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高校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
#####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学校固定资产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审计实施办法》及国家和学院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所规定的固定资产。即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审计,是指学院审计部门依法对学院及所属部门(单位)固定资产增减、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
第四条 固定资产审计的目的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监督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 学院审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时根据对固定资产的事业性或经营性两种不同管理方式,确定审计的内容、方法和重点。
第六条 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主要内容:
1、是否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职务分离控制。是否制订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岗位职责;固定资产申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保管,实物保管与账务记录是否适当分离。
2、是否按规定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增减报批、可行性论证、招投标、合同审查、验收入库、登记入账、使用保养、效益考核、盘点清查、损失赔偿、账物核对等内部控制制度;所建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合规,执行是否有效。
3、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否到位。固定资产记录是否规范、完整,是否设置固定资产目录、登记簿、实物卡,是否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资产凭证控制是否完善、严谨,单据、签章是否齐全;固定资产维修、保养是否有计划、有统一安排等;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是否按照约定及时妥善收回;固定资产是否定期盘点,年终是否全面盘点等。
第七条 固定资产增加审计的主要内容:
1、新增固定资产是否列入当年预算计划,大型仪器设备、图书文物、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购置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规;临时新增固定资产是否办有审批手续。
2、固定资产的采购是否依据招标法、采购法和学院规定执行,合同的签订是否与学院有关部门审定的结果一致,是否按规定验收入库。
3、新增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账务处理是否及时合规,计价是否正确。
4、对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否及时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了竣工结算审计,是否及时办理了房屋资产登记、移交、接收手续和账务处理。
第八条 固定资产减少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对清理、报废固定资产审计的内容:
1、报废报损手续是否齐全完备,是否经过有关部门会审和学校批准。
2、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是否属于按照规定的使用年限和陈旧老化程度淘汰,以及是否属过时而无法正常使用的。
3、报废固定资产的作价是否合理,残值变价收入是否如实入账。
4、盘亏固定资产是否属实,盘亏原因是否合理,责任是否明确,账务处理是否合规。
(二)对固定资产有偿转让转出审计的内容:
1、有偿转让转出的固定资产是否属于学校闲置、不适用或不需要的(作为投资的除外)。
2、固定资产有偿转让转出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是否经过资产评估鉴定,作价是否合理,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关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账物处理。
3、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是否有完善的合同协议,是否单独进行账务核算及收益分配等。
(三)对固定资产无偿转让转出审计的内容:
1、固定资产的无偿转让转出,是否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是否报经有关部门及学校审批同意。
2、经批准转让转出的固定资产调拨清单中所列项目、品名、数量、价值是否与实物相符。
3、对转让转出的固定资产账务、账物是否及时按规定进行了核算处理。
第九条 经营性固定资产折旧审计的主要内容、方法:
1、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是否合规。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折旧额计提及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合规,折旧方法是否保持前后期一致,有无利用折旧额调节利润现象。
3、固定资产作价投入和转出等非正常增减过程及累计折旧的账务处理是否合规。
4、折旧账务的处理是否按相应的会计制度办理。第十条 固定资产结存审计的主要内容:
1、核查固定资产的实存,核实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完整,账、卡、物是否相符。
2、验证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否为学院实际拥有。
3、核定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审查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及盘亏、盘盈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合规。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审计的主要内容:
1、分析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指标,如固定资产产值率(总产值/学生总数)、学生人均固定资产占有率(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学生总数)、固定资产更新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年固定资产平均总值)、仪器设备机时率(实际使用机时数/可用机时数)等。
2、分析固定资产结构,即根据固定资产账和其它资料,分析统计各类固定资产的比重、结构变化,评价固定资产配置的优劣。
3、对经营部门使用固定资产应分析固定资产产值率(按不变价格所得总产值/原固定资产平均值)、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原固定资产平均值)。
第十二条 审计部门对固定资产审计的主要方式:(一)结合学院及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开展。(二)对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一并开展。
(三)根据需要参与固定资产的可行性论证、采购招投标、合同审查、验收入库、结算付款、清理报废等工作。
(四)根据工作需要和计划,对学院及部门固定资产进行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
(五)其他适当的方式。
第十三条 审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时,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并限期提供下列文件、报表和资料: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制度;(二)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
