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1 22: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

第一篇: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

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

本学期的“伦理学与人生”的课意想之外地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对各大哲学大师哲学理论精彩的介绍,放映“深入观察”等视频,当然还有老师自己精辟的点评让我深受启发。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叔本华、萨特、弗洛伊德等人的哲学思想。现在以弗洛伊德为例,本人对其也十分感兴趣,因此在课余时间对其著作《梦的解释》有所涉猎。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被认为是发动了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是无法被意识所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中蕴含了巨大的心理内容,他以最理性的声音诉说了人类的无理性。《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学术著作,通过对梦的研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对弗洛伊德的总结介绍,总的来讲其思想确实对于我以往的认识有着翻天覆地的颠覆。其中我对其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所定义,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个人心理功能的能量根源于生与死的本能,或者是性和侵犯性本能,这些本能是本我的一部分。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即会产生罪恶感)。人格的这部分结构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对好的行为给予奖赏(比如自豪感,自爱),对于坏的行为则给予惩罚(像罪恶感,自卑感,意外事故)。超我能够在非常原始的层次上发挥其功能,所以相对来说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不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来改变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够分辨思想和行动,就会对某些甚至没有导致行动的想法而感到内疚。

其思想与以往的道德观念确实有着很大的冲突,给人一种对人类本身的全新认识。其哲学思想让我很喜欢但是我觉得它其中有不少缺陷。首先,其哲学思想大部分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另外心理学对于当时来说是虚无的,飘渺的,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

上面讲了在“伦理学与人生”课堂所获得的知识,现在来讲讲对老师课堂上的一些建议。总的来说,但以个人来讲,我对老师授课的方式确实感觉非常好的。我本人并不善于吹毛求疵,但这并不是说我没有很好的建议。很多课都有要求对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我本人倒是很不热衷这点。首先我觉得老师或是学生都是聪明人,尤其是老师更是懂得很懂关于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吸收效果等等这类的方法。我觉得只要学生自己本身对所授知识有所兴趣,老师以合理的途径认真负责地传授,自然学生会有所收获而老师也会感到有所安慰。而这方面在伦理学课堂上我感觉老师做得非常好了,这些便是我对这门课的一些感想了,谢谢老师能有时间看我的写得不太好的建议,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想这对我今后会受益匪浅!

祝愿老师身体健康!

第二篇:《伦理学与人生》感想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1级电子商务1班 姓名:梅梁

人生很深奥,关于人生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也一样,总是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所以我对哲学类的知识也比较感兴趣,于是就选了《伦理学与人生》这门课。

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不过,对我而言“高尚”倒是谈不上,感想还是有些的。

那什么是伦理呢?字典上解释是这样的:“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中国古代的伟大先哲们提出的一些伦理观点,在当代仍有广阔的现实意义,儒家传统伦理中独特而丰富的心性美德伦理,先秦儒家所倡导的以义取利价值观;以及儒家一贯坚持的修身养性.智德双修的人生哲学;等等,都是值得现代人类珍重的个人美德滋养源泉。当然了像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思想在当代还是要不得的 伦理道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三种生活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循“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在职业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只有把三种道德观做好,我们才能在这三种生活中幸福美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纠结于德与法之间,到不如实行礼法结合——德法并治的模式,法治的理念来自西方,德治则来自中国传统法文化,两者的结合顺应了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潮流。当我们执着于法律的继承于移植、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探求、迷惘、思索的时候,请让我们把视角拉到社会调控这个高度上来。我们会顿时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发现西方的法治精神对我们进行征服的时候,传统的德治精神正在历史深处遥遥呼唤。应该指出的是,西方的法治,尽管并不排斥道德,但无疑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道德,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危机与道德沦丧就是明证;传统的德治却是主张德主刑辅,法是德的附庸,贬抑了法的作用,也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对二者都要加以扬弃和改造,抽取各自的合理内核,进行结构重组,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二元制法体制。

最重要的是《伦理学与人生》课让我明白了人生追求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幸福,那幸福又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就是一种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想,幸福应该就是一盏照亮回家的路灯,让人在黑夜中感到亮堂感到温暖……

第三篇:伦理学与人生学习心得

伦理学与人生学习心得——快乐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人生很深奥,关于人生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也一样,总是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我想,在伦理学与人生课堂上学到的幸福与快乐的辩证关系将会给我的人生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

