组织收入
盘点2009年税收完成情况,分析2010年税收收入增减收因素,做好沟通协调,确定2010年税收收入计划。做好市区各分局各预算级次税源调查工作,合理分配2010年税收计划。
二、征管信息化
1、总结宣传市区“饮食、沐浴、旅馆、娱乐”四行业税收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市
区四业整治工作,抓好调整后定额的落实。
2、研究制定盐城市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税方案。
3、拟定征管数据进一步清理方案。
三、税政法规
1、将符合所得税汇缴条件的企业名单推送给各征收单位核对,确定2009年应参加汇缴企业名单。
2、部署年收入12万元以上高收入者申报工作。
3、制定《市区基金(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并下发征求意见;部署开展大市区费源调查工作。
4、指导全市建筑业税收的项目管理,全面完成建筑业税收管理的系统转换,确保大集中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全面运行。
四、队伍建设
1、认真做好全市地税系统元旦、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积极配合省局党组对市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述职述廉工作,按规定要求做好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全市地税系统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对全系统税务分局“双述双评”工作。
3、做好全系统2009公务员考核工作;
4、召开全市财政、人事、编办、地税四部门联合工作会议,部署全市契税和耕地占用税职能划转及人员接收安置工作。
五、综合工作
1、召开全市地税系统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总局、省局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工作,研究部署2010任务。
2、组织实施全市地税系统“三个一流”考核,做好迎接省局“三个一流”考核准备工作。
3、制订市局三年规划。
4、制订市局奖励办法;督促落实单项评比办法。
5、认真做好“四送一帮”城市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各支部开展以解决帮扶对象实际困难为主要内容的走访活动。
第四篇:税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市局党组工作主线,以弘扬新疆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为抓手,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和机制创新,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把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两大核心业务作为转变地税事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提升干部内生动力和社会税收遵从度作为转变地税事业发展方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全
面完成税收任务奠定基础,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我局**年上半年各项税收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如下:
一、上半年各项税收工作完成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全面强化税收精细化管理,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在税收收入基数不断增大、经济增速相对平稳、管理任务日趋繁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我局牢牢把握组织税收收入原则,税收收入保持持续增长,截止到6月30日,累计完成全口径收入136454万元,较上年同期105,216 万元增收31238万元,增长29.69%。其中:一般预算累计完成收入98707 万元,较上年同期74,472 万元增收24235万元,增长32.54%,完成市局下达2013年一般预算收入计划227000万元的43.48%,低于全年平均进度近6.52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税收保持高速增长。我局加强征管措施,克服经济下滑,政策改变等不利因素,保障税收高速稳定的增长,2013年上半年共计完成全口径收入136454万元,较上年同期105,216 万元增收31238万元,增长29.69%,比2012年同期高出28个增长点。二是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三大主体税种贡献份额大,占全部税收的的78.26%,营业税共实现收入43739万元,同比增收7752万元,增长21.54%, 企业所得税共实现收入50214万元,同比增收12346万元,增长32.6%,土地增值税共实现收入12836万元,同比增收4430万元,增长189.75%;三是房地产业一直是我区重要的税收来源。截止到6月房地产企业共累计缴纳了54971万元,占全部税款的40.2%。
组织收入工作中,我局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强化税收收入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年初税收收入计划,在深入进行税源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把任务细化、将税收任务分解到科、人、细化到月,并着力抓好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一是针对年初全区已开工的项目,全局树立项目就是税源的理念,努力做到“建设项目一立项,税收管理就跟上,项目一结束,税收收入就结清”。二是通过抓重点税源、抓新增税源、抓后续税源、抓小税种管理和抓纳税服务及征管质量考核。全力以赴保障税收任务完成。
2、强化税收分析。完善税收分析预测机制,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事中监控转移,分层级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分析监控,及时掌握税源分布、税源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着重从地方经济运行、税收政策调整、征管措施落实、重点税源变化等情况,分析预测其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安全性。上半年,我局坚持月分析、月考核,每月税收预测准确率都在稳步提高。
3、切实加强税种管理。
——抓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一是规范工作程序和确保录入质量的的基础上,加大宣传辅导力度,做到宣传、辅导、执行三到位提高汇算质量。同时做好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工作。按月进行上报企业所得税跟踪问效机制材料和企业所得税月度和季度重点税源分析。二是做好企业所得税网上汇算清缴受理审核工作,完成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户887户,其中:集中缴纳企业所得税43户,实际汇算面达到了100%。三是完成大中小微企业税收划型户为4561户。
——认真做好年所得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截止到申报期结束,累计受理1913人,相比上年1374人增长539 人,增幅39%。
——认真安排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清查工作。
——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按照市局要求对涉及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纳税人户数、缴纳税款情况和欠税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对纳税人进行宣传辅导,填制“确认表”,及时与国税沟通联系,确定交户事宜,分两次向国税移交户数358户,3年累计缴纳营业税为23556.65万元。其中:2011年缴纳营业税6928.36万元,2012年缴纳13455.8万元,2013年1-6月缴纳3172.49万元。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进行中,预计8月1日完成。
4、发票控税。宣传和普及新修订的《发票管理办法》是今年上半年发票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对全局查帐征收户进行了8场次230多人的培训。做好税控装置的推