(三)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卡和增减审批单、合同等;(四)固定资产定期盘存表和变动或调整明细表;(五)与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有关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审计部门在对实行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固定资产的单位及部门进行审计时,应要求其提供审计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施等技术资料和原始数据。
第十五条 审计机构在实施固定资产审计过程中,应实地核查固定资产,以证明会计资料中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和完整。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院审计部门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二篇:固定资产审计
任务五
固定资产审计
一、确定固定资产审计目标; A 内控是否完善
B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存在的。C所有应记录的固定资产均已记录。
D记录的固定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E固定资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录。F固定资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对比:一般审计目标分为九项:①总体合理性;②真实性;③完整性;④所有权;⑤估价;⑥截止;⑦机械准确性;⑧披露;⑨分类。这九项适用所有项目。
二、审计程序
1、初步评估风险
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
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发现差异,进一步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
2、内控制度的测试: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流程,了解内控制度,进行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测试
3、实质性程序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
基本案情1: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问题:
2008年9月购入专用设备一台,买价300 000元,共发生运杂费2 000元和设备安装费2 500元,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专用设备于该年9月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折旧,年折旧率为10%)。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作账务调整。
答案提示:存在固定资产的计价错误。购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由于计价错误,将会影响到本损益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及折旧额。现调整如下:
应补提的折旧数=4 500×10%×3/12=112.5(元)借:固定资产 4 500 贷:累计折旧 112.50 以前损益调整 4 387.50 基本案情2:审计人员在审查2008年11月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折旧情况,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以下情况: ⑴ 10月末车间计提折旧额为14 000元,年折旧率为6%;
⑵ 10月末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 000元,已安装交付使用;
⑶ 10月份将原来未使用的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原值为10 000元; ⑷ 10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 000元;
⑸ 10月份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 000元,技术改造支出50 000元,变价收入20 000元;
⑹ 11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1 000元。
分析要点:该企业10月份计提折旧无误,验证11月份计提折旧数是否正确。答案提示:审计人员依据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验算该车间2008年11月份应提折旧额: 000+[20 000+10 000+(200 000+50 000-20 000)]×6%/12=15 300(元)该企业多提折旧额=21 000-15 300=5 700(元)审计人员对有关会计人员询问后证实,多提折旧系会计人员计算差错所致,建议企业将多提折旧予以冲回,账务调整如下:
借:累计折旧 5 700 贷:制造费用 5 700 基本案情3: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问题: 2008经批准出售车床一台,原价57 000元,已提折旧12 840元,净值44 360元,出售所得价款35 560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5 560 贷:营业外收入 35 560 借:累计折旧 12 840 营业外支出 44 360 贷:固定资产 57 200 分析要点: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计结果编制调整分录。
答案提示: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处理错误。出售固定资产业务,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44 360 累计折旧 12 840 贷:固定资产 57 200 借:银行存款 35 56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 560 借:营业外支出 8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800 该公司会计处理错误,但不影响资产和收益,不必进行调整。
基本案情4:审计人员审查F公司自营建造的厂房时,发现其账面所列投资额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出入,怀疑该公司可能将工程支出挤入了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审计人员查阅了本的产品成本及管理费用,发现该公司某产品1月至6月的单位成本水平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同期的管理费用也高于正常情况。根据这一线索,审计人员详细审阅了该期间的生产领料单,发现领料单中所记录的原材料20吨总额50万元实际用于在建工程。审计人员通过对照工资分配表上的姓名,发现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列入了同期管理费用,共计100 000元。
分析要点:指出F公司在建工程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审计意见。答案提示:审计人员认为该公司将在建工程支出列入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虚增当期费用,影响了当期损益,也造成在建工程成本计算不真实。建议F公司冲回多计的生产成本及管理费用,调整在建工程成本。调整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685 000 贷:库存商品 500 000 管理费用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 000 基本案情5:注册会计师张红审计夏华股份有限公司2008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8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及会计处理情况是:
设备A: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零,减值准备零,该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经认定其转让价值为2万元。夏华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设备B:账面原值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夏华股份有限公司本又计提累计折旧3万元。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案提示:对于设备B,只有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情况下,方可计提全额准备,而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该设备虽然由于闲置不用已无使用价值,但仍有转让价值2万元,因此,不符合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夏华股份有限公司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将会使企业的费用多计、利润少计、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减。应冲回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对于设备C,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遭受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时,应在按规定程序核准报废处理前,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在对资产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后不再计提折旧,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夏华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未对此设备进行处理,反而计提了2万元的累计折旧。此做法将会使企业费用虚计、利润少计。注册会计师应建议首先将计提的累计折旧冲回,并按规定程序处理该设备,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基本案情6:注册会计师张红、李利审计夏华股份有限公司2008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2008公司对综合办公楼进行了较大的改建,并于2008年7月投入使用,改建总支出为400万元。在改建过程中实现变价收入50万元,改建后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5年。截止7月31日原办公楼的原值为8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已使用年限为20年,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夏华公司对于改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40年计提折旧。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案提示:《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因此,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述事项,是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改善或扩大了原有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力,故此,应根据原有的剩余账面价值加上新支出作为新的原值入账,即8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750万元,并根据此原值扣除预计的净残值后,按改建后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即15年计算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基本案情7:注册会计师张红、李利对夏华股份公司2008年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审计时对该公司2008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情况实施了必要的抽查,并对实物资产进行了抽盘。根据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资料记录,非生产用东风140汽车账面20台,实际盘点16台。经查阅有关资料及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到这4台汽车已于2008年6月20日变卖,实际收款48 000元,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这4台车变卖时的账面原值为220 000元,累计折旧170 000元,净值为50 000元,该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为10%。分析要点:指出上述交易事项存在的问题及应如何进行调整。
答案提示:
存在问题:1.由于变卖的固定资产未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造成多计提折旧6个月,计22 000元(220 000×10%)
2.变卖出售固定资产收入48 000元,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不能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3.固定资产出售应作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
为此,应建议夏华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冲回多提的折旧,即:
借:累计折旧 22 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2 000 然后,根据上述说明进行如下调整:
借:固定资产清理 72 000 累计折旧 148 000 贷:固定资产 220 000 借:其他应付款 48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8 000 借:营业外支出 24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 000 基本案情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公司账目时,发现现金支出日记账的一项摘要栏记录有“付拆除设备劳务费600元”,在“库存现金收入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收入日记账”中却没有发现相应的记载。注册会计师怀疑该公司可能将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收入转入了“小金库”。注册会计师首先审阅该记账凭证,其原始凭证为一张领导批准的白条“支付给王某设备拆除费600元”,该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同时,注册会计师审查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发现本月份的一张凭证的摘要栏记录有“报废设备一台”,调出该凭证,其会计处理为:
借:累计折旧 80 OOO 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根据调查,该设备已经被运往LM公司,而且LM公司出价40 000元购买该报废设备,并有该公司的白条收据。
分析要点:被审单位上述的会计处理表明了什么?指出被审单位应如何进行调整? 答案提示:上述事实表明,该公司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通过将清理支出记入管理费用,而将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转入“小金库”,在账务处理上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掩人耳目。
建议被审单位作如下调账分录为:(1)调整支付拆除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贷:管理费用 600(2)收到清理收入
借:库存现金 4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3)计算应交营业税金(40 000×5%=2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 000(4)调整营业外收支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贷:营业外支出 20 000(5)结转清理结果
借:固定资产清理 17 400 贷:营业外收入 17 400 常见固定资产错弊:
1.未按标准和原则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2.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 3.固定资产计价错弊(1)计价方法错误;(2)价值构成错误;(3)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固定资产修理业务及其支出不真实、不合理。
5.企业不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提取折旧,以通过扩大或缩小折旧费用最终达到减少或扩大利润的目的。其主要表现在:
(1)未按规定的范畴计提折旧(2)未按规定选用折旧方法(3)未按规定确定折旧年限(4)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随意变动