快乐和幸福都是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的体验,快乐是低层次的,幸福是高层次的。快乐是简单的,幸福是复杂的。孩子有快乐体验,成人有幸福体验。快乐的感觉是微笑,幸福的感觉是美好。快乐体验比较容易,幸福体验却不容易获得。比如性就是快乐体验,但是真正的爱情才有幸福体验。金钱可以有快乐体验,但是富有才有幸福体验。占有可以得到快乐体验,但是付出才能够得到幸福体验。

快乐是物质的,幸福是精神的。快乐是非社会关系的,幸福是社会关系的。快乐和吃、穿、用的满足有关系,幸福和家庭、婚姻、理解有关系。毒品能够给人快乐,但是不能够给人幸福。快乐需要自己去体会,但是幸福可以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幸福着别人的快乐,像孩子快乐,恋人快乐,友人快乐,可能就是自己的幸福,甚至 自己还痛苦着时。当然快乐多时,幸福可能多些,也可能少些,甚至没有幸福。但是幸福多的人,快乐一定就多。快乐时不见得能够忍受痛苦,但是幸福时,可以忍 受许多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为了幸福可以牺牲许

多。

快乐和钱一定关系,幸福和钱的关系不大。因此花钱可以买到快乐,但是很少能够买到幸福。现在许多人富裕了,快乐了,但是幸福却越来越少。这些和人际关系问 题有关系,和人际压力,信任下降,感情淡莫,婚姻危机等有关系。许多人因为人生失败,放弃了对幸福的追求,甚至想用快乐来代替幸福,结果发现是困难的,甚 至发现这样的快乐带点痛苦无奈,是外表快乐而内心痛苦。因此快乐是可以伪装的,但是幸福伪装起来就困难了,这些人的快乐微笑多少有些变

形扭曲。

快乐是暂时的,容易忘记,瞬间刺激。幸福是永远的,达到永恒,长久回味。因此,快乐需要不断刺激才能够重复,甚至需要不断加强刺激才能够保持,就象毒品一 样需要增加剂量。但是,幸福更多的需要心去体验,去体味,去感受。那有回忆的幸福,瞬间的目光,轻轻的接触,温暖的语言,发黄的照片,都能够得到幸福感,是那么神奇美妙。因此,快乐需要不停地对外索求,才能够满足欲望,甚至犯罪不惜。而幸福需要不停对内感受,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付出。

从大小来看,快乐是由某种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的情感,而幸福则是有那种根本性的,总体性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快乐总是即时的,间断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幸福则是持久的,连续的,深沉的,来之不易去之也不易。作为一个人,他是受不了整日沉浸在快乐而热烈的气氛中的,因此,快乐不能作为一个人追求生活的目的,也不能成为生活的本身,而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剂。我们常说“祝你节日快乐,祝你一生幸福”,而却不说“祝你节日幸福,祝你一生快乐”,事实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幸福和快乐的大小关系,那就是幸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快乐却是瞬时的。从层次上看,快乐是单一的,而幸福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追求快乐是人趋乐避苦本性的自然倾向,比如在几天没有吃饭的情况下,能够吃上一顿馒头是快乐的。因此,对快乐的追求和获得往往就有自发性,盲目性,道德的,合法的对快乐的追求固然就是合情合理的,而非道德的,不问手段的方式也可获得快乐;但是,对幸福的追求是经过人的理性思考,和选择确定的,也可以说是人的社会本性的客观要求,因此,对幸福的追求也往往具有自觉性,比如有的人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锻炼身体,而有的人却想,在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多好啊,何必去受罪呢?但是,前者却是有着对幸福的理解,而后者有着对短

暂快乐的向往。

另外,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面来看,快乐未必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比如,饱餐一顿,暴饮暴食,吸毒,连夜上网,有些人正在做着这些事情,感觉到了快乐,然而,这些最终带来的是痛苦和麻木;而幸福去一定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意味着生存和

发展的价值追求。

我个人认为,明确两者区别,有利于帮助我们选择和确立正确的终极价值追求,有些同学,当然也包括我,有时也会为了短暂的快乐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有些同学下午有课,嫌太热,不想去了。有人以快乐为唯一目的,他的结局却是醉生梦死,因此,我们应在快乐与幸福之间做一个平衡,明确快乐与幸福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选择什么时候该选择快乐,什么时候放弃快乐,有节制的追求快乐,乘坐实现幸福的航船。