广,上半年完成124户税控装置的推广工作。二是召开真假发票识别培训,举办一期由开发区各机关单位和辖区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参加的真假发票识别培训会,现场讲解发票的防伪标识和假发票的识别方法,加强各部门关注人员对假发票的防范意识,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5、强化依法行政。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和执法督察,不断完善税收
执法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推行“评价体系”计算机自动考核工作,按照能纳入计算机自动考核的指标由计算机自动考核评分,不能纳入的人工抽查考核方式进行,同时改变扣分标准,按工作权重比例进行,最大程度保护多干者利益,切实规范税收管理和服务行为,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6、政策导税。我局坚持“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收过头税”的治税理念,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导向作用,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上半年,累计减免税收4700万元。一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所得税管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有9户,加计扣除减免企业所得税为4042万元。认真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际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540万元。二是促进民生幸福。为28户企业理了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减免税收88.62万元;为26户企业办理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手续,减免企业所得税18.5万元。
(二)继续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雏形初现,分行业、分规模、分事项的专业化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目前,重点税源岗的“管理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已显现出来,做到了重点行业监控分析到位。
1、重点行业专业化管理稳步推进。我局对房地产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专项管理办法,纳入专业化管理范畴。一是搭建房地产行业税源管理模型。上半年,开发区商品房预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1%。我局积极探索将房地产开发流程与税务管理要求相结合,搭建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模型。根据房地产开发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设置预警值。针对不同的开发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管理。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累计缴纳税款54971万元,较上年同期53318万元,增收1654万元,增长3.1%。二是推行建筑业跟踪式管理。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结算时间不固定、工程分包多等实际,主动加强与财政、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招投标以及房屋产权证书办理等涉税信息;对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建设进度、发票开具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定期实地核查;建立发票审验制度,积极对建安企业进行工程结算、清算,把好工程结算关,保证税款按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入库。上半年,建筑安装业累计缴纳税款12402万元,较上年同期13583万元,减收1181万元,下降8.7%。
2、重点企业精细化管理成效明显。我局对全局150户重点税源企业,实施以管户为主、管事为辅、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方式。构建大企业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了重点税源管理办法、信息采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管理员每月到企业面对面辅导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企业财务负责人税收政策解读会,加强税收风险评估与测试,及时掌握税源潜力和征管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大企业满意度。我局坚持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服务促进合作,以合作指导风险防范。税收管理员主动介入,及时与大企业中高层交流,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着力构建更加透明、相互合作、沟通无障碍的税企关系。上半年,我局150户重点税源企业共实现地方税收93542万元,占全口径税收收入的68.55%,比去年同期增长38.26%,精细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文明办税,提高纳税服务工作
我局秉承尊重和方便纳税人的服务理念,认真研究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服务条件和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服务纳税人,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拉近与纳税人的距离,树立全新的地税形象。
1、持续改进办税服务。进一步提升“纳税人之家”的内函,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加强对税法和日常税收政策的宣传,营造良好税收法治环境和税收秩序;在办税服务厅加强导税服务,提前进行资料审核,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全面提升办税满意率。在办税厅专设咨询服务窗口,在线咨询实现跨区域咨询服务。
2、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科学简并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及环境要切实落实,实现涉税事项窗口即到即办和提速办理,不能随意增加办税环节及涉税资料,进一步缩短办税服务的承诺时间,完善“一窗式”、“首问制”和“限时制”的服务机制,着力提高工作效能,着重提升服务质量,行政效率。
(四)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开展税收宣传活动。
1、开展税法宣传。在全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期间,联合开发区国税局紧扣“税收·发展·民生”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税宣活动。一是联合相关媒体发布开发区纳税十强企业风采专栏,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提升辖区企业的知名度。二是开展税收宣传进校园活动。在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召开了一次残疾人就业优惠辅导会。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少年税收教育基地(实验小学)继续开展税收宣传普法活动,利用FLSH动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校园进行展示播放,向青少年普及税法知识。三是利用辖区电视台和办公楼内楼宇电视等其他宣传方式进行税收宣传。主要是利用维泰大厦楼内LED滚动大屏幕和开发区(头屯河区)有线电视台刊播税收宣传片和税收宣传动漫。
2、开展“纳税人”访税情、解民忧、促发展”大走访”活动。
对辖区100户进行了走访。对纳税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和反馈。通过大走访活动不仅拓展了税企交流沟通的渠道,还了解到了广大纳税人在涉税服务方面的诉求,查找到了地税部门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和谐税收建设,更好地提升我局纳税服务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组核心领导作用