(5)固定资产的净残值预计不符合规定(6)月折旧额的计算不真实、不正确
第三篇:固定资产审计讲稿
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审计
经济效益室 李仁义
固定资产审计按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分三个方面共同探讨。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帐外资产。
一、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定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关于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第四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第五条、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使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按着新准则的规定对资产的定义现按龙媒的规定执行即(蓝本)
二、固定资产核算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的审计
1、折旧年限的错误;
2、未按月计提折旧;
3、随意变动月折旧额。例如:
经对某矿某原有固定资产与新增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进行验证时发现,该单位全年计提折旧额小于应计提的金额。经逐月进行核对,发现10月至12月这三个月计提的折旧额不足。经进一步审查在8月新增资产5台,其他资产无增减变化。因此,进一步审查发现,新增5台资产少提三个月折旧。
审计结论:会计人员根据领导意图,故意少提折旧减少本期费用,增加利润,以使完成计划指标,多得奖金。
4、固定资产分类错误。因为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政策可能不一致,导致折旧额不一样。如:将建筑物列入房屋等。
(二)混淆固定资产的确认界限
(1)将固定资产划入低值易耗品(2)将固定资产划入费用
(三)固定资产计价不准违规问题
(1)固定资产计价方法错误。如对于能确定原始价值的固定资产也采取重置价值计价。
(2)固定资产价值构成范围的错误。有的单位将与购置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甚至旅游参观费,统统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而有的单位则将应纳入固定资产价值构成范围,划入费用中核销,增大了企业的当期成本。例如
通过对某矿某的财务报表审计中,在审阅某月份固定资产明细账时,发现购入专用生产设备一台,价值50万元,所作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贷:银行存款
500,000.00
500,000.00 该项设备于9月份投入使用(假设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0%)。
该设备从外地运来,确没有运杂费;另外,按常理该设备必须经过安装并调试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但是也没有安装、没有调试费。通过审阅9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没有发现问题,再审8月份明细账发现有一笔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30,000.00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凭证摘要记录为某安装公司运杂费、安装费。并注明为某专用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费30,000.00元,运杂费20,000.00元,与上述记录吻合。
问题:上述属于计价错误,使资产原值虚减,进而影响折旧和本损益,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该单位应将上述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中。
限期调账 借:固定资产
50,000.00 贷:销售费用 30,000.00 贷:管理费用 20,000.00 按直线法提取折旧
借:制造费用 1,250.00 贷:累计折旧
(四)其它问题
1、资产增加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
经查,某单位2009年12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价值500,00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产值为零,该单位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500,000.00
500,000.00
1,250.00 审计结论:按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应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并计缴所得税。
限期调账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贷:营业外收入 同时做计缴所得税科目
2、资产减少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1 经审,某单位2009年11月发生一项固定资产出售业务时,其会计科目为 借: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20.000.00 80,000.00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车床
该项固定资产出售业务处理存在问题,首先没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出售过程;其次一般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很少与固定资产净值正好相符,因此,进一步对出售车床日期相近的银行存款账目进行调查,发现另有收到由购买车床单位支付的款项3万元,其相应的记账凭证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30,000.00 30,000.00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车床出售共得收入5万元,2万元按正常处理,平了资产账,3万元存入了小金库。
审计结论:隐瞒收入 限期调账
如在年终决算前发现,作如下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0 3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如在决算后发现,作如下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借:所得税费用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9,900.00 9,900.00 贷: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 借:营业外收入
贷:所得税费用
30,000.00 9,9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0.00 发现问题2 通过对2009某单位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业务进行审计时,发现一笔对外捐出设备业务,原值80,000.00元,以提折旧30,000.00元,以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00元。调出会计凭证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50,000.00 30,000.00
80,000.00 进一步对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及机电部门有关人员,并与接受捐赠方联系,证实了捐赠业务的事实。
审计结论:对外捐赠业务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而且固定资产减少时,应冲销其相应的减值准备,属核算错误。
限期调账
该笔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因此,应做审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玩支出 借:所得税费用
10,000.00
10,000.00 3,300.00 40,000.00 30,000.00 10,000.00 80,000.00 40,000.00 4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0 借:营业玩支出
贷:所得税费用
10,000.00 3,3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00
