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望洞庭》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3题;共69分)
1.(6分)我会查字典。
①“螺”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②“谙”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③“亭”字的音序是________,组词是________。
2.(7分)根据古诗《望洞庭》回答问题。
诗中采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
3.(7分)给多音字组词。
相:xiāng
________ xiàng________ 和:hé
________huò
________ huó________
看:kàn
________ kān
________
4.(4分)多音字组词。
相:xiāng________ xiàng________
磨:mó________ mò________
5.(4分)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选填序号)
①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__
A.到这里回旋
B.回到这里来
②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
A.云雾迷茫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A.非常美丽
B.波光闪动的样子
④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
A.奇怪
B.奇妙
6.(4分)作品、作者、诗句连线
望洞庭________
A.李白
E.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行________
B.王维
F.白银盘里一青螺
从军行________
C.刘禹锡
G.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望天门山________
D.杜牧
H.白云生处有人家
7.(1分)默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________
8.(3分)名著阅读。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
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
9.(11分)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诗中采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
10.(10分)根据课文《观潮》原文填空。
________之潮,天下之________。自________以至________为最盛。方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渐进,则________,际天而来,大声如________,________,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11.(3分)读课文《假如》,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再也不会只________在小屋里,望着窗外________高的小燕子,发出轻轻的________。
12.(3分)《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读了这篇课文,我还想到了一些有关时间的格言警句,写出其中的一句:________。
13.(6分)照样子换部首,组新字。
例:汪——旺
停——________
螺——________
谙——________
庭——________
狐——________
境——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20分)
14.(5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一位远征战士________的心情。
15.(15分)课内阅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诗歌的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请你说说诗中儿童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3题;共69分)
1-1、2-1、3-1、4-1、5-1、6-1、7-1、8-1、8-2、9-1、9-2、9-3、10-1、11-1、12-1、13-1、二、诗歌鉴赏
(共2题;共20分)
14-1、15-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