一是坚持把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组一班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市局党组、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市局党组、开发区(头屯河区)区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践行“人民税务为人民”治税宗旨,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二是以建设学习型班子为目标,不断加强班子理论修养。坚持中心组学习和自我学习,认真组织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和交流探讨。上半年组织学习12次,其中共组织中心组学习6次,收看电视专题讲座4次。三是切实加强对科(室)建设的指导和领导干部的管理。提高了科(室)领导驾驭工作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六)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干部素质
强化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结合我局目前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一是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十八大报告及相关辅导资料、《党章》修正案,学习市局领导在**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是认真学习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采取以会代训方式,通过周例会、减免税审核会等形式,加速培训成果在工作中的转化和延伸,提高征管水平。三是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窗口纳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税收业务水平,强化涉税人员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对新综合软件使用技术,提高各种涉税事项的受理办理效率。
(七)狠抓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
一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把廉政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利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开展好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促进干部廉政勤政、克服“懒、散、庸、拖、贪”等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丰富地税廉政文化建设内容,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地税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廉洁价值理念,加强廉政阅览室建设,利用办公室电脑屏保定期不定期设置廉政警示用语。二是强化涉税行政审批、纳税评估、发票管理、行政裁量权等关键环节、重点岗位(非正常认定、注销户)的管理。三是积极探索反腐纠风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进一步完善“人机融合抓考核、防控风险促税收”的防控体系。全局要以税收收入为中心,建立健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内控机制,认真落实政风、纠风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八)加强绩效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巩固管理加服务的理念。继续推行“一窗式”办税服务模式,完善办税服务厅导税服务及重点税源VIP绿色通道,明确“窗口”服务标准,统一“窗口”礼貌用语,设定“窗口”办税时间,提高办税服务质量,达到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拖提速、治贪促廉;二是把监督检查作为抓好作风、效能和行风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规范干部着装,纳税服务礼仪,文明用语。
(九)强化地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在抓好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同时,大力繁荣地税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活跃地税文化。一是制定我局201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完善工作措施,扩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地税机关文化建设成果。以实际行动为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奠定基础。二是开展了自治区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主要以开展争做文明幸福自豪的地税人主题实践活动。
上半年,我局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各科(室)工作进展不平衡;二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责任意识、工作热情还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创新税收管理服务的理念、制定、机制还有进一步加强;四是征收管理的方式创新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和完善。
二、**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围绕组织收入工作,当前应强化的各项措施
面对严峻的组织收入形势,局党组要求全局干部要一如既往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强化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高度重视组织收入工作。当前,全局上下面临的头绪多,急需要做的工作也不少,但是,绝对不能冲淡和放松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工作。要把每个月都要看成是最后冲刺的第十二月,每季都要把它当成以季保年的第四季度。全局上下都要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早,克服抓收入前紧后松或时紧时松的现象。
2、切实落实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在做好日常税源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摸清税源家底,实事求是的把税收任务分解到所,分解到人,落实到每个月,每个季度,切实形成人人肩头有重担,千金重担大家挑,以月保季,以季报年的工作格局。要严格执行《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对于有税不收或管理懈怠造成大量偷漏税的,要严肃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做好组织收入工作,加强税收分析,加大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 点企业的监控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国税、地税收入分析联席会议和局里收入分析全会的积极作用,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牢牢抓住组织收入的主动权,积极挖潜堵漏,确保完成市局和开发区(头屯河区)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收入计划任务,为实现全局经济社会平衡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
4、切实落实“盯项目,促税收”的工作举措。下半年,要切实强化“盯项目,促税收”各项工作,按照“谁的税款,入谁的库”的原则,按照自治区和市政府定期公布的乌鲁木齐市建设项目一览表所提供的建设项目地点和进度,由税政法规科牵头,分解落实到管理科和管理员,贴近式地提供管理和服务,认真做到“建设项目一立项,税收管理就跟上,项目一结束,税收收入就结清”。
5、继续做好综合治税工作,不断提升税收的社会化保障水平。认真抓好“政府牵头,税务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信息支撑”的综合治税工作,破解当前我局人手少、管户多、任务重的矛盾,赢得开发区(头屯河)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税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广大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要重视综合治税机制建设和协税护税工作,下半年,我们要借落实《乌鲁木齐市地方税收保障管理办法》和《乌鲁木齐市国地税合作联系制度》的契机,把综合治税和协税护税工作不断的引向深入。