3、设备报废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
通过对某单位的审查时发现,该单位发生一项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业务,并在2008年7月做如下科目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75,000.00
累计折旧 25,000.00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
从凭证中可以看出,该项资产的净值占原值比例高达75%,说明他的使用期限并不长,仍然很新,但却提前报废。而且该企业在此期间内也没有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更没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通过查询资产卡片,该项资产使用仅2年零4个月,无大修记录,说明它处于完好状态。因此,审计人员先后与该单位财务主管人员、该项资产使用保管有关人员交谈,了解事实真相。
审计结论:通过一连串的交谈询问,有关人员承认,该项业务是虚报固定资产毁损,实则将其变卖,所获款项部分被购买物品分掉,部分为企业员工发放奖金。
限期调账
该项资产已被变卖,对变卖款项应限期追回,其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支出
75,000.00
75,000.00 并需要作补交所得税费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怎样审)
1、设备资产号出现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
2、设备利用率与完好率审计要点
3、设备存放方面问题的审计要点
4、设备采购无计划库存设备过多方面的问题。如:现
场盘点,某矿2008年12月以来,购入的干式变压器、馈电开关库存分别多出30台、40台,其中:2008年12月干式变压器库存6台,2009年12月公司从别矿调入的10台,该矿再购入14台,至2010年10月未用。
5、设备内部调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某矿规定《煤矿专项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中关于“各区使用的设备,段队之间调动,必须经过区设备员和机电管理部设备员同意„„”的规定。该矿井区、段队之间的设备调动未有通过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和办理调动手续,使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去向没有及时登记上账,不能及时掌握设备的动向,给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6、设备闲置方面的问题。2009年9月末,某矿闲置设备223台。
7、备用设备问题。
经审2011年7月,某矿全部设备4644台,待报废设备73台,未使用待检修设备118台,备用设备942台,备用设备占全部设备的20.2%,设备利用率为75.6%。违反了龙煤双发〔2010〕9号文第三章,第三条1款,机电设备管理办法关于“按要求规定为备用设备”的有关规定。
8、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设备长期未用方面的问题。通过对71台设备的抽审,先后有11台设备从购入进库至今未用,最短的2年,最长的已达13年之久。如型号T630-8
∕1180电动机两台,于1995年12月购入在库至今未用;型号YB450Mr4∕450电动机6台,于2006年10月购入,2008年才筹建按装至今未办理交付使用;型号XXE-500∕1140馈电开关1台,2004年7月购入,由于未办理出入库手续,设备账内厂存至今长达4年之久。(低压防爆开关、馈电开关)
9、设备管理上的问题。如某矿1999年6月,机电设备库将两台型号PB3—6GA300,资产号为F73753、F73762,原值85,280.00元高防开关,送至开关厂修理至2009年5月账内记载仍为再修,设备长时间存放修理厂家长达近10年之久。
10、设备租赁问题。租赁费欠缴问题。
11、设备丢失问题。某单位设备丢失8台,丢失时间均在7年以上。
12、外借设备问题。某单位外借设备17台,时间均在8年以上,有的已长达20年之久。
13、资产有账无物方面的问题
14、财务与机电设备及时对账问题
三、帐外资产
四、审计风险
第四篇: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事发(1995)106号文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宁教国资办(1996)1号《关于贯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学校固定资产的处置是对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
(一)无偿调出。指固定资产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的方式变更固定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行为。
(二)出售。指固定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取得相应处置收益的资产处置行为。
(三)报废。指经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四)报损。指对发生的固定资产呆帐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第三条:审批权限、审批程序:
(一)学校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的处置必须经省教育厅国资办审核同意,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办理。
(二)学校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出售,无论金额大小,须报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凡单项价值在2万元及其以上的,经省教育厅国资办审核同意,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办理。
(三)学校固定资产正常报废、报损,单项价值1万元以下,一次性批量5万元以下的,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最终审查,按学期集中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单项价值1万元至10万元,由主管校领导最终审批,其中2万元及其以上的报省教育厅国资办备案。一次性批量5万元至10万元由分管校领导最终审批。一次性批量10万元以上由省教育厅国资办或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或会同省财政厅最终审批。
(四)原始价值在2万元以下的盘盈、盘亏,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计划财务处审批并调整资产资金帐;2万元至5万元的盘盈、盘亏由省教育厅国资办会同省教育厅基建计划财务处审批;5万元以上的盘盈、盘亏报省机关事务局审批。
第四条:学校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条件:
(一)房屋建筑物报废报损条件:已出现严重破损且已无法维修或虽能维修但维修费用过高,经济上不划算的,或严重影响学校整体规划,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学校校园规划与建设处、房屋鉴定权威机构或相关专家进行认定或鉴定。
(二)设备报废、报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设备使用年限已过,并已无使用价值;
2、设备老化,机型淘汰,技术性能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3、设备长期失修,重要零部件遭到毁损,且无法补充;
4、重要部件严重损坏,维修费用过高,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合算;或修理费用接近同种新产品的设备;
5、有关规定不准使用的设备;
(三)文物及陈列品,无论有无修复价值和保存价值,一律不得报废;特殊情况下可以报损。
(四)图书报废、报损等条件:经有关专家鉴定,已无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第五条: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在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超出规定范围和规定标准以上的固定资产处置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告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
