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孔 孟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④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⑦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原文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项是()(3分)
A.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悠闲。
B.圣贤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有一腔复古的热忱。3.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4分)
4.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4分)
答案:
1.AB
2.C
3.(1)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有关;(2)《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有影响;(3)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点2分,二点3分,三点4分。本题的有效答题区间为第5自然段。从问题出处附近来整合答案,是局部题)
4.(1)在人生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2)在对人性善恶理解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主张性善论。(3)在对待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答对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C:解说:原文出现在第四段第一至三行。选项将根本不尊重属夸大事实,文中也无依据。D:原文出现在第六段二至四行。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战国时期的**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E:原文出现在第七段一至二行。选项无中生有。取代与从此以后原文中无依据。
2.试题分析:原文出现在第三段第五行。选项张冠李戴,将孟子所说套在孔子身上。
3.试题分析:本题的有效答题区间为第5自然段。从问题出处附近来整合答案,是局部题。然后给这一段划分层次,概括出要点即可。全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有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试题分析:答题范围在第2至第4自然段。此题一般要着眼全篇作答,从多个段落或首尾段来整合。从全文来看,第1自然段为总说,第2至第4自然段写孔子与孟子的不同,第5自然段至最后写两者不同的原因。本题考查的是对第二部分内容的概括。此部分共3个自然段,从3个角度写了孔孟的不同:(1)人生态度;(2)人性善恶;(3)礼。只要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便可概括出答案
第二篇:孔孟思想
《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由若干章节组成,篇名因每篇篇首字句而命名,并无特殊意义。如首篇《学而篇》,取篇首“学而时习之”的“学而”命名;次篇《为政篇》,取篇首“为政以德”的“为政”命名。二十篇中,除《乡党篇》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从侧面反映孔子的为人;《微子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选择与进退;《子张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子夏、子游、子贡等的言行;《尧日篇》记载尧、舜、禹三代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外,其余十六篇均无统一明确的主题,并且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也无内在联系。但为了相对全面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必须对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做简单的归纳梳理。
1、《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仁”
“仁”在《论语》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阳货篇》),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颜渊篇》)“爱人”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的实践中的理论基础。“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此,孔子还提出:“克已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篇》)
“孝”即爱自己的父母,“悌”即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这是对“仁”进一步作出的补充。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篇》)“仁者安仁”是说仁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真正具有仁德的人,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作为仁者,必须勇敢地实践仁,坚持仁,要经得住考验,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论语》中“仁”与“礼”是紧密结合的,要彻底地研究“仁”,就必须研究“仁”与“礼”的关系。
“礼”,是我国古代的社会行为规范、仪式的总称。它的内容包括:制度(指官制)、刑法、仪文(指各种仪式和车服、器具的文饰)、伦理、道德规范等。
“仁”与“礼”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是“核”,礼是“表”。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篇》)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也就是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 不要做。并且,礼早已有之,要尽量遵循。“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卫灵公篇》)即历法要遵行夏历,所乘之车按照殷代的样式,戴帽要戴周代的礼帽,娱乐当奏是舜时的《韶》乐。
(3)仁是统帅方面,而礼是被统帅方面,仁是改造方面,礼是被改造方面。
孔子着力强调了“礼”作为行为规范,对建构道德品质的“仁”,将起到重要作用,指出遵“礼”是学习和培养“仁”的重要途径。他曾评论“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公治长篇》)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竟然不顾周礼的规定,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在孔子看来“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也就是说,君子通过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才可以不离经叛道,实现“仁”的要求。
2、《论语》的政治思想
《论语》的政治思想,基本点是贯彻“仁者爱人”这个总的纲领的。其内容主要为,统治者要关心人民,减轻剥削,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克制私欲,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要减轻刑罚,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关于仁德政治的思想:
第一,为政以德,关心人民。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减轻剥削,施惠于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篇》)“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篇》)