6、进一步加大欠税清理力度。认真落实清欠责任制,全面落实欠税公告制度,对长期欠税的企业,列入监控重点,专人负责。要严格缓征、延期申报审批制度,对未按规定审批缓征和延期申报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继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重点做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推动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做好效能机关建设,不断提升地税社会形象。
(三)按照局里制定学习计划和要求,继续抓好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做好例行学习相关内容的充实丰富工作,学习形式、学习载体的创新工作,确保学习的效果。
(四)继续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按照精神文明建设我局制定责任分解,抓好精神文明验收工作,促进全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构建和谐地税。
(五)继续抓好综治维稳工作,确保全年不出事故。重点做好车辆、消防、网络安全、信访、值班等工作。
(六)进一步做好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加强节能环保和厉行节约教育,确保各项厉行节约指标的实现,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关。
第五篇:“十三五”金融主要成效及“十四五”工作规划
“十三五”金融主要成效及“十四五”工作规划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怒江银保监分局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监管引领作用,聚焦金融业改革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业保险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0年10月末,银行业负债总额达305.23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46.06亿元,增长91.8%;资产总额达311.98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163.71亿元,增长90.57%。保险业保费收入从2015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08亿元,增长42.55%。“十三五”期间,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实现了翻番。全州的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综合供给能力、金融服务水平、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持了怒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绿色三张牌”等全州银行业重点项目。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州银行机构各项各项贷款余额220.03亿元,较年初增长23.12%,增速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一,实现了建州以来最好发展水平。二是金融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增强。
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怒江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全州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3.83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99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78万户。辖内保险机构持续推进大病保险+开办8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且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费率在已降费20%的基础上实现再降10-30%,有效发挥了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三是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不断加大银行保险改革发展力度,持续丰富完善怒江扶贫金融的服务能力和供给体系,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富滇银行怒江分行设立开业,结束了全州无城市商业银行的历史。推动邮储银行从二级支行升级为一级支行,正在积极推动进一步升格为分行,2家保险机构完成升格为中心支公司、新设8家县级银行保险分行机构。督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触角,广泛布设自助存取款设备、pos机、惠农支付点、普惠金融服务站、“三农”保险服务站等,将金融服务送进村、送上门,提高金融服务的充分性,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针对怒江边疆、民族、贫困的特点,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风险防范、依法合规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银行保险业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各种金融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p2p等互联网平台风险大幅压降,及时防范处置案件风险,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提升,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持续稳健发展。二、“十四五”金融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银行保险业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怒江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州委州府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持续释放金融支持“三区三州”的政策红利,加大贷款的投放力度,重点加大对实体经济、民生保障领域的金融需求,为怒江开启“十四五”时期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二是加大金融改革发展。
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针对全州4家农村信用联社资本实力较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整合全州农合机构的资源,提高资本金整体实力,加快组建州级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推进以村镇银行“多县一行”试点、引进新的村镇银行等方式,不断提升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加大银行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不断充实和完善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为统领,开展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努力实现乡镇一级银行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发展线上业务,增强行政村一级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户贷款和农业保险参保覆盖率,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四是维护金融运行安全。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分类施策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动不合规网络借贷机构良性退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净化金融生态;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