(二)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1、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帐凭证影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
3、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文件;
4、报损资产的名称、数量、单价、规格、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和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5、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行政事业单位)》。第六条: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调整规定范围和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金额帐目的依据和原始凭证应是省教育厅国资办或省机关事务局批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批复书》。
第七条:学校固定资产,不论金额大小,报废、报损和转让应履行如下程序:
(一)由使用部门向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提出申请,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或转让申请表;
(二)由使用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处、或组织有关专家对需报废、报损或转让的固定资产进行鉴定;
(三)按有关审批权限,向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分管领导或上级部门报批或备案;
(四)对已经批准报废、报损或转让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或由有关部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进行处理;
(五)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和计划财务处办理有关固定资产的核销手续。第八条: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的报废拆除的处理,由校园规划与建设处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处参与办理。房屋建筑面积超过1000m²的报废拆除,应举行招投标,参加投标的单位不应低于三家。监审处应参与招投标过程。
第九条:固定资产中设备的报废处理,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办理,原则上每学期集中进行一至二次。一次性批量超过5万元的处理,应举行招投标,监审处应参与招投标过程。已报废的设备应保持完整,未经国有资产管理处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处理或拆卸零部件。
第十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贯彻先利用、后处理的原则。部分零部件如有使用价值可拆零利用。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做好登记工作。
第十一条:学校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报损残值收入,均属国家所有,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在支付必要的清理、搬运费用后,交学校计划财务处(或按比例返还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处的清理、搬运费用)。学校计划财务处按《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转入修购基金。
第十二条: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积极配合管理,制止资产处置中的各种违纪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对违反本办法,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部门,均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对使国有资产遭到严重侵害的部门和个人,除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外,视其情节轻重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固定资产的学校龙腾集团和校属企事业单位。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解释。在此之前,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从本办法。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关于转发股份公司《关于印发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已由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内部审计 工作规定 通知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文件
中国化学股份发[2011]393 号
关于印发《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等的通知
各子公司: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已由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于2011年12月9日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编号为CNCEC-RU-C-AA-011-V01-2011,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经济责任审计 实施办法 通知
评价组组长担任。审计项目组长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组织协调与被审计企业的审计工作事宜;(二)负责审核财务审计方案和绩效评价工作计划;(三)负责带领审计项目组(含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正式进驻企业,并落实有关工作要求;
(四)在审计工作中,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重要事项;(五)负责组织访谈、与企业及企业领导人员交换审计意见;(六)负责组织审核和修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并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责任。
件:
(一)拥有相关领域的中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执业(技术)资格,或者具备较丰富的企业财务管理或财务审计工作经验和经历;
(二)熟悉被审计企业(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三)具有较强组织、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四)能够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秉公办事。
产产权证明、重要投资合同、贷款合同目录、主管部门有关政策的批准文件等;
(3)企业的管理情况,主要为以文字形式描述的企业内部决策程序及执行情况、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如内部财务核算制度、业务操作规程、授权与权限制度、费用开支审批办法等。
(4)重大事项,包括重大诉讼、重大违纪事项、重要会议记录等;
(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情况、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原因说明等。
(6)企业有关财产损失审批及税务部门批准处理的文件,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银行对账单等外部资料。
(7)在财务审计过程中,需要补充提供的其他资料。2.企业及领导人员应提供的绩效评价资料主要有:(1)任期内企业的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2)任期内企业经营目标及目标实现情况;
(3)领导人员关于履行经济责任的述职报告应包括任期内的主要业绩、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效果、职工生活改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一步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等;