第四篇:伦理学与人生.课程学习心得doc

《伦理学与人生》课程学习心得 雾郦霁溪

爱因斯坦曾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育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然而,在这个高科技横行的急剧变革时代,科技网络产品,不再仅仅是作为我们外在生活的辅助工具而存在,不再仅仅是作为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手段而存在。随着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追求和依赖,对“有疑问?百度一下就知道”的思想,我们委实已成为现代的科技控,现代网络产品逐渐渗透到人类的思维中,成了代替人类思考的工具,与此同时,我们的思考能力却在逐步退化,反应变得迟钝,价值观陷入混乱和迷茫。最初,选修《伦理学与人生》,并不知道它主要讲什么,更不会把它联想到作为一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科而存在,只是简单地想它应该是属于哲学一类,那时只是单纯的喜欢哲学作品,喜欢在困惑迷茫时,从所谓哲学的心灵鸡汤里找到一点昭示希望的东西,获得一点信念或者是一丝丝的鼓励,喜欢透过哲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启示寻找自己人生的动力。虽然,有时难免自欺欺人。也知道,其实真正让自己迷茫的,无非是自己心里的某一道坎,若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看再多哲学道理也没有用,那不过是以前人痛后成功的感悟来我安慰罢了。一直以来,看名人名著,只是单纯的想从哲学里留下那么一段能在自己浮躁时给予自己片刻心安的话,选修《伦理学与人生》亦是如此。我并不曾想能因此走入哲学的世界,只是想在一周的课程学习中,有那么一些时间,让自己沉静下来,没有高科技,不用抱着电脑打什么代码,只是坐在,又不用自己看书,就可以简单的听听别人谈人生,多好!(那时候,简直忘了还要思考)《伦理学与人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在面对人生的困惑和难题时,能够在认知、评价、决策、操作等各种活动中拥有更多的智慧,正好培育学生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啦,这只是课程开拓者、哲学家们的想法,对我而言,这千篇一律的深奥话语,能记住的字眼着实没几个(其实是心里不想记,毕竟说得再好也是别人的,只能做个参考,做出了的才是自己的)。坚持一向的想法,单纯为了借他人的角度和想法稍稍品味下哲学思想。然而,随着课上一个又一个哲学问题的抛出,我不禁有些自嘲:嘿嘿,你真的想太多了!世间十之八九的事情是不会按人的个人意念改变发展方向的。之前总想,伦理学不过就是听听老师讲大道理嘛,何曾想还有那么多讨论环节。而且,哲学问题间似乎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你怎么回答,问题总问不完,一个问题的结束似乎就意味着另一个问题的提出,然而继续探讨下去,你又会发现,之前的问题似乎从未结束,此时回答的问题只是为了更好的解释之前的问题,如此,似是剪不断,理还乱,没完没了。虽然难免浮躁,不知如何是好,但有时却又不禁生起一丝复杂的憋笑,心里暗道:哲学家真“狡猾”,但又不免钦佩,居然能在问中设问,环环相问。伦理课上的问题便是如此:“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看似一个问题,但回答时,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涉及到“目的”一说,它便隐含着“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一问题,一步步解答,而由人生的目的是幸福,牵涉的“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等也都呼之欲出了。一开始,讨论这些问题,心里却是莫名涌出一丝恐慌。特别是看了杨绛在《走在人生的边上》写得:“我正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灵魂也没有了吗?”的确,那居然是恐慌,是对人生不确定的恐慌。反复问自己,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啊?有的人说是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人又说是为了实现理想。我却想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本以为这是个简单轻松的问题,不曾想真有人要你回答时,却不知如何开口。我们自然而然的活着,似乎活着成了理所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活着,也许闲暇时偶尔会有想这种问题的念头,但因不在意,也就没有过于纠结答案,以致产生这只是一个简单问题的错觉。一旦想认真思考了,脑中反而没了想法,一片空白。甚至自嘲:活着当然就是为了活着啊,可终究没逃出一个“活”字。不管一个人活着是为了赚很多钱,过上富裕生活,还是为了实现理想,享受荣耀,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幸福,而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幸福地活着,并帮助更多人活得幸福。如果一个人感受到的幸福多于痛苦和不幸,那么他就会认定自己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人生,就是某种相对完整的人生。反之,如果一个人感受到的痛苦和不幸多于幸福,那么他就会认定自己的人生是无价值、无意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是不完满的人生。在《星星的孩子》中,田惠萍就如此说过自己人生的目的:“我要做的是努力让我们过得好一点,我终身的使命是让他们在我们的世界中有一份安全感。”这无疑是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并将幸福传染给身边的人。然而,幸福的人生,并不是说痛苦和不幸少于幸福那么简单。幸福与快乐、欲望的满足或者利益的获得都是不等同的。幸福是整个生活的整体效果,是生活本身的成就,是人生中永恒的成就,而不是某时某刻的乐趣。而快乐只是由某种具体的需求或欲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有的人每一天都追求这刺激,每天看似洒脱开心,但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充实,体会不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他们只是把一时的欲望满足和那一时刻的在刺激中的快感当做了幸福。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快感是是消费性的,每次快乐都一次性消费而不能积累,快乐总是会过去。这样的流失无疑使人绝望。约撒尼尔.布兰登曾说:“快乐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深层次的心理需要”,而幸福是一种哲学概念,它包括幸福的获得方式、途径和条件。尽管快乐是人生所必须的,但是幸福才是对人生具有决定性的。只有真正幸福的人生才是永恒而有意义的。当然,我们都知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道理,要获得幸福的人生并不是说一说就得到了。人要获得幸福,一是拥有生命,二是拥有自由。

