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胶片感的特点:
1、大分辨率:
35mm电影底片的分辨率可以达到4K.标准拷贝的分辨率也可以达到2K以上。所以分辨率大是胶片影像的显著特点。
2、色彩柔和:
胶片的化学特性决定其影像色彩不同于视频。
3、宽容度大:
胶片可容纳12-14档光圈的亮度范围,而视频仅可以容纳8-10档。所以视频往往会亮部过曝,暗部失去细节。不同胶片特有的颗粒感。
4、小景深:
小景深有利于导演引导观众更注意力集中于画面某个区域。
5、光比可以较大:
胶片的宽容度允许导演有更大的余地设计光线。
6、稳定拍摄:
电影在大银幕放映,对影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7、宽银幕:
宽银幕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二、电视视频制作中如何产生FILMLOOK的几个要点
1、光线
要想使节目产生好的胶片感,你需要在透过镜头的光线到达CCD之前就开始考虑。摄像机的宽容度小,所以大多电视剧的拍摄采用“满堂亮”的方法。
而影片往往采用低调画面,产生影像的“质感”。所以如果节目要胶片感,就必须对布光考虑和设计,并且拍摄时准确曝光,记录下最大范围的影像信息,以便在后期有处理的余地。
2、景深
电影中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往往景深较浅。当摄影机聚焦到此焦平面时,后面的背景虚化。这种视觉效果更接近人类眼睛观察事物的心理特点。
而视频图像由于成像面小和光孔小的原因,视频的景深很大。它的结果是物体看起来不真实。大多数消费级摄像机做不到小景深,改进的方法是:使用ND滤镜压暗场景,开大光圈,用长焦镜头拍摄,你可以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3、图像柔和
许多摄像机在图像处理时添加了图像电子锐化(sharp)的设置,锐化造成图像的“视频味”。在使用中应关掉或者减小锐化档。
4、色彩倾向
如果你选择10个影片,分别从中节选一小段重新看的话,你会对所谓的“胶片感”有重新的看法,因为每个电影都有其独特的影调和色彩倾向。若想片子带有暖色调。你可以用淡蓝色的调节卡来调节摄像机的白平衡。
5、宽银幕
宽屏幕更适合人的视觉习惯,所以,使用摄像机宽屏幕模式拍摄,可以使你的视频更加具有“电影感”。
6、稳定
保持摄像机稳定拍摄。手持风格不是“电影感”觉。电影大都制作精良,拍摄时必定使用摄影辅助设备。如三角架、升降机、移动推车等。稳定拍摄的目的是避免人们在观影的过程中注意到摄影机本身在移动,而产生“间离”感。
除此之外,不要用长焦镜头的调焦环来推拉,因为这种改变透视关系的推拉是违背正常的视觉感受的。电影镜头一般是没有ZOOM的功能的定焦镜头。
7、声音
对于一个影视作品来说,好的音乐是成功的一半。电影制作者非常重视音乐的作用。最终混录的声音很小一部分来自于前期现场录制的。
大多都要经过对话重录,动效制作,音乐混录的过程。
8、后期处理
在你使用了上述方法之后,后期的色彩校正才能锦上添花地让你的视频产生“电影感”。频给素材加上一点饱和度,扩大一些阴影和暗部的范围等等,是常用的方法。
当然,过多后期处理会增加图像的噪波。增加微小的模糊是减少噪波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