(4)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需要补充提供的其他资料。(二)审计项目组与企业相关部门(纪检监察、人力资源、财务资产等)沟通信息,了解有关情况。根据审计重点、被审计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流程特点和了解掌握的有关线索等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并报审计部门负责人批准。
(三)根据审计的分工,审计项目组组长率财务审计组和绩效评价组进驻企业,组织召开由被审计领导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的经济责任审计见面会,明确工作要求及配合事项。
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及所在单位应当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做出书面承诺
(四)发布审计相关信息,包括:
开展本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依据;委托单位及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工作具体时间段落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审计公告的目的和方式,审计项目组具体的电话、电子邮件、办公地点等联系方式方法。
(五)开设审计意见箱,收集群众的意见,掌握审计线索。审计意见箱的钥匙由审计现场负责人掌握,对收到的有关情况保守秘密,不得泄漏。
(六)财务审计组进行风险评估、完善方案。
1.财务审计组进驻企业后应当对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步测试,进一步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基本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状况和主要业务流程、接受外部审计及其他各种审计检查等基础情况,了解任期内发生的重大经营活动和其他重要情况,评估被审计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确定财务审计的重点内容和具体工作范围,修改完善审计工作方案,经审计项目组长审定后实施。
2.绩效评价组进驻企业后应当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基本组织状况与基本财务状况,了解被审计领导人员的任职时间、任期目标、任期工作表现、职工中的口碑、任期内工作职责及完成情况等个人基本情况。
实质性测试的重点与内容,并通过审查会计资料、查阅与审计范围有关的文件、盘点实物资产、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询问、函证等程序,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为形成审计报告奠定基础。
(三)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中,应当认真填写审计工作记录,整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所形成的材料、收集的有关证据、被审计企业提供的基本情况和审计工作实施方案;
2.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及其鉴定意见; 3.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4.判断审计事项的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5.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初步结论和处理意见、建议,向被审计企业及被审计领导人员征求意见;
6.在执行具体审计工作方案过程中所作的其他有关记录等。财务审计组长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财务审计组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形成财务审计结论,该结论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体现。
定量评价,形成绩效定量评价结论,该结论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体现。
是否真实、完整,账表、账账、账实是否相符,判断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有无存在账外资产、潜亏挂账、劳动工资核算不实等问题,检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有关问题。
财务收支状况真实性审计应特别关注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应付工资等科目,以及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
任期实际业绩利润=经过审计调整核实后的任期利润总额(已扣除任期产生的不良资产)十消化任期以前不良资产
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有关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进行核实,为对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虑其任期企业的效益、管理等情况,还要充分考虑其任期行为对企业今后发展的贡献。
(一)除直接责任外,领导人员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
(二)主持相关会议讨论或者以其他方式研究,并且在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由于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
称和报告性质;
(二)应为接收审计报告的企业领导;(三)审计报告的正文内容一般包括:
1.审计任务的说明主要包括:执行审计的依据、被审计企业名称、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姓名、任职时间、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采用的主要审计方法,延伸或追溯审计的重要事项,以及对被审计企业及领导人员配合与协助情况的评价等。
2.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业务范围及经营规模、财务隶属关系、核算形式等基本内容。
3.财务基础审计结果:
(1)被审计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审计前后企业基本财务数据的变化及原因,任期内各年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质量、收入效益、成本费用等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等。
(2)经审计发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的问题和领导人员的问题两方面。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要进行分类整理,并明确发现问题的事实,产生问题的原因,所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或后果等。
4.绩效分析评价:重点分析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企业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改革改组改制、生产经营成果、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主要业绩。
5.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与业绩,结合企业的历史沿革、发展战略等,对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并明确其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
6.对审计发现的有关问题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7.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其他情况。
(四)附件主要为:任期内各审计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会计账项调整表、业绩评价表;如企业及企业领导人员有异议,还应包括其反馈意见;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等;
(五)签章由审计项目组长签章;(六)报告日期指上报审计报告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