人要获得幸福,就得保证自己先活着,如果没有了生命,就没有幸福可言。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田惠萍在面对儿子智障的绝望中,曾不止一次想结束自己和儿子的生命,甚至写下了:“如果活着意味着尊严被践踏,那结束生命就是人道”如此决绝的话,但最终对生命的尊重战胜了他内心蜚语带来的软弱,她说:“我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无权结束他人的生命”,最终,“努力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就成了她幸福生活的目标。要获得幸福,还得保证自己有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自由。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自由和存在是各种价值的前提。如果人本来就没有自由,人的活动只能盲目遵循自然规律和各种行为规范,就没有了探讨幸福生活的任何机会。所以,追求人生的幸福,就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并且拥有人生的自由。人活在是为了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手段,走向那条路,都要记得,不断探索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优良品质、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追求美德和善行。

第五篇:伦理学与人生学习心得

伦理学与人生学习心得——快乐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人生很深奥,关于人生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我也

一样,总是试图寻找人生的真谛。我想,在伦理学与人生课堂上学到的幸福与快乐的辩证关系将会给我的人生指明一条正确的方向。快乐和幸福都是心理需要的满足状态的体验,快乐是低层次的,幸福是高层次的。快乐是简单的,幸福是复杂的。孩子有快乐体验,成人有幸福体验。快乐的感觉是微笑,幸福的感觉是美好。快乐体验比较容易,幸福体验却不容易获得。比如性就是快乐体验,但是真正的爱情才有幸福体验。金钱可以有快乐体验,但是富有才有幸福体验。占

有可以得到快乐体验,但是付出才能够得到幸福体验。快乐是物质的,幸福是精神的。快乐是非社会关系的,幸福是社会关系的。快乐和吃、穿、用的满足有关系,幸福和家庭、婚姻、理解有关系。毒品能够给人快乐,但是不能够给人幸福。快乐需要自己去

体会,但是幸福可以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幸福着别人的快乐,像孩子快乐,恋人快乐,友人快乐,可能就是自己的幸福,甚至 自己还痛

苦着时。当然快乐多时,幸福可能多些,也可能少些,甚至没有幸福。但是幸福多的人,快乐一定就多。快乐时不见得能够忍受痛苦,但是幸福时,可以忍 受许多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为了幸福可以牺牲许

多。

快乐和钱一定关系,幸福和钱的关系不大。因此花钱可以买到快乐,但是很少能够买到幸福。现在许多人富裕了,快乐了,但是幸福却越来越少。这些和人际关系问 题有关系,和人际压力,信任下降,感情淡莫,婚姻危机等有关系。许多人因为人生失败,放弃了对幸福的追求,甚至想用快乐来代替幸福,结果发现是困难的,甚 至发现这样的快乐带点痛苦无奈,是外表快乐而内心痛苦。因此快乐是可以伪装的,但是幸福伪装起来就困难了,这些人的快乐微笑多少有些变