第二,克已正身,以身作则。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从君主到一般官吏,要克制私欲,恪守礼法,为人民作出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在孔子看来,要使政权巩固,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治国。因此,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
第三,“齐之以礼”,重在教育。孔子认为对待人民,教育为主,刑罚为辅。为政不能不用刑罚,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篇》)
(2)关于举贤任能的思想:
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曾打比方说“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雍也篇》)意思是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必须突破门第界限,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政治主张。同时,孔子提出选拔贤能是“民服”的重要条件,强调管理人才不要总是揪住小过错不放,必须“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并且“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篇》)通过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从而使邪者归正。
3、《论语》的伦理思想
(1)认识天命伦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对祭祀也不否定,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篇》)“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篇》)同时,也要承认命定论,尽人事,知天命。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篇》),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孔子承认命定论,又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篇》)
(2)认识名分以及人伦纲常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篇》)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两周政治结构(亦即宗法等级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篇》)的政治稳定秩序。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条件下,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3)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仁,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廉、耻、勇”等。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但这种“忠”是有条件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并非“愚忠”。孔子所谈论的“忠”,更多的是指交友、择友、待友的方法,即“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此外,“孝”即“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篇》),“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篇》),“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篇》)等,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4、《论语》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不分阶级出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卫灵公篇》)。在教育实践中,孔于还提出了—个影响深远的原则,即“诲人不倦”(《述而篇》)。孔子曾经认为很难与互乡(一个地方)的人沟通,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对此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意思是“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应该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孔子提出做人要重视全面发展,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即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努力学习知识,那就会有缺点,甚至犯错误;他还经常和学生探讨诗文,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篇》),借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3)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他很注意对自己弟子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篇》),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
(4)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在教学中,不使用灌注式,而充分使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乐于学习。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积极状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5)慎言慎行,学以致用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与“从政”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思想。他曾鼓励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认为“吾斯之未能信。”(《公治长篇》)即对自己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自认为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要继续学礼,晚点做官,所以孔子听后很高兴。学诗时,孔子也要求学生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意思是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5、《论语》的学习思想(1)学习态度上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篇》),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篇》),并且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就是说读书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个人吃穿等生活俗事所拖累。甚至要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篇》)的精神。
(2)学习方法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思学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学习上还要精益求精,如诗经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篇》),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6、《论语》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可以说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主要有:
(1)“过犹不及”思想。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讲过头和“不及”一样有害,处理—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也要反对“不及”。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这种思想,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强调 君臣之间交换意见,臣子对君主要“勿欺也,而犯之”。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时代,诸侯黯武,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社会紊乱。再加上处士横议,异端并起,信伪驰骋。孟子眼见圣道衰微,正途塞蔽,于是在继承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宣扬“仁政学说”。他首先主张人性本善,欲以此拯救人心之陷溺。进而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巨大。宋以后,孟子学说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一)“性善”学说 “性善”学说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人性本质,同具“善端”。譬如说:一个无知的幼儿,将要掉到水井里去 , 不论什么人看到了,都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怵惕恻隐”之心完全出于天性,没有其他任何因素掺杂其中, 这就是所谓的“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端”。因此孟子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并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就是著名的“四端”学说,也是孟子对其“性善”论的最直接的表述。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他比喻道:“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孟子在强调人性本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响。他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他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尽心上》)他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的方法,如:
1、存心养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孟子以为,人性既然有善端就必须加以存养,否则极易为后天之物欲所断丧。
2、顺性而为
“子能顺祀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祀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祀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告子上》)孟子以“祀柳”(柳树)编制成“桮棬”(器具)为喻 ,质问告子:人性就像祀柳,仁义就像桮棬,你是顺着祀柳的性状编制呢?还是破坏其性状而为呢?借此论证只有顺着性之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
3、扩充善端
“凡有四端于我者,皆知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之善端,犹如萌蘖初生,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若不能扩充,则徒然存养也无济于事。因此,推己及人才是呵护“善端”的正确途径,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4、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孟子认为,为了保持“善端”,一切惟义是从,至其终极,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二)“仁政”思想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由此,提出如下“为政”主张。
1、民贵君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他认为,一个国家组成的要素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民,有人民才有国家,有国家才有君主,所以人民最为尊贵。当齐宣王问孟子对“臣弑其君”的看法时,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有如此民本思想,足见孟子思想之开明,见识之卓越。
2、保民而王
孟子既然主张“民为贵”, 那么一切政治措施,都应该以“保民”为首务。倘若能够做到“保民而王”,则天下“莫之能御”。而保民之实,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富足;富足之道,则在于“制民之产”,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梁惠王上》)至于赋税,在郊门内不是井田的,采取“什一,去关市之征”(《滕文公下》);在郊门外井田制度中,“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即八家共耕的公田收入即作为赋税。人民有了恒产,生活安定了,还要进一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使百姓明人伦,知礼让。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3、因袭先王
孟子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离娄上》)孟子认为,只有遵循先王的法则治理国家,人民才能蒙受恩浑。所谓先王,指的是尧、舜、禹、汤、文、武, 历代圣王所实施的典章制度,正是他们从事经世济民之政治经验的结晶,顺之而行,治理国家便能达到完善的境界。与此相反,“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离娄上》)
4、尊贤使能
孟子曰“惟仁者宜在高位”(《离娄上》),又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尽心下》)他认为“仁者”应当被提拔到“高位”,而“尊贤使能”关系到国力之强大;他还主张“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尽心上》),“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公孙丑下》),即要罗致贤能之士,国君首失必须忘掉自己的权势,而且必须对贤能之士致敬尽礼,否则贤能之士不会为之所用。大多贤能之士有其气骨,不会为权势所屈,所以国君不仅要对他致敬尽礼,还得要优遇重用之。
5、反对战争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以坚决反对一切攻城掠地的残酷战争。孟子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他认为,为政者要想统治天下,绝不是靠着兵革的坚利,而是要获得民心的支持。如果昏庸无道,失去人民的支持,乃至亲戚都叛离他,即使兵革再坚利也是无用的。并且,孟子最厌恶那些自以为善于战阵的人,也最不喜欢那些自谓能为君主开疆辟土,充实府库,能为君主结交盟国,战无不克的人。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尽心下》)又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告子下》)如此鲜明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是极力反对武力和战争的。
(三)教育思想
和孔子一样,孟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性善学说”中,孟子主张人性皆有善端,仁、义、礼、智都根植于心,所以教育也要顺着人的本性,使“善端”自动扩充,从而到达圣贤的境界。这样便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孟子的教育主张有:
1、循序渐进 孟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而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下》)他认为学习就如走山间的小路一样,不断地行走使用,自然就会成为一条大路;倘若隔一段时间不走, 茅草就又会把它塞起来了。他还用宋国人“揠苗助长”的生动比喻,告诫学生学习的过程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徒劳无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长期不懈,德业才能日进有功。
2、教有准则 孟子提倡教育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他打比方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意思是: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彀和规矩都代表一种抵达目标的准则,教育也应当如此讲究原则。并且教育的准则一旦确立,就不要因人而异。孟子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标准既定,就不宜因学者的能力不足而降低,道有定体,教有定法,只要师者“中道而立”,做好示范,有能力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效仿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学贵质疑
在孟子的教育理念中,教有定法,但学贵质疑。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轻信、不盲从,应该通过积极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发表独立的见解。
4、环境造人
孟子认为,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巨大。除了我们熟悉的“孟母三迁”外,他对因出身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人的善良的本性会被扭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富岁收成好,青年人因为富裕而变得游手好闲;凶年收成坏,青年人因为穷困而变得残暴,这都是环境造成的变化。他还进一步用播种五谷作比喻:撒的种子一样,播的方法一样,种的时间也一样,但是到了收成的时候,收获量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雨露的滋润程度、耕作的勤劳程度都不一样的缘故。人的教育亦是如此,外界的力量影响巨大。但同时,孟子也认为困逆的环境塑造人才,往往有德行、有才智的人都成长在忧患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这段熟悉的文字告诉我们:艰苦的环境能够激励斗志,激发潜能。环境的改变,无论对个人的进德修业,还是对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孟子》一书还体现出主张中用,不偏不倚,羞恶明耻,责己恕人等行为哲学。总之,作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思想对于人心之振靡、国家之治乱、社稷之兴衰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倘能多加了解,相信无论律己治学,还是经世济民,都将受益匪浅。
第三篇:《孔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原因;
[教学重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教学难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孔孟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前者被尊为圣人,后者被尊为亚圣,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常把他们相提并论,说其中的一个,必然会说另一个;他们的思想就那么一致吗?让我们阅读《孔孟》,看看黄仁宇是怎么看待的。
二、作者
阅读文后补白文字。
三、阅读课文
思考:
1、梳理思路;
2、完成练习一
四、研究课文
(一)梳理思路
文章思路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论述二人思想言行的差异,后部分分析原因。
(二)把握内容
1、完成练习一
2、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容易懂的,文章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研究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拓展训练
思考:李杜虽然都生活在唐代,但是诗的题材、风格迥异。运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二人差异的深层原因。
明确:(1)李白一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方面又具有浓郁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奉行“医时济世”“仁政爱民”的儒家信条。
(2)李白主要活在盛唐,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已经达到昌盛的顶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不如杜甫多。杜甫大多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流亡,亲身体验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他的诗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3)礼拜出身于富商,轻财好施。杜甫穷困潦倒,政治上的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他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青衣花旦》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共23分)青衣花旦 海飞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漠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没见底,云雾一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认真很卖力。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任中气很足地说:乡亲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村主任的对象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村主任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对象说不知道反正睡得很迟。村主任说你们说什么了吧。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骨灰送回来,明天就要下葬。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桂子孝敬他们二老的。村主任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哪儿去?后来村主任的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桂子和我们一样,也是20岁。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子孝敬爹妈的。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落款是:青衣花旦。村主任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道上,快得像风一样。(选自《中国小小说300篇》)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青衣花旦”为题,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既点明了主要人物的职业、角色,又非常简明、醒目。B.青衣花旦一开始不愿答应去球山村演出,主要是对村主任这位不速之客不信任,存有戒心,其实她们内心还是很想挣这笔演出费的。C.