形扭曲。

快乐是暂时的,容易忘记,瞬间刺激。幸福是永远的,达到永恒,长久回味。因此,快乐需要不断刺激才能够重复,甚至需要不断加强刺激才能够保持,就象毒品一 样需要增加剂量。但是,幸福更多的需要心去体验,去体味,去感受。那有回忆的幸福,瞬间的目光,轻轻的接触,温暖的语言,发黄的照片,都能够得到幸福感,是那么神奇美妙。因此,快乐需要不停地对外索求,才能够满足欲望,甚至犯罪不惜。而幸福需要不停对内感受,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付出。

从大小来看,快乐是由某种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的情感,而幸福则是有那种根本性的,总体性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快乐总是即时的,间断的,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幸福则是持久的,连续的,深沉的,来之不易去之也不易。作为一个人,他是受不了整日沉浸在快乐而热烈的气氛中的,因此,快乐不能作为一个人追求生活的目的,也不能成为生活的本身,而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剂。我们常说“祝你节日快乐,祝你一生幸福”,而却不说“祝你节日幸福,祝你一生快乐”,事实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幸福和快乐的大小关系,那就是幸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快乐却是瞬时的。从层次上看,快乐是单一的,而幸福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追求

快乐是人趋乐避苦本性的自然倾向,比如在几天没有吃饭的情况下,能够吃上一顿馒头是快乐的。因此,对快乐的追求和获得往往就有自发性,盲目性,道德的,合法的对快乐的追求固然就是合情合理的,而非道德的,不问手段的方式也可获得快乐;但是,对幸福的追求是经过人的理性思考,和选择确定的,也可以说是人的社会本性的客观要求,因此,对幸福的追求也往往具有自觉性,比如有的人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锻炼身体,而有的人却想,在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多好啊,何必去受罪呢?但是,前者却是有着对幸福的理解,而后者有着对短

暂快乐的向往。

另外,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面来看,快乐未必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比如,饱餐一顿,暴饮暴食,吸毒,连夜上网,有些人正在做着这些事情,感觉到了快乐,然而,这些最终带来的是痛苦和麻木;而幸福去一定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意味着生存和

发展的价值追求。

我个人认为,明确两者区别,有利于帮助我们选择和确立正确的终极价值追求,有些同学,当然也包括我,有时也会为了短暂的快乐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有些同学下午有课,嫌太热,不想去了。有人以快乐为唯一目的,他的结局却是醉生梦死,因此,我们应在快乐与幸福之间做一个平衡,明确快乐与幸福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选择什么时候该选择快乐,什么时候放弃快乐,有节制的追求快乐,乘坐实现幸福的航船。

下载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伦理学与人生课的感想(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与人生感想

    与上帝合一 ——上帝在一切之中,一切在上帝之中。一切都来自上帝,又都回归上帝 在听完刘老师关于埃克哈特的神秘主义后,感受良多,作为神秘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多米尼克教师,查过百......

    课例评析与感想

    在这次培训中我观看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兴泾回民一小陈慧老师的一节研究课,通过这次的课例观摩、教学设计、教师的自我评析、当地及专家的课例评析、资源拓展等的学习,让我受益......

    公共伦理学结课报告范文

    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伦理报告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关于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红十字会是一个自身以“爱的奉献”的精神,“将救济款和物资尽快发......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语文与人生之感想 主讲的苏立康教授,她老人家既是一位谦逊平和的长者,又是一位文雅博学的智者。聆听了她的讲座,真令我如醍醐灌顶。在视频中,只听得她老人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

    学术与人生导航感想

    感悟与收获 在本学期开设了一门新的选修课,学院请了十来位老师为我们进行讲座,每堂课黑板上都有一样大而醒目的标题“学术与人生导航”,在这十来位老师中,他们或谈学术,或谈人生,......

    伦理学与行政伦理学教案专题

    伦理学与行政伦理学 (教案) 任课教师:覃青必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绪论:科学的产生及其反思 • 一、现象界及明晰性要求 •1、现象界作为一个自在的世界,本......

    佛教与生命伦理学

    佛教与生命伦理学 ● 蒋劲松 《佛教与生命伦理学》这个题目有点大,具有广告效应。其实我要讲的只是和生命伦理学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佛教对它具有独到见解的那一部分。 生......

    人生与哲学课5篇

    人生与哲学课班级:道桥102 姓名:辛宇 学号:2010150216 人是要有尊严的,没有尊严的人生,就好比是一个被抽去了脊梁骨的软骨人,没有尊严,没有硬骨头,只有软皮脂肪,只有唯唯诺诺,没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