村民们对青衣花旦的到来“表情很漠然”,是因为她们穿着打扮过于光鲜时尚,致使纯朴的村民们本能地反感她们这种做派。D.小说构思巧妙,在对青衣花旦的形象塑造上欲扬先抑,设置伏笔不露痕迹,后面揭开谜底方让读者深受感动。E.小说主题健康,格调高昂向上,所着力塑造的人物如青衣花旦、村主任、桂子父母,个个形象栩栩如生,构成了鲜活丰满的艺术群像。2.小说开篇用主要笔墨写村主任与青衣花旦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3.“青衣花旦”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4.有人认为结尾一段文字可以删掉,你认为是否可以?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答案:1.AD2.交代主要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特点,(3分)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3分)3.①矜持、高傲。村主任的穿戴让她们不屑、又嫌路远、收费很高。②敬业(职业道德高尚)。她们练功刻苦,“唱得很认真很卖力”。③富有爱心。她们知道了有关真相,不但不收钱,反而捐了款,令人钦佩。(每点2分,性格概括1分,分析1分)4.观点一:结尾一段文字可以删掉①小说以邀请青衣花旦来球山村演出始,以青衣花旦离开球山村终,中间已充分展开了矛盾,结构情节完整。②以青衣花旦下山结尾,戛然而止,留点悬念,更令人咀嚼回味,再添现在这样一个结局,就不免有蛇足之嫌了。观点二:结尾一段文字不可以删掉①结尾一段文字使情节更为完整,青衣花旦是村主任请来的,还应该由村主任出面将她们送走。②进一步烘托青衣花旦的美好形象,青衣花旦不但没有领走演出费,完全尽了义务,还捐了款,使村民大为感动。(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4分)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B错在“不信任,有戒心”的表述,她们不愿意去,主要是出于对演出地点山高路远的担忧;C村民们对青衣花旦的到来“表情很漠然”,主要是因为她们与村民反差太大,与村民产生距离感;E“桂子父母”在小说中只是一般人物,作者并未着力塑造。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2.试题分析:作用类题目的思考方向就是结构和内容。首先是这番对话写了什么,其次就是考虑结构上的作用,即对文章上下文起什么作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3.试题分析:找到文章中对“青衣花旦”描写性的文字,并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形容词,抓住其中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分析概括。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4.试题分析: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可以删除或不可以删除。然后结合文本来说明理由。
第五篇:《棉花被子》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棉花被子衣向东(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2)马宁二十年前跟妻子赵薇结婚的时候,他的家乡马湾镇还不是风景旅游区,街道狭窄屋舍落败,一砖一瓦都显得那么寒酸。有一条水路和一条旱路通往马湾镇,水路不宽,旱路崎岖,把满眼的青山绿水,封闭在山峦叠嶂的一团宁静中。南方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使得门前青石板上的苔藓,一年年滋蔓着。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3)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4)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5)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6)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着蓬松细软的状态。(7)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8)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9)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10)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11)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12)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13)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1.“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泪水”中包含了些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作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多次写到母亲晒棉花被子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文章及实际生活,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像“棉花被子”一样的东西,请作简要的说明。不少于50字。(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更含有对母亲的思念和“阴阳两隔”的落寞和无奈。2.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马宁家乡的衰败与封闭,为下文北京媳妇呆不久作铺垫;突出了江南的潮湿和阴冷,为下文写母亲缝做棉被和晾晒棉被作铺垫。3.①情节设计方面,一次次的晒棉被给读者制造了悬念——儿子、儿媳什么时候会回家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人物形象方面,多次的晒棉被这一行为,表现了母亲的淳朴与慈爱,把媳妇的话当作一辈子的诺言去坚守,把对儿女的爱都浓缩在每一次的“晒”中;③主题方面,反复出现的情节,强调表现了母亲深沉而质朴的牵挂与关爱,同时也表现出母亲渴望团圆共享天伦而不得的伤感。4.本题属于开放题,能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泪水是情感的表达,泪水里包含的情感作者没有明说,但是已经融在前面的故事里了:文章的主体讲了三件事:马宁结婚前后只回了一趟家,因为,他的妻子怕南方的阴冷;母亲为了让儿子、儿媳不受冷而时时惦记晒被子;母亲病逝,最终也没有等来儿子儿媳,临终仍不忘晒被。那么感情都在这三件事情中。第一件,马宁只回家一趟,显然,他有一种内疚,一种深深的自责,他为了妻子,把娘的牵挂放在一边;第二件,娘时时惦记晒被,说明娘的深爱,那种无言的爱;第三件,母亲病逝也没有等来马宁,从此母子阴阳阻隔,马宁内心充满了悔恨、无奈、哀伤!2.试题分析:景色描写在小说和散文中的作用有交叉,在散文中,主要是衬托人物形象,为下文做一些衬托或者铺垫。本文第二节的景色描写,主要突出马湾镇的封闭和阴冷,这样,马宁媳妇不愿去,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另外,正是因为这样的阴冷,下面的母亲惦记晒被子才成文重点,才能用这样的细节描写寓含母爱这样的主题,母亲的举止也才能让人理解,让人动容。所以,都是为下文做铺垫。3.试题分析:首先要清除小说中情节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刻画人物性格。
2、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结构: 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三照应上文、点明题意 ;四是推动情节、用作线索。知道这个知识点,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在刻画人物上,通过母亲几次晒被子,表现母亲的慈爱和纯朴;其次,在主题上,母亲的晒被形象的表现母爱的深沉和炽烈,质朴和恒久,也表现那种母爱不被理解的感伤;最后,在结构上,母亲的晒被子正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线。4.试题分析:“棉花被子”其实在文章中是一个感情寄托物和触发物,在生活上中,你有没有什么感情寄托物,让你想起一段往事,记起一个人,涌起一种情感。这些是本题答题的关键,注意,要在规定的字数内予以说明